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辛普森一家:托儿所的漫长日》经典观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辛普森一家:托儿所的漫长日》经典观后感有感

2020-09-17 17:4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辛普森一家:托儿所的漫长日》经典观后感有感

  《辛普森一家:托儿所的漫长日》是一部由大卫·斯沃曼执导,喜剧 / 动画 / 短片主演的一部美国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辛普森一:托儿所的漫长日》精选点评

  ●一波要三折

  ●《Ice Age4》前放映的小短片都能做到入围奥斯卡,天朝影院广告你醒醒吧!Maggie很Q~很温馨,让人想到麦兜了。

  ●剧情想象力

  ●。。好温情啊。。。。

  ●Music by Hans Zimmer.

  ●蝴蝶连环杀手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保卫毛毛虫

  ●呵呵,其实各色奇葩人士从小就有了;点睛的字幕

  ●本来会以为很低幼,没想到居然还挺欢乐的,比《冰4》印象还深。

  ●超闪光的短篇!另,跪求片尾那句话。。看的太慢了没看清。。no butterflies were born 神马来着。。。。求!!!

  《辛普森一家:托儿所的漫长日》观后感(一):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是Maggie

  片子只有4分钟,很短,却 很温情。

  其实我们大多数都是Maggie,我们没有多过人的天赋,我们起初不想承认,在被管理员抱着路过天才班的时候,Maggie也有过挣扎。我们或许看不惯周围人的平庸懒惰,但慢慢发现自己不过也是其中一员。但是只要还有一颗善良,就还是一个温热灵魂

  无论周遭的环境再差,也别用冷漠语气对人,把自己包裹成一个刺猬又能怎样,最终是孤立了自己还是保护了自己呢?更何况我们的周围有怎样差的环境呢,谁会怎样刻意的去伤害谁呢?多希望自己是傻根,可以无时不刻的快乐,没有烦恼。其实你遇到了傻根,有怎能不动了那个恻隐之心,想去保护他呢?

  《辛普森一家:托儿所的漫长日》观后感(二):什么是有天赋的人生

  短短四分钟的短片怎样能讲出发人深省道理呢?秘诀就是用幽默手法讲述小故事

  可怜的麦姬没能被机器检测出将来会有任何天赋,被送到了普通接受托管,这里没有音乐课,没有绘画板简陋破敝,被人遗。正是麦姬心中的那份活泼让她能和小毛毛虫玩的欢乐吧。如果她认认真真的把墙上的标语:“you have no future ”恐怕就会心灰意冷,提不起精神了吧。她被心中小小的正义感同情心鼓励着,抱着花盆从“天才班”里靠着走路轮学走路的“小天才”们中一路小跑过去,等到蝴蝶被夹在窗户里的时候她想一个伟大悲剧低音一样发出了绕梁三日歌声,连“天才班”里的音乐家们也要小心的为她附和,这不是说明了,即使连艺术这么感性没有规律可循的东西,都不完全出自天赋,而是和体味生活的心息息相关,用同情心,心,才会抵达艺术的尖峰么。

  随处可见的辛普森式幽默,软软的,暖暖的。

  《辛普森一家:托儿所的漫长日》观后感(三):蝴蝶飞出了托儿所

  评论非常啰嗦

  最初对辛普森一家这动画印象还不错,连着看了很多季,后来看到某一集,荷马私接有线电视被发现,他在警察面前说:”这是我太太的主意。“然后我突然就一点也不想再看下去了。大概因为对女主角也没有特别喜欢的前提下,我很难忍受男主角令人恶心的片子。

  辛普森一家的家庭成员,在外面不太成气候不过在家里还算说得过去的父亲,本来可以有一些成就但是因为和不成气候的人结婚然后变成平庸家庭主妇的母亲,学习成绩优异和家庭有点格格不入的女儿,顽劣但是并不坏的儿子。虽然挺有代表性,不过基本上也是某种类型的家庭喜剧的标配了。所以说起来并没有特别的印象。

  不过这个一直叼着奶嘴但是关键时刻淡定的作出很多惊人之举的Maggie倒是给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说起来婴儿好像也是影视剧中可发挥空间很大的物种。由于他们不必说话,所以无法直接反馈他们对这个世界的逻辑到底掌握了多少,也无法直接表达他们的看法。同时,婴儿好像也是带有某种神秘感的存在,他们似乎带有某种来自平行空间或者是什么其他地方的记忆,好像本身就带有一种治愈的力量,而现实中好像也有这样的例子,比方说那个冲朱利微笑的麦兜。

  总之虽然说婴儿这个形象好像也被某种意义上的格式化了,但是很可能由于格式的种类还算多,所以塑造出有特点婴儿还是有可能的。

  而且maggie那种淡定以及吸奶嘴那个声音都让人感觉很萌,再加上我有两个很喜欢的女演员名字叫maggie。于是我在对这个动画片大部分失去兴趣的时候还是很喜欢这个小角色。于是也就很喜欢这个小短剧。

  这个短剧拍的还是挺有味道的。对于开头那个天才还是平庸的分类,我倒是基本上没有什么感慨,毕竟现在的中小学都有分班的趋势,而且在很多场合,我们都面临着有形或者无形的分类筛选。在某些筛选上有些人可能是赢家,但是在另一些筛选上可能就会输。这都是不一定的事。

  在天资的选拔上,maggie输了,然后被打上了平庸的标签,到了不受重视的区域。而在那个区域,她动用一起脑力体力拯救了一只小蝴蝶。在选拔这件事上淡定的很失望的maggie在蝴蝶飞走的时候淡定的很高兴。

  不一定说天资一般的孩子都会很有爱心,而拯救蝴蝶这种事天才的孩子也不一定就不会做。因为这是一件不关乎选拔和规则的事,一件很微小的事,不必让任何其他人知道的事,几乎对于某个人的人生轨迹不会有太大影响的事。同样也是很多人可能不屑于去做的,当然也就很难因为其产生什么成就感和愉悦感的事。

  于是大家主要的时间其实都在做着和规则相关的事,让自己努力在一次次的筛选中不至于被拿下。虽然我们都不太喜欢这些筛选,但是也不由自主的在努力迎合。情绪也会因为这些事情而变化。

  所以很感谢刚刚在一次选拔中输了的maggie还有心情全力关注那只小蝴蝶,然后让银幕前的很多人因为这只飞出了托儿所的小蝴蝶兴奋了一下。

  《辛普森一家:托儿所的漫长日》观后感(四):《托儿所的漫长日》:天才还是英雄?

  本片是今年奥斯卡的提名短片,个人觉得很有意思,自己反复看了几遍。一个小女孩英雄般地拯救了一只蝴蝶的生命,完成了一件动人的正义之举。故事简单生动,但在这俏皮嬉闹的外表之下,却有着耐人寻味的一些细节。简单谈一下我的感受:

  【教育之禁锢】

  这点显而易见。在小女孩被送入托儿所时,要通过层层安检,标牌上明确标示出“通过我们的搜查你才能得到自由”,这种规则和制约,显示出教育并不是人人平等,另外教育的开始不就是限制吗。以某些标准,给人分出三六九等,交给人标准去遵循。

  测智商的仪器,测出小女孩并不聪明,资质平庸,可这就是对的划分标准吗?小女孩善良可爱,为了拯救出蝴蝶与小男孩斗智斗勇,这其中所展现出的善良、才智、勇敢不是另一种杰出吗?。就在智商仪器上标注的“often wrong technologies ”莫不是一种讽刺。

  那些划分在“天才区”的孩子,艺术、科学各有所长,被按部就班地培养着,他们没有见证一只蝴蝶诞生的过程,没有完成过拯救一只生命的壮举,也没有体验这场智勇相斗之后的胜利。在“平庸区(nothing special)”的墙上写着“you have no future”,这种教育上的划分和单一标准,带来了歧视和消极暗示(甚至明示)。这不可悲吗。小女孩的举动不就证明了她的special 吗,她可能不是天才,但这一刻,她是英雄!

  教育以其单一的标准为孩子进行划分,以单一的标准进行培养,忽略个人特质,轻视品格特点,教育成为了一种禁锢。

  【社会之隐射】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故事的发生的场所是托儿所,托儿所的名称是“Ayn Rand”。美国有个著名的哲学家、作家叫Ayn Rand,她的小说中的主人公有着个人的特质,独立的人格,哪怕与社会有所冲突,他也努力实现着自己的理想,追逐自己的幸福。这是Ayn Rand理想中的英雄。

  我想这不仅仅是一个巧合吧。这个小女孩不正像是Ayn Rand笔下的主人公吗。她也许于世俗的标准来说并不优秀,但是她努力追逐着自己的理想(保护蝴蝶),维护着自己认为重要的信念,她成功了,称得上是一个小英雄。

  Ayn Rand奉行和推崇的是个人主义,每个人都应该有着自己的自由和追求,努力实现个人的幸福和理想。理性的利己主义是提倡的。

  另外Ayn Rand的政治观点是小政府主义,政府是存在的,但角色应该是一种最小化的,只要能保证每个人的自由并防范侵犯自由的行为即可。

  据此在看短片,不仅是教育还是社会规则很多都限制了我们的自由,压制了人的特质,我们就像托儿所里的孩子啊。

  Ayn Rand曾说:“人是一个英雄人物,以自己的幸福作为生活的道德准则,以实质性的成就作为最高贵的行动,以理性为自己唯一的主宰。”

  像小女孩一样,可以不做别人的天才,但要做自己的英雄。

  一家之言,望请赐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