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读后感1000字
《京华烟云》是一本由林语堂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1.00元,页数:5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立夫不错
●林先生可能是想要致敬《红楼梦》,但是只是从回目来看就有点拙劣了,红楼里的回目隐晦,让读者对剧情有一点模糊的了解但又不会完全明了内容。相比,林先生的回目太过直白,且美感欠缺很多。不过,林先生处在新旧文学的变革时期,这样一想释怀很多。
●浓缩动乱时代之变迁,不为简易近代人文史。 生死,盛衰乃自然之理,来了,走了,未曾留下些什么,仿若浮云,轻轻飘散。
●喔我读的是这个版本
●很久以前看的了,最近对老上海突感兴趣,可能是因为《夜上海i》和《亦筝笙》《来不及说我爱你》吧,有再复习一遍的想法
●女子当做姚木兰,林语堂先生从来丝毫不掩饰对木兰的喜爱,在那样一个激荡的时代,木兰的一生可谓圆满。
《京华烟云》读后感(一):最动容是姚老先生
读过此书震撼甚于彼时读红楼。其民族气节、变与不变的关系无不震慑魂魄。论及旧时家庭其信息量之大亦与红楼齐平。一在明清,一在民国,二者不可等同语矣。最为动容者因素姚老先生,所为明察秋毫、静观其变。书至后半部分,每每设计姚老先生无不令人哽咽
《京华烟云》读后感(二):叹语堂之功力
整书特别是前半部分有浓重的模仿红楼梦的痕迹,后半部分有些情节稍微夸张,如木兰为救立夫只身入虎穴以及姚夫巧遇孙亚情人丽华的几个桥段;然而能把中国二十世纪初风雨飘摇的三四十年通过几个家庭的兴衰荣辱而折射出耀眼的光辉,此等深厚功力远非常人所能及也。
《京华烟云》读后感(三):还原一个真实的民国时代
我是看了电视剧才开始读的,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每次描写道姚木兰时,不由自主的回想起赵雅芝、赵薇在剧中的表演。很不错,带领我回到民国的时代,对这段历史不再陌生,不再一味的认为仅仅只是战乱,其实这个时代,最能代表国人的精神,不屈不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京华烟云》读后感(四):比起文学 这更像是素描
近代中国的素描画卷
平铺的叙述多
缺乏真实感 形象疏离
《京华烟云》读后感(五):一部极具庄子思想的作品
这是我读过的最喜欢的一本书。它不仅真实反映了那段历史背景下中国的社会形态和悲欢离合的人情。更让人们感觉到了旧的思想的逐渐消亡和新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
最开始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它包含了复杂的人物性格特征和文化背景。后来越读越不能理解,在那种外界和人的内心同样混乱的年代,每个人的性格和命运都是那么的典型,我认为,作为现代人是不能想象的,也是无法实现的。
书中最后写到开辟抗日前线,这也是我最想看到的。到这里已经不是仅仅表现一个人的品行和智慧了,而是反映了整个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共同维护民族的利益。深切地反映了中国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