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野武的深夜物语》经典读后感有感
《北野武的深夜物语》是一本由[日本] 北野武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野武的深夜物语》读后感(一):文明长了个脓包,挤出来的黏黏的液体就是艺术
我没看过北野武的电影,我在看完侯孝贤的《恋恋风尘》后,特地去看了《聂隐娘》,坦白说看得有点尬,大篇幅的风物场景,人物除了打斗外动作几乎是静止的,作为主角聂隐娘连台词都没有十句。但是看完并不讨厌,这里面依旧有很多东西值得回味。尤其在看了金庸的书中对《聂隐娘》的描述及原文后,再回过头去看更觉有意思。看完这本书后,我也觉得应该找部北野武的电影看看。
尤其是上一句,真的是一针见血了。人活于世,首要目的活下去,有出息,然后才有资格去发点酸文,不然你看,连发酸文都会被人指责失败者。北野武出生于一个严格的家庭,母亲一直教育他“艺术无用”,最后他却成为了一个艺术家,拥有了自嘲的资格,最后变成一个有钱有闲爱发“酸文”的可爱老头儿,然后出书名叫《深夜物语》,看着名字像睡前读物,其实是深夜“毒”物,看完“艺术一无是处”这种话,那些心心念念想当艺术家的年轻人还睡得着觉才怪了。
《北野武的深夜物语》读后感(二):年轻人,动动你的脑子啊
对电影之外的北野武产生兴趣,始于2018年夏天在上海看的北野武个展。他的画和雕塑都色彩浓烈充满天真的想象力,比如把花插在动物身上,因为他觉得“动物比人可爱多了,永远真诚,而人类却是矛盾、虚伪、贪婪”。老实说我并不算北野的影迷,却非常喜欢他的文字、画和各种“周边”作品。
北野武个展 2018·上海这本《北野武的深夜物语》像是《北野武的小酒馆》的续集,还是用搞笑轻松的语言(有时候让我想起万峰老师哈哈哈,不恰当的类比:p)谈一些很严肃的话题。政治、生死、艺术、人生价值等等,涉猎很广。在这个几乎很难听到真心话的嘈杂时代,北野武大胆地说了很多不中听却相当有用的真话。
在他看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海量信息的爆炸式传播,都是造成时代病的根源。人们变得只顾享乐,道德缺失,金钱至上,都是因为人类停止了思考。当下年轻人懒得动脑,都只想当follower却常常忘记问自己真实的想法。人类群居动物的特征加剧了思考停滞,流行什么买什么,歌颂别人歌颂的英雄,唾骂别人唾弃的公敌。所以北野武鼓励年轻人好好动脑,认真思考自己的想法,如果看到了皇帝其实光屁股,哪怕为了不成为众矢之的而不喊出来,起码要在内心明白皇帝的新衣是怎么回事儿。
印象很深的是他谈到当今的艺人,日本和中国的情形是很像的,甚至在全球一体的当下,所有国家的情况都差不多。艺人成了快消品,春天刚种草了某位爱豆,到了秋天,过气了。流行的偶像和新款手机一样,一年恨不得按季度出新款。北野武说“艺人无艺,那就只是个人”,现在的媒体管不是艺人的人叫“素人”“路人”,以强调艺人的“内行”,但同时流行的偶像真正内行的又没几个。但是也没人在乎,有话题又热度有脸蛋就可以了。速朽的时代里,艺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明星范儿,造星平台和经纪公司只要培养出一群傲慢的美人就可以等着收割粉丝坐着捞钱了。联想到最近无聊在看的节目《青春有你2》,不乏有实力又刻苦的选手,但有一些不会唱不会跳不能演的牛鬼蛇神真是令人翻白眼。他们需要人手一本北野武,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到底是不是合格的艺人。
但这些想当明星的年轻人又有点无辜,因为我们的社会和媒体一直在吹捧艺人。微博热搜永远是明星的大大小的无聊事儿,XX感冒啦、XX拍戏路透、XX和他的狗子。。。打开电视,这个节目是艺人做游戏,那个节目是艺人谈恋爱,小孩子们从小看着这些节目和八卦新闻,知道这些艺人只要上节目随便说说话拉着自己的狗拍拍照片就可以开豪车住豪宅,过上普通人努力一辈子也过不上的好生活,于是都巴望着能上电视当明星。只要这种欲望一直在,选秀节目之类的东西可能会一直火下去吧。
本书的封底上写着“献给所有停止思考的人”,北野武犀利地点出了当今社会的诸多问题,并真诚地剖白自己对于人生、艺术、生死、梦想等话题的看法。在这个病毒肆虐、全球停摆的残酷四月,很适合静下心来好好读一读,认真想一想,让自己这颗被高科技、新媒体腐蚀得快锈掉的大脑重新运转起来。
《北野武的深夜物语》读后感(三):世界尽可玩笑
在读这本书之前,正好看了一段Ricky Gervais的脱口秀,讲他和他哥哥Bob在妈妈的葬礼上故意搞怪,惹得大家一边抹泪又一边不住发笑的段子。我不由得想起北野武,他在妈妈的葬礼上想要努力地搞笑来着,然而却以失败地哇哇大哭告终。在《菊次郎与佐纪》那本书里他自己绘声绘色地回忆起这段往事,实在令人捧腹。
北野武真是燃烧着整个人生在搞笑的呀!
《北野武的深夜物语》这本书是2016年出版的《虚伪的真心话》一书的再版,书中收录了15篇北野武的评论文章。在文章中,他大胆发表了自己对于死刑、养老、医疗、核武器、贫富差距、舆论公义等社会议题的看法,也基于个人职业与身份经历深入探讨了艺术、师徒关系、搞笑艺人行业等专业领域里的本质意义。整本书读起来的感觉就像北野武站在漫才舞台上,一本正经地用说笑的方式教育着台下的我等年轻人,时不时可能还会挥舞一下麦克风敲敲你我的头,说句:"你给我仔细听好啊!"
想听逻辑严密、结构紧凑的专业评论,北野武这儿可没有。但要想听一个生于日本战后贫困家庭,凭借个人努力在相声、电影、电视、绘画等多领域卓有成就,还有点恋母情结的大叔讲讲对各种大事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见解,听北野武用这近十万字滔滔不绝,算是来着了。
比如,在谈到日本医疗时,北野武既没有分析国情、人口、税收种种数据,也没有举几个日本的真实新闻事件进行深入讨论。一开始就先将医疗问题的"锅",盖在了被迫学医的"笨小孩"身上,还把这种只单纯凭着社会风气的嗅觉就拼命将孩子培养成医生的家长损了个彻底。当他搬出"仁心仁术其实是场面话"这样的论调时,也着实替他捏一把汗。但他又总是有他的道理,把他观察到的日本健保制度乱象一一摊开来讲,岂止是他看不过,听他说完,恐怕读者也要后背发凉。
再比如,讲养老问题时,他说:"与其浪费资源去抗老,不如积极认老"。忆苦思甜地谆谆教诲颇有长者威严,但说到底贫穷的老人该如何过活?北野桑也没给个准主意。一面痛斥年轻人再不像老一辈有苦与死的体会,一面倒是两次表达自己永远喜欢"当下的自己",语气坚定,情绪充沛,好像在告诉后生们只要好好活在当下,老去和死亡就完全不需要恐惧。最后竟以感谢老妈做结,委实令人意外又感动,虽然母亲已经过世,但北野武对于养老问题的思考可能很早之前就在潜意识中开始了吧。
虽然他一生践行着“无趣的人生死也不要”的信条,却在这本书中告诉我们没有成就感的工作正是良机,“经过冷静的审视都会变得比目前更有趣”。不是应该先有趣再经历吗?!但也不要对他的话太过较真。《虚伪的真心话》一章中,他也说自己常有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时候,"我只是认为对某件事物的看法可以千奇百怪"。叫人说他什么好呢,我只能摊手说:"北野武这个人可真有意思!"
这种既有趣又痛快,而且捉摸不定之处,在这本书中屡次出现,构成了一种如临北野武相声表演现场的阅读体验。其实,我并不关心他对这些事的看法,或者说,看法本身并不重要,至少不如他的态度重要。我觉得有趣的、被北野武的表达所深深吸引的,是他的态度,一个骨子里始终是搞笑艺人甚或搞笑艺术家的态度。
搞笑就是会带有冒犯的。他其实在通过本书的书写不断强调这件事。在我看来,这是他身为艺术家的伟大之处。他是知道要被人骂的,要被舆论批评的,但他还是要这样说。“人活着就是在压抑真心话,社会就是建立在场面话之上。搞笑就是攻击场面话与真心话之间的矛盾。”大多数人都是通过电影认识和了解北野武的,但他的几本书看下来,我感受最深的是,他真是一个搞笑艺人身份大于所有身份的艺术家。他看透了真实与表象之间的关系,仿佛始终在利用那个从上往下观赏神仙鱼的角度洞察这世界,并且善于攫取其中最刺激的部分去唤醒你。
这世界现在还不够僵化吗?!听听北野武讲的“大话”也蛮开心的!
《北野武的深夜物语》读后感(四):这个社会是怎么了?
北野武深夜物语这本书也就不到200页,但是每篇的文笔是相当的一针见血,针对的不仅仅是日本,批判的不仅仅是日本现象,在我看来,日本和中国的现象真的相差无几,想着我们几千年来为邻开始,就有着诸多的爱恨情仇,使得我们两个邻居有着数不清的铅丝,加上日本的文化很大程度上有承袭过中国之后,虽然近年来他们是资本主义社会,我们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谁又能说得清楚,日本的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不是世界的问题呢?
北野武的众多篇幅中,我觉得最震撼,也是最真实的就是关于医生的那篇文章。在日本想要进好的医院,有十个资源,八个是关系户,两个才是经过自身努力头破血流挤进去的,就算进去了,所遭遇的待遇也是最底层的。然而那八个关系户,大多不是天赋异禀,而是仅仅为了工作而工作的关系户,因为收入高。多么讽刺。在中国又何尝不是呢?不仅仅是医学界,各行各业都充斥着关系户垄断。
我姑爷目前是村部会计,有人觉得还行,毕竟都60了,可是他当初可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尖子生啊,高中考完试没有上大学,为什么?名额被关系户或者权利大的人顶替了呀?那时候才十几岁的他什么都不懂,爸妈只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民,身体还不好,家里小孩多兄妹6个,又没有钱。当时的具体情况我也没有深究,也不知道姑爷是怎么知道名额被顶替的。但是事实就是这样,他也不愿意提起这事,所以什么高考是贫民子弟唯一的公平出路,哎,到底是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自己成绩又不好也不会体会到这种明明可以改变命运却无能为力的滋味吧。
之后的姑爷生了一场大病,胃痛查出来要手术,之后的几年好好的一个人硬生生的“瘦成了一道闪电”,不能承担重力劳动,父母年迈,而自己又是家里的老大。后来28岁才娶了我20岁的姑姑,也是从那时起身体才慢慢胖起来。
现在的姑爷虽然60了,也都要退休了。虽然工资不高,但是他只勤勤恳恳的在基层做自己的事情,不喜欢说话,不喜欢求别人做事,不喜欢收别人的礼物,别人的委托尽量都推辞,不知道是不是年少时的打击,他很痛恨那些靠着关系上位的人。或许我的姑爷就是因为“死板”才爬不上的吧。可是我却很佩服他,做了几十年的村会计,书记啥的换了一波又一波,也有进去的,但是他总能置身事外,他清廉,不贪污,不纳贿。也许就是他的“死板”才能让他至今都保持着一颗真心。能够问心无愧的度过一生。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所以关系户这种情况真的不仅仅只存在于日本,中国,世界上都有这样的关系户。不管你有没有能力,只要你有关系花点钱就可以得到别人头破血流也得不到的待遇。这就是现实吧。我们可以痛恨,但是不能否定它的存在。只是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去改变,都说长大了世界就都变了,没有单纯的小美好,有的是污浊不堪的腐朽。改革才多少年,官僚主义,裙带关系,真的很难很难清除。。。。。
关于北野武批判医生的还有就是儿科医生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难做,吃力不讨好,反而老年医院比较轻松,哪怕你用再多的医药给老人猛灌导致去世,只要说声“寿终正寝”也就罢了。呵呵....哎,不知道说啥好,中国的医生也是难做。医闹,杀死医生数不胜数。若真是庸医也就罢了,你杀死的那些医生可都是无数病人从他手上被拉出鬼门关的人啊。
读了北野武的深夜物语,真的惊叹北野武的才华,又能有一双犀利的眼睛探究到日本社会的病态,并一针见血的指正出来,现在的中国还有多少作家敢说真话,敢批判社会的不足?那些所谓的青春疼痛文学祸害了多少无知少男少女。肤浅又没有营养的东西走进大众,真的是令人堪忧。
推荐大家看这本书的时候,可以在一旁放纯音乐,静静的在灯光下细细品读,每到看到精华处,我总会出神的发会儿呆,幻想着心中的理想国。我们要学会知世故而不世故。但是对我来说真的会很痛苦,因为我不想看到这些令人糟心的世故。
《北野武的深夜物语》读后感(五):《北野武的深夜物语》书评:人生只有活一次的机会,千万别让它后悔啊
我已经做好准备展示我的一切,最糟或最好的一面都可以,呈现那个真正的北野武:我的龌龊、错误、疯狂、愚昧。
——北野武
每次读到北野武的文字,都倍感神清气爽。从他那粗野俏皮的大实话中,可触碰到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从他那幽默机智的恶言毒哏里,可听到在深夜的浅草剧场里一遍又一遍苦心编织的警世恒言。
也许只有在寂静的深夜,白天深陷忙乱、焦头烂额的年轻人才可以静下心来,听一听这位迟暮的臭老头——北野武,讲讲做人的礼数:关于梦想、艺术、文化、生命、专业精神与人生价值。
师父当然可以是徒弟出人头地的踏脚石,每个徒弟都会想怎么利用这块踏脚石。只要是踏我这块踏脚石,就必须遵守我唯一的规矩,也就是礼数。 《北野武的深夜物语》,北野武北野武是以固执闻名天下的摩羯座,也是以逗比灵魂火爆日本电视圈的搞笑艺人。
在电视节目中,他撒泼打滚、语不惊人死不休,脑洞清奇的段子跟撒豆子一样,叮叮当当敲打着士气低迷的日本民众。
在梦幻般的欢乐笑声中,北野武惊世骇俗的恶毒言辞,围绕东京塔嗡嗡滋响三日,试图敲醒沉醉在现世幻想中的庸碌大众。
北野武就是有本事逗得观众捧腹大笑,也有底气骂得观众屁滚尿流。
他在《北野武的深夜物语》中透露出他搞笑的秘诀:从人们的头顶上方观察这个世界,搞清楚了人为什么哭、又为什么笑,就能够决定怎么让人哭,怎么让人笑。
艺人的哏或许是人工,但逗人笑的部分,仍然在于人类千年不变的本质。《北野武的深夜物语》纵然拥有“上帝视角”的惊人天赋,毒神北野武却对众生抱有怜悯之心。这是一个经历过死亡,体会过死神的威力的耄耋老人,才会有的同情心:
要先理解死亡才知道生命的可贵,但现代人没有受到死亡的威胁,当然也就搞不懂活着的意义。《北野武的深夜物语》1995年,北野武驾驶摩托车发生严重意外,站在鬼门关前,他觉得自己还没有活痛快,绝对不能死。于是他凭着强大的意志力,与死神较量获胜,神奇地活了下来。
1997年,在遭遇车祸惨剧后的第三年,北野武自导自演的影片《花火》问世,体现出了他对生命和自己的审视与自省。
“《花火》是我的救赎。直到这一刻之前,我都在对抗着我所做的事。我很清楚在我心底,有什么东西破碎了,而我一直抗拒去弄清楚这一点,直到意外发生。”
该片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世界各地媒体将他与黑泽明并列,甚至被誉为日本电影复兴的旗手。
我不清楚地球变暖是不是真的,但我知道人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一定要站到鬼门关前才会认真思考。《北野武的深夜物语》直面过死亡的北野武,从破坏者蜕变成了一个建设者。他关心国事和民生,直言不讳地揭露社会黑暗的真相;他教育家长不要再给孩子们灌输美梦,应该直面真实的人生;他希望每个人都能有不同的想法,保有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脑袋想事情;他期望金钱不能是衡量人的价值的唯一尺度,这个时代贫乏无趣的快餐文化能够不再苟延残喘。
我关注这个问题并不是因为遥远的将来,而是现在。现在,大量生产与大量消费成了显学,包括电子产品在内几乎所有东西都用过即丢。从食物到文化,一切都变得肤浅又三流,劣币驱逐良币,真正的好东西慢慢从社会上消失,而且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了。《北野武的深夜物语》他对日本新一代的年轻人痛心疾首,责骂他们不爱动脑子,过着快餐式的生活,得过且过,沉迷网络,缺乏沟通,人云亦云,宅在家中做青天白日梦,像牲畜一样过活。
一群不动脑思考的人,稍微受到刺激就会抓狂,因为他们无法自己决定往左、往右,只能看着别人怎么走做决定。《北野武的深夜物语》,北野武备受压抑的情绪岩浆已经满了,只是还没有找到喷发的机会。不动脑的社会,简直是在预习大爆炸。北野武例举了日本社会近年来发生的莫名其妙的犯罪事件,疾呼这样不思进取、不经审视的社会,是不堪一击的。
日本音乐大师坂本龙一说:北野武是我见过最聪明的人之一。他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总统,只要我们的社会愿意接受。
聪明的北野武,则不屑于参与到政客的愚蠢游戏中浪费人生,他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对抗愚蠢——电影、写作、绘画、主持、唱歌只是副业,搞笑才是正职。
说了大家想都想不到的鬼话,那大家就只能一笑置之。大家一笑,我就赢了。艺人真是最下流的行业,就因为无比下流才要锻炼技艺,暗自嘲笑全世界,这才是艺术的骄傲。《北野武的深夜物语》就像面对说皇帝光着屁股的小孩,大人不会生气,只会认为童言无忌很可爱。
北野武的脑洞实在大到:他说了一连串包裹着愚蠢的真心话,观众三天之后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骂。
这就是真正的喜剧大师的绝技:表面服从,暗自嘲笑。
“我要为所欲为,不逢迎拍马,这样能红也好,不红也罢,不需要耍帅摆酷,自然而然就是我的人生“,北野武的艺术理念就是:艺术家永远只为了自己而创作,只做自己认为有趣的事。
他认为:艺术是毒品,艺术对人的生存毫无帮助,艺术甚至是一种逆天的行为。
对于没有艺术天分的小孩,北野武认为应该该干嘛干嘛去,千万不要搞艺术。在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没有人会想到艺术,搞这种不能当饭吃的东西就活不下去。
如果不吃苦,就看不见工作的成就感。《北野武的深夜物语》他认为在这个年代,不要教小孩做梦,这样只能培养出一大批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充满没来由的自尊心。这个年代反而应该教小孩脚踏实地地工作,教导礼数比教导做梦更重要。
”如果你觉得现在这份工作没有成就感,那就不是坏事,而是良机,正好可以冷静地审视自己的工作。无论什么工作,经过冷静地审视都会变得比目前更有趣。“
北野武很伤感,他怀念日本原来那个拼尽全力的年代,那个有信仰、敬畏万物有灵的年代。
在他的家中,供奉着佛坛,摆放八个对他来说很重要的人的牌位和遗物。他每天上香,与这八个人说说话,反省每天的生活,重温着与这些至亲之人一起度过的日子,感恩着他们带给他的精彩人生。
“人生只有活一次的机会,千万别让它后悔啊!”
当你还没有决定好怎么过这一生时,不妨在一个百无聊赖的深夜,听听这位”不精彩,毋宁死”的臭老头的激愤之言。
------------------
影识集:一切只关于电影
All We Need is Movie!
微信公众号:yingshiji-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