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写了这篇唤起很多感情的文章,也想找到失联很多年的他们。
大家好,我是LEO
又是一年教师节——在我心中永远特殊且拥有不可替代地位的一个节日。
01
受家庭影响,我从小就对“教师”这个身份倍感亲切。不夸张地说,我是被老师们看着长大的孩子:
出生后就有幸在大学校园里长到8岁,身边的叔叔阿姨们清一色的大学教师,大哥哥大姐姐们都是大学生。连我妈本人,也是十多年的大学老师。
我耳濡目染她每晚在灯下伏案备课,周末请学生们到家里来做客。每每有“孩子们”到家来,我妈就会准备一大桌子的点心和饮料,有时还会买上些当年特洋气的肯德基,带着学生们看英文电影,讨论莎翁戏剧,又或是呼啸山庄、荆棘鸟、傲慢与偏见里的种种。
我还记得,几个比较“调皮”的大哥哥大姐姐会和我妈没大没小开玩笑,说,李老师,xxx在宿舍里说,要是你再年轻十岁就好了,说不定能追你。
话音刚落,便是荷尔蒙满溢的年轻人们才会发出的爽朗大笑。我妈随即会做出“好啊你们,怎么和老师说话!?”的假装愠怒的姿态,学生们接着笑得更放肆了。
那时候我才六七岁,却已经觉得,教师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职业啊。
当老师确实可以很幸福。我们后来搬离济南,和很多人断了联系。可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妈也成了快六十岁的小老太,却依然能不间断收到90年代曾教过的学生们的祝福,有几个重感情的学生出差到我们的城市,还会上门拜访,说什么都要见见他们想念的“李老师”。
当年这帮没大没小开玩笑的70、75后“大哥哥大姐姐”早已过了不惑之年、事业有成;我这个“小不溜丢”的小屁孩,竟也走到了青春的尾巴。
02
我对教师这个角色的感情不仅因为家人里当老师的多(比如我姥爷也是几十年的老教师),更因为我是真真正正的幸运儿——遇到了太多极赞的老师的幸运儿。
真的,我在当学生的将近二十年里,遇见的每一个老师都是好人。我能在学业上取得一些成绩,一大半要归功于我的老师们。因为今天码字时间有限,我就先说几位自己童年少年时的老师。
01
我人生中的第一个班主任是济南舜耕小学的侯旭芹老师。当时教我的时候,侯老师应该就年近四十了,我至今记得她的长相和口音。她是一位朴实善良、语文教得很棒的山东人。是侯老师让我每天都期待上妙趣横生的语文课,也是侯老师让我人生中第一次戴上了红领巾,当了班长。
哎呀,码着这些字的此时此刻,往事真的全都浮上了心头。我甚至想起了早读铃声的音乐,和舜耕小学当年还有些简陋的操场和学生厕所(sorry)。
02
我搬到厦门以后读的是实验小学,这所学校的全称是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在中山公园对面,离虎园路不远。作为说话没有任何闽南口音的北方来的小孩,刚转学入校那会儿我是有些忐忑的。但是实小的老师们瞬间打消了我的所有紧张。我当时进了三年二班,班主任是说话温柔性格却很爽朗的高斌老师,教语文,在全班同学面前“力挺”我从没有过半点犹豫,甚至让“土生土长的厦门孩子们多跟柘远学习,学他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她真是很用心地在用各种方式鼓励我啊。我入学后没多久,竟就让我当了副班长,帮助我加速融入新环境。
03
四年级到六年级我有幸连续三年作为郑平平老师班上的学生,度过了小学的黄金时代。如果要评出对我价值观影响最大的三位老师,郑老师一定在前两名。
郑老师教书一流就不用说了(我们班的平均成绩一直是年级头名),她还特别重视教孩子们“学做人、学做事”,像妈妈一样对待所有学生。她很有爱,也很严格,是个细节控。比如我记得,郑老师绝不允许任何一个同学抖腿(“非常俗气”);吃饭时安静咀嚼、不砸吧嘴;她还严禁学生们在背后“嚼舌头”议论人。总之,父母们都可能忽略的教养细节,在郑老师这里全部囊括,无一漏网。
我读中学后不久,郑老师就退休了。这几年也曾想过回厦门时看望郑老师,无奈没有微信这些当代联络工具。如果坐标厦门的伙伴们读到这里、又刚好和实小的老师们有日常联系,可以在后台留言告诉我,感谢感谢。
要不,我干脆把济南舜耕小学和厦门实验小学曾教过我、让我感恩的老师们的名字,都打在这里吧。如果大家碰巧认识其中的一位或几位,可以向他们转达:一个叫李柘远的学生在挂念您,祝您教师节快乐!(我在舜耕小学的就读年份:1997年秋-1998年冬;实验小学:1999年秋-2003年夏)
郝海霞(谢谢郝老师带我入了珠心算的门)
邢春燕(想念邢老师的音乐课)
李衍群(您是我二年级上学期的班主任)
王雅琴(我心目中最好的音乐老师,把我带入了合唱的世界。希望您身体康健)
庄锦法(实小当年最受人尊敬的数学老师,让我爱上数学、玩转“画线段图”)
郭秋菊(您辅导我参加全市手抄报大赛,我画的是“西部之光”,得了一等奖,我记得您是厦门同安人)
曾老师(体育女老师,抱歉名字记不得了,您当年建议我加入校田径队)
杨立旺(当年很年轻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兼美术老师,是很多女生的“男神”)
黄宛辉(喜欢您永远元气满满的英语课,对您的悦耳声音记忆犹新)
付黎芬(五六年级时我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都有赖于您的教导)
苏荔红(三四年级时的英语老师,像妈妈一样nice的好老师)
杨添寿(劳动课老师,有比较浓的闽南口音,非常亲切随和的老师)
二十年过去了,今天回想当年,惊喜地发现老师们的名字我大多还没有忘。未来也不会忘的,因为都是我此生的宝藏。
再次祝我们家的老师们节日快乐。
祝曾给过我知识、启发和温暖的
每一位小学、中学和大学的
老师节日快乐。
祝所有用知识和爱
改变孩子们命运的老师节日快乐。
感恩地,
—LE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