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原型人物进武汉,短短8天,推动疫情新进展!
这里是小熙陪你一起度过的第 312 天
最近关于疫情的新闻,真的是太丧了。
1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带领团队进驻武汉。
但看过《战狼2》的网友,应该记得电影中的关键人物 Chen(陈博士)。
可为了保住拉曼拉病毒的“活体疫苗”,陈博士不惜牺牲了自己的性命。
陈博士的原型,就是陈薇。
而电影中的拉曼拉病毒,就是人人谈之色变的埃博拉病毒!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肆虐,陈薇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上首个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
因“抗埃”贡献突出,2016年,陈薇荣获“201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
2017年,陈薇荣获“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9年,陈薇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这次新冠肺炎,54岁的陈薇再次出征!
进驻武汉第8天,她的团队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大大缩短核酸检测时间。
快速检测的实现,使得更多感染的人得到了诊治,疫情的真实画像更加清晰!
面对疫情,中国首席生化武器防御专家陈薇将军,再次被寄予厚望。
1966年,陈薇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
但不同于高晓松在音乐和电子工程专业之间的苦苦挣扎,陈薇文理两开花,十分游刃有余。
有一次,她去泰山旅游,只买到站票。火车拐弯时,她差点摔倒了。
两人不由交谈了起来。年轻人叫麻一铭,比陈薇大12岁,出生农家,在青岛工作。
陈薇的研究生时期就这样慢慢度过,毕业时,她和南方某著名生物公司签了合同,薪酬不菲。
但这时,得知军事医学科学院是周恩来总理亲自签署命令、从全国抽调最优秀的科学家成立的,她决定参军,从事科研。
麻一铭辞职来到北京,成了“待业青年”。两个人租着10平的房子里,无比简陋,却十分温馨。
婚后,麻一铭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1998年,陈薇升级当妈妈,麻一铭处处照顾陈薇和孩子,毫无怨言。
在接受《中国妇女报》采访时,陈薇透露,丈夫不肯让她做家务,因为这是对她才能的“浪费”。
“她从事的是微生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在生物安全、生物防御、生物反恐方面很有建树。事关国家利益,即使作为普通公民,对这份事业也是崇敬的。”
一头短发、身着戎装的陈薇,在麻一铭眼里,是最美的。
每一次病毒爆发,她逆行而上的背影,也是最美的。
国士无双!
进入科学院之后,陈薇整天和鼠疫、炭疽、埃博拉等打交道。
她的同事离职时特意叮嘱她,要少搞这些“魔鬼”课题研究,太危险。
然而,陈薇一直认为:“穿上这身军装,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
2003年非典,陈薇废寝忘食研制疫苗。
最懂病毒的她,却选择和“非典”病毒亲密接触,在负压缺氧的实验室一待就是八九个小时。
尽量不吃饭不喝水,使用尿不湿,避免更换防护服,耽误工作。
最后,她成功研制出“重组人ω干扰素”,保护了30余所SARS定点医院近14000名医护人员不受感染。
而早在2006年,陈薇就觉察到“埃博拉离我们也许只有一个航班的距离”,她开始着手研究埃博拉疫苗。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爆发,陈薇亲自率队前往。
埃博拉病毒有多可怕?
一架飞往肯尼亚的飞机上,一位老人浑身都是血泡,还在不停地呕吐。
空姐发现,老人吐出的,是自己的五脏六腑。
这正是被埃博拉病毒感染后的症状,患者体内体外浑身有孔的地方都在出血,最终会融为一滩血水。
埃博拉病毒被评为烈性传染病病毒,体液传播,致死率高达90%,生物安全等级4级,超过非典和艾滋。
在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的研究溃败的情况下,陈薇团队的研究成果,拯救了当时被病毒阴影笼罩的塞拉利昂。
汶川地震时,陈薇组织编写卫生防疫手册,率队入川,避免了地震后的疫病流行。
奥运期间,陈薇负责各场馆的核、生、化反恐防护任务,成功处置数十起核生化疑似事件。
这次,战功赫赫的陈薇将军进驻武汉,无疑为人们增添了许多信心。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她说:“从现在来看,拐点可能很快就会到来。
但是第一个拐点到来之后,疫病会不会还有第二峰、第三峰呢?对此我们还是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拿出最充分的方案,准备最长期的奋战。”
人类和病毒的斗争,从来都不是一劳永逸的。
我们的国家,遭遇疫情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但正是有着一个个像陈薇将军这样为民请命、拼命硬干、绝不退缩的人,才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国士无双!国家脊梁!
给陈薇将军点赞!
- END -
文章配图来自网络
点个“在看”,
赞陈薇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