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帝国 4:基地前奏》读后感1000字
《银河帝国 4:基地前奏》是一本由艾萨克•阿西莫夫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6.00,页数:5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太 好 看 了
●之前三本是完整的故事,第四本开始是前传。作者的填坑水平超级一流,填坑的同时把自己的作品都纳入了同一个“宇宙”
●2017.7.27
●哎吆吆,付明是淡漠刺耳就算了,居然是变节者,还是遵从机器人第零法则的nb机器人!!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从艰难困苦中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
●结尾大反转啊,本来以为就是借着谢顿的逃亡描写下川陀各区的风土人情,结果出现了机器人三定律以及第零定律,精彩。
●我的老天鹅啊,也太好看了吧!这本比前三本都厚,本来以为看起来很费劲,没想到一口气看完。看到快完的时候,我自以为是觉得自己猜中,没想到接连的惊喜,跪着直到翻完最后一页。我的天啊,我太喜欢年轻时候的谢顿了,已经在脑海里找合适的演员了,包括夫铭,还有铎丝。
●晚年的阿西莫夫似乎比年轻的时候更能写了,但也变得更啰嗦了。大量无趣的情节与细节似乎完全没有必要,即便阿西莫夫站在了科幻文学的至高点但是在那些纯文学大师面前却并没有多少地位可言。//可能是自己读书速度太慢的原因,因此前面一直觉得无趣。
●OMG这本是前四本里最好看的!五百页超厚一本三天就看完了!总线有一种少年冒险小说的感觉,但是同时需要读者有逻辑能力和知识储备,就很爽!然后结尾预料到会强行反转,但是这本没有那么强行,甚至体现出小说相较于电影的优势,处理得很好。2019/70
《银河帝国 4:基地前奏》读后感(一):现在的小说只是在简述
一本接一本的读,越读你就和阿西莫夫感情越深。
《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如果你看过《银河帝国》,那么你一定觉得那很熟悉。当然,我主要想说人们偷懒的这回事,并非说这两本书如何。
群众的好奇心只是一瞬而起,去得也容易。阿尔法狗一胜利,就起哄看人工智能,引力波一发现,就假装探索宇宙。
《银河帝国 4:基地前奏》读后感(二):30的年沉淀,不一样的风味
读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赞叹与其过人的想象力和书中宏大的世界观,但却是觉少了些东西。这次把前传两本书一口气读下来,带给我的不止于上述三部曲的震撼,其对书中每一个人物特点的刻画之到位与细腻确是不愧为“科幻圣经”,其作者阿西莫夫在我心中也是当之无愧的科幻三巨头之一。
了解到阿西莫夫在写基地前传与后续时和之前的基地三部曲以相隔将近三十年,年过半百的阿西莫夫让我不禁怀疑他是否还有当年创作时的激情与缜密的头脑,不过读完了这两本前传后,书本身就给了我最强有力的答案。哈里谢顿的经历填补了三部曲留下的空白,也给我带来了又一次的震撼。
《银河帝国 4:基地前奏》读后感(三):相见恨晚说的就是这套书
哎呀每部都有贯穿始终的英雄人物,这部终于开始讲谢顿了,还以为他永远出现在人们的回忆中呢。英雄之初原来也都会迷惘没有方向的啊,还好有伯乐,这可不就是另一个Hero。
塑造人物好棒啊!正式宣布铎丝是我的新女神。
我无法用言语形容我的震惊和惊喜之情,并且无比庆幸我没有提前看书评剧透,简直是要浑身颤抖起来,甚至好想找人分享!要知道第二部提前知道马巨擘就是骡的事实毁了我看书的乐趣。这本看似在讲谢顿的书里,其实最后最吸引人的是丹尼尔,而他也预兆着接下来的机器人系列。这个有血有肉的机器人,中间的铺垫让我猜到了他是,但是我没有想到皇帝身边的也是他,三重身份!女神甚至是机器人?怪不得他领养了芮奇,而没有生自己的娃!怪不得女神有那么多隐藏技能!太高能了!太喜欢了!终于知道为什么这套书这么有名这么多人推崇了。撇开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刻画入木三分,观念新颖超前不说,就这环环紧扣的掌控力,比之马丁的草蛇灰线也有的一拼!妈呀相见恨晚相见恨晚!
啥时候我要理一理这些人物,个个拿出来那都是响当当的名号,每部书里面这些Hero们都好有爱,都是男神女神!
《银河帝国 4:基地前奏》读后感(四):所有过往都将消逝于时光里
有关键情节剧透,剧透,剧透。
这是前四部里最精彩、我最喜欢的一部。折服于大师无与伦比的想象力。仅在川陀这一个星球上就存在有斯璀璘、麦曲生、达尔、卫荷这样天差地别无法相互理解的小世界,遑论那两千五百万个星球组成的大帝国了。而帝国统治达尔的方式让人印象深刻——让一小部分人出人头地,以此证明存在上升通道;然后这一小部分特权阶级压迫鄙视其他大部分普通人,好像很高人一等的样子,可事实上后者才是真正从事着大量的辛苦繁重工作的重要力量,供养前者并为整个星球提供能量,可悲的是他们无暇接受教育只能勉强糊口麻木度日几乎永世不得翻身,这一幕是多么眼熟呵;更可笑的是,自以为是高阶的那一小部分,一旦走出他们这个区域,在其他区域人眼里其实与被他们压迫的人没有任何区别。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麦曲生,那个刻板偏见充满束缚限制和不平等的宗教国度也能轻易在我们的现在社会里找到相似型。大师志虽不在写政治,然而零星片语就写尽人类社会的风貌了——即使经历几万年的发展,人还是那个人。更有意思的是,随着时间以万年为尺度的流逝,大部分来自相对“开放文明”地区的人们连自己发源于哪颗星球都忘记了,反倒是这两个让人十分不舒服的地区,以各自的方式保留着历史的真实,牢牢记着自己的母星故事,这个设定让我深深着迷,想表达什么我还没想透,是想说封闭反而有利于保存信息吗?十分期待后面关于基地与地球的描写了。 想想往后成千上万年的时光过去了,现在所谓确凿的事实会变成怎样面目全非的“历史”呢?当今觉得毋庸置疑的事,会变成后人眼里毫无根据的传说吧。 正应了银翼杀手那句,“所有过往都将消逝于时光里,一如泪水消失在雨中”。 最后记得这几万年时光的,只有一个机器人了。
《银河帝国 4:基地前奏》读后感(五):基地三部曲之后的意外惊喜
当我看到觉得无聊的时候,总会在心里暗示自己,结尾肯定有反转有高潮。果然,看到最后两章,阿西莫夫从来不会让读者失望。
先说我对于出场的主要人物猜测的心里路程吧。先说夫铭,这人从很靠前的阶段就能看出并不是一个记者,能力大到可以用神通广大无所不能来形容了,但我看不透他的身份,毕竟除了神通广大他并没有很多表现自己的章节。到最后阶段谢顿被抓到卫荷的时候,由于他迟迟不现身,我开始猜测他就是卫荷区长,或是其他权贵之类的,但是没想到阿西莫夫安排了一个更大的反转,此人便是丹莫刺尔。不过故事并没有结束,谢顿又在最后谈话中指出他是个机器人,我【问号脸???】,但即使看完了谢顿的小演讲,我并不认为理由充足,其中的一些环节并不能推论出下一个环节,所以似乎有一点强行推动情节发展的嫌疑。机器人丹尼尔则让整个系列故事的背景更加宏达:基地三部曲中,第一基地就是全部计划,后来加入第二基地,让人感到情节更加严谨,故事更加宏达了;但迈向基地中,丹尼尔说谢顿计划只是他的两个计划之一,这就是所谓的山外有山吗?现在谢顿计划取代了我心中第一基地的位置,而另一个计划就如同第二基地一般神秘莫测,阿西莫夫啊果然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再说铎丝,应该说大多数读者和我一样,由于她对谢顿亦友亦母的关系以及无法改变的使命感,还有后期的女侠身份,对铎丝有着天生的好感和信任,我倒是从未怀疑她是坏人,在最初阶段也并未怀疑她的历史学家身份(当然从社会来看,她确实是历史学家)。铎丝展现给读者的,是强烈的责任感,保护谢顿这件事甚至比自己的生命安危更重要,所以她强烈要求陪谢顿偷摸进长老阁、硬闯脐眼,也就是在脐眼我见识到了女侠一般的铎丝,那时我猜测她是个自幼受训的特工或间谍,未曾想到也是个机器人。至于她和谢顿的"爱情",是的我打了个引号,我实在觉得她对谢顿并没有爱,有的只是保护谢顿的程序指令。而谢顿当然也问清楚了,铎丝从没有过爱,一切表面的情感都是受到三大法则的约束而形成的。这应该是我看到的第一个"虐心的happyending"了。
铎丝和谢顿的对话中有过很多稍稍涉及到私生活的片段,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个是,谢顿说愿意以献身给铎丝作为赌注来打赌,而铎丝的回应则是简单的:"不赌"。哈哈哈哈哈哈哈不知道谢顿当时啥感受。
至于谢顿,他终于从基地三部曲中的"传奇人物"成为了这部中的主角,并且在绝大部分情节中都是一副渴望探索的书呆子形象,路线是夫铭规划的,琐事危险有铎丝照顾,他则只是在两人的照顾下没有信息的探索探索心理史学。但是,你大爷还是你大爷,木讷的谢顿最终完成逆转,书呆子的表面下隐藏了一颗无所不能的脑袋,那才是他的武器,看穿一切,实在是高。和铎丝的爱情说的很清楚了,他显然也考虑得非常清楚,即使对方是机器人,爱也超越一切阻碍。所以我还是替他感到高兴的。
前三本看完之后我对后面四部本来没有太多期待了,因为我想再继续写两个基地后面的700年又能有多么新颖的内容呢?我想直接跳到机器人系列(当然是由于著名的机器人三大法则),可没想到机器人三大法则首次出现是在迈向基地中,机器人身份的丹尼尔和铎丝都以正面人物的形象融入情节,并且成功扩大了整个系列的世界观,不得不说是叹为观止。我想现在我有充足的兴趣看完剩下的5、6、7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