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传》影评100字
《甘地传》是一部由理查德·阿滕伯勒执导,本·金斯利 / 坎迪斯·伯根 / 爱德华·福克斯主演的一部传记 / 剧情 / 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本片获198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理查德•阿滕伯勒Richard Attenborough),最佳男演员(本•金斯利),最佳原创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和最佳剪辑共八项大奖,并获奥斯卡最佳化妆,最佳电影音乐和最佳音效三项提名
●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是终究总是会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
●其实他一生最大的胜利并不是那些政治上的成就,而是曾凭借一己之力,带领着人们走出疯狂。这才是最难最难的。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甘地也就只能在印度才能成功,在TG早被按到泥里了。。。 Ben Kingsley年轻时蓄发还真像印度阿三。。。
●流畅的叙事,优美的摄影和配乐,有充分理由让这片子获得55届奥斯卡。当然以一部电影诉说甘地的人生肯定会显得浅薄。个人感觉片中甘地对人性的认识最深刻的是“人心是接受不了不公平”,他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把不公暴露在世人面前,最终争取到了印度和英国普通民众的支持,取得了印度独立。
●如果不是遇到英国这样的文明国家,圣雄的非暴力不合作也只能是孤掌难鸣。
●多年前读罗曼罗兰所写甘地传 后因对印巴分治历史感兴趣 又了解了一些巴基斯坦和英联邦成员角度对甘地其人的评价 或许是无法代入到那个时代的情境中思考 结论是怀疑其纯粹性 甘地花时间重新认识了印度 从英伦律师的背景下成为重拾传统而复国之人 造成的结果未必是好的 似如耶稣 后又有列侬 当然电影不坏
●即使考虑到这部片子里的无数政治正确,它还是部优秀的电影。本金斯利是个一流的演员
●非暴力倡议者最终被暴力终结了,可终结的到底是什么?答案很明白,肉体而已。他说如果放下屠刀是为了他这个小老头不死,那就太傻了,可见意外被杀的事实,象征他对人的愚昧程度还是有所低估。他没有失败,只是还没成功,他的付出没有落空,只是修得正果的时候,要俯瞰才能见证了。
《甘地传》影评(一):如果用“不合作”反抗暴元或者虫族,会咋样?
用“不合作”反抗英国人,是因为英国人在那个时代国力已经衰退,而且进化到文明的一定程度,所以才有效。
是一点用都没有的。
《甘地传》影评(二):一个以血腥缔造的国家不为神所祝福
甘地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他以人性的力量解决人间问题,而非以兽性对抗兽性。
另一方面,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他呢?连他的儿子也不理解。从某种角度看,他象一个得道者。让很多还未得道的不能理解。。。
《甘地传》影评(三):神一样的存在
看完这部影片,和爱因斯坦有着类似的感觉。让人简直怀疑甘地曾经存在过。他像耶稣一样神一般的存在着。看了这部影片,让我在大脑中搜索出历史课本中的那个甘地的相片。现在才真的对非暴力不合作和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以及印巴分治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甘地传》影评(四):感觉整体很灰暗
基本色调是灰暗的,缺乏阳光的,甘地是具有清教徒倾向的,我感觉不到明朗。也许非暴力是一种力量,但是无处不在的暴力显然更具有优势。整个影片--其实是这个现实世界--展现给我们的没有多大的乐观。人们依然是愚蠢和贪婪的,有时候世界让我们感到沮丧。。。
《甘地传》影评(五):Gandhi
甘地连报纸都不看呢。他说那只会扰乱他的心。下午用三个小时看了《甘地传》,又一部奥斯卡。三个小时的电影,我竟然饶有兴趣的一口气看完。尤其是到最后的三十分钟,让我的眼睛又潮湿了一次。也许是我知道的伟大人物还太少,我想不管怎样,从今天开始,我有偶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