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员:转瞬百万》影评精选
《交易员:转瞬百万》是一部由BBC执导,英国主演的一部2014-09-15(英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交易是反人性的,人性的缺点在做交易的过程中被放大很多倍。一个好的交易员应当如此,上涨的时候避免贪婪,下跌的时候克服恐惧。这不仅仅是在做交易,更是自我的修炼场。
●很不错的纪录片,第一集是各种职业交易员,机构对冲基金,高频量化,交易股票,期货,第二集是各种散户交易员,主要交易外汇,里面最厉害的还是那个自律,专注,严格纪律的交易员
●外汇相关学习,18年12月12日
●抄短评:长跑和轻仓和止损都是反人性(痛苦)的,但是这往往都是对的。
●总之trading的副作用讲得蛮多,做市可以听AntonKreil。一窝孟加拉猫仔换启动资金/4以内体脂率说到做到妻子一脸钦羡/MichaelJFox本人的慈善基金做得好傲骨系列或本色演出.../不认比较优势的前古董商/HF女大佬也想知道孩子不一对对生是怎样/先进如荷兰已为高频交易把服务器养得像奶牛了.../技术派自学成才黑人小伙从黑人球员突破
●从事交易的人 看一看还是不错的
●这种财经类的纪录片,不好关弹幕,真是很糟糕的体验。 很多内容都是给了短期交易员,而且是期权、期货交易,也就带来了投资几块钱,损益好几百的效果。简单讲,纪录片是在扭曲整体的金融交易,不过一般公众心中,这样的才叫交易员吧,一笔带过的长期投资者,也真的没办法实现暴富梦想。
《交易员:转瞬百万》影评(一):《交易员:转瞬百万》
C纪录片,分上下两集,与之前一部《百万美元交易员》不一样的是,采访的是业内有了一定从业经验的人,从期货交易员、对冲基金管理员、业余交易员甚至是家庭主妇都有采访到,是上一部的补充,个人觉得丰富了对交易员这个职业的认知,其中涉及到的交易品种也非常丰富,从股票、外汇、黄金等到二元期权、高频交易、场内交易等,非常有意思的一部纪录片,让我进一步得知金融领域世界之大,其中有一位交易员个人特别推崇,查理柏顿,自律性非常高的一位交易员,正因如此,除了工作,生活各方面也非常出色,我觉得,这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交易员。
1、大多数散户犯的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缺乏纪律性,你必须有条不紊,提前做好方案,然后等待市场的考验,那么多交易员不幸亏钱,原因就在于此。
2、很多散户一直在看多,认为它会涨涨涨,所以他们会因为看错方向而被套牢,他们总是站在市场错误的一边,而我想站在另一边,因为大众通常都是错的。
3、大多数新手总是想着他们能赚多少钱,而专业的交易员,会着眼于可能会亏多少钱,这是一个简单的成功法门,但令人惊讶的是,既然有那么多人会犯这个错误。
4、我虽然在外面,但是我已经做好了分析,并做好了执行方案,单子已经提交了,让他们自动执行就行了,这就是风险与回报的问题了,我要么亏2个点,要么赚6个点,就这么简单。
5、说到交易,你要么赚钱要么赔钱,那为什么很多人赚不到钱呢,这并不是技术能力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逐渐获得技术能力。但你还要面对回吐的问题,交易中会遭遇巨额的回吐,很多人会觉得自己没办法承受而选择放弃,大多数选择放弃的人,可能并没有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吧.
《交易员:转瞬百万》影评(三):从对交易一无所知的状态到可以进行交易的状态,怎么做,都做什么更好一些?
每年都会有一批又一批的韭菜,投入到这个凶险的市场。
起初,他们怀揣着赚钱的梦想,最后,总会亏光自己的储蓄。
如果你想成为交易员,需要不断的学习。因为,这是一个持续提高的过程。
这部BBC的纪录片《交易员:转瞬百万》,里面提到了一些职业交易员必备的素质。
学会照顾自己的身体,注意休息
职业交易时刻面对重大的压力,保持精神高度集中,这会消耗大量的精力和体力。所以,一定要注意锻炼身体,饮食规律,不熬夜。
如果你采用日内交易策略,应该选一家手续费低的公司
频繁交易会花费大量的佣金,对我来说就是亏损。所以,应该选一家低佣金的公司。国外是盈透证券。国内好像是东航期货。要跟业务员谈的。(不过我没用过,不做广告)。
不要把责任推给市场
许多人在亏损后,自暴自弃,打砸电脑。一切责任都在自己,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情绪。出去看场电影,或者听一段郭德纲的相声,最能平复自己的情绪。
接受亏损,及时平仓
不要以为这个工作很简单,实际上它非常难。亏损是交易的一部分,一定要学会接受亏损,即使平仓了解。
很多人是无法接受亏损的,一般来说,达到买入金额的6%-7%,就应该平仓了。
要学会分析自己的交易过程
想要分析交易经过,一定要有交易日记,交易明细和交易计划。看看是不是过度交易,是不是符合计划,佣金多吗。
金融市场非常残酷,能让你粉身碎骨,一旦信心崩溃,很难恢复过来。所以,小心驶得万年船。
《交易员:转瞬百万》影评(四):20170803或迟或早,你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pattern
在网上看ichimoku指标晕头转向时,发现了《交易员》视频,本着放松的初衷看了一集。真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啊。那些人,没有笑脸的,除了盈利时露出一丝会意的笑容——“我对了!”。大多数时候,他们是严肃的、紧张的、面无表情的、甚至沮丧的。是的,亏损时,自然很沮丧。盈利时,如果跑的比别人慢,也没有那么的愉快啊~~
但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不同交易**赋予**的生活模式。对,《我生活的种种模式》。他不是西蒙有目的的每隔几年切换工作方向的模式。而是反过来,几十年市场变动后,让交易员将自己的生活模式与交易模式相契合的结果。
片中的对冲基金经理,那个**双**双胞胎妈妈,她是一个价值投资者,换言之,她buy low,and sell high。她并不**很**在乎每天市场的波动,而更关注那些长期影响股票价值,以及突发事件对股票的影响。她辨别价值和噪音,从而将精力从每日的波动中解放出来。她大概是几个人中生活得比较有质量的人。可以去参加慈善party,可以有空享受孩子和老公的环抱。不过看到她走过彩打出不同孩子time schedule的区域,坐在凳子上微微皱起眉头,烦恼地看着家里的宠物狗时,我真的想开怀大笑。就连她的喜好也和我同出一辙,烦躁时唯有看看书,才能有所收获。她的想法,家里要宽敞一点儿,也是我的偏好。毕竟工作时考虑那么多,回家后如果脑子不能放空,屋子里空一些也好......
我真的跟她很有共鸣。
日内交易者的痛苦就很明显了。片中的老交易员,也会失手。在前一个交易损失后,明明知道后一个交易在获利,也会急于close掉,以获得对前一个损失补偿的心理效果。厌恶损失的人类天性并没有在交易年岁上或者补偿。他们可以很明确的说出三类典型的交易特征:交易量过少,无法获得盘感,出局;交易量过大,交易冲动过多,没有慎重思考,出局;管理自己的钱和代理别人的钱,承担风险的欲望不同。但除此之外,10个人入局的6个人,还有其他一些什么特征,就没有再接着阐述了。
高频交易商一脸苦相的出现在镜头里,他知道自己不受人待见,所以很诚恳地站在一大排服务器前,说出了一项事实。如果我把这些我珍爱的,每个都起了名字的服务器关掉,明天你们买卖的价格很可能不会更好。
是的,高频交易/算法交易现在是最受争议和发展最快的领域。散单无疑创造了一些流动性,但闪单则是截胡策略。在以百万分之一秒为单位交易的世界里,人类没有办法超过机器的执行能力。片中两个场内交易商选择黯然退场,去找寻其他轻脑力劳动的工作。
但是,人类不是适应性动物吗?为什么西蒙可以转换自如?但是在金融这个行业里,转换单一子类工种都那么困难呢?世界变化了,我们为什么不能选择适应它?
不是绝对不能,但属于相对不能。
我们都是被时空局限的人类。一个人高度注意的时间是有限的。在高度运转的世界里呆久了,没有时间没有**心流**去学习更新自己。片中可以看到,在这个领域里,每个人都定型了。连最有时间思考,闭市后脑海里没那么多心思考虑自己头寸压力的女对冲基金经理,看到家里的宠物狗时,都不是一种放松的心情。那种表情,是一种忧虑、烦躁、恨不得get rid of that的样子。不是我们选择了生活方式,而是这个行情选择了我们自己。
所以每个人都在他初始设定的轨道下进行下去。路径依赖越来越明显。
或迟或早,你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pattern。但这个pattern不完全是由你自己的意愿决定的。交易者要形成2个系统。一个系统是处理你的注意力系统。在集中大量脑力之后,能不能有更多的精力用来跟踪市场的科技发展,让你从场内做市商,成功转换到高频做市商呢?没有那么容易的事情。另一个系统是你的情绪系统。你要学会热爱你的职业。如果你不热爱它,你就不能自觉自愿地从一个生手转换为熟手。你还不能太热爱它。让你丧失为人的另一大乐趣:家庭生活。
如果你意识到这两个系统,在已经很忙碌的交易时间驱动后,找到自己的创造者时间,你就能用它平衡自己的心理局限,找到更为舒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