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会变色又怎样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不会变色又怎样读后感精选

2020-03-11 23: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会变色又怎样读后感精选

  《不会变色又怎样》是一本由(英)蕾切尔·夸里著作明天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018-4-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不会变色又怎样》精选点评

  ●看起来,别人都有特长,都那么优秀,唯独自己,什么都不会…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价值关键在于有没有发现

  ●我照着蚯蚓德行字里行间耕耘时,发现虽然说的都是“不一样”,但《莱瑞就是不一样》跟《不会变色又怎样》这两本绘本,小主角的内戏其实大不一样的——一个娃是通天晓地,不屑于一样;一个娃是一无是处,巴不得一样却偏不一样。所以啊,在入园初期,选择哪一本和孩子分享内心,对TA的心灵加以指引,得先“听诊”自娃的内心宇宙是何种调性的……嗯,别看TA们小小的一只,内心戏却往往是史诗级的大制作呀!

  ●色彩丰富情节生动,对孩子很有教育意义生活中与众不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孤立且一直处于孤立状态。小科林幸运的,找到了融入集体方式现实中与众不同的人要如何找出优势,融入集体呢? 融入集体是安全的,可是不是最好的选择呢?

  ●慢慢来,别担心

  ●变色龙太呆萌了,五星给行了吧!

  《不会变色又怎样》读后感(一):我的不同,别具一格

  科林是一只变色龙。变色龙嘛,遇到危险时候都会变色。可是,科林这只变色龙却不会变色。所有变色龙让大惊失色——不会变色的科林遇到危险岂不是躲不过去?我们可得离他远一点!可是,后来发生事儿,却让其他变色龙发现了科林的不同也挺好的!

  接纳自己和别人的不同,是每个人成长必修课,可对于孩子来说,却有很长的路去适应理解。在一些改变不了的事情上,坦然接受它,让自己的不同拥有一片用武之地。别人对自己的判断,是我们常识形成的关键,而这种常识往往会禁锢我们的想法

  对于阅读这本书的孩子而言,大概是领会不到大大道理,相较于孩子自己阅读画面理解,这本书更适合家长与孩子共读。变色龙这个概念对于孩子来说有些陌生,在阅读时家长需要对变色龙做概念的解释,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也为孩子之后独立阅读进行一定的铺垫

  绘本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趣味性,而这本书做到了这一点。在为孩子讲这个故事之前,我让孩子帮我找一找变色龙都在哪里。小朋友们很快就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眼前的书上,一起找到了变色龙的位置同时,也能迅速理解其他变色龙对于科林“危险性”的理解。

  整个绘本的画风充满着热带雨林感觉,画面以绿色系为主,色彩并不是很鲜艳,主要是以突出科林(红色)。中间有几页没有文字,一方面是为了寻找变色龙(增加趣味性),另一方面是增添了几分悬念,让孩子在翻书的过程中给一定思考的缓冲,也让吸引孩子让孩子往下接着看接下来的剧情。

  总体而言这本书,适合家长找给那些“与众不同”的孩子看。那些“与众不同”的孩子,也会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也会像科林一样,找到自己的价值。

  《不会变色又怎样》读后感(二):兄弟姐妹都会的本事,就我不会

  作为一只变色龙,科林居然不会变色。究竟是DNA出了岔子,还是老天瞅空开了个玩笑,谁知道呢?绘本《不会变色又怎样》的扉页上,一片绿意当中,格外醒目地凸显了一点红。中原一点红的效果,你懂得。如果从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角度来说,这一点红是绝对耀眼的存在。但如果从变色龙永远不能变色的角度看,这可是大大要命的一件事啊!不会变色的科林,该怎么活下去呢?

  森林是啥颜色。变色龙就能变成啥颜色。这本事兄弟姐妹都会,科林偏偏就不会。怎么办呢?蕾切尔·夸里看似讲了个不合情理的故事,实则提出的却是尖锐的不容回避的问题。人群中的少数,在主流之外的非主流,这些生物(人物)的生存境遇面临的是怎样的挑战?

  或者说,在人的一生的发展阶段中,总有一些时候、一些领域,我们会和大多数人不一样,比如该走路的时候没有学会走路,该讲话的时候没有学会讲话,偏偏人生中有那么多的应该,可是我们真的有可能是赶不上趟儿的那个掉队的小孩,怎么办?

  无可回避的问题就在接下来的时段出现了,小朋友们不愿和科林在一起了。因为“和科林在一起,小命难保”,于是,科林只能孤零零地一个人了。这样的场景不由得让人联想起近来热议的校园霸凌的沉重话题,当一个人被污名化之后,被群体孤立似乎就成为必然的结果。为求自保,这样的动机无可厚非,但对于当事人而言,如入无人之阵的绝望与无助是加倍的伤害。没有一个地方是可以容身的,小到一片森林,大到一个社会。莫不如此。非主流三个字听起来轻松调侃,身处其中的压力是局外人不可想象的。尤其是小孩子,因为某种不同、某种滞后,就被贴上一个大大的标签之后,孩子该当何去何从,恐怕很多大人是没有想过的。

  故事以一个意外结束了。但这个意外的效果能延续多久,不知道。在整个故事的进程中,科林的感受与情绪又是怎样,不知道。蕾切尔·夸里想要告诉我们的究竟是一个悲剧还是一个喜剧还是一个正剧,不知道。

  谁知道呢。

  《不会变色又怎样》读后感(三):活出自我,活出精彩

  在我们常人的认知中,变色龙就是一种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对应变换肤色来伪装隐蔽自我的小动物。对于爱观察小动物的孩子们,变色龙会变色的特性无疑是触发孩子们惊叹和好奇的所在。

  但是,我家的宝贝们却在《不会变色又怎样?》这本绘本中解读到了不一样的“与众不同”。这样的不会变色在常规定义中是缺陷,但是故事之中孩子们却解读到了不一样的精彩。

  胶版纸的书册编辑,色彩斑斓的变色龙生活场景展现,反问句形式的题目命名,《不会变色又怎样?》借由着对一条不会变色的变色龙的精力无声胜有声底分享着深刻的哲理。

  提及这本绘本故事的内容,其实它并不是恨复杂。在书中,我们跟随着编者图文并茂的分享结识了一条名叫科林的变色龙。虽然它是变色龙群体中的一员,但是它却突兀底丧失了变色的本领。生活于森林之中,它的不会变色不仅让别的变色龙嫌弃而且它的生命同样也受到了来自于各处无处不在的危险。它沮丧,它颓废,它无法肯定自己----在故事的前半部分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条不会变色的小变色龙灰暗的生活精力。孩子们更是因此会对这条小变色龙的凄惨遭遇产生着大大的同情和可怜之心。这条名为科林的小变色龙难道就只能生活在不会变色的阴影下吗?本书的编者很是别具匠心地借由着森林某处时常有汽车驶过的路段为科林开启了一个崭新的“肯定自我的新生“。正是因为科林与众不同的,不会变色的鲜艳肤色,来往的车辆都纷纷让行,避免了呗碾压的危险。于是乎,科林得到了小伙伴的肯定。科林变成了智勇双全的了不起的小小变色龙------

  正反对比的描绘,我们的小读者也许可以领略和欣赏到编者想要借由这个故事分享的深刻道理。虽然变色龙最基本的本领是会变色,但是我们的小主人公变色龙科林却无异于演绎了一个属于它的辉煌人生。谁人又能否定它的能力,谁人又可以鄙视它的存在,又有谁人不能感受到活出自我精彩的真谛呢?

  由此及彼,我们无疑可以联想到自身。我们人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其实不需要总是时刻去和他人作比较,我们要比就和自己的过去比。对于科林而言,它首先接受了自我的缺陷,然后更是展现了自我的价值。勇敢地在艰险的生存之路上发挥自我的价值,我们的科林无疑是最棒的。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书外的小读者无疑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科林向我们大家传递的精神正能量。人人并非完美的存在。我们只有肯定自我去努力,我们才能绽放最精彩的自己。

  《不会变色又怎样》读后感(四):孩子需要被看见

  变色龙不会变色,听起来是个重大缺陷,他们生来不就靠保护色躲过天敌的捕猎吗?在一片褐绿的丛林里,若有一只红色的变色龙,不仅自己的性命堪忧,还可能害死同伴!但绘本作家蕾切尔·夸里偏偏以“不会变色的变色龙”为主角,理直气壮地说:《不会变色又怎样》。这个名为“科林”的主人公,让人不禁怀疑,是否就是夸里自己呢?

  故事的开头跟我们想的一模一样:大家不是替科林担心,就是对它敬而远之。可怜的科林只能小心翼翼地躲起来,它如何能适应这个弱肉强食的真实世界?不,也许它根本不必去适应环境。绘本描述了这样一个地方:一条马路之隔就是物产更丰沛的好去处,那里可不像科林他们生活的丛林那般色彩黯淡,还有更肥美的虫子呢!然而要穿过车流太危险了,谁也不敢迈出那一步。偶尔摔出去的科林却安然无恙地到达了对面,从此热心地为大家带路——只有它能胜任!与环境格格不入的扎眼的红色,仿佛在提醒往来的司机们:车辆慢行,小心变色龙出没!

  科林找到了它的用武之地,可是大多数孩子还没有。许多绘本都关注到了每个人身上与众不同的特质:《这不正常》、《不一样的卡梅拉》、《莱瑞就是不一样》,连成人都接受了《异类》这样的作品。可我们喜欢的是独立的个性和胜于众人的特长,是建立在优秀基础上的卓尔不群,却不甘心落后于人的不一样。跑得比别人慢、力气比别人小、记性比别人差,这可算不得是个性!自然的,为人父母者都很焦虑,人无完人,他们总能看到孩子技不如人的地方,逼着孩子去提高或者改变缺点,扎眼的缺点太扎心了!

  可纵使以爱之名,比较就是比较,当我们拿孩子跟别人比较的时候,在我们眼里就只有拆分得无限细的特质,而不是我们深爱的那个孩子了。就像绘本中的主角,它不叫“不会变色的变色龙”,它叫“科林”!“天生我才必有用”,且不论孩子将来如何,他们理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完全不必争一时短长。我们的爱、陪伴、等待和鼓励,会让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他不必事事争第一,也未必要像科林一样成为独辟蹊径的“英雄”。我们对孩子朴素的寄望,无非是他能够平安顺遂,无非是他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当司机们为科林停下时,读来令人感动:红色的变色龙莫不是在表达我们压抑的、想被看见的心声吗?回想我们自己的人生,即使不为世人的眼光而活,多少也想在我们所爱的人眼里发光,谁说孩子们不是呢!在父母眼里,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要看见他们,而不只是他们擅长的、逊色的特质大拼贴呢!

  ——戊戌年读蕾切尔·夸里《不会变色又怎样》

  《不会变色又怎样》读后感(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文:薇薇安

  特立独行或者标新立异有时候并非我们的本意。 大家都处在一种大多数人的常态的时候, 忽然有一个不一样的存在的时候, 要么人们会羡慕,心里发出“居然还能这样”的感叹, 要么就会是“哎呦你看, 这怎么是这样的呢? 太奇怪了。”

  面对与常态中的大多数不同的事物的时候你是怎样的一种想法呢?

  大家知道最耳熟能详的一个故事就是《丑小鸭》 鸭妈妈居然孵化出一个傻大个来, 虽然鸭妈妈不嫌弃它, 可是周围的动物都嫌弃它。 故事的最终丑小鸭蜕变成了白天鹅, 它这个时候才知道自己的不同的因为最初自己就跟其他小鸭不是一样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是一只天鹅。 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圆满的结局, 因为丑小鸭的开始就拥有一个善良的性格, 最终变成美丽的白天鹅之后, 它也没有骄傲。 大家更喜欢这只丑小鸭了。

  不过现实里并不是所有的事情到最后都会有这样的完满的结局的。 《不会变色又怎样》里面就有这么一只不会变色的变色龙, 大家都知道在森林里保护色能有效的帮助自己躲避天敌,获取食物。 不过不会变色的科林可不是这样的, 它是红色的, 它的兄弟姐妹都会变色, 唯独科林不会, 它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它在森林里是大家都躲着它,不会变色的变色龙等于失去了天然的保护。

  这些都是科林没办法改变的, 有一次它不小心跑到了大家都不敢去的公路上, 那里可是轧死过很多变色龙的地方啊, 车轮印那么多, 谁也不敢去, 科林去了的话…… 可是科林却在那条路上, 说到这我觉得很多变色龙自己捂上了眼镜,可是大家惊讶的发现,科林安然无恙的到了路对面, 那边有更多的食物啊。 其实红颜色的科林什么也没有做, 它只是因为太过醒目,过往的司机都能看得到它,所以都避让它。 万万没想到这个缺点居然在过马路的时候变成了优点, 科林又变得受大家的喜欢了, 因为有科林在,大家就能安然无恙的过马路了。 科林又变得快乐起来了。

  这个故事没有给我们展示一个科林开始期待的结局, 它还是那个不会变色的科林, 可是大家却转变了对它的态度。 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不论是生活中的那个丑小鸭,还是大森林里面的科林。 我们能改变的不多, 但至少需要让自己快乐起来。 事情并不会一直这么糟糕下去。 从科林的缺点变成了优点来看, 我们其实不要特别在意自己的缺点, 已经是事实了的事情, 与其暗自伤神,不如把精力投入到其它的事情上面。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也许就是科林告诉给我们的道理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