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动物的家园》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动物的家园》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2-24 23:28: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动物的家园》经典读后感有感

  《《动物家园》》是一本由[英]汉娜·潘(Hannah Pang) 著 / [英]珍妮·著作,重庆出版集团|青豆书坊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48.80元,页数:2018-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动物的园》》读后感(一):趣味动物科普读物

  动物世界包含着丰富知识生动的趣味。也正因为如此,孩子们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对关于动物的资讯产生强烈好奇心开拓孩子们的视野打开孩子们的心门培养孩子们和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亲密关系我们家长很是有必要引导孩子们走入动物的家园。

  科普百科读物《动物的家园》也许就是为了满足家长和孩子们对于深入了解动物的需要出版了。总体而言,这本读本是一本非常有趣特色的科普读物。一如本书编者推荐的,这本书开启着全新的动物科普学习模式。360°科普趣味立体书,花样繁多阅读“小机关”,互动全景展现地球丰富多彩等等皆是本书的特色所在

  尽管这是一本定位给孩子科普启蒙的读物,但是我自己陪同孩子亲子互动阅读的过程时也是其乐无穷。相比于以往我读过的动物类书籍,这本书册着实花样迭出,新颖别致。全彩图文的解说,折叠翻页的备注,旋转变化的动物成长介绍变化无穷的动物信息分享----紧紧地围绕这动物的家园展开,但是本书又时时带给小读者们与众不同的阅读新互动游戏。于是乎,阅读不在是以往传统形式下的学习了解。科普阅读更便促成了类似于游戏互动形式。这样的设计编排无疑让阅读平添了更多的趣味性吸引力

  以往我在和孩子讲述动物的迁徙过程或多或少地有着一种抽象的解说。借由《动物的家园》,我居然找寻到了一更加生动简单,且易孩子接受理解的分享模式。书中有一页讲述鸟类迁徙的过程版块,我们可以看到编者用可旋转性的活动卡纸设计。伴随着季节变迁,我旋转着活动页面,让孩子从视觉直观地看到鸟儿跟随着气候的变化而特有的迁徙行为。于抽象到具体,于画面到联想,孩子们对于鸟儿的迁徙行为可以由此产生更加形象具体的认知。同样地,这样的设计模式在青蛙的成长分步骤讲解中得以有效应用转动着立体书册专门对于两栖动物青的页面,我们可以惊喜发现转动活动页面的轮盘看到青蛙的成长。从蛙卵,到有尾巴的小蝌蚪,到长出后足的小蝌蚪,到长出前足的小蝌蚪,到尾巴缩短,到变成一只常态下的绿色青蛙----转动的过程中,配合文字的解说,我们关于青蛙的成长过程中各个形态的变迁有了生动的描绘刻画。尽管孩子们足不出户,但是他们却可以借由这样一本别出心裁的《动物家园》见证着生动的动物成长过程。事实上,形式各异的模块在这本读本中有着很多不同的诠释手法。我们总可以于不经意间发现动物世界的奥秘。

  对于儿童的动物科普启蒙,我觉得这本《动物的家园》不仅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而且全面开启着他们对于更多动物知识的探索求知欲。非常不错的一本儿童科普读物!

  《《动物的家园》》读后感(二):动物的家园

  《动物的家园》是典型的洞洞书,以前肥桐超级迷恋这个类型的书,在书店里遇见就爱翻它的洞洞,而这本不足十页的书定价竟148余元,你说它包含极丰富的科普知识吧倒也不至于,我也一直试图理解洞洞书的存在意义,一探它性价比的奥秘,于是翻开了这本关于世界各地动物的生活探秘之书——《动物的家园》。

  在此之前,我只购买过一本与其相类似的书,是“世界经典立体书珍藏版”的《小王子》,也被定义为童书系列,之前读过N个版本,可是一翻开这个立体版,内还是充满了惊奇与喜爱,隐约可以体会翻阅这类书籍的美妙感受。

  《动物的家园》是青豆童书馆“360度科普系列”的其中一本,同系列中还有展现地球文明多维图景的《时间的奇迹》以及《地球大书》。而手里的这本《动物的家园》书呈12开本,装帧上因复杂的翻卡、小转盘、弹跳式立体插页等设计而吸引人,同时也导致页数虽少但书页厚实而繁复,此书吸引我的另一点是它采用了环保油墨来印制,所以闻起来没有什么异味。

  翻开书的前页,可以看到动物在东、西半球上的大致分布,比如在西半球的北美洲上有大灰熊,南美洲有巨嘴鸟,而在东半球上的亚洲自然是人见人爱的大熊猫了。在诸多动物图片下隐藏着相关联动物的息,翻卡的设置会让小孩子忍不住揭开它并主动获取相应知识点,也许这就是洞洞书的魅力及存在意义吧,让那些对阅读本身没有太大能动性的孩子也能感受到阅读书籍的乐趣。

  按图索引走进动物的家园,作者汉娜-潘将动物的分布分别以“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海洋”、“淡水”、“沙漠”、“极地”、“山脉”七大块来一一展示与说明,而在绘者珍妮-任的笔下也基本还原了动物的原貌,有色彩鲜艳夺目的豹纹变色龙、五彩金刚鹦鹉、新几内亚极乐鸟,也有与森林几近隐身的绿水蚺,潜藏在沙子下的响尾蛇,分区域呈现动物,不仅可以看到代表性动植物的特点,也可以看到相同环境下生物的分布与繁衍。

  洞洞书密布其中的各种小机关,也成功的知识点与趣味性相结合,如果揭开双重翻卡是乐趣,那山脉页上的立体卡随翻阅的过程而呈现在眼前则是惊喜了。

  在这本书里,小孩子体验到的更多是阅读的乐趣,而大一些的读者可以在其中找到关注点并进行引申阅读,如上下颠倒的南、北极页面上,有一个关于“谁是第一名?”的问题,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读读美国作家罗伯特-皮里《征服北极点》一书,也许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感受和预想它会给孩童带来怎样的体验,也希望孩子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动植物的美好与珍贵,并懂得珍惜与爱护它们。

  疯猴勿杀20181218

  �8uj��

  《《动物的家园》》读后感(三):不要说绘本没有小猪佩琪吸引孩子,那是你没有选对

  如果是全职在家带娃的妈妈,更能体会到不能每时每刻都把时间用在娃身上的焦虑。有时候为了一个两岁孩子的安全或者不再无休无止的哭闹下去,被妈妈视为洪水猛兽的动画片有时候也许会是一个哄娃利器,什么玩具啦绘本都没有小猪佩琪对孩子的吸引力大。

  因为女儿还小,为了不给她玩电子产品,我跟她真是斗智斗勇想尽办法,绘本买了没有二百本也有一百八十本了,但是每次都是兴趣不大有时候直接撕掉。前天我下楼去取快递怕留她一人在家哭闹,于是把新收到的一本绘本丢给了她,这次由于人多取快递加上下楼用了大概五分钟,我想坏了,这次女儿不定哭成什么样呢,走到门口却没有声音,我赶紧打开门。一进门女儿就高兴的说,妈妈,虫虫爬,虫虫爬。

  我走过去一看是我刚丢给她的绘本里面有一个蝎子做成了栩栩如生的立体样式,如果掀开就跟在爬动一样,女儿还故意把手指伸进它的两个钳子之间说咬住了咬住了,看着咯咯笑的孩子,我决定跟它一起好好研究研究这本神奇的绘本。

立体的栩栩如生的沙漠巨毛蝎

  这是一本名叫《动物的家园》的绘本,介绍了全球各种各样的动物以及这些动物的生存环境,这本书很厚装帧精美,封面的动物画的很逼真,很能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不过更能吸引小朋友注意力的还有更多呢。

  一,这本绘本包含了全球各个生存环境的大小各异的动物。小到一只切叶蚁大到深海里的蓝鲸。这本绘本介绍了生存与地球上七个环境的动物,从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海洋、淡水、沙漠、极地及山脉和森林,所绘画的动物形象逼真还有通俗易懂的解释,易于理解,趣味性强。

  二,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小朋友在选择绘本的时候,首先会被色彩鲜艳,绘画逼真有趣的图画所吸引。这本绘本根据生存环境的特点不断的变换着每一部分的主色调,绿意盎然的大森林、湛蓝的海洋、白雪皑皑的极地。绘本中介绍的动物真实的还原了其原来的样子,栩栩如生,形象逼真,更能让小朋友很好的了解动物。

  三,创意新颖。这是一本立体的动物科普绘本,全景式展现全球的各种动物及其生存环境。开篇就有亮点,作者特意把东半球西半球的地图做成椭圆形的,这更能向孩子解释“地球是圆的”这一地理常识。

  接着看到每一个小动物旁边有一个半圆形的小凹槽,在我还没有回来之前女儿早就抠开了,当抠到鸵鸟蛋看到下面更多的鸡蛋时高兴的说,好多蛋蛋。

  用小轮盘的方式向小朋友展示青蛙、蝴蝶的成长过程,转动一次就看到长大一点,这样的设计方式真的是最大的一个亮点。书是方的,而书里面有圆的,这更能让孩子惊喜。

小轮盘展示从蝌蚪到青蛙的故事

  立体的山峰设计,让孩子理解山是高的,鸟是在更高处生活的常识(对于两岁多的孩子理解能力仅仅如此了)。

  四,激发孩子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是一本很可爱的绘本,在绘本里孩子认识了全球各地的珍稀动物及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因为喜爱,孩子也就更懂得去要保护它们。

  《《动物的家园》》读后感(四):神奇动物在哪里

  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生活许许多多的生物,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和人类共同生活在这个星球上。我们常说,所有生物是地球共同的主人,可是根据一组数据显示地球上的生物正以每日减少160种的速度在不停地消失,每年都有大约1万~2万个物种灭绝。科学家预测,如不采取保护措施,地球上的全部生物中,将有1/4在未来的20~30年里灭绝。

  有相关报道称,从10年前开始,平均四天就有一种动物灭绝,现在每天都有一种动物从地球上消失,每一分钟都有一种植物从地球上灭绝,那么是不是真的有一天我们的地球只有人类一个主人?我们要看动物和植物只能去展览馆看标本?如果真的是这样,地球就不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只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居所而已。

  保护我们的地球,要从孩子抓起,要让孩子从小就有爱护自然和保护动物的意识。那么我们如何让孩子有这种意识呢?那么我们如何让孩子有这种意识呢,领着孩子去草地、去森林都不是很现实,那么就从孩子喜欢的动物开始帮助了解如何保护自然和动物吧!

  让孩子了解动物和动物生存的自然环境,书籍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对适龄的孩子来说,绘本更为合适。但是现在图书市场,绘本的种类非常多,能成功吸引从小就有着丰富绘本阅读经验孩子们的注意,却是不太容易的一件事。但是有一本叫《《动物的家园:世界各地动物生活探秘》》(以下简称《动物的家园》)吸引了我的注意,我想这本书也一定能让现在这些“挑剔”的孩子们感兴趣。

图片来自网络

  《动物的家园》与是一本360°全景视野,从不同地貌的视角探索和展示上百种动物不同的生存和生活环境,翻完全书,不仅能让大家认识很多从未见过的动物,更能让我们知道任何生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生物链”并不是环境保护里的一个概念,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看不见摸不到的一个“圈”。那么我们一起去书中寻找答案吧!

  1、探秘《动物的家园》

  《动物的家园》里介绍了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曾听过和见过的动物,从切叶蚁到巨嘴鸟,从小而有力的昆虫到大而强壮的蓝鲸,书中一一呈现。这本书不仅介绍了这些动物我们熟知的习性,还有这些动物在自己的家园生活的有趣模样。

  有所不同,才能让人有所思考,书籍的魅力就是如此吧,引入思考,展人不知。

  《动物的家园》是由英国编辑兼作家汉娜·潘(Hannah Pang)和英国插画家汉娜·潘(Hannah Pang)共同完成,两人都有丰富的写作和创作经验,这也是这本书可读性很高的原因。

  2、内容丰富有趣

  打开《动物的家园》,这本书在几分钟之内就能牢牢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不单是因为这本书是绘本,图文并茂,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这本书还是一本立体书,书中有翻翻卡、书中书、小转盘、弹跳式立体插页……翻开每一页,孩子都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图片来自网络

  这本书能很好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动手参与能力,对远离田园和自然的孩子来说,与小动物亲密接触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个轻易可得的机会,和动物最近的接触也就是去动物园看被圈在笼子或是厚玻璃内的动物。而《动物的家园》能让孩子在读书和动手中真正了解动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

  在孩子阅读《动物的家园》的过程中,能让孩子了解自然、爱护自然,知道动物在自然中生活的样子,让孩子们知道动物的真正家园在哪里。

公众号:彤嘭嘭

  《《动物的家园》》读后感(五):探秘动物世界 热爱保护自然

  《动物的家园》是一本立体绘本,描绘了世界各地的动物们,包括它们的栖息地,特征、习性等。全彩的图画,配上便于翻阅的硬质纸张,令孩子爱不释手。

  每翻开一页都有匠心独具的设计,第一页中缝加了半圆形的增页,打开是西半球,翻到左侧又变成东半球,非常直观地看到了左右半球不同的动物。五大洲四大洋的划分简单易懂,每个动物彩图的背后都有小窗式可翻阅的介绍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孩子探索的兴趣。初看时有新鲜感,看了好几遍以后,则可以一边看图回忆一边对比书中内容,加深记忆。

  第二页选取了热带雨林中最有代表性的动物,色彩艳丽,引人入胜。翻开中页,还会发现有其他动物隐藏在树丛之后,名副其实的探险之旅。

  第三页的热带草原又是别样风情,家里小朋友第一次知道一个鸵鸟蛋居然可以装下24颗鸡蛋,非常兴奋地和我分享了这个有趣的知识,形象的配图让孩子有了直观的感受。海洋和淡水中的动物展现了生态循环链,还有鲑鱼、青蛙的生长过程,简明易懂。为了展现沙漠的温差变化,内页特意做了镂空的转盘,让孩子通过游戏的方式了解了沙漠的特点。

  极地一页也非常有特点,因为南北极分布于地球南北两端,书页从中间横向一分为二,下半部分要倒过来才能看到,孩子一下子就能记住南北极的区别。最后一页山脉,用突出的折叠内页标注海拔,描绘了不同动物的活动区域。

  介绍的动物们范围广阔,无论是水里的,天上的,还是陆地上的,东西南北都有含括。更难得的是把知识和趣味性结合的非常好,装帧精美,如图一件艺术品,即可自己阅读,还可以送给朋友亲戚家的孩子,是一本优良的科普绘本。

  《《动物的家园》》读后感(六):《动物的家园》:带你领略地球上动物们的精彩

  小朋友对于小动物们总有种谜之喜爱,任何游玩的地方只要有小动物就能待的住、甚至是流连忘返,日常玩耍的照片,就如下图,动物、动物、还是动物

  介绍动物的绘本有非常多,各种呈现方式不一而足,当我翻开这本《动物的家园》,不由感慨,现在的小朋友们太幸福了,这是一本用心介绍动物的书

  与那些以不同科不同属来介绍动物的绘本不同,这本书关于动物的知识是依托于整个地球,以一种全局360度的视角去研究。

  东西半球各一幅平面图,给出了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并标明了七大洲最具有代表性的动物,亚洲的熊猫,大洋洲的袋鼠,南美洲的巨嘴鸟,北美洲的大灰熊,南极洲的南象海豹,非洲的河马,欧洲的河狸,先奠定了整个地球动物圈的基础

  粗略介绍了七大洲,接下去是重点,从七种典型的动物栖息地入手,介绍了近百种最有特点的动物,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海洋、淡水、沙漠、极地、山脉和森林,七种类型,自带七种风格与色调,让人初步窥探到动物世界的精彩

  有神奇的变色龙会用长舌头捉小昆虫,有会安排成员做警戒员的猫鼬,有遇到威胁身体变大的河豚,有不停迁徙的鲑鱼,有超大号眼睛的纳米布沙丘蜥蜴,一直在飞行的信天翁,脑中被可爱有趣的动物填满,真是件幸福的事

  《动物的家园》的特色是这本书每回翻开都有新的惊喜,虽说整本书不到20页,却在小小的篇幅中把一切做到了极致,可以说是动物童书中的精品

  一、它的内容丰富又生动

  对四岁以上的孩子而言,这本书有足够多的信息量,每个动物的介绍虽然篇幅不长,却是最关键的内容,翻页中还有更多的挖掘。对自然环境的介绍潜藏在对动物的描绘之间,启蒙之余如果对某一类型感兴趣,可以再找专门的书深入研究。

  四岁以下的幼童,会喜欢这本书丰富的色彩,会在与每个动物的对视中发现乐趣。

  二、它的画面和文字精美又有趣

  每个动物都绘制地栩栩如生,选择了动物们最有趣的瞬间,他们或在捉虫或在爬树或在游泳或在孵蛋,鲜活的生命散发出独特的魅力,瞬间抓住了孩子的吸引力。

  虽说原著是国外的,不得不说,翻译相当给力,文字描述太有趣了!爸妈们给孩子讲的时候能直接拿来用了!找到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可并不容易!

我一直不知道海星也是动物!汗!

  三、它每一页都给你惊喜

  翻翻卡、书中书、小转盘、弹跳式立体插页,每一页都给你来点不一样,这样的书哪有孩子会不喜欢呢?我家儿子就一个青蛙变形计就玩了好久,根本玩不腻

  每个孩子都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但用转盘呈现的从卵到蝌蚪到青蛙的过程更加生动直观,让孩子印象深刻。

  四、它在默默地教孩子更多

  在介绍鸵鸟的那页,它画了一颗鸵鸟蛋,真是超级大个,到底有多大呢,翻开蛋,里面藏着非常多的鸡蛋,来一起数一数吧!哦~原来,一颗鸵鸟蛋的大小有24颗鸡蛋那么大

  试试看,把24颗鸡蛋摆在一起看看!

  这真是小朋友培养数数、动手能力、逻辑能力的好方法。

  还有关于沙漠中昼夜温度的介绍,是另一个可以很好地引申到生活中的知识点。

  关于记忆的研究表明,图像记忆是目前最合乎人类的大脑运作模式的记忆法。给孩子看最科学最经典的绘本书,这些最具代表性的图像会更久地保存在他们的小脑袋中,在里面酝酿发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帮助他们开启自然发现与探究之旅。

  跟着《动物的家园》这本书,我们走过了世界各地,说是一本关于动物的绘本,却更多展现了地球的风貌,让孩子们懂得,在每个人类生活的空间中,还有那么多可爱的动物们,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而让孩子用动物来标记一个地址位置,要比长大后用经纬度用人文历史来标记更生动得多。

  《《动物的家园》》读后感(七):放眼全球,开始探索动物家园之旅

  孩子天生好奇,充满求知欲,会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关于世界的知识。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蹲在地上观察蚂蚁,或者是重复装卸沙土。无论孩子年纪大小,他们都有自己的方式去感知丗界。

  孩子的认知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开始认识小猫小狗;到后来知道小猫喵喵叫,小狗汪汪叫;然后知道鸟在天上飞,鱼在水里游。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事物的增多,孩子们也就需要更系统的扩展他们的知识体系。今天带来的这本书是《动物的家园:世界各地动物生活探秘》。

作者:[英]汉娜•潘 著 [英]珍妮•任 绘 重庆出版集团|青豆书坊 适读年龄:3岁以上

  《动物的家园》是一本介绍动物栖息地的书籍,从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海洋、淡水、沙漠、极地,山脉和森林7种自然形态开始,让孩子放眼全球,开始探索动物家园之旅。作者汉娜•潘是英国作家,擅长各类图画书。插画师是珍妮•任,她从小热爱绘画和大自然,擅长非虚构类作品的插画工作。

  一、大格局、宽视野

  打开《动物的家园》,呈现在眼前的是世界地图,在地图上可以看到七大洲四大洋,还有比较有地域特色的动物。

  从全世界的范围看动物,站的角度比较高,视野比较宽,对于既有知识进行梳理,对于未知知识进行扩展。原来非洲象、长颈鹿、斑马和猎豹都生活在热带草原;水里游的动物也需要不同的环境,还要区分淡水和海洋。

  我们常说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在教育孩子方面,还真不能让自己的浅薄限制了孩子的视野。

  二、趣味多多,概括精炼

  威廉•西尔斯在《西尔斯亲密育儿练习手册》中说到: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和学习是一码事儿。所以一本儿童类图书的趣味性就很重要了。

  《动物的家园》设计趣味十足:翻翻卡 、书中书、小转盘,立体页,各种小机关可以迅速吸引孩子注意力,然后开始阅读。

  孩子注意力时间短,内容概括的比较精炼就尤为重要:

  你知道雨和丛林有什么区别吗?你知道南极和北极有什么却别吗?

  雨林中树木都高大茂密,一滴雨穿过树叶到地上要十分钟;丛林通常分布在河流附近,地表长着繁茂的植被。北极是陆地包围海洋,南极是海洋包围陆地。看到这些解释,我们大人都有一种顿悟的感觉,总结的简单易懂。

  三、生动手绘 科学启蒙

  跨页的图解,视觉效果极具冲击性,直观了解各种自然环境的特点:热带雨林满眼的绿;草原的秋天是枯黄的;海洋是蓝色的,淡水是绿色的;沙漠不仅气候干燥还早晚温差大;南北极是对立的;山脉地区的动物是按照海拔分布的。

  从地图上看动物,了解动物的同时,也科普了地理知识,动物的分布离不开国家,可以做地理启蒙教育。

  动物们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有一些会出现在动物园里,也只是动物园创造的适宜居住的环境。大部分的动物都生活在自己的家园,如果它们的家园环境破坏了,动物们就没有了生存空间,也就会面临灭绝。去了解动物生存的环境后再告诉孩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比一句我们要保护环境更生动,也更能明白。

  各种玩法:

  1.在开始阅读之前,小朋友来一场机关探索,发现书里面的小机关。

  分享一个我们家的小故事,《动物的家园》是快递过来的,当时家里一团糟,小的哭,大的闹。我知道书里有小机关,就让大宝去找小机关,大宝和我确定了这是妈妈给他买的书后开心的去找小机关了,还和奶奶得瑟妈妈给他买的书,他要寻找小机关。赶紧安抚了二宝,然后大宝二宝一起看书,二宝会闹着要扯书,但也能听妈妈和哥哥一起说闹。

  2.模仿小动物,例如小兔子蹦蹦跳跳,老虎的吼叫,学习树懒说话,加强小朋友对动物的了解,还可以增加活动,肢体协调性会更好一些。

  读绘本的优点有很多,除了书籍的内容外,孩子还能养成阅读的习惯。《动物的家园》,不仅有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动物,还可以对孩子进行地理和生态环境知识启蒙教育。如果要领小朋友去动物园,去之前可以拿这本书和小朋友一起做功课,回来可以一起回忆收获,最大程度将书本知识和现实情况相结合。

  《《动物的家园》》读后感(八):纵览地球,探秘动物

  动物,和我们共存在这个地球上的,然而,我们对它们知道的甚少。动物的世界是神奇的,前阵子看了大片《神奇动物在哪里》,最近读了《动物的家园》,从题目上来看,后者就好像是对前者做出的答复。虽然前者是魔幻电影,那里面的动物带着幻想色彩,但是它们也是基于现实中动物的原型而生成的。而我们在读的这本《动物的家园》则向大家展示了真实的动物分布的地理位置,如果你想去寻找它们,拿着这本书按图索骥是没问题的。

《动物家园》

  孩子对动物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就连院里一岁不到的小人儿们,看到这本书上的动物也咿咿呀呀兴奋地比划不停。脑补一下,襁褓小儿们看到这书中各种动物时那惊奇的神情,大一点的孩童更不用说了,早就迫不及待要我给他们读这本书了。

  翻开这本书,你会惊奇地发现:

  1、它没有目录,而是直接给出了一大张地球的版图,分东西两个半球,五大洲七大洋的概貌。

地球的东西两半球,做了椭圆形翻页。

  在版图的基础上,大致将动物按地理位置分布分了几大块,依次是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海洋、淡水、沙漠、极地、山脉和森林。这样划分的好处是把动物和地理结合起来,根据动物的栖息地线索按图索骥找到它们以及和它们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其他动物。这样的划分,对孩童来说更容易理解,线索很明确。而且也很符合本书的书名“动物的家园”,重点在“家园”。如果按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这种专业分类法,小孩子可能一时半会还很难领悟。而按栖息地来归类,更切合儿童的辨识能力。

  2、接下来,就是开门见山按地域展示和介绍各种动物。

  既然是“家园”,首先就是对这些“家园”做一个简介,让孩子们快速地知道这些“家园”在地球上的哪个位置,大致是什么样的。

  接着,就是这些“家园”里的成员们。每个家园里的成员可能不计其数,而展示在这里的是这些“家园”里的典型的动物。譬如,非洲热带草原上有非洲象、鸵鸟、长颈鹿、猎豹等,除了典型动物,还有代表性的植物,这里有猴面包树,还画了不少芒草。

  3、书中设计了巧妙的翻页和折页

翻页

  书里添加了不少翻页、折页,书中书、还有旋转页、立体页等,巧妙的设计增加了书页的容量,它们就像一个个小机关,隐藏着彩蛋,带给孩子更多惊奇与惊喜。

  鸵鸟蛋的后面是24个鸡蛋,表示一个鸵鸟蛋和24个鸡蛋的总大小差不多。翻页前后是形体比例的对比,直观。还有的翻页后面是科普小知识,光是认识它们还不懂,还要知道它们的小秘密。而转盘则像动画。其中有一个转盘页是蝌蚪到青蛙的变态过程。立体页的设计更是深得孩子的页,翻开来,立体剪裁的沙漠巨毛蝎还会动。

  4、厚实、精美

  整本书纸张厚实。从封面到内页都制作精致,插图美观又逼真,把动物的形态写实地绘画出来。作为一本科普绘本,它就是纸上动物园,带孩子认识这世界上真实的动物们。

  书中对动物的介绍简明扼要,抓住关键点。以图为主,直接又直观,把各个“家园”里的代表性动物予以了概述。书中除了动物知识,还有地理知识,以及穿插着其他科普小知识。譬如,在讲海洋这节时,还跟孩子们交待了海洋和大海的 区别。我们总是习惯说大海大海,但是海洋的概念要比大海大,而大海通常是指处于海洋和陆地交界的那方水域。这样的解释让大人孩子都恍然大悟。沙漠里的气候早晚差异大。在沙漠这一节里,设计了一个小转盘,让我们看到沙漠不同时间段的日照和气温。

  既然是写家园,重点自然是讲述这些动物的生存环境。让孩子们知道哪些动物生活在哪里,它们的生存条件是什么样的。假始人类人为地破坏了生态,会给动物的生存造成威胁。试想一下,这个地球上曾经还生活着更多其他的物种,但是因为地球环境的改变或是人为的破坏,导致有的动物灭绝或是濒临灭绝。

  通过《动物的家园》这本书,我们知道它们、了解它们的生存环境,更要懂得去珍惜、保护它们以及它们生活的环境。

  《《动物的家园》》读后感(九):在这个人类全面占领地球的年代,动物的家在哪里?

  文/吃不胖的叮当妈

  -01-

  迄今为止人类还不能准确的知道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种动物?

  目前已发现的共35门70余纲约 350目,150 多万种,而据科学家们保守估计,地球上的动物总数超过3000万种!

  如此庞大的数据,而身处水泥森林中的我们,却并没有深刻感受到它们在这个世界所占的比重,同住地球的我们甚至正在逐渐将它们忽略、漠视、遗忘。

  动物离我们越来越远,远到几乎看不到它们的身影,听不到它们的声音。偶尔天空有鸟儿飞过、池塘有青蛙鸣叫、夏夜有蚊子嗡嗡、公园的小花上有蝴蝶和蜜蜂忙着采蜜……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动物世界?

  当有一天,我们的子孙后代会不会以为动物园就是动物的家?只有博物馆里的动物化石才能证明动物们曾经存在过?那该有多可悲。没有动物的世界是寂静的、枯燥的、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想想都会令人窒息。

  02

《动物的家园:世界各地动物生活探秘》 封面

  来自英国的作家汉娜·潘(Hannah Pang)和插画家珍妮·任(Jenny Wren)用360°的全景视野,为我们献上了栩栩如生的动物生活世界——《动物的家园:世界各地动物生活探秘》,他们用唯美而不失真的色彩、浅显易懂又有趣的文字,描绘了从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海洋、淡水、沙漠、极地、山脉、森林等多种动物栖息地,解读了在不同的栖息地里居住着各不相同的动物。

《动物的家园:世界各地动物生活探秘》 首页

  这本书没有目录,翻开首页,印入眼帘的就是整个地球的全貌,在地球的每个部分都标注着动物栖息地的线索,无论是冰雪覆盖的山脉,还是树木茂密的丛林,无论是干旱的草地,还是炎热的沙漠……不管条件多么艰苦,这些人类很少涉足的地方都是动物的乐园。顺着栖息地的指引,作者带领我们开启了一场探索动物的家园的美妙之旅。

  03

《动物的家园:世界各地动物生活探秘》 有趣的动物

  在热带雨林里我们遇到了有艳丽羽毛的新几内亚极乐鸟、钟爱蓝色的缎蓝园丁鸟、还有懒到一周只下地拉一次便便的白喉三趾树懒、皮肤是土豪金却毒性十足的箭毒蛙……

  在热带草原上我们找到了有24颗鸡蛋加起来那么大的鸵鸟蛋、能供400只鸟居住的织巢鸟巢穴,还有猎豹、狮子、大象、斑马、长颈鹿,以及为了吃能等上好几周的大鳄鱼……

  海洋里、淡水里,各种有趣的大鱼和小鱼游来游去,丑的不可方物的深海动物,心都萌化了的墨西哥火蜥蜴,当然还有各种以鱼为食的鸟儿……

  沙漠和极地,冰火两重夏天,却依旧居住着成千上万的动物们,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中,已经适应了恶劣的环境,比如能在15分钟喝135升水的骆驼、会用舌头舔眼球的纳米布沙丘蜥蜴、会变色的北极兔、有厚厚脂肪的海象、有防冻血液的黑鳍冰鱼……

  在这本书里你能学到很多动物的知识,会看到很多闻所未闻的动物趣事,这仿佛拉近了我们和动物的距离,让我们近距离的感受到它们的活力、它们的可爱、它们在这个世界与我们一起正坚韧不拔地存在着。

  -04-

  《动物的家园:世界各地动物生活探秘》除了它本身的科普价值以外,它还是非常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大书和游戏大书。

  书中色彩搭配非常漂亮,每一页都有与栖息地相契合的主色调,用色饱满而不突兀,书中涉及到的动物很多,却设置得错落有致,一点都不繁杂,给人以美轮美奂的视觉享受,对孩子的艺术启蒙很有帮助。

《动物的家园:世界各地动物生活探秘》 内页

  这本书里还设计里很多有意思的小机关,比如翻页机关、书中书机关、以及大转盘等,这些都能极大地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阅读不再枯燥和乏味。

石头底下有一只大蝎子!转一转,蝌蚪变青蛙

  书中的语言风格幽默风趣,特别能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用非常简短的文字介绍每一种动物的特点,让人产生深刻印象。

  比如在介绍河豚时,作者这样描述“当受到威胁时,河豚会吸入大量的水或空气。这让它看起来更大。与此同时,它还会竖起尖利的脊刺——足以把任何动物吓跑!”短短几句,就将河豚变成小刺球的原因、过程和作用解说全面,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理解起来也不费力。

  -05-

  《动物的家园:世界各地动物生活探秘》让孩子们知道在地球的每个角落都生活着各种各样可爱的动物,它们是我们不可或缺的邻居和朋友。我们呼吸着同样的空气,沐浴着同样的阳光,饮用着同样的雨露,物种的多样性让这个世界变得色彩斑斓,充满生机和活力。

  ◆◆延伸阅读◆◆

  1《动物在哪里》

《动物在哪里》

  这本书自带“GPS定位系统”,将各个大洲及极地地区的动物分布地点在“地球仪”上标注出来,让人们能从宏观的角度看到动物在地球上所占的比重,给孩子直观的认识和感受。

  在书的开头部分,作者用言简意赅、科学严谨、通俗易懂的说明文字,向我们讲述了地球发展史、动物进化史、现存动物与各栖息地的关系以及各栖息地动物的特点。对此,我觉得非常受用,给小孩子讲科普,既要讲全,又要讲明白,那可真不是件易事。越简单,效果越好!

  《动物在哪里?》这本书里汇集了世界七大洲及南北极地区具有代表性的240种动物,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应有尽有。清爽漂亮的全彩手绘,即可作为孩子绘画动物的美术素材,又给孩子科学知识和美的熏陶,激发孩子对自然、生命的热爱。

  2.《小小自然图书馆》

《小小自然图书馆》

  《小小自然图书馆》这套书用来做儿童的自然启蒙再好不过了,全套总共40本,每一本讲述一种动物或植物的故事,涵盖了鸟类,昆虫类,哺乳类,爬行类,植物类和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及两性生物等,从草地上的蒲公英,到树林中的蓝冠山雀;从在冰天雪地里散步的北极熊,到在我们身边撒欢的小花猫……作者们用亲切生动的语言和唯美动人的画面讲述它们自己的秘密和生命的四季。

  书中虽然用童话故事来讲述各种动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但是并不偏离动物们的真实本性,所以看完整套书,会对于书中讲述的动物有全面而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再来理解纯科普性读物会容易许多。另外,这套书每本只有巴掌大小,装在包里很方便,随时随地可以翻看。

  3.《动物的身体》系列

《动物的身体》系列

  《动物的身体》这个系列书籍选材的角度是动物们身体的一部分,是由日本著名的儿童科普类出版编辑部─自然编辑部编写,并且由动物园园长增井光子审定,实现了知识性和科学性的结合。

  整套书选用极具观赏性和视觉冲击力的高清动物写真照片,那些我们平时很少留意的动物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在摄影师的镜头里为我们放大呈现出来,令我们不禁感叹造物主的神奇以及动物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样貌特征。书中配文采用饶有趣味的问答形式,能激发儿童的好奇心,点燃它们的探索精神。

  ◆◆结语◆◆

  地球原本就是动植物的乐园,大量不当地人为活动使动物的生境遭受到污染和破坏,动物们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居住的环境和它们的栖息地交集越来越少,每年从地球上消失的物种数量越来越多。也许我们此生都没有机会亲临动物的栖息地,感受它们在大自然中的任情恣性。但请你拥有对动物的爱,让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从小就根深蒂固地植入孩子的心灵,也许这个世界还有救。

  《《动物的家园》》读后感(十):很棒的动物科普书,超级适合儿童阅读

  前不久闺女两周岁了,我们带孩子去体检,其它项目都没什么问题,只是在检查视力时,医生看了看结果,说,“你们孩子是不是电视看得有点多呀,眼睛有点疲劳了”。我和孩子爸对视了一眼,尴尬一笑,决定以后不能再长时间给娃看电视了,那让娃看什么呢?绘本呗。

  回家后我就乐呵呵地把之前在某宝上买的30块钱80本的绘本拿了出来,给孩子看,却发现孩子只看了第一页就丢到一边,没兴趣了。

  不过这也不怪孩子,只看图片,你能看出这画的是啥吗?

  明明是一只牛,却画成了粉色,再加上圆圆的大脑袋,卡哇伊的表情,难怪我女儿把它认成猪了。

  这绘本是不能给孩子看了,这不是耽误孩子吗。所以在看到《动物的家园》这本科普书时,就毫不犹豫地下手了。

  在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刹那,我就不由得“哇”了一声,书很大,装帧精美,从封面就可以看出是一本很精致的书,打开书后,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一、真全面,七种典型动物栖息地,全方位了解动物

这本书的作者汉娜·潘,是英国编辑、作家。她的作品涉及各类图画书、小说、非虚构作品,她还编辑了许多新奇小说、非虚构作品、图画书和经典著作的修订版。她的作品有《河流》《动物的面貌》等。绘者珍妮·任,是英国插画家。她从小热爱绘画和大自然,擅长非虚构类作品的插画工作,目前居住在斯塔福德郡。她参与创作的作品有《伦敦大书》《一片乌云》、“小小的探索系列”等。

  这本书选取了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海洋、淡水、沙漠、极地、山脉和森林7个角度,将同一生活区域的动物放到了一起,以360°全景视野,栩栩如生地呈现了动物生活的世界,使孩子能全面了解各个不同区域动物的分布情况,认识近百种各不相同的动物。

二、真惊喜,各种小机关,让孩子边玩边读

  看看这本书的书页,够厚吧?

  做这么厚可不是为了偷工减料,减少页数,而是另有玄机的,这个我们待会再说。

  翻开书,首先看到的就是东、西两半球的地图,包括七大洲、四大洋,以及每个洲的一些比较有名的代表性动物,比如亚洲的是滚滚,澳大利亚是袋鼠,南极洲是南象海豹。

  有细心的朋友一定注意到了每个动物边上的一个半圆形的小凹槽了。

  这是干啥用的呀?这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书页做这么厚的原因之一了。

  看过我上一篇书评《发现大自然》:一套可以随身携带的自然博物馆的人,一定会对这个凹槽很熟悉。

  没错,顺着这个小凹槽,就可以翻开这个小窗,看到底下的内容。

  另外,这本书比《发现大自然》更进一步,书拿到手上时就已经有凹槽了,不需要再自己手动一个个撕开,真是太贴心了,天知道我在撕《发现大自然》里面那几十个小凹槽时有多咬牙切齿。

  除了凹槽外,还有很多精巧的设计,比如这个书中书,介绍了多种热带雨林里的小虫子。

  再比如这个小转盘,转一转,就可以展现青蛙的一生。

  以及这个立体山峰,一翻开书,就可以看到一座山峰立了起来,很有感觉,比平面画生动得多。

三、真细腻,传神的手绘图画,完美展现动物原型

  前面说到某宝上30块钱80本的绘本,那里面的动物画得,也不是说不好,而是太卡通了,反而让孩子容易迷糊,动物到底是长啥样的呢?这本《动物的家园》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孩子这个疑惑。

  书中的动物,大到蓝鲸、骆驼,小到啄木鸟、七星瓢虫,无一不是栩栩如生,真实还原了动物本来的样子,让孩子能更好地了解动物,认识动物。跟随这本动物百科书,触摸自然的脉动,探索动物生活的的世界。

  还有各种萌萌哒的小动物,比如墨西哥火蜥蜴,总有一个能萌化你的心。

四、真超值,小小一本书,让孩子学会爱与成长

  在带孩子读这本书时,有一点很让我感动,就是书中有一只蝎子,大概长这样

  说实话因为这只蝎子形象过于逼真,我自己第一次看到时也吓了一跳,女儿更是直接吓哭了,一看到这页就害怕。

  后来孩子爸爸抓着孩子的手哄她,这只是一张纸,没什么可怕的,你摸摸它。

  这样几次过后,孩子一点点勇敢起来,就在前几天,孩子自己翻到了这一页,一边摸着蝎子,一边嘴里念叨着“不怕,不怕”。我当时在旁边听着,开心极了,这么一本科普书,就能让孩子变得勇敢,战胜了自己的恐惧心理,可以说是很超值了。

  另外,我总能在网上看到有人虐待小动物的新闻,每次看到这种新闻都很心痛,就会想着,小动物那么可爱,怎么会有人忍心伤害它们呢?

  如果我们从小就教会孩子认识动物,培养孩子对动物的喜爱,相信孩子长大之后,应该也不会是个残暴之人吧。

  现在环境越来越差,我们能见到的动物也是越来越少,关爱动物,就是关爱地球,关爱我们自己。

  如果每个孩子都能从小领略到动物的美,热爱并保护动物,相信我们的地球会更美好。

  注:本文素材与灵感来自朝闻道写作社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