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后福(十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后福(十一)

2020-01-27 08:00:09 作者:苏小旗 来源:苏小旗 阅读:载入中…

后福(十一)

  我有光芒,此生不灭

  后福(十一)

  后福(一)

  后福(二)

  后福(三)

  后福(四)

  后福(五)

  后福(六、

  后福(八)

  后福(九)

  后福(十)

  22

  就在阿拉坦琪琪格被恢复中宫之权时,当年跟孟古青一起进宫的孟古青的妹妹薨逝。

  孟古青被册立为皇后时,她的妹妹年纪尚小,因此一直在宫中抚养着,等她到了婚配年龄再行册封,陪王伴驾,但这位姑娘薄命,直到去世时,也未行册封。

  她是顺治所有后妃中离世最早的,也是最年幼的,后,被顺治追封为悼妃。

  姐妹二人共侍一夫,这在清朝后宫是再常见不过的事。

  孟古青与族妹同嫁顺治,阿拉坦琪琪格与族妹同嫁顺治,董鄂妃与族妹小董鄂氏同嫁顺治。

  但这三对姐妹之中,没有一对能像孝庄与海兰珠这对姐妹这样幸运。海兰珠获皇太极盛宠,孝庄生下顺治,并向皇太极学习很多治国之方。

  孟古青被废,族妹未及册封而逝;阿拉坦琪琪格虽为皇后,却受尽顺治冷淡,其妹虽然被封为淑惠妃,同样不受顺治待见;董鄂妃倒是受到专宠,族妹小董鄂氏则如同透明人一样,活在这场爱情大剧的幕后。

  即便如此,阿拉坦琪琪格还是深觉幸运,只要她们姐妹能在孝庄太后的照拂之下在宫中活得安稳,只要她能坐住皇后之位,受不受宠,又有什么要紧

  这宫中后妃,看似姐姐妹妹,一片祥和,内里也只是各人各活,自求自保而已。反正顺治的都在董鄂妃身上,即便偶尔其他妃嫔受到宠幸,也不过只是用来生育机器罢了,这种情况下是没有人会争风争宠的,唯愿被宠幸后能够生下一儿半女,即便儿女生下后也轮不到自己抚养,但作为一个被囚禁在金碧辉煌皇宫之中的凄清女人人生总归是有了些牵挂的。

  皇四子夭折后,因为身体之故,董鄂妃一直未有所出。

  董鄂妃深知孝庄心意,生下子嗣不仅是妃嫔个人之事,更是大清皇族之事,后宫之中妃嫔众多,顺治却始终守着她一个人,这样,爱新觉罗一族又怎能开枝散叶?因此董鄂妃一直良言规劝顺治多临幸其他后妃,对此,顺治并不以为意。

  董鄂妃请求顺治道:“因为皇上眷顾臣妾已经福如山岳,只此一点,臣妾便感恩不尽了,但因为臣妾身体不争气,一直也未能怀上龙胎,臣妾知道,既得皇上深情,便不该再有奢求,好在后宫还有其他姐妹,可为皇家延续血脉,还望皇上念及其他姐妹,雨露均沾才好。”

  顺治说:“皇额娘常就此事叮嘱朕,如今爱妃怎么这样唠叨起来了。朕今生有一人足矣,其他后妃,没有一个是依照朕的心意挑选的,只不过是皇额娘做主罢了。只有朕与你的孩子,才是朕所期待的。”

  “只是可惜,皇四子连名字尚且未有一个,便急急御天了。”顺治悲伤说道,“若这大统将来不能由你我之子承继,那我这个皇上,做了还有什么意思呢?”

  听到顺治提及皇四子,董鄂妃心中如被利刀深深划过,但她仍勉笑回道:“自古以来,能统御天下之人,必是真龙天子,若福慧双修,才韬智睿,又怎能气吞山河,令国天齐心。只是臣妾无能,未能照护好皇四子,话说回来,自古以来都说福寿天成,这也是皇四子自己的命数,皇上又怎可因为皇四子之逝,而夺去其他后妃诞下龙种的权利呢?”

  “再说,”董鄂妃又说,“若皇上一意孤行,只愿与臣妾共度晨宵,怕只怕,太后会怪罪臣妾……”

  顺治不得不承认,若他坚持不招幸其他妃嫔,孝庄也许真会对董鄂妃心生怨言。所有让董鄂妃难过之事,他统统不愿去做,包括令其他妃嫔侍寝,但相比之下,这似乎又是保全董鄂妃最好的方法

  于是顺治下令追封皇四子为和硕荣亲王,这已然超越了祖制,丧葬规格逾制。顺治为其修建了高规模园寝,并亲笔写下《皇清和硕荣亲王圹志》,抒发对皇四子的宠爱与痛惜之情。

  所有事情孝庄一清二楚,顺治待这皇四子,与年皇太极待与海兰珠所生的皇八子如初一辙。

  直至此时孝庄依然没有意识到,她对儿子顺治的控制,其根源,只是因为她从皇太极处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如今,她把所有求而未得的遗憾,都化为控制欲转移到了自己儿子的身上。

  但即便顺治僭越了祖制,孝庄也是未喙一言,只要今后顺治能够对后妃们露均沾,只要爱新觉罗一族能够人丁兴旺,为一个死去的皇子做再多,也无甚所谓

  所有后妃入宫时的风光荣耀,都需要一生的苦捱与忍受交换,直到生下一生唯一的寄托

  23

  后宫妃嫔谨然慎忍,却依然风不平浪不静。

  阿拉坦琪琪格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风险,好在有惊无险,终归位中宫;孟古青族妹未成年便死去;就连极获恩宠的董鄂妃,在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孩子后,身体也是每况愈下久久缠绵病榻之上。

  人在病中极易生哀,长昼光影恍惚长夜烛光静谧,而每个长昼与长夜,对爱子思念无时无刻不啃噬着董鄂妃的心。

  然而人前的董鄂妃,永远是安然的,脸上挂着温和的笑,也许并无人知晓,董鄂妃是忍耐着身体上的病痛,和精神上的巨大苦痛,一直支撑着,支撑着。

  昔日所有的快乐恩爱,现时顺治所有的恩宠与疼爱,都无法消解她身体与心理上的双重折磨

  她无法忘记孩子在她身边的三个月,那张粉嫩娇柔的小脸蛋,一定会在董鄂妃闭眼出现脑海之中。

  有时他是睡着,安静如同天上弯月,浑身笼着温柔的光芒,睫毛浓密,轻阖的双眼中,蕴藏着人间无数纯真秘密

  有时他是醒着的,乌黑的瞳孔里闪着星星婴儿眼睛真的是很奇妙啊,明明因为未经世事懵懂,却又透出洞察一切的清亮

  有时他刚刚喝完乳母的乳汁,小嘴儿依然嗫嚅着,嘴角甚至还挂着浓稠的乳汁,每次她用绢帕轻轻擦去他嘴角的乳汁时,他的小嘴儿依然会向绸帕方向循去,这憨贪之样,常常会让她与顺治爱得笑起来。

  他对我笑过吗?董鄂妃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想。笑过,但只是在睡梦之中。我的孩儿,还没有真正对着我笑过,怎么就走了呢?我多么想看着他笑着向我奔来,甜甜地唤我一声额娘。

  每每此时,董鄂妃便哀伤到不能哀伤。

  顺治十七年入秋后,董鄂妃的病更加重了,顺治因此万分焦躁责骂太医,甚至说若再医不好贵妃,便拉去砍头之类的话。

  董鄂妃安慰顺治道:“皇上又何必为难众太医?他们领着皇家的俸禄,又怎敢掉以轻心?若非要怪,也是怪臣妾的身体不争气,怎能责怪众太医,即便世间存在妙手回春,那也是要看个人造化的。”

  顺治感到力不从心。他想留住董鄂妃,让她长久陪在自己身边,他想让她好起来,从此共度人间锦绣岁月。因此顺治除了处理政事,便是守在她身边。他抄经,他祈愿,他的心意从来没有这样诚挚过。

  孝庄也会每天派人来探望,董鄂妃的回答总是那一句:“请回太后,臣妾今日好多了。”

  其实她自己知道,这一世,怕是快到了尽头了。

  即便如此,她心中依然有太多事放不下。

  皇太后对自己一直关爱有加,如果自己有个三长两短,势必会给太后造成巨大的悲痛,每每念及于此,董鄂妃都会忧心:该如何来避免呢?甚至董鄂妃对皇太后的担心,早已超过了对自己身体的担心。

  几番思虑之后,她对顺治说:“请皇上一定记住:若是臣妾有了不测,请一定要在臣妾死后再告诉太后。”

  除了孝庄,董鄂妃还担心顺治。他对自己,真的是太爱太爱。

  在皇后阿拉坦琪琪格探望她时,她勉强起身,半坐于床榻之上,她对皇后说:“姐姐受我一拜,还请姐姐不要责怪我不能起身叩拜。”

  阿拉坦琪琪格拭泪:“都什么时候了,妹妹还说这样的话。”

  董鄂妃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妹妹并不怕死,命运如此,又何惧。更何况妹妹本来地位卑微,却受到皇上如此宠爱厚待,妹妹已不敢再奢求更多。妹妹只是悲伤,悲伤于皇上的高厚宏恩妹妹还没有来得及回报万分之一,如今却要先走一步了。姐姐,妹妹走后,皇上免不了哀痛伤心,还请姐姐日后对皇上多加劝慰。皇上贵为天子,实在要以祖宗大业和天下百姓为重。”

  她又说:“皇太后还健在,妹妹死后,皇太后一定会非常悲痛,姐姐一定要请太后节哀自爱,不要为妹妹的死去花却过多的精神。”

  在场之人,无不以帕拭泪,哽咽难言。

  事到如今,从来不理解的人也终于明白了,董鄂妃为何能够得到顺治的爱,得到太后的恩待,得到皇后的尊重

  如此明通透,如此芳华馥郁,却无法年长寿久。

  这世上,还有什么事,能比担心自己死后活着的人的感受,听起来更让人心伤呢?

  这年,董鄂妃陪顺治过了最后一个中秋节。

  那天夜里,夜幕轻临紫禁城,却久久不见月亮

  董鄂妃面色苍白,仍然虚弱地笑着对顺治说:“皇上快些去吧,众后妃都等着皇上带领去拜祭月神呢,秋凉风寒,别让姐妹们等久了。”

  顺治说:“外头又没有月亮,又去拜祭什么呢?”

  董鄂妃说:“皇上可记得一句农谚: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打灯。今夜无月不要紧,来年正月十五自会降一场祥瑞之雪,如此看来,更应该虔诚拜祭月神不是吗?”

  顺治说:“爱妃抱恙在身,朕怎又忍心扔你在这病榻之上孤单过节?只要念及此,朕便会甚感凄惶。”

  董鄂妃笑道:“汉武帝之李夫人,本倾国倾城,染病之后因面色憔悴,连汉武帝探望时都避而不见。如今臣妾已经病了许久,却没有哪一天不见皇上的,皇上只是率众妃拜祭月神,憾臣妾身体之故不能同去,但臣妾是会在这里等皇上回来的,皇上还担心什么呢?”

  这番话听得顺治心中一阵哀伤,他知道,直到李夫人去世,汉武帝也没能见上一面

  他又无法反驳,轻轻握了握董鄂妃的手,转身出了房间

  顺治离开后,强撑的董鄂妃立时精神萎堆了下来,紧闭双眼,泪水长流。

  老天在她人生的最后一个中秋,吝啬得连月亮都不曾让她望到。

  中秋刚过,董鄂妃便开始交代后事

  董鄂妃对顺治说:“皇上,臣妾死后,诸王大臣为了表示哀悼,一定会送来许多金银物品。已死之人,臣妾要了又有何用?如果皇上真心怀念臣妾,就请把这些金银物品施舍给广大贫苦百姓吧。”

  她交代身边人说:“我死后,不要给我穿华美衣服,皇上一向崇尚节俭,我不能违背他的意愿。与其把众多珠宝与我随葬,不如将们用到诵佛颂经之上,这才是对我有真正的好处。”

  顺治帝佛。董鄂妃只愿顺从他的意愿,无论是活着,还是死去。

  董鄂妃临终之际问顺治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一口气不来,向何处安身立命?”

  “一口气不来,向何处安身立命?”是啊,咽下最后一口气后,魂魄将向何处飘零

  顺治俯在董鄂妃床前,含着泪回答她:“天地间,山水间,心安处。”

  听到这句话,董鄂妃便呼出最后一口气,阖上双眼,溘然长逝了。

  顺治流着泪继续说:“爱妃,来生愿为普通夫妻,比翼并蒂,徜徉于天地山水之间,同生共死,永世不离。”

  纵然万般不舍,一缕香魂还是绕而去,只留两盏挂满烛泪的残烛,和痛心入骨哀伤欲绝的顺治。

  · 未完待续 ·

  本来就想简单写写阿拉坦琪琪格的,后来一看,春节禁足了,为了防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爱妃们整日无所事事饱食终日,朕就把其他人物也延展些了,钦此。

  这么写也有不好的地方,因为这样我就没法写我的生活了,但我有招儿,每遇到有意思事儿,谁说了有意思的话,我都会先把标题写下来,等故事结束了,再慢慢写。

  这么一想可真的太美好了,我可以写文章写好久好久,写到武汉肺炎彻底滚蛋,写到一年后,两年后,三年后四年后无数年后,写到我妈八十八大寿,写到糖小姐姥姥……也可能奶奶

  这就是无穷无尽的后福啊!当然,希望你现在也很福。

  爱你们,不仅仅是因为你们点了右下角“在看”的缘故。早安。

  欢迎阅读苏小旗其他文章

  后福(一)

  后福(二)

  后福(三)

  后福(四)

  后福(五)

  后福(六、七)

  后福(八)

  后福(九)

  后福(十)

  感谢经历

  ,

  这一路的深意

  。

  姑小

  苏旗

  | 苏小旗。自媒体人。东北女子客居江南三观不错五官更好。善养猫。善自拍。善买衣服。比年轻时更美丽。精神在云之上。眼睛在泥土之下。心在云与泥土之间。一切皆可用文字表达。愿你好。更愿我自己好。 |

  长按关注苏小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后福(十一)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