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硕士生跳江殉情,比贫穷更可怕的是......
01
这两天很多媒体都在报道一个惨剧。6月28日湖南大学刚毕业一年的一名硕士研究生跳珠江殉情。
陈陆洋曾在爱心人士的资助下,从家徒四壁的老家考入了中南大学。工作一年后又考入了湖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读硕士。
2019年7月,陈陆洋毕业并入职广州一家大型国企工作。但在今年6月28日凌晨,29岁的陈陆洋却选择跳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7日晚23时46分,他穿着黑色短袖短裤戴着口罩从广州猎德地铁站走出。
28日零点,他出现在猎德大桥上。零点6分,他爬上猎德大桥桥栏,没有任何犹豫地纵身跳入漆黑一片的珠江。
很多人都无法理解,那么多困难时刻他都熬过来了,为什么在开始“收获”的时节,却匆匆地结束了刚刚绽放的生命?
刚上高中时因为身体瘦弱差点跟不上学校学习,冬天打不到热水他就用冷水洗澡。
母亲罗细英曾说前往陪读,但陈陆洋拒绝了,他对父母说,他会努力克服生活上的困难,把学习搞好。而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全家的骄傲。
今年6月6日下午,哥哥陈立平收到了陈陆洋女友蓝蓝的短信,她说:“陈陆洋的情绪很不好。”
6月28日,当蓝蓝再次联系到哥哥陈立平时则是通知他,陈陆洋出事了。
陈陆洋出事后,哥哥陈立平看到弟弟从6月9日到6月27日写下的18篇日记,里面记录了他与女友分手后因无法面对现实,而最终选择殉情的整个情绪过程。
对于陈陆洋的选择,曾经一直资助他读书的资助人林峰说:“他不该这样,他还有很多选择,很心疼很惋惜。”
02
现在网上很多人骂陈陆洋懦弱、自私,辜负了家人和资助人对他的期望,辜负了社会对他的帮助。
毕竟,一般人感情受挫,虽然痛苦,但不至于走上自杀这条路。除了爱情,我们还有很多情感的牵绊。
也有一些网友责怪陈陆洋的前女友,“如果女友分手时,对他态度好一些,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但这件事上,他的前女友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不爱了就放手,因为对方要的不是态度而是再也付不出的爱情。
网上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家境贫寒的陈陆洋,因为贫穷和自卑,而失去了生活的热情。
尽管看起来,因为女友分手而导致陈陆洋走上了绝路,但无论失去爱情还是贫穷,其实都并不算是真正的悲剧根源。
其实抑郁症患者之所以容易自杀,就是活着活着,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了。
也许他一路走来,都是孤独的一个人在奋斗,从来没有人走到过他孤独的心中。
当他谈恋爱的时候,突然生命中照进了一束光,于是他把意义寄托在女友身上。
当失去了唯一的寄托时,身边的一切仿佛都失去了意义,包括自己的生命。
可能有人会说,他有父母兄弟,还有同事朋友,以及资助他的社会人士,这么多关心他的人,他怎么会认为没有意义呢?
其实,不知他人苦,就莫劝他人善。
在心理学里,有一个词叫社会支持系统,它对我们每一个人都至关重要。
所谓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指的是个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能获得的、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援。
通俗的理解,就是一个人之所以能够面对和应付各种社会压力,是需要有其他人提供物质或心理的支持的。
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身心状况就容易健康。
我们有多少支持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内心深处的安全感。
从各种新闻报道中的信息可以看出,陈陆洋高中时曾拒绝了妈妈的陪读,哥哥因生活压力无暇赶去看弟弟,即便和弟弟通话也是免不了对他责骂。
我们不能要求人人都是心理医生,都能做到理解和宽慰他人。但每个人身边一定会有那么一两个人是你愿意信任且能够“懂”的人。
有时候,甚至只是一两句贴心温暖的话,就足以让人燃起希望的光。但一定要有那个人。
03
心理学上有过一个研究,一个人能否从重创中恢复,40%取决于他是否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有些人虽然拥有庞大的社会关系网络,却不一定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当他们陷入困境时,依然是孤立无援,这种状态下人是容易走极端的。
社会支持体系并不等同于社会关系,不少人身边亲人很多,但依然可能得不到支持。更有甚者,还有可能从亲人那里受到更大的伤害。
比如,有些人遇到困难,不敢向家人求助。因为他知道从家人那里获得的的很可能是责备和奚落。
家人的不理解,让困难变得难上加难。这样的人也许会选择自我封闭,自己默默承担一切。
这样的模式,又会让他渐渐失去了获得更多社会支持的机会。
无论是谁,每个人内心深处都需要被理解,都希望在撑不下去的时候获得支持和慰藉。
在陈陆洋的悲剧中,我看到的是,我们应该重视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体系。
那怎样建立和维护你的社会支持系统呢?
1、不要羞于求助,因为求助不等于依赖。
依赖是指自己明明能做的事却让别人为自己做,而求助是指,当自己难以应付局面时向他人寻求帮助。
我们的困难需要社会支持分担,我们的快乐也需要社会支持的分享。而且,助人也是一种心理需求。
2、天生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不等于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是一种互相的关心帮助与内心的交流分享。
三五好友相伴,甚至深夜情感热线都可以成为社会支持体系的一部分。
3、除了熟识的朋友之外,一些专业机构也可以成为一个人社会支持系统的一部分,比如心理上有困扰,也可以打心理热线电话或去做心理咨询等等。
这个世界也许不那么完美,但也不是太糟糕。因为总会有一些温暖的人可以陪你穿越黑夜,等到黎明。记得从你的身边去找到他们。
附社会支持系统自测题目:
1.在你的上司当中,你最喜欢谁?
2.为完成一个重要的使命,你派谁?
3.为商讨新的观念,你找谁?
4.郊游消遣,你找谁做伴?
5.面临严重问题,你会找谁帮忙?
6.经济拮据时,你向谁开口?
7.被困孤岛,你巴不得谁在身边?
8.奉命出国,你把家务托给谁照顾?
9.倒在病床上,你喜欢谁来照顾?
10.当你与男朋友或女朋友分手时,或者你的婚姻出现问题时,你会向谁倾诉?
11.若你与家人吵架,你会找谁倾诉?
12.当你获得别人称赞或者嘉许时,你会与谁分享?
13.若你的考试成绩不理想,你会向谁说?
14.当你在功课上有问题时,会向谁请教?
15.若你在事业上要作决定时,会向谁询问意见?
在上面15个问题中,你列出了多少个人?除了家人、恋人,还剩下几个?这些具体的人构成了你的支持系统。
如果是少于3人,你的支持系统很不完善。
如果是3-5人,你的支持系统不太完善。
如果是5-8人,你的支持系统比较完善。
如果是8人以上,你的支持系统非常完善。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或者转发给家人朋友。
对啦,因为微信公众号改版了,看完记得点个在看,这样你才能及时看到我的文章呢。
ps
为了感谢大家平时对我文章的支持和转发,特开设了“语姐读信”栏目,回答大家个性化问题。
文章采用匿名形式发布。(由于问题比较多,会分期陆续回答。可以关注每期的语姐读信哦。)
【语姐读信】留言问题的方式:
1、后台回复“写信”,会收到一个填写问题的链接。填写提交即可。
2、直接“阅读原文”填写问题。
如果你有些隐私不方便被写成文章,或希望获得更详细指导,也可以选择收费咨询方式。
语姐姐已开放个案咨询名额(远程微信语音通话)。
咨询范围:婚姻情感、个人发展、原生创伤。
添加助理,预约咨询时间。
语姐姐是谁:
上海外国语大学MBA,10+企业品牌定位咨询经验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身心疗愈、个人发展咨询
专注于个体成长发展,尤其思维、认知、视野的提升
还著有系列幽默、温和、富有深意的育儿实践文章
最新阅读(点击标题即可读):
我劝妹妹考编制,却被怼:为你好,原来真的是谎言?
我家两代女人没一个过得好的,我对婚姻不再向往,整日无力感,还有“救”吗?
没能力没工作的我得不到老公的支持,还被婆婆刁难,人生真的陷入了死胡同吗?
“欠钱不还的朋友,突然说要还我钱了,结果又被骗了!”:为什么劝你不要高估人性?
老公不爱说话沟通,只爱玩手机,我快闷死了!这样的婚姻还有救吗?
▼▼▼
→看完记得点“在看”,让我知道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