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的背后,其实是控制
上周一直播的话题是关于讨好型人格的,我们先来看看,以下几点感受,你有过吗?
很多朋友在直播评论区说全中,看来很多人有过这样的感觉,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
李文瑶:首先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感受型的问题,就好像跟什么是讨好型人格有一点关系,每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定义,对于讨好型人格,我们抛弃所有的心理学上的知识,或者是那些理论,其实我觉得就很简单的一条,你觉得在人际当中你有没有过多的委屈自己,去迎合别人。
当然我们在人际当中不可避免要做一些妥协,或者说是你委屈自己的地方,你可以去评估一个比例,比如说你有7成的时间是在委屈自己,讨好别人,甚至有的时候不自觉地就把别人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然后会过多地关注别人的心情,会放弃自己的利益。
这个时候你经常觉得憋屈的话,可能你就是我们说的讨好型人格,贴上一个标签好像不太好,但是你可以去觉察一下自己人格当中讨好的部分。
任何一个人格它形成有先天生物学的基础,或者说是原始的一个人格基础,然后再加上后天的环境,比如说讨好型人格。看上去讨好型人格的人他是非常弱的,他可能把自己摆在一个很低的位置上,但实际上是一个控制型的人格,为什么这么说?
其实讨好型人格最怕的就是别人不开心对吧?别人不高兴,其实他想干什么呢?他其实想让别人开心起来,他就是想控制别人的情绪。要去控制别人的情绪,控制别人开不开心,这个事情其实是蛮有难度的。
怡安:为什么在一个比如说日常人际交往当中,他会呈现出一个比较想控制别人的状态?
李文瑶:人有一种控制的本能,比如说孩子发展到肛欲期,肛欲期就是很想要去控制,大概两三岁的时候,他这个时期如果没有顺利发展的话,他就会在成年的时候表现出两三岁孩子的状态,就是他很想去控制别人,这是子可能所有人发展的一个基础。
有朋友说我就是这样的讨好型人格,然后问怎样避免儿童成人之后出现讨好型人格,我家宝宝三岁,我应该怎么去引导他?
实际上是大家都特别关心的问题,我们在很多时候会第一个看怎么办,但是我想最重要的是我们不是说先怎么办,而是去观察。
我觉得担心是很重要的,对他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不知道是孩子有些什么样的表现,或者是他个人过去的经历,有什么样的感觉,让他会有这样的一个担心,我觉得与其去问怎么办,更重要的是去觉察他自己的担心,可能是跟孩子的表现有关系,可能也跟孩子表现没有关系,是他自己心里的有一个担心。我觉得这个是先要去看到的。
如果妈妈自己没有那么多讨好的感觉的话,孩子就可能比较少的会有讨好的这种色彩,但是你说你自己怎么样减少讨好的色彩,这可能就要基于对自己的觉察,父母要去跟孩子树立一个边界。
……
避免孩子成为讨好型任何,引导中还要注意什么呢?
扫描看完整解读
今晚八点UM心理抖音直播间,我们依然等你,晚上见~
怎么看直播?
抖音搜索账号:umxl 今晚8点进入直播间就可以了~
看不了直播怎么办?
每周一来公号看文字精编和视频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