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Q84 BOOK 1》读后感100字
《1Q84 BOOK 1》是一本由村上 春樹著作,新潮社出版的ハードカバー图书,本书定价:JPY 1890,页数:5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Q84 BOOK 1》精选点评:
●有了目标才会有活下去的勇气,生活如果那么消极去看,就是那么灰白无力。
●感觉又绕又墨迹……
●被迫阅读......钛拜!
●仍然在讲未来的一本书,很长,晦涩难懂
●我们一定要相逢。
●有點長
●缓慢阅读中,效率比较低
●第一次看赖明珠的翻译,除了不认识台湾拼音以外,其他都很好。故事需要凝聚一点点精神才能读完。
●多少哀伤的故事,叫归人都会离开,弄心里可有一枚空气蝉?求偶的蝉
《1Q84 BOOK 1》读后感(一):距離讀完。還有多久。
原著。厚厚的2本。很晦澀。初夏的時候開始閱讀。現在已是秋。
忍著點。安靜的時候認真讀。閱讀之前不看任何書評。自身去感受。
此书正如第一篇节所述,never judge people by externals alone。
每章都是全新的内在展开。
很好。继续看。
《1Q84 BOOK 1》读后感(二):喝杯咖啡慢慢读
1Q84一开始就是两条主线,看似平行终究会交织在一起,这个看过[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的估计马上就会明白。
1Q84的一个特点就是描写的细致,人物的特点从轮廓到细部非常立体地呈现在读者的意识里。很长的小说,适合拿杯咖啡听着1Q80年代的老歌慢慢赏玩。
关于译者的问题。读了村上的大多数的作品,中文和日文的。觉得其实没有很多人说的那么复杂,翻译是一个转换的工作而已,林少华的译文更贴切或者说林更忠实于原作者。林的风格基本就是村上的风格。相对之下读施的译文觉得有一种别的味道在里面,很明显不是村上的感觉。看了日文的1Q84,中文的完全看不下去。
《1Q84 BOOK 1》读后感(三):两条平行线换个角度就变成了相交
村上春树的名字听的多了,认真看过的只有《海边的卡夫卡》,由两个点开始,然后纠缠成一股,不真实、恋母。
1Q84也是两条主线,青豆和天吾,各自不相干的生活着。一个藏着秘密、一个流于平淡。而后两条枝干分别叉出根须再又纠结成一股,千丝万缕。
每一个小细节都可能开启另外一个空间,国道的避难梯也好,初审的有趣小说也好,都可能是开启另一个世界的密码。也许除了天上的月亮,那个世界和这个世界并没有太多的差别,又也许那是为了这个世界中无法进行的重逢而不得不到达的一个地方。
作者像是在小说里立了一道又一道的镜子,大冢环与老太太的女儿,天吾母亲与年长女友以及安达久美说的梦,亚优美与安达久美的梦,这些女性的境遇不断的重叠着。天吾陷入昏迷的父亲和敲着青豆及牛河公寓门的NHK收帐员,母体和子体,最后离开1Q84后,左侧脸朝外的埃索老虎。每多加一道镜子就多出更多的镜像。
《1Q84 BOOK 1》读后感(四):想要说你不容易
1Q84
三本洋洋洒洒100万字,读完两个星期了,一直没时间提笔。村上的书读的不多,《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近几年一直闻说他是冲击诺奖的热门作者,可每年都又失之交臂。不喜欢南海出版社,不喜欢他们妖言惑众的腰封,可只买得到这个版本,腰封上说这是村上的巅峰之作。
怎么说呢,这是一本复杂的书,而且非常有可读性。书中充满悬念,涉及政治、宗教、暗杀、逃亡、家暴、理想、爱情、穿越、玄幻、乌托邦……
从小就看不进童话的我,理解不了魔幻、玄幻的写法。也看不懂书中的很多地方:天上的两个月亮、先知先觉、从死山羊口中爬出的小小人、用空气织成的蛹里面有另一个替身、无性交的受孕、从首都高速公路的避难楼梯下去到了另一个世界、天空中有着两个月亮的1Q84的世界……
毫无疑问,这本书受乔治奥威尔的《1984》影响很深,也有人说它是向《1984》致敬的一本书。但我看《1984》是描写在极权主义社会、没有人权、没有隐私、甚至不能有自己思想的、造假说谎极端恐怖的社会。那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社会。而村上春树分明把公社(毛泽东的公社),描写成一个在深山之中、人人平等、人们把劳动作为生活中第一需要的、对领袖无条件崇拜的理想的乌托邦的世外桃源。同样他在《海边的卡夫卡》中写到主人公也到过这样一个,位于深山之中的美丽新世界。他说:共产主义是拥有崇高理想的了不起的思想。
书中写作技巧和结构安排很别致,和《海边的卡夫卡》一样,按两条甚至是三条看似豪不相干平行线分别来展开,最终交回在一起。你也可以只读奇数章节,或者只读偶数章节同样可以是一本完整的书。
张愚〡读书笔记之《1Q84》
2017/3/18于飞机上
《1Q84 BOOK 1》读后感(五):村上的《1Q84》,日本卖疯了
最夸张的书店莫过于东京八重州图书中心,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的有机玻璃书架直达天顶,上面清一色村上春树的最新长篇小说《1Q84》,书全部是竖立起来的,每本书的封面就跟一个人滑稽的笑脸一样,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眼球。《1Q84》发行12天,实销数量已经超过106万册,这个速度超过了半年实销185万册的《哈利·波特》,作为纯文学的销售纪录,村上春树一直就是开先河的人,当年他的《挪威的森林》最终卖到了920万册,几乎使每个日本家庭都有他的这本小说,如果加上被翻译成的多种外语,实销的册数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不过,根据当时出版《挪威的森林》的讲坛社的编辑介绍,这本书初版于1987年,起先的图书市场并没有出现狂卖的征兆,而是为了促销,村上春树本人把上下两卷的封面设计成了红绿两色,均为单色,正好赶上圣诞节,结果一推到东京的书市,爆卖不可收拾,而且很多读者是为了当圣诞节最好的礼物去买《挪威的森林》。
顺便说下,《挪威的森林》取名于甲壳虫乐队1965年的同名歌曲,但歌词的原意并没有森林的意思,只是说“挪威产的家具”而已。不过,这在村上春树的眼里并不碍观瞻,因为他为《挪威的森林》写下的腰围广告词是“百分之百的恋爱小说”。
时隔22年,同时与上部长篇小说的创作时间也间隔了7年多,这回的最新长篇小说《1Q84》似乎很难以恋爱小说概括,不仅如此,包括故事概要都很难说清,尤其从叙述层面上阅读,人物怪异,时空逆流,有时让你开头明白的情节弄到最后变得不明白了。
无论村上春树的小说如何变幻,毕竟已经是一面日本文学的旗帜,尤其是他“非日本主义”以及全球意识的张扬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的日本作家,也成为了媒体追捧的对象。《1Q84》的首发是上月29日,出版商是新潮社,而当天日本NHK电视新闻用了将近10分钟的时间专门介绍了村上春树的文学。另外,村上春树在今年耶路撒冷文学奖的获奖仪式上曾经发表过《蛋与墙》的著名讲演,同样也被日本媒体追捧,原本极少在公众场合露面的村上春树反而给读者一个相当大的神秘感,加之这回《1Q84》号称严守秘密,拒绝发表前的任何预告,弄得神乎其神。这一连串的市场动作刺激了书业的好奇心,连带小说里出现的音乐与引用文本都跟着火起来了。
比如:小说一开始就描写了亚纳切克(Janacek 1854-1928)的壮丽的交响乐《Sinfonietta》,结果使这张旧唱盘重受青睐,商家大呼库存不够。另外,由于村上春树在《1Q84》中引用了契诃夫的小说《萨哈林岛》的片段,结果让日文译本也跟着火爆,1953年率先出版译本的老牌出版社岩波书店已经决定紧急增印,以应付书市的特别需要。
小说《1Q84》的主人公叫“青豆”,是个女杀手,另外一个男士叫“天吾”,是个立志想当作家的预科学校的教员,两人都是30岁左右,大量的对话与情景的描写贯穿了全篇。天吾企图让一个少女获得文学奖,但中途遭遇了邪教,于是通过一次事件,发生于1984年的故事开始变成了1Q84.村上春树在小说最后作了一条注解:本作品使用了1984年尚未使用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