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进化图解系列 太喜欢化学了读后感100字
《知识进化图解系列 太喜欢化学了》是一本由【日】大宫信光著作,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2020-7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知识进化图解系列 太喜欢化学了》读后感(一):趣味必考科目之——化学
这是我看过最有意思,最有趣的化学书。真的应了这本书名《太喜欢化学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初三学化学的时候,我们都背过元素周期表,各种字母加各种生僻字,而且还要背各种化学式,真的好枯燥乏味。记得当时最开心的就是去实验室做化学实验。各种化学物质反应,跟变魔术似的,一会冒烟儿,一会冒泡儿。当时过于兴奋,手抖还把试管打碎了。
现在回头想想,当时学化学的时候并不知道化学具体有何应用,只知道为了考试,背公式,背考题,真的太死板了。其实化学应用真的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影响我们的生活。而这本书的基本概念就是“用化学的知识解开生活中的谜团”。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作者大宮信光为了让读者读起来不枯燥,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问简单的罗列出来,同时用化学知识来解答。有问有答的形式最利于读者思考和学习。
全书分5章,从人体到饮食,从生活,技术到生物,包罗万象林林种种都跟化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确切地说都能从化学中找到答案。譬如说“100摄氏度的热水会烫伤人体,为什么蒸桑拿不会被烫伤?” “烤牛肉,烤鸡肉,烤猪肉,为什么肉烤过之后更好吃?” “为什么圆珠笔写起来很顺滑” “为什么图像看起来是三维立体的” “为什么鸡能生很多蛋”。每个问题都很炫是不是,用化学的知识解释更炫。这是我喜欢看这书的另一个原因,不管脑洞有多大,化学都可以妥妥接盘。
近如橡皮擦的原理,牛仔裤的染色,远如雷电的锯齿状行迹、太阳的能量来源,化学统统可以解释背后的秘密。这本书让复杂的理论清晰明了,有图有故事,在一个个问题中学会思考,学会化学的基础原理,寓教于乐破解化学的奥秘。
最后,我种一波草,我《太喜欢化学了!》
《知识进化图解系列 太喜欢化学了》读后感(二):口香糖为何越嚼越软
《知识进化图解系列》是凤凰联动推出的科普系列。其中包括《太喜欢物理了》、《太喜欢化学了》、《太喜欢生物了》、《太喜欢相对论了》以及《太喜欢飞行原理了》五册。这个系列每册书的作者都是日本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作者们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成人及学生传播原本艰深的理科知识。而且每册书的体量都不大,都是100多页,读起来毫不费力。大人孩子都可读。 《太喜欢化学了》这册书的作者是科学记者大宫信光。在本书中作者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话题结合起来,用清楚明白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专业知识。即使小学生读起来也会非常有兴趣。比如“为什么口香糖会越嚼越软”、“橡皮为什么能够擦除字迹”以及“为什么新干线这么快”。这样的话题让人一看就好奇心爆棚。 在“为什么口香糖会越嚼越软”一文中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介绍了口香糖的制作过程。将松树和冷杉等树木中富含的具有黏性的树脂煮干,保留30%水分运到工厂;在其中加入聚乙酸乙烯酯、碳酸钙等混入其中,充分熬炼得到胶基;然后将胶基做成小颗粒,加入砂糖、葡萄糖、玉米糖浆、香料和软化剂,充分搅拌后压制成薄片,撒上糖粉,最后分切一下就可以了。至于口香糖越嚼越软的原因是因为其中的聚乙酸乙烯酯等高分子材料在温度上升后会变成柔软的橡胶状。而且日本的口香糖在大正及昭和年间都无人问津,在二战后因为受美国士兵食用口香糖的影响,才开始迅速普及。
此外“为什么微波炉能够加热”这部分也非常长知识。微波炉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烹饪工具,但是要问我们微波炉为什么能加热,还真是答不上来。其中的秘密就在于磁控管。磁控管阴阳两极的电子发生共振,产生微波;微波经过波导管传递给食物;由于食物中都有水分,因此水分子在微波照射下开始振动旋转;而高速振动促使食物的温度变高。这样一解释这个知识点就变得非常易懂了!
看完了这册书之后打算把它推荐给家里的小学生。如此有趣的知识一定会激发他对化学这门课程的好奇心,以后接触化学这门课程时一定不会陌生了。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不光是孩子,我们家长也要一起学起来,然后再潜移默化中向孩子传输这些知识。对于文科出身的人来说这套图文并茂浅显易懂的科普书最适合不过了。
《知识进化图解系列 太喜欢化学了》读后感(三):简单易懂科普小知识
《太喜欢化学了》就是我想给孩子们看的极简知识,结合生活中的疑问去寻找答案,用极简模式分解复杂化学问题,图文并茂标新立异,为小学生们积极的引领了航向。书中的知识即可独立分开理解又有着互相的联系,即使孩子没有耐心全篇通读也不会影响阅读的质量。 尿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记得第一次给我家孩子吃红心火龙果时就发生过这种情况,孩子们一次吃了半个红心火龙果,到了第二天尿液和大便都是红色的,当时吓了一跳不知道什么情况,孩子身体健康并没有不舒服,反复琢磨检查发现只是添加了红心火龙果,最终判断是这个的原因导致了尿液颜色为红色。原来红心火龙果中有一种甜菜红素它易溶于水而并不会被人体所吸收,可以随着肾脏代谢进入尿液,从而造成尿液的颜色发红。它是一种安全的天然色素,美丽的红色可以用于给食品增色。我们用它做了红色的饺子皮、寿司卷、红色奶油沙拉等等,色彩的丰富让孩子们对美食更有了兴趣。 我喜欢秋天的天空,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秋高气爽,一眼看去天空那么高那么辽阔,让人心旷心怡。在秋天的日子里我带孩子们出去的时候更多了,她们经常说的也是天空好漂亮,那个蓝色形容不出来画笔也表达不准确,天空为什么那么蓝呢?太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但是他们的光波长各不相同。蓝光的波长最短,红光的波长最长。光的颜色越接近紫色,波长越短;越接近红色,波长越长。 太阳光透过大气层,大气层中充满了氮气、氧气以及二氧化碳等分子,这些分子会让光产生散射。蓝光的波长更短更容易发生散射,蓝色的光线就会散射到天空中,所以天空看起来是蓝色的。在日出和日落时,天空所呈现出来的颜色是红色的。这是因为当阳光穿过大气层时,紫光通过散射逐渐衰减,透射后剩下的光中颜色偏于波长较长的红光,红光通过散射后依然是以波长较长的光居多,因此这个时候看到的天空是红色的。 为了给孩子们解释这个原理,我特意画了一张示意图和查阅了资料。虽然所有颜色的光子都会被吸收,但频率较高(即颜色较蓝)的光子比频率较低(颜色较红)的光子更容易被吸收。这个过程被称为瑞利散射,他是以一位英国物理学家约翰·瑞利的名字命名的。爱因斯坦的结果就同瑞利的一样。简单地说天空蓝色之起因是: “空气中有不可消除的‘杂质’,即空气自身的涨落。密度涨落等对阳光的散射,形成了蓝天。”
《知识进化图解系列 太喜欢化学了》读后感(四):化学的“镁”偷走了我的“锌”
还有2天就是2020年的七夕了,这几年商家恨不得每个月都炒作一个情人节出来,所以根本不管乞巧节的本身含义,就说是情人节能挣钱就对了。当然生活中经常有一些浪漫也不是不好,之前就有一组化学方程式因为它的浪漫走红网络, 听说好多理工科的化学学霸在用它表白女神。
方程式如果不是学理科方向的同学,不知道这到底是啥化学反应,其实它是“你的美偷走了我的心”( “你的镁偷走了我的锌”),其实里面蕴含的化学道理就是金属镁比锌活泼,所以镁可以置换出锌。
当然,除了这些属于理工学霸的浪漫。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人类个体自身也是一个大型化工厂,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化学及化学制品与人类的吃、穿、住、用、行、医疗、工业、农业等诸多方面的联系日益密切。化学及化学制品在推动社会进步,为人类生活提供方便,当然还有很多有趣的化学知识等着你去了解与学习,通过这些可以建立一个科学的化学思维,当然阅读这本《太喜欢化学了!》,再好不过了,一本书让你了解化学与人体、饮食、生活、技术、生物、地球、宇宙的那些关系。这些知识对我们关系重大,例如化学与生物的共同研究,反映出生物柴油,在再生能源方面有着重大意义,为地球环境的环保,让我们不再担心能源会被耗尽。生物柴油的生产、消费过程,是碳的一个有机的可连续循环过程,其原料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通过加工制成生物柴油;生物柴油通过人的消费,其中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回到大气中去,作为下次光合作用的原料。生物柴油是一种环境友好的能源,对人类健康损害很小。再比如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洗衣液可以清除污渍,而洗衣液为什么可以去污就是我们不太了解的,其实他也是系列的化学反应反应,表面活性剂。洗涤时,衣物、水、污垢相互接触,形成三个界面,即衣物—水界面、衣物—污垢界面、水—污垢界面。水中的表面活性剂拥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此时它会发生定向吸附,即亲油基向污垢伸入,亲水基朝外向水,活性剂充满在三个界面上,使得界面间的界面张力降低,使得污垢蜷缩,污垢和衣物的夹角变小,在流水的作用下,使污垢和衣物脱离,进而达到洗涤的效果。
著名化学家们从最实用的角度来说,我们通过《太喜欢化学了!》还可以帮助启发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毕竟化学学科与升学深造密不可分。我们从初中就要开始学习化学学科,记得第一节课肯定是老师让背诵元素周期表,而你对化学没有兴趣的话,背诵也只是机械的。现在通过阅读接触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和化学概念以及与生活的联系大有好处。化学可以让你精通生活中的一些道理,又例如:“铁为什么置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为什么会生锈?”、“小苏打为什么可以治疗胃酸过多?”、“波尔多液为什么可以保护葡萄?”等等。化学还与物理学、生物学、材料科学诸多学科必不可分,涵盖了生活的全部。由此可见,对化学激发兴趣的重要意义。
《知识进化图解系列 太喜欢化学了》读后感(五):用化学的角度看世界
化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也是初高中必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很多应用,比如我们穿的衣服,所用的燃料,甚至是我们所品尝的美食,都与化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很多时候我们生活在化学中却不自知,如果你精通化学,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学好化学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知识进化图解系列,太喜欢化学了》是由日本科学记者大宫信光所编著的科普读物,全书分为6章,介绍了许多生活中常见的化学问题,将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相连接,用化学的角度重新认识和解决问题。
本书的定位是给学生的学科敲门砖,给成年人的思维跃迁工具,作为一本科普书,它所涵盖的内容广泛,语言通俗易懂,每一章的篇幅都很简短,类似于科学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从化学的角度观察生活,认识生活,进而热爱生活。
书中有很多我们生活中经常忽略的冷知识,有些问题,我们经常遇到,但是却选择忽略,从来没有想过会与化学有关系。比如说为什么米要煮了之后才能食用?这是因为淀粉在大米的含量中大约有75%,淀粉不能溶于水,人体内也没有消化生淀粉的酶,所以吃了生的淀粉会导致腹泻。
只有将生淀粉在水中加热,使之糊化,才能产生让人体能够消化的淀粉,但并不是只要加水加热就可以了,还要掌握水量和加热的时间,最好的状态是火候到位,大米已经煮透了,米粒的表面干湿刚好,煮米其实是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只有经历正确的工具才算实验成功,也就能得到香甜的米饭。
书中还介绍了一些技术与化学的关系,读完书你会发现,你可能并不了解你家的家电。空调作为家庭必备的电器之一,冬天可以制热,夏天可以制冷,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空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了液体,在蒸发变成气体时,会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周围的温度降低。
空调在制冷时会吸走室内的热量,再经空调外机将热量释放出去,制热模式则刚好相反,是吸收室外的热量,并将其送到室内。空调与冰箱的原理十分相似,只是空调处在制热模式时,制冷剂的运作过程恰好是与冰箱相反的。
化学不仅与人类有关系,生物与化学也是密不可分,我们都知道绿色是养眼的治愈系颜色,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用眼过度时,总有人提醒看看绿色的植物,但是为什么植物是绿色的呢?
这是因为植物体内所含的一种色素,也称之为叶绿素。叶绿素的存在并不是为了让植物,好看那么简单,它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成分,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吸收太阳光中蓝色和红色的光,未被吸收的绿色的光会被反射,所以植物看起来是绿色的。
我所介绍的只是书中的冰山一角,化学其实是诸多课程当中较为有趣的一门,它是以实验为基础,以探索世界的微观结构为目的,学习化学不仅是为了取得好的成绩,更是为了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运用知识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