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疆》经典观后感集
《行疆》是一部由况露执导,况露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行疆》观后感(一):大爱行疆
在我休假期间 无意中发现的 我承认我是纪录片迷 不管国内还是国外 旅行 探秘 荒野求生 美食 人文都不会放过!行疆确实挺不错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生而言 首先他的毅力和说走就走的青春朝气就让人点赞!是我目前看过的最青涩 真实 纯粹的片子!基本没有让人发吐的教条 豪言壮语 那么真切和朴实 非常难得!以后还会继续关注 对于没有勇气没有时间的我 通过勇者的双腿与眼睛去发现了解未知的世界 非常高兴
无意间点优酷进去一看这部纪录片,觉得与众不同,一开始打动我的是况露和同学们道别时而开始的场景,用骑行来记录毕业,这是多数人不会想到的方式,而且况露本人的骑行之旅长且波折,正如那句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部纪录片给我的感觉是热血青春,人生无畏。几年过去,这部片子仍然深有感触,也许这是一个时代给一代人的共鸣,作为一个热血大学青年,我也觉得自己应该有一场说走就走的“行疆之旅”。
《行疆》观后感(三):心向往之
目前最好的骑行大片——没有之一!
单人单骑穿行半个中国,尤其大美新疆,天上西藏。了不起的年轻人,看不尽的风景画,道不完的边塞情。总是被一个个出现的市井小民所感动,总是被一帧帧精美的山水画面所震撼!
秦岭深处的独居人,哈密淳朴的建设兵团后代,塔里木沙漠的班房夫妇,新藏线上的施工队……从片中不经意间就发现人性的光辉灿烂和美好;不高大却真实,不刻骨却难忘,不璀璨却光明,不舍离却踏上前方的路~
给喜欢户外和骑行的朋友推荐一部64集纪录片——《行疆》。男主角况露大四毕业后单人单车骑行10248公里历时134天,全程住帐篷和自己做饭,只用一部淘宝800元包邮的卡片相机拍了600多G素材自己剪辑制作。尽管这部纪录片没有精良的设备和精美的画面,但是一个个最真实的镜头和朴实的语言才是最打动人心的。同时也期待我自己的骑行G318之旅能早日到来。最后还是那句话,有些事情,年轻的时候不去做,就再也没有机会去做了。
《行疆》观后感(五):用脚步去丈量,用眼睛去发现
无意中看到,主要是被他的勇气所折服。就一个刚毕业的非摄影或剪辑相关专业的人而言,能做出来已经非常难得了。但是豆瓣9.6的评分,应该有很大一部分的个人感情和鼓励的成分。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因为能预见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而止步不前,所以能够开始已经难能可贵了,更何况坚持到了最后,实在勇气可嘉。也不得不提一句,如果是一个女生,即使有这样的想法,也不可能完成。
同时,影片中还记录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和事,他只是记录,而没有对这些人和事用自己的主观意志去进行修饰和升华,让我们能看到原汁原味的生活,这一点也非常不容易。
《行疆》观后感(六):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况露的这部原汁原味的纪录片。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剪辑一人独立完成!
自己本身很喜欢骑行,个中滋味我是能理解的,主人公一个人上路,经常露宿荒郊野外,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100多天,1万多公里,从酷暑到严寒,从平原到戈壁,从荒漠到雪域……作者克服了很多困难,完成了这部39集纪录片。
如果说中国人文纪录片的标杆是《再说长江》,那最有诚意的独立纪录片,必然是这部《行疆》。
作者受限于时间,拍摄设备和个体认知,本片还有很多瑕疵,但瑕不掩瑜!
感谢况露为我们呈现的另类西部中国!
《行疆》观后感(七):向往的地方
前几天看豆友说程浩的文字,他说程浩的文字其实并没有全都成为铅字的必要,有的时候全然是足不出户宅男的呐喊。但我觉得毕竟真实,而真实的东西往往动人,和编的故事全然不同,因为真实的故事永远不会有破绽,再简单的文字也能有清晰的感觉。程浩得着病,病魔呼啸着在他青春年少的岁月夺走他身体的自由,于是思想开始代替身体,尽力弥补甚至试图超越,人的青春往往痛苦,而痛苦往往来自年轻的不屈和少年意气的桀骜,这也许就是年轻,也许就是物理上的活力,它自然而然的映射人的心理,自然心也活力四射,也同样不畏艰难,勇敢,跳跃。有的事不做,以后就机会不多了,是啊,我们都怕老去,都怕青春走的太快,告诫自己一直要到八十岁依然保持年轻的心态,但毕竟那时难免行将就木。
有幸看到况哥的故事。既然学渣的我,书读不明白,行万里路也很不错的,心里全都是对这种旅程和故事的向往。也许有一天我能踩着单车出发,像况露哥一样,向永远神秘的下一个终点进发。
《行疆》观后感(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纪录片迷,记得最早看的一部纪录片《话说长江》,经典之作!但“像我者死”,以后的国内尤其是风景纪录片一律磅礴的音乐,
众多PS的影像,找些群众演员摆拍,自以为艺术手法表现,实则拙劣不堪。俗不可耐。
因为他们忘记了纪录片的初心-“真实”,用真实的影像,声音去激荡观影者的内心,从而与其达到身临其境的共鸣,
人类本来就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比如:花的盛放,鸟的鸣唱,雨水的滴答,都能引起人无尽的美感和思索,小巷里商贩叫卖的快乐,被父母的责骂的伤心,
那一个不是童年温暖的回忆?我们不需要矫揉造作的东西,真实的事物就是最美的。
本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油腻脏乱的早餐店、泥泞不堪的县乡道、追着你索要东西的小孩......,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中国的另一面.总之,好片无需多评,初始觉得视频很粗,但如果你是一个真心热爱大自然,热爱真实的社会生活,该片会让你有一种“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的感觉。
《行疆》观后感(九):信之所向,素履以往。
很喜欢况兄的一句话:“你是一个怎样思想的人,你回来后大抵依然还是怎样的人。”确实,一段骑行,也是一段人生,我们都在不断的认识自我。 当你为一段旅程精心准备了很多的行囊,正启程时,你会发现,车子太重,东西太多,骑得吃力。然而,当你骑出几米之后,觉得也没有多艰难。也许上坡会比他们更加幸苦,但是,既然驮着比他们多得多的东西,那么下坡就能比他们快得多。旅行终将有一天会结束,每段行程也会有终点,在路上的我们,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偶尔摔了车,偶尔歇下来看看风景,都正常不过。但是如果你是不想骑了,觉得坚持下去毫无意义,那么有可能你的终点就在这里了,望着别人的身影,如果可以欣然一笑,也还不错,毕竟,每个人的目的地不尽相同。 骑到终点固然重要,但是骑行的过程更让人愉快,我一直坚信一段旅程只不过是风土人情,沿途的风景,走过的土地,当地的人文,人与人纯粹的情谊。经历过这些,我们还是我们,只是更加笃定自己是怎样的人,想过怎样的生活。
《行疆》观后感(十):一看就停不下来
看到第三系列依然感动 今天用电脑开所以看了零散弹幕 感觉全部看完一遍后可以开弹幕回撸一遍 很多有共鸣搞笑或戳心的只言片语 比如 精彩总是一瞬间 但大多在熟视无睹中过去
后面路上各种疆友会面 聊共同的兴趣爱好 把酒言欢爽快告别 没有互相的物质身份炫耀 只有尊重和热情 生在这世俗间越来越难寻那份单纯的交往
感动温暖治愈辽阔悠远
有些事就是这样 很多纪录片团队刻意去做反而没有况露一个人这么自由自在随机应变的边走边拍有趣 纪录片的核心就是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