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岁月》的影评大全
《边缘岁月》是一部由李惠民执导,狄龙 / 罗烈 / 郑文雅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听过有人说,看到老了的狄龙大伯,直接自动脑补成自己伯父,更狠的说恨不得捞过来当自己爷爷……少女看到喜欢的人,即便当不了情人,当亲人也是万分愿意的……
●当年babyfat的袁洁莹loli和美人迟暮的大叔狄龙 编剧居然是黄百鸣==
●狄龙好man,袁洁莹好靓
●狄龙的最后一次黑帮之旅,依舊是樹欲靜而風不止的過氣江湖題材,比較有特色是增加了為拯救邊緣少年而重出江湖的救贖意味
●袁洁莹演的小女生,“鸣叔,我中意你,我为什么不能中意你”;江湖不是你想退,想退就能退......
●又是想要退出江湖而不得的故事,第一个创造这种套路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材,这都第几个了?老大说“除非他两个出卖我”就知道要坏事,老大你这么善良怎么当上老大的呀?又是太子爷啊?
●很旧的电影,最后结局是不死就好了
●该片应该是新艺城不太成功的作品之一,剧情老套,离《英雄本色》都已经七年了,还在跟风,实在乏善可陈。电影开场的时候,狄龙带了个假发演年轻时的杀手,颇有点青春回光返照的意思。该片的导演李惠民,有《新龙门客栈》等片留名影史,但近年离开徐克的他,却只能在电视圈混了。
故事虽然显得有点老套,但老港片的意思还是很深。狄龙总能把一个悲情大哥的形象展示的淋漓尽致。年轻的耀扬还是一贯的飞扬跋扈。袁洁莹的青春靓丽令人感叹,小女孩都是不自觉的陷入对英雄的敬爱,虽然这个英雄已即将落幕。进了江湖就没那么容易退出,尤其是明叔这种心存道义的出来混的,他的义气已不适用十几年后的江湖。
《边缘岁月》影评(二):龙哥退不出江湖
就像常常在恨尊为什么近年总演些好好先生家庭妇男洗衣做饭伺候老婆孩子的窝囊角色一样,看龙哥的电影,我也常常在恨为什么那些黑帮老大都不放过龙哥总特别赏识他非要拉他生事不让他安享太平日子最后搭上命。这部《边缘岁月》又是这样。
故事一开始,龙哥又戴假发演年轻人,那个大喇叭牛仔裤看着真不舒服。他枪杀帮会叛徒,然后发现了叛徒的四岁小女儿。龙哥和女友吃西餐,把西餐厅买下来送她,叮嘱她收养那个女孩。然后就去美国了。
一晃十四年,机场,我们熟悉的豪哥造型出现了。罗烈大叔来接机(他是独臂造型,看来编剧是独臂刀粉丝)。兄弟见面分外感慨,一个热烈的拥抱啊,喝同一个酒壶里的酒,然后去见老大(过气老头子一个)。老大要留龙哥,他不肯,说要退出了。罗烈大叔说跟我住吧,两个单身汉比较方便(晕,没看出怎么方便了,您还残疾呢)。好在,龙哥也没跟他住,去找女友了。女友倒没怎么激动,那个女孩比较激动,她现在十八岁了。女友当着女孩面声称只是普通朋友,留龙哥住下。
女孩和龙哥一起坐在台阶上喝啤酒,转天陪龙哥逛街买衣服,一起吃甜筒,说笑聊天,还想约他去山顶坐缆车……看得我羡慕的呦,龙哥笑起来真好看~~
略过中间的帮会纠纷若干,反正就是害得龙哥又挂彩夜归。女孩正在家一个人喝酒,忽然听到声音,走到洗手间门口一看,门缝里一个裸背,是龙哥。(此处我可是倒回去又看的,很多姐妹纠结龙哥后来的纹身,这儿看得特清楚,后背上的龙,手臂上的龙,前胸上的龙……)
龙哥让女孩去拿药箱,就坐在厅里包扎(此处我想起《刺马》里水塘边的场景了)。果然,女孩包着包着就扑上去告白了!!!可惜啊可叹啊,龙哥立即义正言辞地拒绝了,还一把推女孩倒地(此处又让我想起《武松》里推潘金莲了。唉,您咋那么正派捏?怨念啊)接着龙哥不顾女友阻拦,讲出自己是女孩杀父仇人的往事(难道这就是您拒绝女孩的原因么?!),女孩万念俱灰,抢过龙哥腰上的枪自杀,被龙哥拦下来了只是头部擦伤。龙哥一直在她门外守着,脸都没精神洗,等她肯见他(其实还是有感情的呀)。女孩醒来了,龙哥女友说那只是父女感情(唉,可惜。)不过此处我注意到女孩桌上铺着一张A4鼠标垫那么大的龙哥年轻时候照片啊,哎哎~~ 您从哪儿搞的~~
又跳过帮会纠纷若干。龙哥和女友还有女孩以及她的小追求者四个人一起海滩游玩,骑自行车啊钓鱼啊烧烤啊,还在海滩上求婚了,有点儿小浪漫。龙哥一笑我就觉得画面特美好。不过他前头拒绝女孩对我的打击太大了,so,555~~~罗烈大叔来祝贺他俩婚事,说得那番话很是凄凉落寞,哎,谁让你不是尊叔捏~~~
本来要去美国开始新生活了,女孩烧掉了所有龙哥十四年间写来的信,临走前祝福他和女友,嘱咐他一定要脱离黑社会。可惜还是因为帮派纠纷,老大被杀,龙哥当然要去报仇了,义气啊。一番精彩枪战火拼。枪杀叛徒的时候,叛徒又有个小女儿出来哭(晕,这也太巧了吧),一分心(莫不是您又想收养?),被击中。老大的儿子和罗烈大叔赶到已迟,说完遗言而逝……
总之这部片还是惯常的香港黑帮片,情仇义气交织,剧情没什么突破啦。不过作为龙粉,尤其是迷宋子豪型中龙的姐妹们,一定要看这片哦~~~
后记:
先写了标题,唉,我其实本想冷静客观地写一写那一时期香港黑帮片的共性捎带夸赞几句龙哥就好了,但一落笔就控制不住地走向了HC文 。实在是那个鸣雪女孩的戏令人共鸣啊。不再了。翻翻龙哥的电影列表,再没有一部片可以让我这样联想遐思了。愿不愿意都要就此打住了…… 不过,多亏好在还有这样一部片不是?
《边缘岁月》影评(三):且看中老年人谈恋爱
我承认,标题党了。。。
本片豆瓣评分仅有5.5/10,惨。其实该有的商业元素都有了——黑帮恩怨、儿女情长,卡司也不错——龙哥、袁洁莹、张耀扬、罗烈,拍出来的效果咋就不尽人意呢?看来电影跟做菜一样,不仅原料调料要齐全,掌勺人淳厚的功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影片开始显示的是1975年,戴假发的龙哥穿梭于小巷,追杀出卖帮会的叛徒。乌发下龙哥的脸一晃而过,真有种回到黄金75年的错觉,但,很快,镜头带出龙哥奔跑的身姿,明显胖了,露出疲态,令人不禁淫湿: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江湖:
港式黑帮片离不开末世情怀——昨日种种已人事皆非,明日又不知何去何从,配上97的大背景,每个香港人都像是弃儿,而帮会新旧势力的交替就是整个社会的缩影。龙哥蛰伏美国14年后回港,老二“篡位”的野心已昭然若揭,处处挑衅老大的权威,后者采取宁事息人的态度,不想大家脸上都无光,睁只眼闭只眼;殊不知这世界只有进退之分,从没有保持现状之说,你不想改变?不好意思,别人变了,你只能跟着被动的去变。“这个世界变了,我们都不再适合这个江湖,因为我们太念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龙哥忠心耿耿、又有胆识,老二威逼利诱想拉他过档,老大也想推他上位代替自己,这两种都不是他想要的,他只想像14年前那样跟着老大干,但不可能了。两派的矛盾日益激化,龙哥不想参与其中,决定带女友远走他乡,但事态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老大儿子把老二儿子砍死,老二派人暗杀了老大。在逃亡的路上,龙哥还是中途下了车——去复仇。当然,他一去再也没有回来,独留女友一人在码头等待……
埃勒克特拉情结:
与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情结对应的,是埃勒克特拉情结。袁洁莹演的女孩鸣雪,4岁时父亲被龙哥所杀,后被龙哥女友照顾长大,14年间未曾见过龙哥,她将自己对父亲的敬爱、崇拜,及对成熟男性的好奇、爱慕等情感,统统寄托于龙哥一身;当龙哥一脸沧桑返港后,鸣雪之前的种种幻想变成了实体,她的感情也得到了井喷式爆发。其实类似的埃勒克特拉情结屡见不鲜:《心经》、《长腿叔叔》、《杀手里昂》、《天若有情(电视剧)》、《雪花神剑》……可能由于这种情结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在看待这些作品的时候会感同身受,觉得特别有共鸣。
因此,鸣雪对龙哥的感情不但不难理解,而且特别动人——既包括了世俗的爱,又挑战了龙哥“弑父仇人与养父”身份的双重禁忌,可谓充满了戏剧张力,看点十足。这里袁洁莹与龙哥的表现亦相当不俗:鸣雪深夜坐在台阶上喝啤酒、带龙哥外出购物、逗龙哥吃冰激凌等等,都旨在引起龙哥的注意与重视,将18岁小女生狡猾又可爱的小心思表露无疑;而龙哥在听到鸣雪告白后震怒的举动,充分说明了这个人物背负着沉重的道德压力——也就不难解释他为什么会几十年如一日地对帮会忠心耿耿。
综上所述,《边缘岁月》的剧本没有硬伤,情节设置也比较合理,在传统江湖恩怨中添加了细腻的感情线,使得电影不仅体现了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无助、还有他们对自我原则的坚持,及一份浪漫情怀。我甚至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剧本了!那么回到开头——为什么影片效果却不尽人意呢?
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剪辑和配乐。
作为一个业余得不能再业余的普通观影者,如果连我都觉得剪辑有问题,那就真的是有问题——纵观全片,每个片段上下场景的切换都简单粗暴直接,例如影片后半段,龙哥带着女友、鸣雪及其男友四人在海边聚餐,另一厢,帮会间杀得天昏地暗,镜头不断在两个场景间切换,观众当然明白这是想制造强烈的对比效果,但剪辑得却相当没有诚意。
再说配乐,老歌《痴痴的等》在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可惜的是导演没有好好利用这首歌,只是单纯的作为背景乐,没有为情节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就更别提渲染情绪了。其余的配乐,简直就是在为影片拖后腿——旋律单调且响起的不合时宜。
《边缘岁月》,好剧本、好演员,摊上个糊弄事的导演,可惜,真可惜。
《边缘岁月》影评(四):贼船难下,情难自已
鸣叔的悲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想要从黑道干干净净地退出来,谈何容易。何况鸣叔这样,讲清讲义放不下的人呢。
整部片子,是万变不离其宗的黑帮,争夺,恩怨,枪战,对了,还有小小温情——这也是黑帮片的必须,黑暗中的微弱亮光,才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鸣叔收留的仇人女儿鸣雪对鸣叔的感情。说是鸣叔收留,其实是他女友雪慧一手带大的,彼时鸣叔在美国,坐牢。雪慧清楚他男友是黑社会的,估计也是因为这个吧,虽然鸣叔一直和小女孩写信,雪慧却从未将两人的关系告诉过女孩,想来除了不想小女孩觉得鸣叔坐牢而心生芥蒂,更怕她怀疑鸣叔收养她的原因吧。
回到香港后,鸣叔住到了女友的咖啡厅,小女孩对鸣叔很亲近,连她自己或许都不知道这亲近,夹杂了多少亲情,又夹杂了多少爱情,各种情的界限本也不是分得多么的清楚。
帮会事情不断,鸣叔为了救老大的儿子受了伤。回到女友和鸣雪的住处,凑巧被鸣雪发现,他又怕女友知道为他担心,便让鸣雪给他上点白药。鸣雪恐怕是吓坏了,担心起来便管不了许多,忍不住向鸣叔表露了爱慕的心迹——她看到受了伤的鸣叔时或许才意识到,有些话若是不及时说,说不定哪天就再没机会说。
然而当鸣雪跟鸣叔说“我好锺意你”时,鸣叔脸色瞬间变了,一把把鸣雪推开,力道大得女孩子直接栽倒在地。鸣叔的心情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直当女儿看的小女孩跟自己说出这种话,他脑子里一闪念的除了大逆不道,逆天乱伦这类感受,恐怕不会有别的。所以前一刻还是温柔慈爱地让鸣雪去睡觉,第二天还要去上学,后一刻却震惊又愤怒,怒斥她怎么可以这么想。
这一吵闹,他的女朋友也醒了。
为了绝了小丫头的念头,不管女友如何阻拦,鸣叔还是执意爆出自己是她的杀父仇人这件事。
只是在我看来,杀父仇人,和小丫头爱他这两件事,有什么好冲突的呢。她在知道这些旧事之前就爱上你这个人,难道因为这些事,你这个人吸引她的那些地方就消失了吗。
不过女孩子显然还是被刺激到了,冲昏了头脑的小丫头混乱中从鸣叔腰间抽出枪,枪指着鸣叔,下不了手,便要对自己下手。
所幸鸣叔眼疾手快,捏住枪一歪,小丫头只是被子弹擦破了点皮。
然而,刚才还好好的“一家子”,这会儿却似乎分崩离析了。鸣叔女友最怕见到的就是这个局面吧,要不也不会那么奋力地阻止鸣叔说出真相。
幸而丫头很懂事,只是她在这时才意识到,抚养她的阿姨和这位鸣叔原来是恋人关系。“一鸣,雪慧,鸣雪”,三人的名字,倒真像父母和孩子。
鸣叔这个伪父亲,当得很有父亲的样子。帮女儿调查追求者的“背景”,确认追求者身家清白,用功读书,人品也好,就帮追求者和女儿牵线搭桥,终于两个小孩子走在一起,去了美国读书。
鸣雪这个伪女儿,当得也很像样子。求鸣叔脱离黑帮,劝鸣叔跟慧姨好好过日子,出谋划策鼓动鸣叔向慧姨求婚。终于,两个中年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慧姨等这一天等了十几年吧,所以后来鸣叔又掺和进了黑帮的事,劝她离开的时候,她才决然地说:" 我跟你走,我死也要跟你在一起。“
然而最后鸣叔还是没能避开死亡,哪怕这是一个其实可以避开的死亡。他去解决帮会叛变者的时候,明明完全占据上风,却被叛变者突然出现的小女儿打乱阵脚,他不忍心当着女儿的面杀了这个父亲吧,回忆里第一次见到明慧的场景浮现在他的脑海里。就是这晃神的时间,叛变者掏出了枪,打进了他胸口。纵然叛变者也没能逃脱他的一枪——他还是会死的。踉跄地离开之前,他爱怜地抚了一下哇哇大哭的那个小姑娘的头——只是,他是不能再去领养这个小孩子了——这样打打杀杀,又有多少小孩子需要被领养呢;这样一仇接一仇,何时才会有结束的时候呢。
鸣慧寄回来的信上说,她在离开那天很想叫一鸣一声爸爸,然而终究是没有叫出口,但她对鸣叔始终敬重。她又说慧姨等了十几年,鸣叔要和慧姨好好过日子。她还说,你们该蜜月旅行了吧,祝你们幸福,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
这封信,鸣叔终究是没能来得及看,雪慧替他看了。
鸣叔终究还是没能和雪姨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