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天才少年年薪201万,看到前辈还会叫老师吗?
Francesco Bongiorni
最近办公室又来了一些实习生,我没有具体带哪一个,所以都是泛泛之交。这泛泛之交也有一些观感。
实习生从礼貌角度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逢人微笑叫老师的;另一类是擦肩而过的。今年的实习生基本是后一款,甚至有几个,洗手间,走廊,直播室遇到,你跟TA笑一下,TA也没反应的。
不能简单粗暴地以此来评价孩子们,有的人外向一点,有的人害羞一点,正常。何况这是火星文的一代,表达情绪都只会说XSWL这样的代号的。再说现在的孩子们内心也不认为你们先进山门的有什么过人之处,无非是多熬了几年而已。我在31年前刚进电台的时候也是改良传统广播进来的,没有后来者的拘谨和谦卑。但我当时还是逢人就叫老师,搞得即将退休的女老师们纷纷要给我介绍对象。
这确实是一个不拘年龄的时代,华为刚招了几个天才少年,刚毕业年薪就201万,156万。
听说想教育别人就说明自己老了,但我今天还是想就自己的感受诚实地和实习生们说几句。
首先,这个世界确实不是年龄大就能力大,经验多,办得成事。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认知获得的点不一样,经验也因此不同。比如我们主持人,我的经验是字正腔圆不是主持人最重要的技能,信息整合能力、逻辑和思考力才是,当然,嘴皮子跟得上想法是基础。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字正腔圆与否是一票否决的主持人专业技能。
这样一来,实习生跟着不同的老师就会产生不同的经验。另外,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经验经常会变成废纸,老师们也在不断地学习,也可能有些技术部分,你们上来就比有的老师强。比如各种技术软件,可能你们比有些老师更熟悉。
但无论是哪类老师,我认为实习生都应该礼貌地主动打招呼,叫一声“老师好”。
从基本礼貌上来说,后辈对前辈,后生对师傅主动打招呼算是基本素养吧,这个和你服不服这个人基本没关系,何况大部分老师你也不了解。
老师也是人,喜欢和亲切的人交流,交流欲望和交流感比较强的实习生可以得到更多的行业信息,对话和上岗的机会。
当时陈周来我们台实习,她开始并不是跟我的。有一天,她跟我说:鲁瑾老师,你有什么活派给我,我来做。她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是明媚的笑容。
然后,我们师徒一场到今天,她工作以后每年我生日她都给我定制不一样的蛋糕,极尽对我的嘲笑,比如嘲笑我曾爱吃猪脑,一把年纪穿比基尼等等。
而我也替她扛过雷,也是送她出嫁的那个人。更重要的是,我们一起开始做向阳花基金,直到今天。
华为的天才少年,录取前经历了七轮考试,我相信专业水准是第一位的,但沟通的感觉和能力肯定不差的。
本届实习生,我觉得懵神的比较多。他们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也不交流,也不去了解和观察老师们各自的擅长。陈周后来跟我说,她在办公室呆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了各位老师的特点,各人的长处短处一目了然,结合她自己的目标,她主动选择跟谁实习。我不是变相夸自己,而是说她会发现每个人值得交流的部分。就像有关音乐,菡子是我永远的老师,她对世界音乐的了解和掌握是我不可企及的,而她从时间上只是我的后辈,她考台里的时候我是监考老师。但当我了解她的专业以后,这个部分我从来都是以她为师。
这是除了礼貌以外,我想和实习生说的第二点: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和空间,来之前你先百度各位老师,然后多交流,短时间搞清楚他们各自的特长,结合自己的兴趣,找对人去跟,去交流。关键是你要主动地去发现,不要把自己当成流水线上的一个棋子,把老师也当成流水线上的一个棋子。
第三点我想说的是,现在老师带实习生无可避免地会当成劳动力。这没什么,老师也是劳动力而已。不要以完成任务的心情拨一拨动一动,而要去深度参与项目。经验和判断力可能还不到位,参与时难免被否决,但没关系,被否决的过程,你也会发现为什么被否决,从中获得经验。
说实话,我也是个经常不识好歹的骄傲的人,也经常对各路所谓权威和评比冷笑,但这建立在我学着去建立自己的判断体系的基础上。我不是所有权威都不服,我只是不以权威这两个字作为判断标准。
但基本礼貌是应该有的。
END.
现在加入“鲁智深姐姐读书会”
送蓝牙无线耳机
▲
长按识别,
前往“读书中心”,
加入「鲁智深姐姐读书会」
今日上新
《杰克·韦尔奇自传》
已经加入会员的可以用小程序收听
一边用微信一边收听,两不影响
发送“小程序”至公众号即可获得
发送“读书”了解更多
”
点击链接看近期的文章
如果你的父母摔倒在家中无人救援
眼睛完美放电,你需要这款眼霜,去掉熊猫眼,还不长脂肪粒!
《三十而已》顾佳:骗骗土豪的N种方式
夫妻的世界:大人别闹,孩子就安心了
作者:鲁瑾 电台主持人/专栏作者
请点“在看”,我们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