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斯塔福特疑案》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斯塔福特疑案》读后感锦集

2020-09-03 20:22: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斯塔福特疑案》读后感锦集

  《斯塔福特疑案》是一本由[英]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斯塔福特疑案》精选点评:

  ●这种书阿婆的死粉更应该打低分才证明是真爱

  ●有个人能依靠的感觉真好,风雪交加的斯坦福特很有英国乡村小说的感觉,像简奥斯丁的…看过BBC剧集,改编如此之大,倒不怕剧透了,连马普尔小姐都不见了,hohoho~了解到本书是献给小自己14岁的丈夫,倒开始喜欢这种依靠人的小女子,有智慧有颜值,依然小鸟依人于大丈夫,聊作被保护状…

  ●在开头六章内就猜出了凶手……这本大概算是阿婆的书里我比较不喜欢的一本了,推理逻辑较弱,马丁迪林和里克罗夫特的部分又像个BUG,完全不像《啤酒谋杀案》《东方快车谋杀案》那么精彩。

  ●如果不把它当一本侦探小说来看,而是英国乡村言情小说的话……会有趣很多。

  ●多个侦探的设定很不错,转桌祈灵的游戏也够神神叨叨,抽丝拨茧般对各中人物复杂关系的揭露慢慢铺开剧情,都挺精彩。。。只是凶手揭秘的一刹那,整个故事变得索然无趣,犯罪动机的设定实在让人觉得过于敷衍了啊!倒是ITV《马普尔小姐探案集》里对这部作品的改编更有新意,更离奇!

  ●阿婆显然是编不下去了,在最后一刻让“他”成为凶手;许多看似不得了的线索到最后都没派上用场,浪费笔墨。真是让烂木头失望的一本啊,也可能是我太挑了╮(╯▽╰)╭

  ●确实没有想到结局

  ●木有波洛木有馬普爾小姐,只有年輕的姑娘艾米莉。阿婆第二次婚姻的新婚之作。 看得我有點痛苦,情節不吸引人。也許很多人覺得結局有遺憾,艾米莉還是選擇了未婚夫吉姆。 ITV第二季MARPLE裡面,把這個案子加了進去,呵呵。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谁是凶手。

  ●第一次只给阿婆的书3星。很多线索到最后都没有说下去 凶手的解释也很牵强。我只能理解为恋爱中的女人都是傻子 睿智如她也不能例外。

  《斯塔福特疑案》读后感(一):还是很令人失望的一部作品

  转桌祈灵最后竟然没有解释,结尾很仓促啊,怎么看到最后没有震撼的感觉呢?这是我看阿婆的书以来最为平淡的结尾。为什么我觉得埃米莉最后会和警督在一起呢?尤其是到了故事快结局的部分,阿婆给我这样一种错觉啊!大家有同感吗?

  《斯塔福特疑案》读后感(二):14.《斯塔福特疑案》The Sittaford Mystery 1931

  一部头重脚轻的作品。

  “转桌启灵”,一种游戏,被凶手伯纳比少校利用来杀害他的好友,特里维廉,动机只不过是获得五千英镑的奖金。

  作品中死者遗产的受益人为何也会在同一时刻出现在这里,太牵强!

  许多人物似乎没有交代清楚,尤其是李克罗夫特先生!

  《斯塔福特疑案》读后感(三):猜对凶手了~

  似曾相识,和阿婆的另一本《遗产风波》略有雷同。

  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伯纳比少校很有嫌疑,也想到他提前到达威廉少校的住处,骗开门,行凶。之后过些时候再到警察局报案。

  不过没有注意到滑雪板,而且觉得直到最后阿婆才给出“一路都是下坡”这个线索。也没找出动机,一直以为他中的那500英镑是记者为了采访他而编出来的奖项。没想500英镑啊,那也是不小的一笔钱了。

  感叹:知人知面不知心呐。

  谁曾想到相交多年的朋友,会为了500英镑杀了自己。当然还因为日积月累的嫉妒。真的应了那句“羡慕、嫉妒、恨”

  《斯塔福特疑案》读后感(四):《斯塔福特疑案》人名表

  先说一个问题第108页柯蒂斯太太提到怀亚特上尉住2号平房

  《斯塔福特疑案》读后感(五):严重剧透啊……这故事好乏味

  对于没有侦探出场的故事,我的兴趣往往容易减半,就看故事本身能不能把兴趣吊回来了……遗憾的是,这本显然没有。

  哈欠连天地看完的,对故事中角色的性格什么的完全没有一个清晰的感受,但我一下子就猜中了凶手。

  我且来剧透一下,如果我是少校,在莫名其妙地接收到“某人会死”的天音后,估计也会强迫症or精神病发作地跋涉而去看看对方,何况对方还是我的朋友。但我是精神病啊,上哪找这么多像我一样的精神病去?所以一开始我就看这个少校不顺眼,一把年纪了装什么处女座啊。

  再想一想,这种“天音”出现在推理小说了那简直就是扯犊子嘛,跟笔仙似的肯定有人捣鬼啊。谁有条件隔山打牛地把上校弄死?答案昭然若揭嘛。

  所以……哈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