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曲线的读后感大全
《恋爱曲线》是一本由[日] 小酒井不木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恋爱曲线》精选点评:
●完全不能想象这是1890-1929这样一个时代作者的作品,看上去很现代,也许是因为翻译过来的原因吧。这里的每个故事都仿佛是一个耸人听闻的传说,骨子里透着点另类,让我想起了聊斋志异的感觉。另外,我看的简介说的是科幻,豆瓣怎么都贴推理啊,虽然讲医学生理的不能算科幻,但是悬疑不等于推理
●头尾两则故事满分 其余很一般
●猎奇 恐怖 怪谈类小品文 阅读感甚佳 变格里除了乱步最喜欢的就是他了 医学知识丰富 所以很多篇设计医学 恋爱曲线和人油蜡烛可以打五星
●能叫推理么……感觉怪怪的……
●前面2个感觉有点bt,后面的故事就读着有点凉。一度让我想起黑乙一……
●《恋爱曲线》简直太棒!读过最有感觉的短篇推理!
●变格派推理的短篇佳作 脑洞实在是大 2018-009
●一个医生的脑洞故事集…书腰上说是“变革派”推理、SF先驱,但严格来说不能算推理(有几篇勉强能算犯罪小说)。横向对比欧美是黄金时代之前惊情小说霸市的时期,这本也算这类。大多数都是给迷信色彩浓厚的故事一个科学的解释/反转。但科学性和逻辑性完全是不同的概念。不合口味。
●很好的一部短篇集,怪谈故事、诡异的小品,变格派精神的最佳体现……
●异质医学推理。会关注水银和氨气运动的作者,宛若江户川乱步+梦野久作+小栗虫太郎合体!遗憾小酒井不木(名字很拗口)仙逝的比较早_(:зゝ∠)_
《恋爱曲线》读后感(一):龙哥也不是好男人 嘿嘿
《恋爱曲线》读后感(二):远超预期的阅读体验!
未读《恋爱曲线》之前,对小酒井不木一无所知,纯粹是因为对橘红色的封面有好感,才购入此书。
作者学历甚高,像《恋爱曲线》与《人工心脏》都体现出他所受的科学教育水平。譬如《人工心脏》中的大段科学原理论述,相当令人折服。但幸好,本书中余下的作品并未都沿着这条路子走,而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我个人偏爱的是本书中的“欧·亨利”式结局作品,有《人油蜡烛》、《按摩》《遗传》《相似的秘密》《死之接吻》《因鼻子引发的杀人事件》。这些作品特点是构思精妙,结局出人意料,而且一部分作品只是作者在逗你玩,并不恐怖或可怕。
书中也有一些怪谈式的作品,往往是采取某个人自述的方式来引出故事。这种写作模式也是许多作家所惯用的。《疯女人和狗》是这一类中脱颖而出的代表作品。但故事情节并非不可推敲,那五个恶人难道会那么愚蠢,将那个玩意(为避免剧透)煮后吃下却浑然不觉?
本书中剩下的一类作品,往往以“复仇”为主题,如《卑鄙的毒杀》《痴人复仇》,倒也并不难读。
这本《恋爱曲线》中的作品虽然都发表于上世纪初,但仰赖于作者与译者的妙笔,文字读来相当吸引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死之接吻》开篇的白描介绍,不由联想起法国小说《屋顶上的轻骑兵》,同是写霍乱肆虐,同样写得极其形象生动。
总之,本书适合大众口味的各类读者阅读,并不是小栗虫太郎那一流派晦涩难懂、孤芳自赏的”推理小说“所能相比的!
《恋爱曲线》读后感(三):别有花招逗你开心
读完厚厚一本《爱伦·坡短篇小说选》,印象最深的倒不是这位“推理鼻祖”的五篇侦探小说,而是那一堆不知该冠以“恐怖小说”还是“哥特小说”之名的妖异短篇。过早埋葬、人格分裂、死前催眠……分明是邪恶疯狂的元素,却升华成一种异色的美感。
我原以为坡这门独领风骚的绝技大概是后继无人了,却没想到在东瀛人小酒井不木的短篇里再次看到了他的影子。
风雨交加之夜,大雄宝殿里,幽暗的烛光下,老僧向小沙弥作着恶之自白;烟雾弥漫的诊所里,盲按摩师向顾客袒露深藏多年的秘密;日光昏沉的卧室里,姐姐战栗着读着弟弟的日记……游走的微风撩起了隐秘的帘幕,隐匿之物若隐若现。在小酒井那承袭自《雨月物语》的东方式典雅文笔之中,坡的影响随处可见。读着小酒井的故事,却会不时想起乌鸦悚然掠起、黑猫跃下墙头的情景,还有黑夜病床上那双令人不快的蓝眼睛。
然而读者绝不会料到,这一切只是小酒井用他东洋人质朴的幽默感开的一个大玩笑:尸体蜡烛的故事是异想天开的老和尚临时编出来的,只为吓退偷香油钱的小偷;按摩师的故事也是假的,只因他难以忍受身旁的烟味;弟弟日记里的恐怖谋杀更属子虚乌有,那不过是他丰盛幻想的发泄罢了。难得几篇结局没有被颠覆的文章也暗藏玄机,比如《犬神》一篇看似只是对《黑猫》的一次不算成功的模仿,但结尾那溅在“金毗罗大神”“大”字上的一点还是令人忍俊不禁。
屏息凝神的阅读换来的却是这种结局,这就好像在开学典礼上一直板着脸训话的校长突然嬉皮笑脸地讲了个低俗笑话。巨大的反差让人又滑稽又愕然。
这些恶意的玩笑,风格如此鲜明而统一。坡之于小酒井,就像某个深沉、忧郁而典雅的西方贵族,而小酒井就是贵族身后的异族跟班,虽然穿着西装,主人的派头也学了个十足,仍掩盖不了身上的一点土气。于是他另辟蹊径,摆出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架势,却突然变出一把鲜花或一只兔子,把你惊得手足无措的同时,也成功地让你毫无防备地展颜一笑。
最早看到小酒井不木的小说是在他和黑岩泪香的短篇合集上。后者写着类似“按法国侦探书上写的来看……”这样蹩脚的句子时,前者却已精准地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并游刃有余地编织着故事了,这样的从容和实力令人由衷佩服。乱步对他的无上尊崇也可以理解。
比起坡那敏感颓唐却又难掩堂皇的贵族气质,满脸一本正经、蓄着小胡子的小酒井也自有独门的花招和手段,随时随地逗你开心。
《恋爱曲线》读后感(四):我就是来看鬼故事的
整本书里最喜欢的是《疯女人和狗》,其次是《人油蜡烛》。
虽然这是一本叫做恋爱曲线的书,但是书的内容并不令人感到温暖和雀跃。整体的感觉阴晦、诡异。原来人在产生了复仇情绪会有那么多奇怪的点子,人类真是又复杂又有趣。
而疯女人和她的狗却几乎是本书里最为温暖的存在了。他们没有那么深刻的复仇之心,也许是因为疯了,反而显得单纯。篇末的那一场莫名的大火大概也是对他们的宽恕。
人油蜡烛作为本书的结尾篇目,显得相当的有张力。老和尚是真的为了吓退小偷而编了那个令人恐惧的故事,还是真的确有其事只是小偷刚巧出现呢?这实在是一件很耐人寻味的事情。
人油蜡烛也很有我国古代鬼故事集大成者《酉阳杂俎》那种晦涩隐秘。
《肉瘤》一文和《酉阳杂俎》里的一则笔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摘抄《唐朝的黑夜》一书:
“许卑山人言,江左数十年前,有商人左膊上有疮,如人面,亦无它苦。商人戏滴酒口中,其面亦赤。以物食之,凡物必食,食多觉膊内肉涨起,疑胃在其中也;或不食之,则一臂痹焉。有善医者,教其历试诸药,金石草木悉与之。至贝母,其疮乃聚眉闭口。商人喜曰:"此药必治也。"因以小苇筒毁其口灌之,数日成痂,遂愈。
段成式听许卑山人说,在江南,数十年前有一商人,左胳膊上生有一疮,形如人面,触摸上去并无疼痛感。奇怪的不在于此,而在于:商人好酒,有一次无聊中将酒滴入那人面口中,那脸竟慢慢变红;若将食物放置其嘴边,则必食之,吃多了商人便会感觉胳膊发胀。但若是不吃,该臂膀就会感到麻痹无力。
这般怪象搞得商人很是头疼,遍求名医,也不知如何下药。后来,终寻得一位医术高超者,为其出了一个偏方。说是偏方,倒也实在,怎么着呢,那大夫说:"你就把能买到的药草都买来吧,我们一样一样地试。"商人很愤怒,这算什么偏方?不过,也实在没别的好办法,只好依其计而行。
随后的日子遍试诸药,但每次抹上药都被那臂上人面吃掉,最后连金石末和草木屑都用上了,仍挡不住那不断咀嚼的嘴巴。好在大夫和商人都没放弃,当用到贝母,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时,只见那人面紧闭着嘴,样子很怯,大夫大笑,商人也喜,说道:"此药必治我这病啊!"随后,大夫又取来一堆贝母,捣碎后塞进那人面嘴中,数日后商人的疮处结痂,其病遂愈。”
是否小酒井不木也看过这本中国古代的鬼故事大全呢。
《恋爱曲线》读后感(五):被摆了一道
咳咳,那啥,之前我貌似也多少提点过小酒井博士,所以,反正大家也不喜欢在这里看我唧唧歪歪地说废话,所以还是上链接,开篇介绍请自行参考,这里不再赘言
以上,开始本篇。
当初看了小酒井博士的几个小短篇,甚喜,觉得在如此时代又有如此想象力之人真不少有,一种遍寻知音的感觉油然而生。所以这两天拿起小酒井的这本短篇集《恋爱曲线》,心中自然雀跃不已,想看看到底还能给我多少震撼……
于是,现在,前言撤回,如果还来得及的话……
我只想说大概小酒井博士之精华已经确实浓缩至那本浅薄的册子之中了吧,剩下的这些,实在是……用个我已经用烂的评价:真是时代的产物!
咳咳,冷静冷静。整体评价什么的就参考上面的传送门,接下来简单说说各篇目,当然,短篇什么的说太多就泄了,所以点到为止,感兴趣的童鞋请自行入坑,怀着和世人观感不同的我只能在一旁默默守护你们了。
随便一提,几篇重复篇目如《恋爱曲线》《人油蜡烛(尸体蜡烛)》《痴人复仇(愚人的复仇)》什么的,我也不再多说了。
自此将收录的20篇短篇按照个人推荐级别分类
一等强推《恋爱曲线》《人工心脏》【←传闻中的日本科幻开山之作,自由其妙处可言,无论是想象力还是其对于机械论的思考】
二等品(有亮点,玩得技术不高明)
《相似的秘密》
《血友病》【对于信仰力量的思考】
《疯女人和狗》【别有风味的怪谈】
《卑鄙的毒杀》【有个让我震撼兴趣的亮点】
三等品(梗老,阅读量大的童鞋容易看破而后无味)
《犬神》【前期尚可,后期荒诞得让人可笑,毁气氛有点可惜】
《遗传》【老梗】
《手术》【烂梗】
《安乐死术》【老梗】
《印象》【烂梗】
《死之接吻》【有亮点,但还是想说一句这梗真老,玩得真烂】
《痴人复仇》【老梗,略微破绽】
《染血的酒杯》【就一个怪谈风故事,还有个奇妙得让人不忍直视的破绽】
《猫和村正》【有点怪谈风,玩不好】
《因鼻子引发的杀人事件》【玩不好】
四等品(食之无味)
《按摩》【你就坑爹吧】
《肉瘤》【哈……?】
《第一次出诊》【……】
《人油蜡烛》【我就真不明白这《故事会》风格的东西怎么就这么多人喜欢呢,果然我的观感和主流大众落差甚大】
结论:
不乏先进,但多为时代的产物;
文笔一般(应该也就那时代的平均水平),气氛部分还行,玩的水平真心参差不齐;
别当什么推理了,就当是什么故事集看看就行,说实话小酒井的质量真的不算高,嘛,或许也大概只是我对于这类题材的评价标准比较高吧;
另外,某些篇章中可以隐隐窥探那个时代日本医学界的边边角角,有点参考价值。
最后八卦下,吉林居然计划要出五本小酒井……博士你在39年的光阴中到底写了多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