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郑爽又崩溃了?直播带货赶走主持人,发飙劝粉丝别买:她到底在做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郑爽又崩溃了?直播带货赶走主持人,发飙劝粉丝别买:她到底在做

2020-08-24 20:46:16 作者:芒来小姐 来源:三点一弯钩 阅读:载入中…

郑爽又崩溃了?直播带货赶走主持人,发飙劝粉丝别买:她到底在做

  芒来小姐

  三点一弯钩主笔团

  最近,郑爽又翻车了。

  在某平台直播卖货中,郑爽突然情绪失控,赶走其他主播

  20号,郑爽微博预告说要带货。

  作为直播首秀,又是某平台的代言人,郑爽这次带货不仅请来了两个无偿帮忙的带货主播,还彩排了好几次。

  本以为精心准备就会万无一失,没想到直播到一半,郑爽崩溃了。

  她嫌弃男主播“话太多”,吐槽女主播“太可怕”,开始宣告“主权”,表示这是她的直播间,暗中支使他们下场

  但两位主播坚持带货,郑爽干脆明了受不了太强目的性销售模式的卖货……”

  然后产品试吃不吃,试用不用。

  男主播拿出她代言口红,她居然说“不知道”“不懂怎么推荐”。

  她接着说直播很累,起身离开,几秒后又回来,赶走了两位搭档

  终于,直播间只剩她一人,郑爽开启“嘴炮”模式,抨击商业味太浓的卖货让人很不舒服,不舒服就要说不。

  发泄完之后,她开始自己带货,一会儿忘记商品价格,一会儿优惠……简直一团麻。

  后来两位主播发微博说,自己之所以坚持带货,是因为商家给了钱,金额还不小。短短五个小时,光坑位费郑爽方就收了上千万。

  但自己没拿一分钱,连机票酒店都自掏腰包,只不过本着主播的职业精神,对商负责,所以卖力宣传而已,可这在郑爽眼里成了“销售目的性太强”。

  虽然被中途赶走,但男主持表示并不介意,私底下郑爽也有向他道歉。

  但网友不买账,纷纷指责郑爽太疯癫,太不敬业需要随身携带医生

  郑爽真的疯癫了吗?

  她很早就明确表示:我没疯,所有事情就是为了娱乐而娱乐而已。

  但外人评价这个东西,真的要立场

  站在郑爽的立场上,她不吃亏,通过这场秀知道自己不适合直播行业,坦言以后也不会再涉足;

  可站在商家的立场上,实体难做,求助直播,咬牙扔出几万乃至几十万广告费,结果全部打水漂,你觉得他们能心平气和接受现实吗?

  恐怕很难。

  因此,网友的评价也好坏参半:

  喜欢她的人认为她是可以理解的,真实

  

  讨厌她的人认为她缺少职业道德,难以理解,言行疯魔

  郑爽这件事,让我想起一个旅行认识朋友。他是一个两极分化的人,喜欢他的人都成了真朋友不喜欢他的人逢人就骂他。

  为什么人们对他的评价两极分化呢?

  因为他对金钱界限感非常模糊有钱时候大手大脚请客,结交一堆朋友;没钱的时候会到处求人借钱,但一次也没还过。

  我曾受惠于他的大方,也曾借给他一个平板电脑,结果有去无回

  每朋友向我问起他,我总会说:他是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但难得的是,他把“不尊重人”这点写在脸上,毫不掩饰。

  他曾向我坦言,他是个“不要脸” 人,但从不坑害别人,被人坑害也不会记恨,他把这叫做“赤子之心”,而我理解为“真小人总好过伪君子”。

  

  图片来源:《爱情公寓》

  郑爽也有这样一颗“赤子之心”,人们总是搞不明白,她为什么一会正常一会疯癫?

  但当你真的认识了这样的人,你会发现:

  那些所谓的社会常识和处事法则,在她身上一概不灵,她不可能适应你,你只能去适应她。

  最初以“清纯小花”形象出道的郑爽,还是个有些自卑胆怯的姑娘,和男友张翰一起上《天天向上》时,宛如一个小迷妹。

  变化发生在和张翰分手后,她自曝整容,暗喻张翰渣男,得到无数人的关注和同情。

  从那时起,郑爽就开始放飞自我:

  她的三任前任,恋爱时非常甜蜜,分手后都老死不相往来;

  她在大街上抽烟,开小号骂脏话,演戏不努力,上综艺敷衍,自曝没什么朋友,孤僻到了骨子里,但喜欢她的人和讨厌她的人,几乎各占一半。

  她宁愿当个“真实的讨厌鬼”,不想和她合作往来的人会避开她,愿意合作往来会了解她是怎样一个人,因而感到真诚。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郑爽高开低走,还是凭借一己之力,在人才众多的娱乐圈杀出自己的一席之地,凭一场卖货直播就能杀上热搜。

  郑爽是拎得清的,她只是不愿意对每个人都拎得清,这让她就像除草机一样,收割一切社会常识,把别人的处事逻辑,变成自己的形状。

  所以,越是社会常识约束严重的地方,越是容易被她搞得一团乱。

  就像这场直播,五个小时卖货,失败;主持人抢救,失败;最后只传递出两句话:

  我郑爽坑你了,那又怎样?你以后别找我合作不就完了;

  我郑爽发疯了,那又怎样?不喜欢我别关注我不就完了。

  就算你知道她疯癫又伤人,你能把她怎样呢?

  在“真实的讨厌鬼”的处事逻辑里,她是无法被打败的。

  那么问题来了:郑爽这性格到底怎么养成的?

  我只能说:如果不是从小不被父母尊重,想要做到如此目中无人,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郑爽的父母并不是名人,但近年和郑爽捆绑在一起,频繁在娱乐圈露面,逐渐为人们所知晓。

  身为父亲,他当然很爱郑爽,但这份爱并没有给出太多尊重。

  郑爽父亲利用女儿的名气,制造了一款和女儿同名的面膜,轻轻松松就把女儿的乳名变卖成商品。

  他点赞古力娜扎的黑评,在采访里当众骂人。

  于是成年之后,郑爽也不怎么会尊重别人。

  《花儿与少年》中,杨洋走丢,郑爽自责得偷偷哭,语言却十分冷漠,让杨洋大感失落。

  事情发生15天后,她才向杨洋道歉:我很喜欢你,但不会表达,因为我觉得没人想听这些,可如果你需要我做什么,我什么都愿意做。

  

  善良体贴,愿意付出爱;自我自卑,不懂重人。郑爽的性格是矛盾冲突的,这跟她的成长经历有关。

  郑爽父母“望女成凤”,5岁送她去参加比赛,12岁学舞蹈,还要求她功课考第一,但这些都没有问过郑爽本人的意愿。

  郑爽父亲从小就十分疼爱郑爽,但这份疼爱掺杂了太多约束。30岁的女儿参加拍摄工作,他发动全家贴身跟随,走在街上还帮女儿擦鼻涕,几乎溺爱。

  克莱因等教育学家认为,很多孩子的心理问题,就出在孩子和父母关系太好了,心理脐带从未被剪断过。

  18岁的孩子渴望获得尊重,但父母不见得理解什么是尊重,他们可能忽视孩子,导致她无法与他人共情;也可能溺爱孩子,让她活在一个和现实完全脱节的世界里。

  这也是郑爽低情商,情绪化,没有社会常识等问题的根源:

  她的世界不是客观世界,而是父母的世界;她的规则不是他人规则,而是父母的规则。

  

  即使已经长大成人,郑爽依然是爸爸捧在手心的女儿,她的一言一行都被父母保护着,这意味着她没有选择“做自己”的自由。

  一个人如果懂得尊重别人,就有机会洞悉人性更深的角落,意识到他人真实想法和自己理解的有差距,因而学会调整自我认知,提高社会感。

  可现在的郑爽,只有足够的爱,和零星的尊重。

  与其说她低情商,不如说,她根本就没有学会高情商的机会。

  为什么父母不愿意让孩子成长?学者费孝通认为:

  “父母眼中,孩子常是自己的一部分,是他理想自我重生一次的机会。”

  如果孩子成长了,有了自我意识,能够在社会中很好地独立生存,父母就没有寄托理想自我的载体了。

  对于拥有自卑情结的父母来说,这种打击是非常致命的。

  郑爽从小背负着父母的梦想在他乡学舞蹈

  因为他们的爱是“寄生”形式的,需要以孩子为载体才能生长,如果孩子独立,就等于理想破灭,他们失去了继续爱孩子的理由。

  为了证明“我的孩子不是独立个体”,他们会想方设法拉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干涉孩子认识世界的节奏,甚至扭曲她的认知。

  比如那句脍炙人口的“我是为你好”,当父母说出这句话,往往出发点是想把强加的想法,生硬扣在孩子身上。

  而面对父母的干涉,孩子往往有两个选择:要么听从父母的话,乖乖做他们想要的子女;

  要么拒绝父母干涉,让亲子关系陷入恶劣的僵局。

  孩子是没有选择权的,就算他们想要独立于父母的世界,也想要和父母维系好亲子关系,现实中也只能二选一。

  甚至,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像郑爽父亲,插足孩子恋爱,跟随孩子工作,几乎不给她独立生活的自由。

  这种情况下,孩子能怎么办呢?

  他们本质上还是独立个体,不可能因为父母单方面的渴望,变成父母纯粹的理想寄托,无论被压制多久,依然保有自我。

  短期被压制,或许相安无事,时间长了,必然会导致各种各样的心理或人格问题。

  比如自卑,敏感,情绪化,认知失调,不尊重他人感受……这些问题是在提醒孩子:要么把压抑的情绪发泄出来,要么把父母的心理脐带剪断,否则你会崩溃的。

  郑爽选择了前者,显然,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因为离不开父母,所以不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在社会上找不到安全感,最终还是回到父母身边。

  更明智的做法是后者:明确和父母划分距离,告诉他你已经长大了。你无法满足父母全部的愿望,对此你感到遗憾,但父母也要认识到,需要成长的不是孩子一个。

  父母同样也需要成长,想要理想自我,就自己去追求;想要更高的人生目标,就自己去奋斗。

  孩子不可能百分百让父母满意,可父母可以让孩子看到,“不满意”是怎样逐渐变成“满意”的。

  唯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承受责任,才能在社会与他人的关系中,获得爱和安全。

  以身作则,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尊重。

  - End -

  关于作者芒来小姐,资深男女观察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新书《姑娘,活得大气才够精彩》全网火热销售中,51个活得大气的故事和心得,告诉你长得漂亮不如心态漂亮。文章首发于公众号三点一弯钩(),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声明:文章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次心理咨询仅需99元

  长按识别,立即预约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