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末路狂奔》经典观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末路狂奔》经典观后感1000字

2020-02-01 22:46: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末路狂奔》经典观后感1000字

  《末路狂奔》是一部由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执导,Julia Hummer / 巴尔巴拉·奥尔 / 里奇·穆勒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末路狂奔》观后感(一):15岁的烟

  die innere sicherheit,这三个德文单词我写了不知多少遍

  满脑子都是这些画面

  女孩有些木然和镇定的脸

  戴着耳机站在街边

  长时间紧紧的拥抱

  夹烟的手指

  不停的逃亡

  选择无奈

  别样15岁,别样的亲情友情爱情

  这一切对她来说是太沉重

  可是她15岁,她的人生还有各种可能性

  一切才刚刚开始

  jeanne,2008年的第一次感动只为

  《末路狂奔》观后感(二):我在纳闷为何如此欢喜

  我喜欢它,很喜欢它。一周之内一直牵扯着我的

  女孩的脸经常性近景,她听音乐,抽烟,脆弱孤独表情

  海滩BOY的搭讪从一根烟开始,他说(撒谎)的别墅成为女孩与爸妈暂时的藏身处。

  穷途末路的姑娘仍旧惦记属于少女正常衣服

  她去向他道别,他已嗅出不寻常味道,他让她留下来,他谎称去弄吃的,却拿起了报警的电话。而她也已离开

  以为一切可以结束,但逼近的三辆黑色的车撞翻了他们的车。

  女孩爬起的身体,脏脏的脸无所谓表情.

  剪辑剧作获奖,于我看来亦是然。

  《末路狂奔》观后感(三):评论末路狂奔

  本片是德国学院派导演克利斯蒂安·佩措尔德的第一部电影长片。在当时拿下了德国国内大大小小多项电影奖项

  在外逃亡多年的一对野命鸳鸯过着惊弓之鸟生活。在经历又一次的转移之后,他们被迫带着自己在逃亡时生下的女儿一起返回德国,想要对事情做一个了断。

  在观众眼中,这一部冰冷的电影有两条线:孩子的以及父母的。孩子的心路比较清晰主线,而父母的历程则是模糊的辅线。女儿不太清楚父母犯了什么罪,他们回德国找的人之间有过什么交易。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父亲是谁。她唯一知道的就是:她恋爱了

  对于父母那条线索,可以结合片子大学老师播放的电影来理解右翼激进组织犯下重案,两名当事人顶罪远走他乡。时隔多年,当初的同僚各自发达,而他们所担心的就是自己早已尘封的过去被重新揭开 。

  《末路狂奔》观后感(四):Liebe, lebensgefahr

  Die innere Sicherheit(内心的安全感),原著名为Liebe, Lebensgefahr(,致命的威胁),中译《末路狂奔》,是2001年备受德国电影届注视的讲述左翼恐怖分子逃亡生活的影片。该片从一对终日亡命天涯的恐怖分子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儿Jeanna的眼光,看这个不同于一般女孩的世界 。在她和她父母的世界里,不能有同情,不能有爱,随时都有被捕获的危险。

  生在这个特殊的环境,Jeanna渴望过普通女孩平凡的生活却不可得。渴望穿漂亮的衣服却担心被注意到、只是想帮助别人却被因此差点危及父母的生命、爱上了一个男孩最终却还是不能信任。世界上最美的爱成为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一次次伤害她的心。

  对于很多事情,她一直不能明白,不明白自己的父母,不明白自己的处境。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的她,还是情不自禁地追求可能永远也不能属于自己的青春。

  这部影片没有给我们呈现以往恐怖分子狰狞的印象,反而看到他们无助无奈的生活。Clara和Hans已经不再想过这样的生活,他们累了。现实却让他们不得不继续,成为宿命的悲剧。

  不禁想起以前金城武的一句台词,“杀手其实也有他的小学同学。“

  安全感,什么时候成为了最不可得的奢侈品。

  影片的开始,Jeanna听的那首歌,那首让她猛吸了几口烟的歌,也许预示了她一辈子的生活?How can I hang on to you...

  《末路狂奔》观后感(五):左翼恐怖分子的女儿也有清新脱俗的青春期故事

  作为柏林电影学派的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Christian Petzold)在早期拍摄的多部作品里形成了连贯稳定的作者风格。缓慢推进的叙事方式,冷静漠然的人物刻画,以及寡淡怡然的环境气氛等等都是构筑这种风格的表现元素。他在90年代已拍摄过多部电视电影,直至2000年才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电影长片《心的居所》。这部青春成长题材影片为他赢得不少国际奖项,令他迅速成为新千年以来影坛上令人瞩目的德国导演。 在表现特殊政治年代和社会动荡环境里的青春期故事,往往带有悲惨苦涩的意味。但是本片叙事视点的运用令影片有别于常见题材的腔调,由始至终从小女孩的视点展开叙事。她以涉世未深的目光,看待周遭的陌生人与社会环境,始终保持着一份好奇与善意。全片的女孩视角令父母的背景信息和逃亡情节呈现出语焉不详的状态,无意中也引出意想不到的悬疑色彩。突如其来的警察围捕,或者是驾车在欧洲各地逃亡的情节,导演根本不给予清晰的交待,令观众与剧中女孩一样处于懵懂的情形,观众往往要根据细节来推测出她父母的身份是恐怖分子。而有别于常见题材里对恐怖分子的刻画,导演并没有用批判的目光去审视恐怖父母的行为,却意外地质疑当时德国政府侵犯人权与极端残忍的打击手段。 影片的核心始终采用青春成长作为主线,与沉重阴暗的政治内容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对抗,令影片呈现出独具一格的面貌。女孩跟随父母在欧洲各地逃窜中度过,同时也在经历着青春期的来临。她受到父母严厉管束:不得跟陌生人交流,要保持低调,穿着朴素的运动衫,不能轻易信任别人。然而,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受到同龄人影响而开始对音乐产生兴趣,喜欢穿着偷来的色彩鲜艳的服装,对海滩男孩的情窦初开,从而偷尝禁果等等。这些俨然成为叙事里着重表现的情节,这在一个恐怖主义盛行年代里的故事变得尤为清新脱俗,摆脱了同样题材里的沉重压抑感。 女孩被性萌动的欲望冲昏头脑,轻易相信男孩而最终招致全灭口之祸。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是车祸后她艰难爬出来满脸伤痕的样子。这个饱含总结意味的镜头具有双重指涉,一方面是指她和家人的命运从此被彻底重创,而另一层更重要的意思是指她在青春期里历尽艰辛,终于理解了成长的痛苦所在,我想这才是导演要重点表现的主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