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脑残,还是进水了?
第1集:打了3次胎,换来了他劈 腿的一幕
1
安安和欧阳一起弯腰去捡,两只手同时碰到地上的汤勺,安安慌乱的缩回手。
“你是不是有事儿瞒着哥?”欧阳目光灼灼的看着她,那眼神好像通过她的眼睛看透了她的内心一样。
安安赶紧避开那两道目光,像做错事的孩子双手紧紧抓着衣服的前襟儿,低头嗫嚅着说:哥,你别问了,我都告诉你,张洋的爸妈在市中心医院住院呢,鸡汤是给他爸熬的。
欧阳和万筱晴几乎异口同声的问道。
安安咬了咬嘴唇,犹豫了好一会儿才断断续续的把张洋给她打电话的事说了。
万筱晴一时没反应过来,夸张的张大嘴巴,眼睛瞪着安安说:你脑子是进水了吗?
一提到张洋,欧阳气急败坏的朝安安吼道:你让哥说你什么好?你真是吃一百个豆不嫌腥,他张洋有啥资格让你帮着给他爸联系医院,让你照顾他们?你们还有关系吗?
安安头抵低的,样子像极了上学时被老师揪到讲台上犯错的学生,她轻声说:我不是冲张洋,他爸妈以前对我挺好的,我就当偿还他爸妈对我的好。
欧阳被她这句幼稚的话气到无语,用手指了指安安,一副我说你什么好的表情。
万筱晴哼了一声,不屑的说:别给自己的犯傻找借口,张洋他爸妈对你好,是看在他儿子的面子上,我就不信你和张洋分手了他爸妈还对你那么好,醒醒吧安安,不是我们冷漠,是现在的社会现实。
咱打个比方,我现在跟你哥离婚了,看你大妈和奶奶对我还这样不?当然,我没有埋怨她们的意思,拿我爸妈来讲也是这回事,我跟你哥离婚了,我爸妈还能一口一个儿子的叫你哥吗?人性都是自私的,也是现实的。
2
欧阳转过头,白了万筱晴一眼,愤懑的说:咱能不能不拿离婚打比方?我不爱听。
万筱晴看着欧阳一脸认真的样子,忍俊不禁,她说:我不是给你这傻妹妹理论加实际吗?要不然她不懂,被人卖了还傻乎乎帮人数钱。
“张洋跑了好几个月,如果不是他爸有病,他还不会给你打电话,反过来说,你即使想帮他爸妈忙也不应该由他开口,他开口就是两个性质。”
安安嗫嚅着说:嫂子,你们别说了,我都懂,就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吧,我跟张洋不可能了,这么帮他爸妈就是尽一下自己的心意,心意了了,人情还了,以后我们就是陌生人。
“你呀,这么多年,你在张洋面前就是一杯白开水,他把你看得透透的,他爸有病哪个城市不能去?
咱市中心医院又不是治他那种病的权威医院。之所以来这,就认为你能帮他,李瀚文也是,你让他死他也毫不含糊,你俩一对糊涂虫。
不是哥心狠,是因为张洋做事太绝,如果他好好跟你提分手,我也不可能拿他当仇人,他爸妈有事我都能帮忙,但是现在算怎么回事?他一个大男人,做事不讲究,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欧阳手指敲着桌子,苦口婆心的说教安安。
安安不再说话,她哥嫂说的对,都是为她好,只不过她真拉不下脸来像张洋对她那样对张家可怜的老人。
安安想跟她哥说,你如果看到张洋的爸妈,你也会心软,也不会袖手旁观,那是两个被儿子啃得只剩下骨头的可怜老人。
他们刚刚五十岁的年纪,一脸被岁月侵袭的风霜,脚上的袜子还有两块触目惊心的补丁,尤其张母那件红色羽绒服,跟现在的时代明显不搭。
即使这样,张洋哪次管家要钱,他爸妈二话不说,哪怕是借,也给儿子打过去,就怕张洋在北京委屈自己,为人父母宁可自己风餐露宿,也不想让儿子饥寒交迫。
3
女人,总是有自己的一套自以为是的说辞,其实,人家爸妈对子女怎么样,是人家乐意的事,你当不了别人的救世主,只管做好自己就行了。
安安不这么想,她侠肝义胆,总想替天行道。殊不知,她就是别人嘴里的小绵羊,自己的小命还岌岌可危呢,还妄想拯救别人?
就像那句话,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同时你也唤不醒一个善良到没底线的人。
安安提着保温桶到医院的时候,张洋的父亲靠在床上,张洋的母亲端着一碗高粱米水饭喂他,床头柜上有一把蘸酱菜,还有一小碗大酱。
“阿姨,叔叔病着,你咋还给他吃这些没营养的东西?”
安安说完,上前就要把那堆生菜叶扔到垃圾桶里。
“别别别,扔了怪可惜的”张母一把摁住安安的手:这把菜好几块钱呢,再说你叔叔愿意吃,老吃炒菜又油腻又不卫生,也不健康,开春儿了,吃点蘸酱菜挺好的,排毒去火。”
张父也讪笑着说:是啊安安,我愿意吃蘸酱菜,小时候野地里都是,随便挖,但那时不懂这东西这么好,都喂猪了,现在呢,喂猪的东西咱人倒挺愿意吃。
安安没说话,强忍住眼泪把保温桶打开,上边一层是满满的米饭。
万筱晴心软,说归说,安安出来时,还是给装了两大碗米饭,下边是熬的乌鸡汤,还有一个小保温盒,里边是欧阳给张家父母炒的芹菜肉丝。
4
安安边往外拿这些东西,眼泪边啪嗒啪嗒往下掉。此时,她对张洋可以说是恨之入骨,她真想把他爸妈吃的东西拍下来发给张洋,问问他吃大鱼大肉时想没想过他爸妈吃啥?
他花钱大手大脚追求名牌的时候想没想过他爸妈怎样的节衣缩食?就是为省出钱来满足儿子的虚荣心。
安安也恨自己,她认为自己以前就是助纣为虐,张洋每次管他爸妈要钱,安安都知道,但是她从来就没劝过,反而心安理得的接受张家父母打过来的每一笔钱。
她从来没想过张洋父母生活的现状是什么样子,他们一个在北京,一个在老家,一年也见不了一次面。
这次如果不是张父生病,安安照顾这么几天,或许一辈子都不会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只有共同生活了,才理解每个老人的生活都不易,为了儿女,他们俯首甘为孺子牛。
【未完待续】
老铁们,请您随手在右下角给晴子点亮“在看”吧,您的每一个“在看”我都会当做喜欢。
你的在看,是晴子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