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俱乐部》影评精选
《地理俱乐部》是一部由加里·恩汀执导,安娜·盖斯泰尔 / 斯科特·巴库拉 / 玛琳·辛科主演的一部喜剧 / 同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搜了下,原著影响力很广。编导是对80后双胞胎,一个写一个导,只是,完成度不太好......
●这电影拍着拍着自己都冷场了,编剧几乎把所有校园青春电影的元素都加在里面了,橄榄球、社团、sex,gay但是都太散了,最后拍成四不像,以致于电影结尾很多人说“就这么完了?”
●这种片子太难打分了,虽然烂俗吧,但至少还是有职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表演也好镜头也好剪辑也好,都还蛮出色的,就是底本实在是青春小说没法儿再出什么彩了。个人而言,我特别喜欢“地理俱乐部”这个梗,男猪更是美得晶莹剔透。不过考虑到脸谱化的人物,虽然效果很好,但还是不能上四星。
●High school gay romantic
●一方面,美型深柜少年在小明的带领下加入了“挂着羊头卖狗肉”的Glee Club,从此节操是路人。另一方面,橄榄球队金发帅男队长爱打球更爱美人怎奈深柜情人要名分,从此劳燕两分飞。电影本是三星命,怎奈帅哥太撩人。
●这才是美国当代中学生应该有的生活,没有故作深沉,没有故作戏剧,没有俗套,只有简单的生活的变化!让人羡慕,好一幕美国梦!
●揍似太一般了。。是在无可圈可点之处。。
一帮高中的老朋友聚会时,酒酣之际,不免回忆一下当年的时光,大家早就对当年学习的枯燥抛之脑后,谈论的都是谁又偷偷爱上谁,谁又偷偷给谁写了多少封情书,谁后来和谁有没有在一起,谁最后穿上了谁的嫁衣。但是,从来没有过这部电影中的这种爱情,我们当年对异性间的爱情都扭扭捏捏,何况是同性?
不亏是美国人,拍的片子思路就是放得开,除了描写了高中生活活泼快乐的一面,还竟然有了一种男男的爱情,竟然让人看着还有一股小清新,不知不觉的恨不得要喊出他们就应该在一起。
只能说,导演,牛。
《地理俱乐部》影评(二):感觉超级棒的片子,中和了现实与理想
看了好多人说这个片子不好,没感觉哪里不好,超级棒有木有!
男主是个刚刚十六岁的少年,对这个世界的情爱才刚刚懵懂,遇到一个美好的少年,然后现实生活的问题就出现了。
男主想要一个能随心生活的环境,男二想要理想社会中的地位和光环,两个人在一起确实赏心悦目,但是实际上想要的并不一样,如果男主也想要光环耀眼,完全可以早早参加橄榄球队,伪装成直男,没必要做个默默无闻的人。
男主和小胖子的友谊才是最惹人羡慕的,有个支持自己的朋友才是人生最大的收货。
至于恋爱什么的, 虽然没有在一起,但是我相信这段故事绝对是男主以后生活中很美好的回忆,“我们虽然没有在一起,但是我曾经爱你”
男主真正长大之后这绝对是一段超级赞的经历。
反正很好看就对了
《地理俱乐部》影评(三):清新却不小清新
《地理俱乐部》故事题材不新,一个困惑的高中小哥的自我认同和出柜之路。
但拍得很好,整个故事甜而不腻,清新而不压抑。个人认为是同类题材中的佳作。【当然不能不提主角颜很赞(你够)】
Russell的困惑觉醒出柜之路正能量满满,很对我胃口。比起大多数同志题材电影的忧郁,正面温馨的感觉更切合我对同志题材的期望。
小清新忧郁的同志电影看多了,自己也会变得忧郁起来,对未来的感情失去信心。感觉不是一件好事。
Kevin的颜和身材都正爆屏幕。他有着全小镇最开明的父母却不愿出柜。也许是因为青春的困惑,但更多可能是因为对自己同志身份的不认同和抵触。或许也代表了某种岂能尽如人意的无奈。
结局不是皆大欢喜的Happy Ending。
作为不看大团圆结局会死星人的我却并不觉得很遗憾。
导演对这部片子的期望是不仅仅局限于一部轻松愉快地爆米花电影的,这点从诸多对主人公心理的侧面描述,一些带有象征意义的重复镜头,“不完美”的结局可以看出。但是也许是限于题材的原因,影片立意上也并非十分深刻。我却很喜欢这种欲满未满的感觉。
电影因此多了许多分可以咀嚼的余味。
片中光线镜头运用很好,几场吻戏都拍得很美很赞。剧中有很多很多小细节,第一次看可能会忽略,但重温时会让人注意到导演的用心。
《地理俱乐部》影评(四):这就是成长啊
这是一部很简单的青春电影,看起来不费劲,不用动脑也不用动情。
镜头很唯美,一场雨中吻戏,一场车前吻戏,几次骑单车,看着很舒服。
演员颜值够,演技也过关,台词及格,情节俗套,风格清新,最后也不算BE。
Russel虽然前期一直很懦弱,但在被出柜后能够勇敢地做自己,还将原本掩人耳目的互助小组公开化,以帮助更多的人。Kevin其实不渣,只是在出柜与荣耀之间选择了后者。其实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无法强求,或许身为观众的我们觉得Kevin依然深柜可悲,但外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也是不对的。
所以电影其实在同性情节上着墨不太多,而是聚焦于Russel的成长,他从原来唯唯诺诺,不敢公开性取向,不敢拒绝朋友的请求的少年,成长为一个勇敢的,有责任担当的人,这才是导演想要告诉观众的,在选择中成长,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才是最重要的。
题外话:这部电影改编自系列小说《The Russel Middlebrook Series》第一部,我在网上找来了原著看。其实后续也很精彩,可惜没人来拍。当然后续就更着墨于Russel的恋情了。忍不住“剧透”一下,Russel之后交了两个男朋友,一个叫Web,一个叫Otto,还和一个叫Wade的人有过暧昧。在Russel与Otto异地交往期间,Kevin又回到Russel生活且为他出柜,但听Russel说他已经有新男友后假装混蛋彻底伤了Russel的心。在第四部的最后Russel从Min那里知道了真相,重新投入Kevin的怀抱。
《地理俱乐部》影评(五):有关结局,说两句……
刚看完这部电影,趁着记忆还新鲜的时候,来写几句吧……
最初被这部影片吸引,倒不是因为影片简介,而是看了太多主题沉重的同志电影,想换换口味,既然这是校园主题的,应该属于小清新一类的吧,而且还是喜剧,所以就下载下来看了……
首先,看完的第一感觉是,为什么好像没有结局似的,到影片的最末,连字幕都放完了,我还是不知道主角有没有和他喜欢的男孩在一起,直叫人郁闷啊……但是,回过头来,环顾整部影片,突然发现,电影的主线根本不是主角的爱情归属问题,而是关于青少年对性别和性取向的自我认同以及对他人尊重的渴望。
(以下稍有剧透)
电影的开始,我们首先知道有一个曾在厕所自慰的少年,但对他着墨不多,然后是主角罗素和凯文接吻时被华裔少女茗撞见,茗希望罗素加入地理俱乐部,但好笑的是,地理俱乐部究竟是个什么性质的俱乐部,谁都说不上来,反正看起来是一群怪人的聚集地。接下来发生了两方面的事情,一个是在课堂上讲述性教育的老师被停课,一个是那个曾经自慰的少年被欺负,而罗素是参与者之一,不久罗素被大家发现是同志,遭到疏离。到此为止,所有一个普通高中对LGBT人士的态度就全部呈现出来了,自然,这种歧视的态度是错误的。于是,地理俱乐部开始起作用了,这原来是一个男女同性恋互助小组,目的在于帮助大家正确进行自我性别和性取向的认同和接纳,以及帮助大家正确认识和对待LGBT人士。谁都没想到,它的第一次聚会竟引来了很多人,那个老师也是支持者之一,而且在这个老师的课上,主角和他哥们展现的同志爸爸照顾孩子的情景获得了老师的赞扬和同学们的理解,于是就这样HE了。虽说这种由少数人改变整个学校的传奇性故事真的很俗,但也许因为自己也身处校园吧,很有感触,那种因为自己的特别而被他人尤其是昔日朋友疏远的感觉,真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起的。换做自己,可能会因此拒绝去学校,一味逃避,反正不可能勇敢的站出来,告诉大家自己是同性恋,自己很骄傲(可以说,现在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采取这种态度,能不出柜就不出柜,谁也不想无故被出柜)。不过,这其中也有一些例外的,比如,主角的那个胖哥们,在得知主角的性取向后,不但没有歧视他,反而大力支持主角和地理俱乐部,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发小,铁哥们儿的含义吧。
好了,接下来说说主角(罗素)和他喜欢的男孩(凯文)的事情吧。很明显,最开始的时候,是凯文主动接近罗素的,他请罗素帮忙教他作业,后来又主动吻罗素,并把罗素招进橄榄球队,甚至还带罗素回家见父母(值得一提的是,凯文的父母真的开明到某种境界啊),这一切的一切,仿佛在告诉大家,他是真的喜欢罗素的。但不幸的是,在罗素被大家冷落,孤立的时候,他竟然没有帮上任何忙,甚至罗素被开除出球队的消息,也是凯文亲口告诉罗素的,当着许多人的面……当罗素想要理清他俩的关系时,凯文退缩了,为了自己的橄榄球,奖学金和光明的前途,甚至还想和罗素做秘密情人。看到这儿,真的很想吼一句,你丫那么不负责任,当初干嘛要去招惹人家啊?!口口声声说着喜欢别人,怎么不在别人难过时陪在他身旁?怎么不去支持他啊?怎么不去支持地理俱乐部啊?其实说到底,他俩的故事不过是为了引出地理俱乐部的存在及其作用,不过是为了推动剧情的发展罢了……所以,对于结局,他俩究竟有没有在一起,已经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