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看图学英语(进阶级)》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看图学英语(进阶级)》读后感锦集

2020-03-11 23:08: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看图学英语(进阶级)》读后感锦集

  《看图学英语(进阶级)》是一本由[英] I. A. 理查兹 / [澳] 克里斯蒂娜·M·吉布森著作后浪四川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33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看图学英语(进阶级)》精选点评

  ●不错

  ●经典再版,由图像理解英文,摆脱中文思维。精选1000个高频单词,并将其应用关键句型。掌握书中的内容学习者就具有理解另外2万个单词的能力,能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

  ●500个词。基础实用有趣,意外的是还有简单科学知识说明

  ●kindle

  ●已购。依旧是浅的,很多时候笔画就难有用处了。。。有趣之处在于讲了物理学方面的知识~

  ●我感觉被坑了……虽是进阶版,句子却只有最简单的简单句,对于初一学生都已经不适合了,内容空洞,毫无美感,像机器人写出来的书。也没看出插图学习有啥帮助……失望至极!

  ●基础类,我得把英语再系统

  《看图学英语(进阶级)》读后感(一):“制造语境学英语

  无论同意也好、反对也罢,无论喜欢也好、厌恶也罢,英语在中国都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比如,高考从“3+2”到“3+X”,不管如何变,英语都属于必考科目;比如,只要你是一个中国大学生,目前还没有通过四级或者六级,你就需要在每年的6月份、12月份报名参加考试,而只要能够取得至少425分的成绩,就完全可以开开心心!很久以前,英语是在初中年级开始学习的,而如今在小学三年级开始英语就已经作为一门课程存在了!可见,无论如何,你都得学英语,都得把学英语、学好英语作为一件非常重要事情

  做任何事情,方法对头通常会事半功倍,而方法不对头通常也会事倍功半。学英语然也不会例外,所以首要之功就是要找到一个好的适合自己的方法。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些年号称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单词、学好英语的方法也是此起彼伏不胜枚举,若干年前红极一时的“疯狂英语”就是其中之一,而这些年所谓的“牛津英语”“环球英语”等各种各样的英语培训班也是遍地开花们对学英语、学好英语真的有用吗?还是说,有一定的用处,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呢?

  当然也有人会说,为什么中国小孩子一生下来,慢慢地就会一口流利的汉语呢,似乎也不需要怎么学——那么,假如一个根本不会英语的中国人,有一天到了一个英语环境里扎下根来要长久生活;他若想要生活得趁如意,最终就非得会英语不可,而且还会在不知不觉中说得很好!这个假设通常会成立,但并非所有的中国人都能够有这样的机会。所以,非常有必要“制造”一个类似母语的环境,再加上反复练习,效果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那么,到哪里去找到这样的一个好机会呢?

  办法不是没有,就看机缘如何了!I.A.理查兹是英国一位著名的语言学、文学评论家和修辞学家,同时在英语教学上也取得过显著的研究成果,还曾在哈佛大学任教。1930年代中期,I.A.理查兹致力于研究“基础英语,力图以800到1000个最常用的英语单词创造出一种国际通用语,以帮助外国人在英语环境中完成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交流,其成果就是拥有基础级、进阶级、精通级不同等级的《看图学英语》。

  如今是个读图的时代,一幅准确的图,不需要很复杂,却往往能够让母语不同的人一下子就看懂图中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看图学英语》就是这样。这本书里没有一个汉字,也没有翻译和语法分析,只有四格简笔画和英文对话。学习者只需要好好看图、好好练习,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并掌握高频单词、关键句型、常用语法——因为I.A.理查兹和他的长期合作伙伴克里斯蒂娜·M·吉布森,已经在书中的关键句型里巧妙地插入了1000个最有用的单词,也即基础级含有250词,进队级新增500词,而精通级再添了250词,用连环画的形式来解释英文,省略了翻译成中文的步骤,从而能够以一种环环相扣的形式来达到科学而高效地学习地道英语的目的。

  没有了中文情境和“桥梁”的一本《看图学英语》,果真具有如此大的魔力吗?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刘瑾认为:“直接从图画的意义理解语言的意义,从一开始就是在以英语思考,这正是外语学习的正道。”效果如何,不如自己亲自去试一试吧!

  《看图学英语(进阶级)》读后感(二):《看图学英语》一本让英语变得简单有趣的漫画书

  不得不承认,随着国家的开放与发展,英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不容忽视。

  孩子对英语的接触,单从学校开设英语课来说,从最初的初中开始学英语,到后来的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再到现在的一年级增加了英语课,甚而至于现在的幼儿园都有了双语班......不得不说孩子对英语的接触是越来越早了。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平时没有这样一个语境环境,仅仅依靠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去记去理解,这对于孩子学英语来说,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看图学英语》作者I.A.理查兹、克里斯蒂娜·M·吉布森。I.A.理查兹(I. A. Richards)(1893–1979)是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评论家和修辞学家,同时在英语教学上的研究成果显著,曾在哈佛大学任教。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他致力于研究“基础英语”(Basic English),力图以800到1000个zui常用的英语单词创造一种国际通用语,帮助外国人在英语环境中完成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交流。

  理查兹曾于1930年代在中国普及推广过这种“基础英语”,也曾在清华大学任教。

  克里斯蒂娜·M·吉布森是I.A.理查兹的长期合作伙伴。

  《看图学英语》采用了孩子最熟悉的四格连环简笔画来呈现词汇的意义,在给每幅图配上简单明晰的语句。这些语句,都是精心挑选出的最重要、最有用的范式。编者意在从图画开始,鼓励孩子:

  去看--看图话;

  去体会--体会图画所描述的场景的意义;

  去比较--比较几幅图画间意义的不同;

  去注意--从而注意到与图相配的语句在形式上的变化。

  通过这四步,帮助学习者学会“最有用”的1000个单词,以及最常应用这些词汇的重要范式,以开始成功的交流。

  语言学家施密特教授,主要研究二语习得中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他最出名、最影响深远的贡献就是提出和发展了“注意假设”理论。

  “注意”是语言学习的出发点。从认知的角度看,注意到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是成功的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看图学英语》中的“看-体会-比较-注意”的实践,很好地应用了施密特教授的理论。

  家长对孩子的爱,特别是在孩子学习上,可以说是倾尽一切。为了孩子能够学好英语,到处报班,各种学习资料,有用的没用的,看得进去的看不进去的,统统给拿过来,生怕因为自己收集少了而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却根本不去考虑孩子看不看得完,看不看得进。

  少而精而深,不要多而浅而泛--这是梅特林的周新不断灌输的学习理念。张国刚在《张国刚谈清华史学传统》中也认为,我们的学术传统是少而精,专而深。

  多而杂,就会让人眼乱心乱。生活需要少而精,学习需要少而精,学习资料的选择更加需要少而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这一本书有兴趣,被这本书吸引了,孩子就会想着办法抽空挤时间去看。

  《看图学英语》就是这样一本书。书中以有逻辑关系的连环画呈现词汇的意义,孩子只需读图而意义自现。孩子在记忆上的负担不重,因此注意力可以放在语句是如何随图片细节的变化而改变上。这样的学习,轻松而有效。而且,孩子直接从图画的意义理解语言的意义,从一开始就是在以英语思考,这就是外语学习的正道。

  翻开《看图学英语》,简单的四格漫画,留给孩子想象和发现的思维空间,充分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促进她去思考。

  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刘瑾的话说:这套看似简单的《看图学英语》其实并不简单,身处纷繁斑斓的森林的家长和孩子,可以尝试走一走这条古朴简单的小道。

  《看图学英语(进阶级)》读后感(三):终于找到了一本像学汉语一样学英语的启蒙书

  记得我上学时学英语都是从句型、时态这些语法开始学的。所以,只要记好了这些要点,想考个高分并不是难事。我常常觉得学英语跟数学差不多,因为考试时跳出定律之外的题非常少。但偶尔有个补充对话,用了我们没学过的口语表达方式时,我们几乎就会全军覆没,全年级没有一个人做得出来。 虽然我当时英语考试成绩一般还理想,但时至今日,我也只能听些简单的英语句子,对于说,那就更别妄想了。我相信与我同时代的人一定深有同感,我们学习的英语被称作“哑巴英语”,即看得懂却听不懂更不会说。那为什么我们可以把一门学问的知识掌握,却又在日常生活中派不上用场呢? 这让我甚为苦恼,英语和我们的语文同为语言学习,为什么我们采用了不同的学习方法?学语文时,我们小学一年级的课本都是一幅图一个字,让我们很直观的就知道这个字就是这幅图表达的意思。有时候我并不认识那个字,但看惯了,也知道这个字表达的意思。所以,我们的语文课本越往高年级越减少图片设置。因为经过图片、图画的不断积累,当我们读一篇课文时,头脑里会自然而然出现想象的画面。 我曾想,我们学习英语为什么不能用学习语文的方式来学呢?当我战战兢兢地向英语老师提出我的疑问时,老师说,因为我们的汉语是象形文字,每一个字其实本来就是一幅画,所以用图片来启蒙,可以很好的联接。而英语,是一种符号组合,与实物的意境相去甚远,所以这种方法不可取。 是啊,关于英语课程的学习,都是经过最顶级最权威的学者摸索出来的学习之道,又有谁会想到去把它推翻呢?我们只有心安理得地享受前人的研究成果。然而,当我看到市面上竟然有一种《看图学英语》的经典系列书时,完全颠覆了我以前的认知。

  这套书共分三册,即基础级、进阶级、精通级,但在我国市场上并不多见。这套书依我看,就是用我们学汉语的启蒙之法学英语,用一幅图片一句英语,就让我们明一白了的实意。有时怕你不明白某个词的意思,还会用多幅图片和配文从多方面加以呈现,直到你明白为止。 书中每一张图片和配文并不是独立散乱的,它通过一个故事把这些情景全部连接起来,这样更便于我们记忆与寻找书中相关知识。比如第二本进阶级就是讲一位先生的去旅游的事。他准备旅游所需物品,用一个小袋子把鞋子装起来,以免弄脏衬衫,这时,这个代表脏的“dirty”怕我们不能理解,这本书用了许多其它的对此来进一步讲解。列出一双脏手和一双干净的手、一块脏布和一块干净的布、一个干净的盘子和一个脏的盘子,一张脏的脸和一张干净的脸并在旁配上简单英语句子,很容易就让我们掌握了“dirty”的意思,同时还了解了“clean”代表的是干净。

  如此的学习方法,是不是同我们婴儿时期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有些接近?应该说看图学知识是我们人类最直接最原始,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不是只是学象形文字的优势。这种方法的最大好处就是看到什么就知道是什么,看到什么就能不自觉地说出来这是什么,完全不需要借助艰深晦涩的语法知识。 从语法知识开始学起,我觉得无异于欧阳峰学习《九阴真经》。虽然也有得其成果的可能,但这种希望毕竟渺茫,而且有走火入魔的危险。说实话,就我学习汉语知识的经历而言,我觉得学习语法知识,如果没有大量的积累与领悟,是很难学透的。我虽然学了十几年的汉语,目前我大体能看懂一些书籍,但对于汉语语法我还是不甚了解。因此,如果我们学习一门语言知识并不为研究的目的,就应该侧重于实用性。应该让它像日用品一样可以随时取用,而不是只能珍藏。

  这套《看图学英语》虽然在我国不常见,却是一套非常牛逼的书,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先后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数百万人已经成功地运用本书的学习材料,而掌握了英语知识。各年龄段的学习者都可以把它作为自学的启蒙教材,它会教你学会掌握1000个常用单词,这1000个常用单词将是你学习和理解其它2万个单词的基础。 在进阶级第二册这本书里,共计有750个高频词应用于英语基础句型中。句子借图片加以说明,所示情境跨页呈现。本书主要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学习篇,后一部分是为大家能熟练掌握所学知识而编排的练习册。最后还附有参考答案和词汇索引。 这套由英国权威语言学家I.A理查兹和克里斯蒂娜.M.吉布森合著的英语启蒙书,在全世界畅销70余年,成为无数英语学习者推崇的经典之作。遇到这本书,可能遇见一个完全不同的自己。英语哑巴也可能开口说英语啦!

  《看图学英语(进阶级)》读后感(四):极简主义,让孩子的英语学习变得简单

  

简洁的震撼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厌倦了生活的快节奏和处理复杂关系的劳心费神,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断舍离、超级整理术开始盛行。

  只留下让你怦然心动的,其他统统“丢掉”!——近藤麻理惠

  在全球掀起一股整理旋风超级整理术的创始人近藤麻理惠将断舍离在生活中应用到了极致,可以看到,她的方法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

  很多人看过近藤麻理惠整理过后的房间,都极感震撼,当剔除一切看似很重要或者很有意义的东西,只留下那些带给你生活最怦然心动的东西时,人生的意义似乎也变得更加明确了。

英语启蒙同样需要简洁

  在翻看《看图学英语》(进阶级)这本书的时候,我的感受和看到近藤麻理惠断舍离后的房间一样清爽。

  先来感受一下这清爽的画面:

  孙瑞雪老师在实践中提出,儿童认知新事物时,一定要保持单一性,要尽量排除干扰因素。

  这样的画面通过最简单的线条表现出来某一个简单场景,搭配最能体现内容的英语,这就让认知产生了一对一的效果。

  同时,每一页4幅画面都有一个重复之后再去累加的过程。由简单进行累加扩展。弄懂了前面的,再扩展学习新的单一项内容。这样非常有秩序的认知原则,其实也是非常符合超级整理术的四个原则的,这四个原则分别是:

  1、约简。

  2、重复。

  3、秩序。

  4、高效。

  我们学习英语何曾不是如此。

  在给孩子进行英语英语认知的时候,从最简单的场景入手,继而由一个掌握了的知识为基础,再进行累加,就类似多米诺骨牌,一块简单的骨牌,敲动旁边同样简单的骨牌,最终这样的连锁反应就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大工程。——当然用这本进阶级,是针对有一定词汇量的孩子了。更基础的还有《看图学英语》(基础级)。

  除了生活场景的累加。这本书其实还可以针对不同兴趣爱好的孩子使用。因为这本书除了生活场景的对照,后面还有一些物理、数学、地理等的基础知识学习。假如孩子正好在学习这些相关的知识,或者恰好到了相关知识的敏感期,那么,读这本书时,可以“无意中”翻到这部分,相应的英文表达一定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特酷。

让孩子感兴趣是把钥匙

  别以为你觉得这种数理化这种“万一生僻”的知识孩子会丢了兴趣,事实证明,恰恰是因为兴趣,会激发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儿子在二年级的时候,突然对鸭科感兴趣,于是他自己动手制作鸭科鸟类档案,当我看到的时候惊讶地发现,他不仅仅将鸭科下的七个亚科录入在册,更是将目、目下的鸟类都整理成册,而且,那些看起来明明是拉丁文一样的英语单词,他不仅查资料抄下来,并且还记住了!记住了!!记住了!!!天天把我这英语专业的人问的一愣一愣的。

  对于异于母语的语言,如果能够与孩子的兴趣循序渐进地结合,他不仅不会知难而退,而且还会因为给自己的兴趣带来更有意思的兴趣点而更加感兴趣。

  当然,这本书还有一个设计环节,就是填空。

  当孩子的兴趣积累到一定程度,量变到质变,一个小小的练习,会让他更加跃跃欲试,同时也是对之前学习的检验和巩固。

  我家马上10岁的小毛头就是这样,如果做不对,他会比我更着急地翻看前面的内容,对照、学习、再巩固。

  怎么样,不过偷偷告诉你,如果你先拿出来这本书直接让孩子看,可能他会因为画面抵触,有个小秘诀,偷偷自己先看了。然后拿出张纸来,画一画,让孩子猜一猜,之后再用英语表达,孩子会更容易感兴趣的。一旦有了兴趣,书就可以一起读了。晨光微晓,青云计划获得者,专注育儿、阅读、英语。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英语专业,投身儿童早期阅读近10年。

  《看图学英语(进阶级)》读后感(五):学好英语的关键不是背单词,而是英语思维!

  大约在2012年-2013年之间,我曾上过一个名叫THE DIFFIRENT ENGLISH INTERNATION的英语口语培训班,其中有整整一个暑假的时间,每天和老师和小班的同学们苦练口语,甚至每周有一天开口必须说英语,说一次汉语就扣两块钱。问问多多的我遇到不会的词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停下来问一句,“**是什么意思呀Mr. Tower?”于是在众人的嬉笑声和老师一次次无奈的笑容里,我只得叫上一个个两块钱。不过,后来我总算养成了多说“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的习惯。这样日夜集训了一个多月之后,我个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原来听好几遍还是觉得又快又模糊不清的听力磁带,速度怎么变慢了?

  直到开学后裸考六级,才发现,考试用的听力速度也太慢了,随便听听就能很肯定地选对答案;听力是没问题了,可是口语班可没积累什么高深的词汇,一会儿阅读理解遇到单词不认识咋办?不承想,陌生词汇不认识,但文章大体结构和意思弄懂就差不多可以答题了;至于最后的写作题,老师说高级词汇越多,分数也越多,那既然这样,我不用高级词汇,只求写点东西差不多熬到考试结束总可以吧?

  不承想,一场毫无准备的英语考试,就这么低空飘过了?时隔多年,早已不记得当时的六级考了多少分,只记得难度更大的六级比四级分数还要高一些。更重要的是,考四级的时候,我也曾听老师的,多背单词,考六级的时候,我仅仅是学了一些日常用的口语啊!

  虽然当时在别人艳羡的目光中我一直说,我只是心态轻松加上运气好而已。但后来仔细一琢磨,才明白,这世上哪有什么刚刚好的运气,一切都是之前在口语课中渐渐培养出英语思维在助攻。

  想明白了这个,我就一一说服身边头疼于背单词的同学们,英语思维比背单词更有用!当然收效甚微,也意识到,思维训练这种东西,越早开始,越有益!

  这是最近看到《看图学英语》这本书时想到的一些过往,因为是它激发了我之前学习口语时的一些体悟。

1. 学习英语第一式:到语境中去

  我们90后这一代,大多数都是从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的,对于10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实在是不容易。所以我们想出了一个“怪招”,根据老师的发音和自己听到的发音,在单词边上进行标注,比如,入门级的“hello”,我们标注“哈喽”或者“嗨喽”,生生跟这些不知所云的字幕死磕。直到一学期学完之后,也许我们不一定认识第12页的任一单词,但我们绝对记得了“hello”怎么读,它既不是“哈喽”也不是“嗨喽”。甚至有人嘲笑自己,那时候多傻,连这个单词都不认识。

  当我们渐渐接受并熟悉了英语单词,我们也是在接受英语这门语言。

  不过老师们一直都在强调,学好英语,一定要有庞大的词汇量。比如那时候流行一时的“疯狂英语”,它的创始人李阳就被奉为英语学习第一导师,他出的词汇书被多少学生家长疯抢,以为背完了他的单词书,就能变得像他一样厉害。

  当然不管是老师们心知肚明光背单词是不够的,还是教学任务限制,老师得带着大家读课文,分析句子成分,等等。然后,从“听说读写”四个维度训练孩子们的应试能力。

  这样的训练成果如何我们暂且不说,但这样持续性的训练,事实上是把学生们在40分钟内强制性放入到英语语境中去,慢慢形成语感。

  其实上面说到的我所在的培训班,严格老说用的也是这个办法,只不过侧重点不大一样。学校里的英语课堂等于只在“写”上面下功夫,只要孩子们考试成绩过得去就成。但培训班里,更侧重于“听”“说”,注重实际的应用,听起来像老唱片一样的听力磁带,反反复复去听,一遍遍记录、修改自己听到的内容,是个磨人的慢功夫,需要耐下心去琢磨,长此以往,在耳朵差不多要生出茧子的时候终于完整写出听了不下十遍的那句话。

  这样的培训比在学校更讲究专业,但缺乏乐趣和内在学习东西。

  《看图学英语》则提出了新的学习方式,通过句子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学习英语。

  比如第一幅图↓

  即使不知道“bedroom”是什么意思,也大都知道“this is a”以及“there are two”的意思,然后联系简笔画中的场景,就能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实际上,即使没有这句英语标注,大多数人也能通过简笔画知道其中传达出来的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是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编排的图文,例如1-29页可以算作是第一部分,从一个小场景出发,然后让场景与人之间产生关联,产生一定的故事性,对于复杂或者可以展开的地方又适当地增加一些趣味性的解析。例如,前面我们说书里第一幅画是讲“这是一间卧室,里面有两张床”然后场景移动,“床的旁边是一把椅子,上面有一个包”“床边上还站着位女士”,“她是谁”“她在做什么”“她在往包里装东西”“她在装什么呢?”“是她丈夫的东西”,故事这样得以往下走,就像一帧帧动画,从点到线,到面,然后随着纸上的图画一张张翻动起来,形成活生生的生活场景。读者置身于这个场景中,语言用的是纯英文,却不觉得畏惧和陌生。

  这样塑造出来的语境才是好的语境。其实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学英语,《看图学英语》都是一本超级棒的书。

2. 学习英语第二式:学习他们的说话方式

  在以往的课堂上,“出口成章”其实都是死记硬背出来的,课后作业是背小课文,考前准备是背作文模板。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就很难灵活应对状况之外的情况。例如很多人会买一些英语周报或者杂志,培养语感。这本身是很好的学习方式,但知道得多了,疑问往往也会变多。有孩子问,“老师,您上课告诉我pen是铅笔的意思,但是放在这句话里怎么不通呢?参考答案把pen翻译成干肉松了,说是印第安的一种食物,铅笔本身是不能吃的,会中毒,那为啥这个词既能表示这个意思,也能表示那个意思呢”?这对于英语老师来说,无异于问他们,“为什么天上的月亮和星星都是黑白色的呢?”。

  于是老师只好无奈说道,这个你记住就行了,下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就知道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了。

  于是,又有人问了,“老师,别人敲门时候,我们说让进来,应该说 come in,为什么美剧里有人说come on in 呢?这个on代表什么意思呢?如果它没有意思,留着多累赘呀?”……这样的问题多了以后,老师也已经懒得搭理,只回复一句“背下来”完事。

  实际上,不论是培训班,还是这本《看图说英语》提供的都是类似这种“背下来”的思路,不过稍稍不同的是,不必要强求去记那些奇奇怪怪自己理解不了或者不习惯的表达方式。在每个小结的末尾,都会再次遇见前面看到过的图片,例如“这个(靴子)是做什么用的?”,读者可以回答,“御寒的”“跳舞穿”“装逼的”等等,只要说出来就是对的。

  随着难度的增加,读者要说出的可不单单是词汇,而是根据场景和提示词营造出来的语境,根据语境,完整地编出一个故事来。

  这其实和我们学汉语是一样的,在我们牙牙学语的时候,父母会拿给我们色彩鲜艳的图画书,教我们认识身边的东西,教我们这些东西的发音,然后描述它的状态,它与周边场景的关联。所以我们从开始的选择性回答,到发散性描述,我们越说越多,然后就能流利地不停说下去。

3. 学习英语第三式: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

  可是话也不能不加选择地说,什么场景下该说什么话还是有讲究的,即使一个称谓,也有优先级的选择,比如miss,mrs,madam的用法就很讲究技巧。

  这中间需要说话人去思考、去考虑,如果你已经开始这么做了,恭喜你,你已经开始涉及英语思维方面的东西了。思维方式是一个很玄妙的东西。

  例如课堂上,老师讲了一个书里的笑话,结果老师自己都笑不出来,这就很尴尬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听不懂这个笑话呀,它有什么好笑呢?但欧美人民就听得懂。这就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如果你是一个资深美剧迷,那很可能有的一开始不觉得有趣的梗,再看之后也会跟着主角一起哈哈大笑,因为你已经融入了他们,或者说代入剧中的人物,他们就是那样想问题的,然后你也跟着一起笑了。

  这个过程需要耐心、细心去琢磨。《看图学英语》提出了“看-体会-比较-注意”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实际上就是在看图学英语的过程中,体悟英语国家人民的思维方式。美国应用语言协会的主席施密特教授提出,“注意”是语言学习的出发点。从认知的角度看,注意到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是成功的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实际上,不仅英语学习是这样,那些能年纪轻轻掌握多国语言的人也是这样干的。

  具体来说,“看”指的是“看图画”;“体会”,是说“体会图画所描述的场景的意义”;“比较”即“比较几幅画间意义的不同”;“注意”是在以上步骤的基础上“注意到与图相配的语句在形式上的变化”。完成了这个过程,就慢慢体悟到了英语思维是怎么一回事了。

  其实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只要想要学好英语,这本书都可以作为五星的教材,这可比背单词有用且有趣多了。最后,刚想吐槽这本书只有文字没有音频会不会也会使得读者学的是“哑巴英语”呢,结果封底刺拉拉就显示了音频二维码。

右边的语音版需要下载喜马拉雅app

  (最后:似乎还有一个基础版和一个加强版,嗷嗷 ~~想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