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罗生门》经典读后感有感
《藏地罗生门》是一本由羽芊 / 妙莲著作,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4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藏地罗生门》读后感(一):《藏地罗生门》读后感
羽芊老师的书《藏地罗生门》是一部充满玄幻色彩的小说,她把藏地的神秘与美丽,以奇幻的故事结构,充满幽默的叙事方法展现给读者,读着可乐、可喜,却带着深深的忧思!在轻松的愉悦中,体会人性的弱点与爱的真意!穿越在西藏神秘的大山大河之间,有那么多您熟悉的人与事,西藏的读者,读起来,恍若就在身边一样!您曾走过的街道,您曾亲临的旅行,您听过的传说,你有意或无意关注过的悄然发生的故事。是的,这一切,书里都有!所以,我倾心推荐一下这本书!真心读着爽心爽性!南来北往的人,天南海北的事!被作者冠以神奇的遐思。人生,引领你的也许是自己本源的渴求,或者会是一只漂亮、傲娇、可乐、善良的鹦鹉。不能说太多,反正,支持咱们本土作家羽芊老师的新作!都不敢说力作,老师力作太多了《西藏生死恋》《藏婚》《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不迟》以及很多灵性展现,灵魂出窍的诗歌、散文等等等等,当然她宛然一朵清丽的杜鹃,在她的山涧,在那花儿漫山的地方,看她指尖纤纤划过琴弦,高山流水这首经典名曲,就行云流水般的四散开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这入眼入心的沉醉!只有听过才知道有多好!有才的女子翩翩而来!智慧的女人引领生活!喜欢这个落地的作家,她的作品,以女性的视角,以理性的思考,以自然为根基,以人性为铺垫,给我们展示这大千世界的无限可能!很爱她,不仅因为作品,更多的是,她无意流露出来的温和与关爱、理解与包容、自然与清新。
《藏地罗生门》读后感(二):《藏地罗生门》读后有感
2014年2月无意中在学校的图书馆翻到一本《藏婚》,从此一发不可收,深深的迷恋在羽芊的书中不能自拔,开始搜寻羽芊的所有作品,《不迟》、《西藏生死恋》、《驴子爱上拉萨河》、《玛尼石上》……好多书已经绝版,就在网上买电子版。
羽芊是个灵动的作家,她走遍了西藏的山山水水,生动又写实为我们呈现了西藏的美丽富饶、多姿多彩和神秘色彩。她深入西藏,自学藏语,自我体验来构筑她的小说,她的作品都源于生活,一个个人物、故事情节生动真实,让人不自觉的沉浸其中。
《藏地罗生门》,是由羽芊和妙莲共同完成的西藏第一部长篇现实主义玄幻小说,也是一个关于西藏、关于西藏文化的温暖故事。绵延万里的雪域高原风光,藏着传说中永不可抵达的神奇秘境。“浪漫”、“向往”、“神秘”……带你走进另外一个时光空间。一副美丽又圣神的唐卡开启了时空之门,那是另一个罗刹主宰的世界,以人为食,罗刹给男人喂草,女人喂花……妙莲的妈妈有一个耳洞,是被饲过的标志,从来不戴其他耳环,妙莲的父亲误杀了守护刀那的圣女,她临死前将沾血的唐卡交给稀伯,并让一只叫木瓜的鹦鹉随同,直到妙莲14岁父母失踪,妙莲带着唐卡去寻找父母,发生了很多匪夷所思的故事,并最终揭开这个惊天秘密……整个故事让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确实值得一看、再看!
《藏地罗生门》读后感(三):《藏地罗生门》|如何描述唐卡中的另一个神秘世界?
你曾经是否想过这个世界上还有除了地球之外的另一个神秘空间?在那里,世界是共享的,植物、动物、人类、神仙住在一个空间,只是没有碰面而已。
在西藏著名作家羽芊的《藏地罗生门》主人公妙莲眼中,答案是肯定的。而唐卡就是链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线索。
唐卡的“唐”是无边无际的意思,“卡”是恭请填充的意思。当你站着观赏它的时候,它就是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当你跪下来拜它的时候,它就是你的精神寄托,不管是画唐卡或是观想唐卡都是一样的修行。
据说唐卡有七个层次,其中第七层次是五维空间的至净唐卡。这种唐卡是修行者用一生时间观想而构建的三维世界加时间加意识的五维世界,是可以进去的空间。这类唐卡是修行者走进唐卡从里面向外画的,里面的人物会说话,树木会生长,所有的神兽都是活的。
在极为平凡和普通的一个早晨,妙莲醒来却不见父母的身影,在他看来,父母的失踪与家里的唐卡有着神秘的联系。
妙莲爸爸曾经给妙莲讲解过这幅唐卡:唐卡中的阳光是从地下照耀出来,因为那个世界的太阳是种出来的,四个姑娘是在为太阳浇水。
于是,妙莲在父母失踪后带着这幅唐卡去西藏寻找他们的下落......
如果你想知道唐卡中的另一个神秘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在那个世界中妙莲是否找到了他的父母,那就去看《藏地罗生门》吧!
在这部小说里面,有着一幅神秘的唐卡画,唐卡中一大群绿、黄、白、红身色各异半裸的姑娘笑盈盈地手持莲花,随意坐在莲花上,阳光从地面升起,光芒四射!而在这里面藏着一个异度空间,那是一个上天赐福了罗刹的世界,所有的罗刹(佛经里以人为食的鬼)都理所应当认为人是他们最美妙的食物,他们到处抓人类饲养......
在那里,地是永远走不到尽头的世界,人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距离相当于永远走不到的天文距离,人们靠唐卡开启的时空之门连接......
《藏地罗生门》读后感(四):这是一部集西藏色彩和玄幻一体的玄妙小说
《藏地罗门生》颠覆了羽芊姐以往所有的作品,故事中有很多的玄妙之处;在这个故事里,颠覆了我们的想象,甚至会觉得脑壳不够用;比如妙莲是个男孩,比如他的父母来自另外一个空间。而在另外一个空间里,白色的鹦鹉会像神一般被供养,他们甚至是军师,太多的奇妙色彩,有时候竟有些迷茫。
《藏地罗门生》讲述了另外一个“五维空间”的故事。在那个空间,海洋在头顶,大地是方的,太阳是要种出来的,天上的太阳会老化,会凋落,要有人守护着太阳;而男人食草、女人食花,女人通过食不同颜色的花,而皮肤随着花的颜色而改变。在那个空间还有罗刹,它们不喜欢太阳,它们吃人,它们还会圈养人类,还会放牧人类,而鹦鹉就是那个放牧官;纯白色的鹦鹉得到人类和罗刹同时的供养,然而有一天灾难到来了,负责种太阳的守护神不见了,人类要面临灭亡了,当人类失去阳光,就只有7秒的记忆……
故事中以“妙莲”为主线,展开一系列的破解。妙莲的父母有一天突然消失不见,留下一只白鹦鹉“瓜姐”照顾他;然而妙莲向“瓜姐”询问父母去向,“瓜姐”只有一句“密不泄”,妙莲恼怒,让“瓜姐”滚,妙莲的父母对“瓜姐”那是神一般的供奉,曾几何受过这种气,一气之下真的走了。妙莲高中毕业,只身前往父母口中的西藏。一路上也算是惊险万分,但幸得“瓜姐”暗中相助,平安抵达拉萨。在拉萨偶遇“五维空间”的罗刹却不知,还请人家吃肉喝酒,后来差点儿被罗刹吃掉。在拉萨花光身上所有的钱,流落街头,被一个叫“去去”的女孩相救。后来在“绯红之地”又与女孩相遇,女孩一路陪着妙莲找寻他们的父母,被罗刹抓进“五维空间”被磨掉记忆,在罗刹公主大婚之日当作“刺身”,差点儿被吃掉,被妙莲及时赶到相救,恢复记忆,却未能救出“五维空间”。
妙莲身边一直陪伴,保护他的白鹦鹉“瓜姐”,来自“五维空间”,是人类供养的,是无上尊敬的刀那(种太阳的石头的名字)饲养官,得到人类无上的尊崇。瓜姐总是不知从哪儿弄来口红,把自己黑色的鸟喙,涂的红红,问妙莲“它是不是最美的?”瓜姐可以把“绯红之地”所有的绿鹦鹉都引来,一起在林中大喊“咋洗的脸”。它是善良美丽又高傲的白鹦鹉,也会向它的求偶对象要房子,还要黄金打造的房子;逼的求偶对象无奈给它打造了一座银房子。后来,求偶对象为了保护人类,在战役中……,但瓜姐有了遗腹子,后来在银房子里生蛋了。
“五维空间”与我们的空间,是如何联系的?是唐卡,是至净唐卡,它可以传送“五维空间”到我们的空间,也可以把我们传送到“五维空间”。它是那个神秘空间,高深的画师,要画上很多很多年,才能够画成的唐卡。在那个空间,有很多的画师,他们都在苦修有一天可以画出至净唐卡,当夜晚来临,画师就会钻进唐卡里,他们还可以从唐卡里面反着画,充满了诸多的玄妙之处。
故事虽与以往作品不同,但是却依然牵连着西藏的文化,比如:拉萨街头磕长头转经人;又比如:唐卡;甚至还有藏区特有的信仰,传说等等。这是一部及其烧脑又让你看上就无法自拔的作品,它不断冲击着你的大脑,让你无限遐想,偶尔分不清现实。总之,突破你的想象,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这些不来的,请期待新书上市,一定让你爱不释手。
《藏地罗生门》读后感(五):漫谈西藏第一部玄幻小说
羽芊和妙莲的《藏地罗生门》是一部充满玄幻色彩的小说,她把藏地的神秘与美丽,以奇幻的故事内容,饱满的故事结构,充满幽默的叙事方法展现给读者,读着可乐、可喜,却带着深深的忧思!在轻松的愉悦中,体会人性的弱点与爱的真意!
穿越在西藏神秘的大山大河之间,有那么多充满玄幻色彩的人与事。西藏的读者,读起来,会恍若就在身边一样!你曾走过的街道,你曾亲临的旅行,你听过的传说,你有意或无意关注过的悄然发生的故事。而其他地方的的读者,会带着对西藏的无限幻想,来体验这一波在秘境世界里的奇妙故事。
故事发生在西藏东南部神秘的高山峡谷之中,那里是当今的世外桃源,漫山开满红杜鹃,流水潺潺,莺歌燕舞,西藏历来就以神秘莫测著称,带着西藏的人文风情,带着西藏的神秘符号,引领着读者的无限遐思,演绎美好与邪恶的综错交织。在最美的地方,在唯一的净土秘境,发生了一个人与自然,人与魔境的神奇故事。故事的开始,是从中国腹地号称鱼米之乡的湖南展开来,让读者感觉既真实,又熟悉,作者巧妙地把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乃至人与魔幻巧妙的融入故事中,用轻松的笔法,精巧的构思,幽默的表现形式,以及无限拓展的想象力,增加了阅读的无限乐趣,读起来轻松愉悦但绝不乏令人深思的对人性与魔性的根本解读。
西藏历来以其神奇的自然风光,古老的文化传承闻名于世,至今很多人对这里充满着无限的遐思与向往,本书巧妙地把这一切融合起来,把读者带入秘境,在无意识中领略藏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精美绝伦的唐卡艺术,精致考究的金属锻造工艺,以及很多藏民族的生活习惯及生活场景,都巧妙的融汇其中。无疑,这也是一部反映西藏文化传统及人文风情的佳作。
作者写作风格简单平铺,但不乏诗意的场景描述,充满欢乐的幽默表现手法,让作品读起来轻松愉悦,而且笑点不断,还有比什么让一只看似婆婆妈妈,妖娆可笑,却爱意满满,犹如世间任何一个矫情女人一样一样的漂亮母鹦鹉更让人可乐呢?
这是一部非常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驰骋的想象力,及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自然风光,简单却不简约的人与自然,人与神,人与人的故事,是孩子们认识世界,拓展思维与想象,不可多得的一部作品,孩子们一定会喜欢的,我相信。
在西藏的文学作品中,很鲜见魔幻小说,可是藏地秘境这样的自然场景,太适合魔幻故事的发生了,作者巧妙选取了西藏高山峡谷中最具代表性的藏东南神秘地带,这里风光旖旎,高山峡谷,雨雾缭绕,流水淙淙,盛开着漫山遍野的红杜鹃,这里的人们几乎与世隔绝,恍若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他们依然保持着很多祖先留下的习俗,依然认为这个世界被神性掌控,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神秘美丽地带,发生着似乎远离我们的,却让我们魂牵梦绕的神秘故事。
这一切,书里都有!所以,我倾心推荐一下这本书!真心读着爽心爽性!南来北往的人,天南海北的事!被作者冠以神奇的遐思。人生,引领你的也许是自己本源的渴求,或者会是一只漂亮、傲娇、可乐、善良的鹦鹉。不能说太多,反正,支持咱们本土作家羽芊老师的新作!老师力作太多了《西藏生死恋》《藏婚》《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不迟》以及很多灵性展现,灵魂出窍的诗歌、散文等等等等。
◆ 作者印象
当然她宛然一朵清丽的杜鹃,在她的山涧,在那花儿漫山的地方,看她指尖纤纤划过琴弦,高山流水这首经典名曲,就行云流水般的四散开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这入眼入心的沉醉!只有听过才知道有多好!有才的女子翩翩而来!智慧的女人引领生活!
喜欢这个落地的作家,她的作品,以女性的视角,以理性的思考,以自然为根基,以人性为铺垫,给我们展示这大千世界的无限可能!很爱她,不仅因为作品,更多的是,她无意流露出来的温和与关爱、理解与包容、自然与清新。
《藏地罗生门》读后感(六):感谢大家的喜欢
“羽芊,你为什么要写这么一本小说?”当知道我在写《藏地罗 生门》时,有无数的粉丝这么问我。其中一部分读者看了一些章节后 又迫不及待地打电话跟我说:“太棒了!好有趣的故事,我太喜欢木 瓜了!”
现在想来,这个故事或许是缘于妙莲收藏的那幅唐卡和林芝漫山遍 野的桃花。
大家都看到了,这本书的作者有两个人:我和妙莲。
妙莲是个在拉萨长大的藏二代,他对藏文化有着近乎癫狂的痴迷, 脑子里装满了各种各样关于西藏的神奇故事,逮着合适的机会就会声情 并茂、滔滔不绝地讲述,而且画面感超强。听的人往往如醉如痴,觉得 不过瘾,恨不得把他脑袋扒开把故事抖出来。
认识妙莲很偶然。
每年春暖花开之时,我都会带上小豆子去林芝看开得热闹无比的桃 花,在漫山遍野的粉色里收集些让我感动的故事。当然,在各种各样的 故事里我也总能找出自己感兴趣的点然后写出来。今年三月,一位在《西 藏文学》杂志社工作的好友携夫人也到林芝赏花,知道我也在便打电话 邀我:“中午我的学生妙莲请吃肉,一起吗?有肉有酒还有故事!”
妙莲?好古怪的名字,我觉得肯定是个有故事的人。
果不其然!
记得那天大家围坐在一棵三抱粗的桃树下,花瓣洋洋洒洒地飘落在 我的头上身上,带着花香的微风扑面而来,透过绽开的花朵,斑驳的阳 光照在身上,着实有些惬意。
肉是大块大块用脸盆装的,吃完一盆又端上一盆。几个大老爷们和 小豆子抓着骨头仰着头啃着,满嘴满手都是亮晶晶的油珠。一桌人大块 吃肉大碗喝酒,只图吃得快活、喝得尽兴,完全没了形象。我只是好奇 地看着他们吃,食物对于我没什么吸引力,一碗面条或是一桌饕餮盛宴 于我都一样,我只在乎花香和有趣的故事。
席间,妙莲一边吃肉一边口若悬河地聊各类唐卡的故事,别人很难 插话。在座的都是老西藏,对唐卡或多或少都有些耳闻,但从他嘴巴里 讲出来的唐卡故事却让我们目瞪口呆。特别是他眉飞色舞讲起他的得意 收藏:一幅十四岁孤女用四年时间绘制的至净唐卡。他还不时翻出手机 内的照片给我们看,告诉我们拍照的时间和地点,不停地说:“看那个 姑娘的眼神,多坚定!”“看小姑娘的脸庞,多干净啊!”
不信吧,他有照片为证。
相信吧,确实过于玄幻。 于是,大家酒足肉饱之后,抱着好奇心,乘兴去妙莲家欣赏他那幅
唐卡。 他家屋子不大,到处塞满了关于藏文化的书,书桌的上方挂着那幅
神乎其神的唐卡。 确实,我当时被那幅唐卡极致的精美震撼到了,透过唯美的画面,
仿佛能感受到小姑娘拿起画笔时的虔诚。 站在这幅唐卡之下,妙莲一脸严肃地指着唐卡告诉我们: “在这幅唐卡里,海在天空之上翻滚;太阳是人们种出来的;身色
各异的姑娘是因为吃了不同颜色的花......” 妙莲还说,因为这幅唐卡,他要去易贡卡钦冰川寻找桃花刀,哪怕
是白雪皑皑的冬天,桃花刀只要一出刀鞘,满天桃花随刀飞舞,锐不可当。 除小豆子以外,大家都拿异样的眼神看他。 妙莲从抽屉深处翻出一张手绘的易贡“绯红之地”的地图递给我看,
我知道他讲的那地方至今仍不通公路,需要徒步进去实地考察才可能绘 制出如此精准的地图,前期准备工作做得如此之细,也由不得我不信。
妙莲接着拿出了一堆风干牛肉和两瓶白酒,大家边吃肉边喝酒边看 着地图,妙莲讲起了书里的这个故事。
一个关于西藏、关于藏文化的温暖故事。
那天我们意犹未尽地离开妙莲家的时候,已是深夜,幽蓝的天空上, 狮子座方向的流星雨唰唰地下。
抬头望着天空,我和妙莲商议共同把这故事写出来。
当然,仅仅是这么一个开头还不足以成为一本小说,它还需要很多 的情节来充实和完善。从林芝回来后,我们又在电话里聊了几次。妙莲 是个特别能“八卦”的人,一旦展开,脑洞大开得让人无法想象。我们 就在几次通话中,搭建起了整个故事的骨架。
五月初,我结束了手上的工作,决定到林芝闭关创作《藏地罗生门》。 我的家在工布老街,不远的地方有个叫森木缘的茶楼,走路不过十分钟。 我每天九点准时去茶楼,下午四点左右离开。写到得意处就会把文字发 给妙莲。他如果不工作,下班后就会来跟我聊聊接下来的故事发展。我 还记得在设计鹦鹉木瓜和图奇这对神奇的活宝时,妙莲讲起他曾经的对 门邻居养过的一只易贡鹦鹉“英哥”的故事。
他们两家关系甚好,有人在时就把家门敞开着,两家女主人一边干 家务一边大声闲聊,英哥就大摇大摆地在两家串来串去。英哥特别喜欢 看男主人玩游戏且每次都看得无比兴奋,特别是看到激烈的战斗场面时, 会跺脚大喊“放大招,快放大招!”男主人嫌它吵到自己,便会吼它滚开, 它极不高兴,离开时还故意往沙发边上的垃圾桶拉屎,然后一晃一晃走 到妙莲家,冲着正在看韩剧的女主人生气大喊“回家回家!拜拜拜拜!”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在创作《藏地罗生门》时,把这些 有趣的情节都写进了书里。
为写这本书,我还专门到场景的主要发生地易贡住了两天,感受了 一下妙莲口中的仙境。他说他在易贡修路呆了三年多,一山一水都熟悉 的,易贡的鸡见了他都要仓皇而逃,原因是好多同伴都被他杀掉红烧了。
清晨,易贡湖上云雾缭绕,白云飘荡在山腰间,仿佛置身于另一 个世界。在易贡绯红之地血红的杜鹃旁,我听剽悍的易贡刀客讲述了 强盗扎西的故事,摇曳生姿的易贡美女在远处的茶田里,唱着动人的 歌谣......
此书经过了三次大的修改。改稿的过程特别辛苦,我在拉萨改第一 遍,妙莲在林芝改第二遍。用妙莲的话说,为不影响工作,整两个月的 时间里,他每晚八点睡觉五点起床,就坐在那幅唐卡下改到八点半,洗 漱后再抖擞精神去上班,虽累但快乐,最后一遍由我统稿发给编辑。
功不唐捐,如今书稿终于要付印了,妙莲说他儿时在桂花树下做的 出书的梦也要实现了,而我也尝试着从另一个角度描述博大精深的藏文 化,算是新的开始吧!
就此搁笔,精彩都在书里。谨以此书献给我深爱的这片土地,以及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善良淳朴的人们!
羽 芊 2019年11月29日于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