后福(十五)
我有光芒,此生不灭
后福(十五)
后福(一)
后福(二)
后福(三)
后福(四)
后福(五)
后福(六、七)
后福(八)
后福(九)
后福(十)
后福(十一)
后福(十二)
后福(十三)
后福(十四)
30
“孝献皇后宾天后,万岁爷的精神头儿一天不如一天,”吴良辅说,“奴才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啊。”
“真真是难为皇上了。”婉宁说,“皇上与孝献皇后恩爱不疑,情深似海,如今生死两隔,别说皇上了,就算是本宫,一时间也缓不过来,皇上岂不更加锥心痛骨?”
“董鄂娘娘这话说得极是。”吴良辅说,“那万岁爷整日里茶饭不思,常常出神流泪,光是剃度出家之事,就跟奴才说了好多次了。”
“唉,不能人间共白头,也真是皇上之伤了。”婉宁说,“或许吴公公可请太后劝慰劝慰皇上,如果孝献皇后不在了,也只有太后的话皇上多少能听进去些了。”
“谁说不是呢董鄂娘娘,”吴良辅说,“太后劝了万岁爷多少次了,那万岁爷就是听不进去,太后脸色一次比一次不好看,奴才真是急啊!”
婉宁笑着说:“那……吴公公此次来的目的是……”
“奴才觉着,董鄂娘娘毕竟是孝献皇后族妹,可否请董鄂娘娘前去劝劝皇上?”吴良辅终于说明来意。
吴良辅明白婉宁话中所指。孝献皇后在时顺治眼中从无别人,孝献皇后不在了,顺治眼中更无别人了,我一个泯于后妃之中的普通女人,又怎有规劝皇上的权力与能耐呢?
“奴才就直说了,”吴良辅说,“董鄂娘娘容貌身姿与孝献皇后都有几分相似,如果娘娘出面,也许万岁爷对孝献皇后的情思就有所寄托了呢?万岁爷的心一得到宽慰,这精气神儿说不定慢慢就缓过来了呢?”
婉宁淡淡笑着,沉默片刻,对吴良辅说道:“那本宫也就直说了,吴公公欲以本宫为策,怕也多少是有些私心吧?”
闻此言,吴良辅的表情顿了一下,答非所问地回道:“也许,对娘娘及族人的益处更大呢?”
吴良辅年幼入宫,自小陪在顺治身边。
顺治未亲政时,多尔衮的长期专政对顺治构成了极大的束缚和限制,包括对顺治的教育、眼界能力发展,以及对顺治与母亲孝庄母子感情都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于是顺治便对身边的近侍与宦官产生了极度的依赖与好感,加之吴良辅为人活泛机灵,也很得顺治喜欢,因此吴良辅便趁机上位,成为宦官中顺治的专宠。
其实大清在关外之时,也就是努尔哈赤与皇太极时期,是没有太监的,当时管理皇室事务之所叫内务府。入关之后便学了汉人做法,开始选太监入宫,但管理机构仍为内务府,并且内务府首领只能是满洲人,并且是皇帝的亲信才可担任。
因为得到了顺治的信任与专宠,顺治亲政后吴良辅便建议顺治按照明朝内府二十四衙门的做法,把内务府改为十三衙门,即司礼监、御用监、御马监、内官监、尚衣监、尚膳监、尚宝监、司设监、尚方监、惜薪司、钟鼓司、兵杖局、织染局,以这十三衙门全权代替内务府。
更为重要的是,十三衙门的主管皆为宦官。
顺治考虑后接受了吴良辅的建议,对内务府进行了改造。不过顺治当时也做了严禁宦官干政、严禁宦官交结外官的规定。尽管如此,清初最大宦官集团“内廷十三衙”的形成,还是引起了皇宫之中的权力斗争与冲突。
作为宦官集团的重要核心与代表,吴良辅在宫中地位非常高,很多朝廷官员都走他的门子,希望他能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使自己获得提拔,因此吴良辅暗中收了不少人的贿赂银两。
顺治十五年,有人弹劾大学士陈之遴、巡视中城御史王秉乾、都督同知王之纲等人向内监吴良辅收贿作弊,串联勾结,以权谋私,顺治恐株连甚多,只将陈之遴革职流放,家户籍没,吴良辅则因受到顺治庇护而免于罪责。
孝庄对其已经十分不满,却碍于皇上的面子无法处置吴良辅,董鄂妃去世以后,顺治又整天念叨着出家为僧,甚至几番寻死觅活,孝庄对吴良辅便更加厌恶,因此董鄂·婉宁所言没错,吴良辅请她劝慰顺治,目的之一确实是为了自保。
但吴良辅却反问婉宁:“也许,对娘娘及族人的益处更大呢?”
这一句话,重重在婉宁心中砸下一锤,这也正是婉宁不好预感的来处。
诚然,因为董鄂妃生前待人接物周全得体,孝庄很觉称心中意,但她未料到董鄂妃这一去,竟然将顺治半个魂儿也带了去,心中便渐渐开始不满起来,尽管顺治的反应,与当年的皇太极如出一辙。
“董鄂娘娘,这死者为大,太后再不满,也不能冲着孝献皇后不是,可孝献皇后没了,这董鄂一族,还在不是?”吴良辅说。
“如今后宫之中董鄂一族还有娘娘您在,还请娘娘务必保董鄂家族平安才是啊!”吴良辅又说。
婉宁不再说话。多少天来心中的隐隐不安终于被吴良辅拎到水面上来,到如今,再不想面对,这个问题,她董鄂·婉宁也必须面对了。
31
那是顺治十七年十一月,初八那日,顺治在西苑广济两山同时为董鄂妃仙驭道场,为其超度祈福。
顺治夜夜祈祷董鄂妃入梦,却始终难觅佳人影。每每来到董鄂妃生前住所承乾宫,顺治都哀伤悲戚,宫中一景一物,皆是董鄂妃在世时的模样,仿佛它们从来不惧流光无情,一日与一年,对它们来说并无分别。
这便是时光最为残忍之处。它拿它们没有办法,便只对人下手,不管你是帝王后妃,还是寻常百姓人家。
物是人非,最最令人伤景伤情。
已然是寒冬了。顺治披着玉龙斗篷由吴良辅陪着,又一次在深夜来到承乾宫。
董鄂妃去世后,顺治依然命人每天夜里在承乾宫中点亮烛火,这样,每每他来时,才不至于心中悲凉到满是荒芜的黑暗。
可是这天夜里顺治明明看到纸窗上投落的人影。
那人影梳着小两把头,脸庞轮廓精致柔和,身影婉约袅娜。她就坐在那里,似在深思,又似在读诗。
顺治心中一愣,当下呆住了。
“爱妃,爱妃。”顺治喃喃而语。
这窗前剪影,可不就是爱妃董鄂氏吗?顺治欲进屋探个究竟,脚步却又犹疑下来,人死怎可复生?莫非是对她太过思念因此出现了幻觉?可那里,是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的爱妃的身影啊。
顺治将信将疑地走至门口,掀开棉帘,轻轻推开房门。
伊人一身水清色薄棉大襟袍,独坐桌前,四下静谧冷清,只有寒烛相伴。
在烛光的映衬下,伊人发色乌黑,面如玉瓷,通身素净,恍惚之间,顺治认定眼前之人,就是他朝思暮想的董鄂妃——若不是她,还有谁能有这般娴静婉柔之神,还有谁能有这般清透安然之气?
顺治慢慢走到桌边,以己手覆其手,“爱妃,手怎这般冰凉?”
只见眼前伊人缓缓抬起头,面容同样细润,眼眸同样如水,可为什么顺治会觉得少了些什么?
顺治以另一只手轻轻托起她的下巴,面容细润,却少了圆和多了清峻;眼眸同样如水,却少了温情多了清冽。
顺治仍于恍惚间夺口而出:“爱妃……”
女子忙离座行礼,吴良辅则在顺治身后轻声提醒道:“万岁爷,这是董鄂娘娘。”
婉宁亦跪拜道:“臣妾董鄂·婉宁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顺治眼中的光亮瞬间熄灭了。
她不是董鄂妃,不是那个朕最爱的日思夜念的董鄂妃。
但与董鄂妃有几分相似的婉宁还是唤起了顺治心底的柔情,他将婉宁扶起,拉着她的手,一起坐在床榻之上。
他细细打量着婉宁。婉宁衣着朴素,妆容清淡,甚至连首饰都未配戴。顺治又环顾屋内,屋内照明皆为蜡烛,而不是油灯。
顺治不禁悲从中来。
所有这一切,都是董鄂妃生前生活的常态。
董鄂妃始终躬行节俭,除去必要场合,董鄂妃从不饰珠戴玉,生活中更是室不崇坛,在自己宫中的每一个夜晚,都以蜡烛照明,而不用油灯。
她常常对顺治说:“先贤荀子曾说:‘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藏其余’,臣妾身为皇贵妃,更不该馔玉炊珠,甘食好衣,而应以身作则,与皇上一同轨物范世,如此方能令天下臣民心悦诚服,对皇上俱生葵藿之心。”
顺治起身,从柜中取出一铜鸳紫檀匣,他打开紫檀匣,匣中静卧着一枚宝石碧玺花簪。
这枚花簪为铜镀金点翠,上嵌碧玺、珍珠与翡翠。碧玺做成立体芙蓉花,细小米珠做成花蕊,花叶以翡翠薄片细雕而成,花蕾以碧玺雕成,花托为点翠。一只翅膀以翡翠薄片雕成的蝴蝶停落在芙蓉花之上,并嵌以珍珠与碧玺。
这是顺治曾经送与董鄂妃的花簪,相比于皇宫之中其他首饰,这枚宝石碧玺花簪已经算得上极为简朴素雅了。顺治知道董鄂妃不喜奢华,也不喜繁饰,便赠此以明心意。
董鄂妃极其珍爱这枚花簪,平时将其仔细用绸布包好,再裹以绒布,放置铜鸳紫檀匣内收好,每每顺治来到她宫中时,她才事先将花簪别于发髻之上,后来一次被顺治发现了,这才知道董鄂妃只在见自己时才戴,顺治不但没恼,反而心中生出爱怜与欢喜。
爱怜的是尽管她已经得到了自己所有的爱,却依然愿意去做令自己开心的事;欢喜的是从此以后他每次来到董鄂妃宫中,都会亲手为她别上这枚花簪。
“古有张敞画眉,今天有朕为爱妃别花簪。”
想此过去种种,顺治心痛难捱,泪如雨下。
他颤颤地拿出那枚静卧在匣中许久的花簪,轻轻别在婉宁发中。
“这就更像是朕的爱妃了。”顺治喃喃自语道。
婉宁心中却是一紧一疼,昔日仰仗孝献皇后荣光入宫,却不曾想一直活在她的影子之中;今时孝献皇后仙逝,自己面前再无影子,却不曾想又暂成为了她的替代品。
这令婉宁觉出深深的悲哀。
那夜婉宁留在顺治宫中侍寝,顺治却什么都没有做,整夜只是握着她的手。
他什么都不想看到,他什么都不想说。他借身边与董鄂妃有几分相像的女人,靠着她留在心中的温暖与柔情,他宁愿骗自己身边的女人就是她,被他轻轻握着的手的温度,也来自她。
纵然他心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知道那不是她。
吴良辅站在顺治寝宫外,终于深深松了一口气,他心想,若万岁爷能把对孝献皇后的爱哪怕移一点在小董鄂氏身上,少些悲伤,少说些出家剃度之类的话,也能换来太后和宫中暂时莫大的安宁啊,只有顺治在,他吴良辅的命,才会在。
· 未完待续 ·
这就是上面说的“宝石碧玺花簪”,实际上是乾隆时期的,我太喜欢看首饰类的文物展览了,在厦门鼓浪屿上看过一次,真是流连忘返,脑海中各种画面,这些首饰曾经的主人都是谁呢?她们每天每夜是怎样度过的呢?她们的一生又是怎样度过的呢?把它们做出来的工匠,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昨天晚上入睡非常艰难,都大概后半夜三点了,我还是于迷迷糊糊中辗转,我想给自己催眠,比如,你现在安静下来,安静下来,然后回到顺治时代,去看看真正的董鄂妃是什么样,安静下来,安静下来……然后我就穿越回顺治时代了,正当我想去找董鄂妃时,发现原来我就是董鄂妃……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刺不刺激!
今日份电影:《剑雨》。看完后哪天我写篇文章咱们来探讨,在这部电影里,究竟是陆竹点化了细雨,还是细雨点化了陆竹?这电影挺好看的,尽管逻辑上有些硬伤,但算得上是《藏龙卧虎》后最看好的武侠片了,比那个什么《帝国通天狄仁杰》好看多了。
早安呀小宝贝们,你看我每天多么充实,写文,网上研究研究文物,看看电影,再思个考,你们也别太闲哈,可以点一下右下角的“在看”,忙起来!
欢迎阅读苏小旗其他文章
后福(一)
后福(二)
后福(三)
后福(四)
后福(五)
后福(六、七)
后福(八)
后福(九)
后福(十)
后福(十一)
后福(十二)
后福(十三)
后福(十四)
好物推荐
一位36岁裸辞,工作10年的人忠告:没有这3项底层能力,别想拿高薪
感谢经历
,
这一路的深意
。
姑小
苏旗
| 苏小旗。自媒体人。东北女子客居江南。三观不错。五官更好。善养猫。善自拍。善买衣服。比年轻时更美丽。精神在云之上。眼睛在泥土之下。心在云与泥土之间。一切皆可用文字表达。愿你好。更愿我自己好。 |
长按关注苏小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