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败局》十周年套装纪念版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大败局》十周年套装纪念版读后感100字

2020-07-10 23:27: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败局》十周年套装纪念版读后感100字

  《《大败局》十周年套装纪念版》是一本由吴晓波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0.00元,页数:51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败局》十周年套装纪念版》精选点评

  ●其实所有创业者所面对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就是激情政策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没想还读出了点怀旧的意味

  ●2015003:一口气把《大败局1》《大败局2》读完,用一个矛盾可以们串起来:业务规模爆发组织功能系统粗陋之间的矛盾是中国大部分企业核心矛盾。秦池、巨人多、飞龙、三株、太阳神、亚细亚、健力宝、中科、华晨、顺驰、铁本、托普……各有各的成功之道,也各有各的败亡之法, 但是一切混乱危机和死亡都只是深层反差表征结果。在今天这种动荡不安商业环境中,我们更应该谨记:一切伟大治理都是从学习控制开始

  ●案例都好老啊,感觉这20年的变化很大,现在这些曾经风光一时的企业都不知去向了。然,教益还是有的。

  ●激荡年代的激情企业。如今二十多年已过,还是让人唏嘘感叹以史为鉴

  ●还行吧,因为之前了激荡30年,不少故事已经熟悉,所以觉得有点重复

  ●中国早期市场化的企业是混的,不用心服务消费者,总想赚快钱,不重视现金流盈利,总想追求理想。说是企业家,不如说是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实践,虽然他们的理想最终破灭,但终归在中国企业史上写下了沉重的一笔

  ●90年代的10个企业(涵盖保健、酒业、DVD、百货互联网等当时热门行业)的发家到落败的过程。这就是一部商业史,也是"激情一代"企业家们为我们所有后辈上的生动一课改革开放主旋律、下海经商的浪潮以及国门的开放,让那个时代人们疯狂的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神话,但缺乏完善制度和现代规范经营管理模式,这种荒野生长的最初的中国民营企业们摸着石头过河,用血与泪的历史告诉我们经营一个企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没有产品广告是行不通的,做成功的企业家很难,需要诚实品格,过人的头脑惊人毅力和长时间坚持

  ●一本序言正文更凝练的书!

  《《大败局》十周年套装纪念版》读后感(一):看过激荡30年后,感觉就是个局部放大

  一直有想读这本书,碰巧图书馆来了新书运气不错

  看过激荡30年后,感觉这本就是个局部放大,虽然它写在前面。但是,看看别人的人生跌宕,和自己经历过却没有关注过的过去。

  中国的企业应该还是摆脱不了政府的控制。那巨变的时代,我们没有去改变些什么

  《《大败局》十周年套装纪念版》读后感(二):读《大败局2》后感

  读完了 @吴晓波 老师的《大败局2》,两本合售的十周年纪念版,好书,讲的都是大方向上的问题,如政商交恶、扩张过度等,想当商业财务金融的案例来看的,还是不够细,涉及的交易细节太少。深深被中科创业当年纯忽悠给震撼了,简直匪夷所思,可见中国资本市场多么多么的低级和原始,现在也好不到哪儿去。

  《《大败局》十周年套装纪念版》读后感(三):失控很危险

  事情运转状态良好,但并不是管理者的预期状态,即处于失控状态,失控坐等失败 【凑字数。。。。。。。。。。。。。。。。。。。。。。。。。。。。。。。。。。。。。。。。。。。。。。。。。。。。。。。。。。。。。。。。。。。。。。。。。。。。。。。。。。。。。。。。。。。。。。。。。。。。。】

  《《大败局》十周年套装纪念版》读后感(四):失败源于选择

  大败局上下两册共花了我9.9小时看完,说实话上册让我很失望,只是看到了同样命运同样背景的企业们重复的堆砌的失败案例,几乎和你怎么管理怎么运营毫无关系,因为无论怎样,这个案例都注定是个失败。在生嫌弃的时候,看完了第二册,开始明白创业者从创业初期的选择开始就显示出了功力。的确有些选择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是失败,因为选择就错了。或许,这才是大败局真正留给我的思考。

  《《大败局》十周年套装纪念版》读后感(五):机会与发展

  在读到三株帝国的时候发现,其实中国大部分企业为了得到政府和媒体关注成为焦点中的人物都追求快速发展,信奉只要敢干就能赚钱的思想。所以很多企业在那个年代能在短时间内发展壮大。

  但是实际上这种壮大并不是因为企业自身的实力,而是因为中国市场的供求不平、政策不完善。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人才配置、组织制度并未达到相应水准。

  中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精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