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心病狂》经典观后感1000字
《失心病狂》是一部由史蒂文·索德伯格执导,乔舒华·莱纳德 / 克莱尔·芙伊 / 莎拉·斯蒂尔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惊悚 / 恐怖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失心病狂》观后感(一):并不恐怖的电影
从头到尾基本上就跳过一些人和事 内容相对来说并不是这么紧凑 剧情枯燥乏味 没有想一开始看到尾的冲动 女主的演技一般 有很多情节可以再高潮一些 结尾还是扣人心弦的 总体就两颗星 一般看了标题后会吸引人 但是想错了 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平平而过 缺少色彩与明确的方向。惊悚恐怖并没有
《失心病狂》二刷了,还是那么刺激,尤其喜欢中间吃错药发狂那一段,前面看到认真,真的感觉自己也要疯了,小黑哥死的太冤,尾行男为爱“痴狂”,中间尾行男装修理工害女主母亲那段,转场太快还没反应过来看到最后才明白,女主波折反杀,只能说干的漂亮!每一个精神病患者都说自己没有病,那么你有病吗?我有病……
《失心病狂》观后感(三):爱与绑架
一位隐形富男,在接触到温柔女后,对其深度爱恋到痴狂,成了失心病狂。他对该女子穷追猛打已经两年,并且一直跟踪到精神病医院。看似为纳税人服务的医保制度,被不良医院利用,不惜滥施精神治疗,以谋求无德利润。该片将爱和医保服务这两样美好的事物放在一起,无情的为之烙上极端,甚至吃人的印记。 爱一名女子,爱到丧失自己,无所顾忌,真恐怖。
《失心病狂》观后感(四):这是一部用iPhone拍的心理惊悚片
7分,@City Plaza Movie Maxx厅 作为恐怖惊悚片,电影的配乐有些特别,似乎并不想加强片中的悬疑气氛,是对剧作的自信吗?剧情前半段始终疑点重重,让人分不清女主是真疯还是被疯;后面随着悬念逐渐揭开,狩猎与被狩猎的紧张感顺利接上,中间大段的对话似乎让影片失速,但好在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这也是影片比一般恐怖片高的原因
《失心病狂》观后感(五):失心病狂
一个年轻女孩,一个年轻女人为了摆脱混乱的过去离开了家乡,无意中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在面对如何“逃出去”的自我命题之下,对她而言,似乎还潜藏着更大的恐惧 — 她似乎正在失去判断这一切到底是真实的存在还是自己的臆想的能力……影片以一种扭曲的视角和惊人的故事向我们问出了关于我们对于现实的认知,我们的生存本能以及本该保护我们的系统的问题。
《失心病狂》观后感(六):其实我觉得还可以
3:00am,刚看完电影,豆瓣对于恐怖片想来是带着有色眼镜的,看完片子后第一时间在豆瓣搜了一下评分,很低。
这部片子前期了解的不太多,剧情拍摄有很多瑕疵,但是给人带来的感觉确实很压抑,我觉得是一部好片,有时候看电影是看一种感觉吧,恐怖片给人带来的感觉就是完结后的高潮感,没得必要去扣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镜头和每一个不太符合逻辑思维的剧情,只是enjoy,别把自己搞得太累
《失心病狂》观后感(七):疯.魔(中译丧心病狂)观后有感
7分,作为恐怖惊悚片,电影的配乐有些特别,似乎并不想加强片中的悬疑气氛,是对剧作的自信吗?剧情前半段始终疑点重重,让人分不清女主是真疯还是被疯;后面随着悬念逐渐揭开,狩猎与被狩猎的紧张感顺利接上,中间大段的对话似乎让影片失速,但好在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这也是影片比一般恐怖片高的原因吧。马特达蒙的客串是惊喜。影片看到三分之二后始终在想北影节的开票的事,所以没看好,或有看漏的点(结果看完再去抢票,票子果然卖完了,唉
《失心病狂》观后感(八):风格处理上太过漫不经心
不久前看过一部用iPhone手机拍摄的电影《橘色》,色彩与质感比不上高清摄影机,却能捕捉到难以置信的真实感。索德伯格这部新片同样具备这个优点,而且还运用上广角镜头,改变常规的空间画面感,展现出主角眼中光怪陆离的疯人院环境。故事情节尚有不少新鲜感,悬念设计头头是道,不过多种类型的杂糅让人在观赏时产生不适的突兀感。感觉导演在风格处理上太过漫不经心,没能形成一气呵成的连贯性。剪辑与对白设计充满复古味道,像90年代的美剧譬如《X档案》,在貌似稀松平常的现实生活里挖掘出意想不到的荒诞感,更出色利用主观视角,逐渐营造出细思极恐的惊悚气氛。这种手法跟他多年前的一部《气泡》如出一辙,不过这部新片有更接地气的商业味道,疯人院骗保险这种话题显然具有强烈的抨击意味。女主角演绎得相当出彩,以及那个让人猝不及防的结尾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
《失心病狂》观后感(九):意想不到的小惊喜
在豆瓣上,对于恐怖电影的评分,稍显苛刻了一些。一部5.5分以上的恐怖电影,算是高分了,绝对有值得一看的点。所以,我会看到这部电影,这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
我不是学摄影的,所以对于摄影角度,我还真不好说。这部电影居然是用手机拍出来的!我起初以为电影的画风就是特意安排成那样的,得知真相后的我,还真有些意外。苹果居然可以拍出这样的作品,算是很可以了!不过,电影最值得津津乐道的,还是剧情方面。
看完电影预告后,我无限怀疑,这又是一部一个真疯的人,以为自己没疯的剧情,在中间,主角不断地开始怀疑自身时,几乎让我确信,最后怕是要落入俗套。但电影越往后,越打破我的认知!尤其是结尾,电影结尾安排的非常妙,完美诠释了这一次遭遇对主角带来的后遗症影响!看完这个畸形的爱,还让我有些意犹未尽,在我看来,演绎的如此真实,不至于过分夸张。女主的演技还算可以,焦躁,愤怒都诠释得不错,只是少了一些恐惧感。当然,这本来也算是一部心理惊悚电影,不露于表面,也算情有可原。
在近期的恐怖惊悚电影中,这部电影的确值得一看。再加上它是一部由手机拍摄的,意想不到,还是有些看点!
《失心病狂》观后感(十):且行且珍惜,这样的电影已经不多了
首先,我要阐明自己为什么打了满分。不是因为它的质量值得满分,而是鉴于豆瓣近些年来总体分数的“通货膨胀”现象,以及恐怖片在豆瓣向来被排挤贬低的事实。客观来说,这部电影比不上我心中NO.1的《孤儿怨》,这是纵向的对比。同最近一年中的北美口碑爆棚的一系列恐怖片比较,这部电影可以排在前三,远好于《逃出绝命镇》、《屏住呼吸》和《地狱-亡灵栖所》等。当然这些都是我自己的主观评价。
《失心病狂》的亮点在于表演和配乐。女主角的演技非常的棒。我说不出什么叫好的演技,但我能说出什么是差的演技。女主的表演没有让我出戏,而是让我一步步走近这个人物,以至于关心她的命运。许多的电影只要能够让看戏的人融入这么个虚幻当中,我认为就算成功了。尤其对于低成本的恐怖片,不能过分苛求。配乐比较自然,把那种诡异的气氛凸显了出来。
瑕疵也不少,这也是为什么我没有太大震撼的原因。最大的槽点是反派没有摆脱套路。结局之前他无所不能,结局的时候总会被主角的光环弄死。女主这么一个精英人士,竟然这么容易就被关进了精神病院。
在豆瓣找恐怖片挺难的。我以为5.5分的都算不错的了。分数偏高的,要么是90年代以前的,要么就是最新的电影。分数只是一个维度,还要考虑打分人数,分数的分布,这样才可以避免浪费时间在烂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