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梯帝国》经典观后感1000字
《赫梯帝国》是一部由Tolga Örnek执导,Jeremy Irons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惭愧啊,97、98年那会儿漫画风靡到我初中,我是从《天是红河岸》漫画才知道这个古文明的。
●演员选得好,表演很有悲剧美感以致更像戏剧而不是纪录片。战争场面让我想起国产剧《东周列国》,粗糙古拙出了洪荒之年的感觉。哔哩哔哩观看时切记关掉弹幕,全是《天是红河岸》死忠粉的历史淆乱入……
●《天是红河岸》的考据还是挺扎实的。赫梯的神话影响了希腊罗马,其与埃及签订的历史上最早的和平条约也为后世留下了国家外交方面的启迪。凯鲁王子应该融合了mursili2世和hattusili的事迹。
●看得出是有点年头的纪录片,风格挺老派的。不过找的演员是不是也太少了赫梯帝王翻来覆去爷爷儿子孙子就那么几个人……?
●安纳托利亚存在古国不假,但由于考古发现很少,很多地方无法令人信服。其规模和成就感觉就是欧洲人为了政治目地吹牛逼吹出来的!文物的话翻来覆去就基本上纪录片中这几个。而关于捷克人破译赫梯文字的地方实在觉得不靠谱,明确解读的是用楔形文字的部分,其他部分没有定论的!欧洲殖民时期的考古几乎在强行发明赫梯的历史规模,即使土耳其人和欧洲人强行认祖宗,也没有意义,因为其文字以及文化,不在他们现代的生活中有任何意义,更不会被那些穆斯林与基督徒承认他们是异教徒的后代。而那份所谓和平条约,是建立在瓜分叙利亚的基础上的,据说文字还摆在联合国总部了,看看现在的叙利亚形式真是更加觉得可笑可叹!
●近东地区的古文化。众神殿很谜,何以兼容如此多的信仰并传承?仿佛是一份特意供后来各个文明发扬的存档。人类文明究竟能追溯到多久远的过去?很难想象,意识中那么古早的时期应该充斥野蛮,却有丰厚的文明。不过即使到今天人类社会也依然是野蛮与文明并存,so…(天是红河岸没看过…
《赫梯帝国》观后感(一):四战之地
赫梯文明极盛时期能够和拉美西斯二世时代的埃及分庭抗礼。在强邻环绕的近东文明中,能够独立自主,又能够不断吸收交融,实属不易。 赫梯文明存世四百多年,最终消融于近东。得益于丰富的陶板文字和石迹遗存,文明的信息能够显存延续。 最感慨是叙利亚地区的征战史,各大文明都曾在这片土地争夺易主。古城阿勒颇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想到近日古城才从恐怖组织isis中收复,不禁感慨,这里何时才会赢来真正的和平?
《赫梯帝国》观后感(二):一點胡思亂想
赫梯應該勉強算是稱之為一個奴隸制帝國。這樣說的話應該是古代西亞第一個帝國。之前的蘇美爾、阿卡德、古巴比倫,都只能稱之為國家。這個片子用膠片拍的,質感喜歡。赫梯新王國時期基本上算是近東第一個能稱之為奴隸制帝國的國家。近東文明與愛琴文明聯繫的橋樑和紐帶。大馬士革,阿列頗,敘利亞的這些地方三千多年前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銀板合約》是赫梯的妥協,從那開始基本就在逐漸崩潰直到被“海上民族”所滅。但穆爾西裡三世和祭司女的愛情故事可以改變成個好愛情片。似乎他們的愛情也可以說是鎮國之器,確實給了赫梯最後一段黃金歲月。無論是之前埃及帝國時期、亞述帝國還是新巴比倫後的“巴比倫之囚”,猶太人似乎從來都是寄人籬下,一直被碾壓,除了以色列猶太國家時期短暫的統一過。猶太確實是個苦難深重的民族,然而當今精英階層卻有不少猶太人,難道是他們都是在數千年來歷史的優勝劣汰中幸存下來的人中精品嗎?也就胡思亂想吧,陳寅恪先生連楊貴妃的初夜都有考證,到底還是個人種基因問題。
《赫梯帝国》观后感(三):个人笔记
赫梯的宗教向西影响 风暴神成为希腊宙斯和罗马的朱庇特
响了希腊罗马神话 如 早起希腊诗人荷西奥德的作品中 也是荷马史诗叙述的背景
完善了马车的用法 和其他国家相比 赫梯把车轴从后移到中心 使得车可以放下更多的士兵和武器
uppiluliuma-凯尔的爸爸 巴比伦王妃tawananna-娜姬雅皇太后 塞纳沙-派去娶图坦卡蒙遗孀的皇子 // mursili穆尔西里二世-凯尔 皇后gassulawiya-夕梨 历史上确实没有杀死皇太后而是流放了 穆尔西里二世在妻子去世后得了失语症 留下了悼亡妻的文字 夫妻情深
爱情的原型hattusili puduhepa:卡迭石之战后 穆尔西里的儿子哈图西里娶了大祭司的女儿普度赫帕为妻 非常恩爱
埃及和赫梯签订了世界上第一份和平条约 复制件的一份存放在纽约联合国 普渡赫帕作为赫梯杰出女性一直有参与朝政 哈图西利在任期间 是赫梯最后的黄金岁月
《赫梯帝国》观后感(四):一切伟大,都值得敬畏
“拉美西斯——伟大的王、埃及的王,在一份镌刻在银质碑版上的条约中,与哈图西里——伟大的王、赫梯的王牵手,他是我的兄弟,我也是他的兄弟,他与我和平相处,而我也与他和平相处直到永远,而我们将共建兄弟情谊与和平,而这将超越从前埃及与赫梯的兄弟情谊与和平”——这是一段至今摆在联合国总部里的文字,被称为埃及与赫梯和平条约,也是一段伟大历史的见证 在繁杂的生活中抽出来点时间看了这部土耳其拍摄的纪录片 :The Hittites 说一下最直观的感受吧,那就是,我一直认为,人类情感上的腐朽与贪婪是毁灭人类的根本原因 但是在观看过后(了解整个赫梯历史之后),我却觉得,正是那些人类历史上的冲突和人性的多变,铸就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伟大 毕竟,没有哪种生物是完美的,只有挫败与多变,才能使我们进步 下面来谈谈赫梯帝国的历史 赫梯人本来只是于公元前20世纪左右生活在小亚细亚半岛中部的多股小部落,经过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些小城邦。 而赫梯真正统一的历史,是从第一代国王 哈图西里一世 攻占城邦哈图沙,并把它当做赫梯帝国的首都开始,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文明。 但是,赫梯不同于如古埃及、巴比伦这些倚仗尼罗河和两河流域的文明,赫梯身处大漠之中,周围荒凉无比,虽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被不断争夺的命运,但是却导致其想要稳固的发展非常困难,且毁灭后难以重建,这就是为什么,赫梯在后来成为了一个强大却脆弱的帝国,只能靠强大的统治者来维系。 关于这些统治者,在此只赘述几人——帝国的开创者 哈图西里一世、他的继承者(扩张帝国的人)穆尔西里一世、稳定帝国的人 铁列平一世、帝国的复兴者 苏必路里乌玛 和 黄金时代的统治者 穆尔西里三世。 在哈图西里统一赫梯之后,他的孙子穆尔西里一世开始了征服之路,他带着强大的多民族军队统一了现今的土耳其中部和叙利亚北部,并且带兵直捣最富盛名的巴比伦第一王朝首都,巴比伦,自此,赫梯成为了远古世界最强大的帝国。 然而,穆尔西里一世很快被兄弟刺杀,而几位继任者也没能存活多久——王室内斗和内战开始了。在经历了数十年战争之后,其中一位军阀,铁列平一世夺取了政权,他的妻儿都死于内战,但他并未报复,而是仁慈的赦免了他的对手,并且带着悲痛创立了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制度——即按血缘排序的男性长子继承制度,类似于数百年后周朝创立的宗法制,称为铁列平改革。 后来,赫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和平之后,遭到了多个小国家联军及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哈图沙陷落,赫梯一度灭亡。但是残余的赫梯人在苏必路里乌玛的带领下重整旗鼓,最终联合起来打败了本来就不团结的外来民族,夺回哈图沙,并且一直将帝国的版图扩张到叙利亚中部。 又经历了几代国王后,在穆尔西里三世统治期间,赫梯人对叙利亚的控制遭到了另一个崛起的强权——埃及第十九王朝 的威胁,于是,为了争夺在叙利亚的霸权,两国在穆尔西里三世和拉美西斯二世的带领下,打响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战役——卡迭石之战,据考证可能动用了五万人之多,并大规模使用了战车。最终,双方两败俱伤,但却签订了前文所述的,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和平条约《卡迭石合约》,使得两个对手成为了朋友,共同繁荣了数十年,完成了很多远古奇观。 但是,在穆尔西里三世死后,由于受到东方大国亚述的压迫和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统治者的维护,赫梯帝国最终在公元前12世纪崩溃,人民离散,首都被抛弃,最终被湮没。而残存势力则被亚述所灭,历史自此终结。 短短450年的历史,因杀戮兴起,3200年前就崩溃的文明,为何如此重要? 如我所说,它的腐朽或许是它伟大的原因 为了崛起,赫梯人创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发明了高超而稳固的重战车部队,让世界的科技水平有了提升 为了维护统治,赫梯人并没有毁灭那些小文明,而是,包容的对待它们,通过用楔形文字记载资料传承了它们的历史、发扬了它们的文化(如我几周前写的关于《吉尔伽美什史诗》的书评所述),赫梯人相信历史,郑重的对待每一个文明和文化,这是最值得敬佩的。 同时,他们在冲突中,为了自卫,建造了公元前14世纪最宏伟的城市之一(另外两座为底比斯和巴比伦),完整的城市供水和排水结构、精巧的防御系统和石工术得以保留。 对内,他们虽然是一个好战的民族,但却轻刑法,使得人民生活幸福,同时却也有法律系统保障。 这,便是这个文明的伟大之处,好战,却包容 那么,它留给了我们什么呢? 它创立了世界上第一部和平条约,图书馆里记载了来自埃及、苏美尔、巴比伦的众多文献资料,拥有完整的多神教系统,以及世界上第一部自传…… 遗产难以一一列举 再来谈谈我对赫梯文明的一些感触吧: 在那个君王至上时代,一个人的伟大可以领导一个小国的兴盛,但也可以导致一个大国的衰亡——这就是为什么我很喜欢那个时代,那个人可胜天的时代,一个英雄的时代。人性的光辉被无限凸现,一个人可以左右国家,而现在,却是不可能的了。 同时,穆尔西里三世和祭祀之女的爱情故事也令我感动,它超越了制度和时间,不仅带给了国家一个兴盛的年代,也提升了女性的地位,要知道,这是三千多年前,女性可以拥有如此之多的权益和尊重,不仅是爱情的伟大,也是民族的伟大。 最终,虽然这个民族已经衰亡,但是其遗产不可磨灭,其带来的思考无法消逝 大爱古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