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娘》读后感精选
《如意娘》是一本由茂林修竹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页数:2017-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意娘》精选点评:
●文笔虽好 可是喜欢看男女主感情戏份的可以走了
●很洒脱的一本,我本人也爱好姐弟恋的故事但这本真的稳站徐仪,甚至连二郎的那个番外我都觉得没有必要。
●很好,结局也没有落入俗套 萧如意(舞阳公主) 萧怀朔 萧怀猷 萧琉璃(沐阳公主) 徐仪 徐思 徐茂 顾景楼 顾淮
●顾景楼肯定是徐思的儿子!
●挖的坑自己埋回来的过程很顺畅,没有硬凹奇葩桥段。塑造的人物果断利落,没有磨磨唧唧将说不说的遗憾。架构曲折丰富,虽不说宏大,也足够牵引读者的心,第二部尤其好看,有如意自我意识的觉醒,这种成长顺畅又张驰有度。
●@如意 或者叫 王俊凯的啥真香 那个人 你真有病 活该你被封号
●文笔风流,读起来自有一种旷达脱俗韵味,在这种余韵中引人入胜。这部小说我是听完的,感慨只有四个字:如沐春风。没有穿越也没有金手指,仿佛是在听一出失传已久的折子戏。格局很大,又不失细腻,再也看不进去那些大行其道的爽文玛丽苏了。这篇小说,在教人坚韧与善良。
●哎折腾了那么多年,还是跟徐仪在一起了。
●名字起的不好,以为是讲如意她娘的故事呢。原来就是如意,很有个性的姑娘,长在帝王家,却善良、聪慧,扶持二郎,姐弟情深。小小的国家,竟然被八千人亡国,乱世生存不易,也多风波。她与徐仪的情份还是经得起考验的,不过二郎对她的感情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十八年的姐弟情,之前是亲情的独占之心,后来转变成爱情,总让人有些接受不了,想来如意也是不能接受的。
●作者文字功底很好,很多人情世故写的很透彻,女主是李代桃僵狸猫换太子的公主,看到第一本一半,故事进展不大才弃了,因为男角色太多,完全不知道谁是楠竹,另,那个救了公主的瘦巴巴的女人就是她的亲娘对吧?
《如意娘》读后感(一):一个完美一个成长
徐仪:太完美,能文能武,且都出类拔萃,丰神俊朗,完全理解如意所思所想,和如意从小定下娃娃亲,长大后两情相悦,能带着如意走遍天下看遍山水,简直就是为如意量身定做的郎君。 萧怀朔:受父亲影响太多,某种程度上他和父亲是一样的人,能进能退,喜欢权利也有掌控天下的智慧,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但他还有徐思和如意压在天平的另一端,还有不惹徐思和如意伤心难过的底线,还有与如意同生共死的本能,并最终接受和尊重了别人的心意。他的所作所为是父亲与母亲和如意的博弈,没有像父亲那样一心利己。 可能是萧怀朔的篇幅较多,和如意的互动也多,给我的印象反而比徐仪深刻。理智告诉我如意是关不住的飞鸟,只有徐仪才能给她想要的生活。情感告诉我徐仪懂她敬她,他们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但是结尾萧怀朔的放手,还是让我有些惆怅。只是因为她一直把他当弟弟,他总是用自己的小聪明试探着她的底线,所以在男女之情上,他来晚了,也醒悟的晚了,只能错过。
《如意娘》读后感(二):嘉其功勋
这真的是一本很棒的小说。闪烁着万丈的人生勇气。人不因自己的出身贫穷或富裕,不幸或幸运而感叹命运无常。而因为,所有遇到的真挚的感情而内心充满勇气。
任何所谓架空的小说,其实写的都是当代。现有的环境,留给作者的余地其实很小。假如,只是写当代的话,很容易就会审cha了。甚至有网络小说,架空了,仍旧因为过于深刻被jing了。那些的所谓的皇权,官僚,也只不过是写的当代。这样看的话,其实网络小说里的架空其实离传统文化很远很远。
而从另一种角度,想要直接写当代又规避shen查,那样的作品肯定相当的晦涩,通篇都在隐喻。这样的作品,看的懂的人极其有限。并且看的懂的人大多不用看就赞同书中所言。我想这样的作品只是一个圈子里的人的自哀自怜。这样的作品也未必有多么深刻的意义。比如,茶叶蛋派和伤痕文学的某些作家。无论从立意还是技巧上,都远没有教科书评价的那么高。
这样来看的话,书中的很多人物其实都很当代。比如,女主的养母,徐思。因为长的好看,三易其夫,是政治家手中的玩物,也背负无数骂名。书中有一句话讲,那些琴棋书画,只是让她这只呆在笼中的金丝雀不那么生机凋零,也或许正是这些琴棋书画让她被困笼中(大意)。但其实,徐思其人,胆识眼界,远非一般人能及。而世人连同她的丈夫,只记得她的美丽和三易其夫。但她仍旧将女主教成了搏击长空的鹰,女主最终得到的是“嘉其功勋”(大意)。她的养女终于摆脱了她的宿命,世人终于记起,她也是一个有“功勋”的人,值得作为个体给与嘉奖。而不是作为某某人的母亲,某某人的妻子,被称为伟大。这难道不够当代吗?
书中还有很多人物都是如此。但网络小说也有奉承那种,世界既然哪里都有黑暗,一己之力又驱不尽黑暗,不如添一把黑的作品。这本书的读者面很窄。就像,除了猎奇,很少有中国人喜欢看我的非洲梦。
《如意娘》读后感(三):如意娘读后感 如意娘读后感
这两天认真的看完了这本书,所谓认真,就是不停的停下来想一想。
首先想到的是女性身份的自我认同,徐思百般努力培养出一个能够凭借自己“嘉表功勋”而不是因为帝王之女的出身获封公主的女儿,完成了她一直被困深宫志不得展的梦想,因此自始至终愿意成全毫无血缘关系的这个养女的心愿而不是她嫡亲儿子的。
其次想到的是儿子和爹的区别,上一任帝王只是把女人作为一件家具,哪怕是他心爱的女人,“护你一生一世周全”和“无时无刻不念着你”的女人,也可以作为家具一样封赏给臣下。而完全被这套理念培养长大的儿子二郎,在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他心爱的女人不是家具是伙伴,是可以“嘉表功勋”的伙伴。
可是这完全归功于徐思这个妈教的好,教出来一个思想独立行为独立的女儿。从感情的角度来说,大约二郎他爹对徐思的感情和二郎对如意的感情难分深浅,然而如意比徐思能干,比徐思更掌握不住。徐思确实是一件家具,自己没有腿跑不了;如意就是一只鸟,哪怕暂时被关在笼子里,寻机就要飞走。
所以二郎不会像他爹那么做,去伤了如意的心,只是因为他知道,如果他伤了如意的心,连如意的人也得不到。他比他爹更容易失去,他比他爹得到心爱的女人代价更大。
然而这个更大的代价,还是源自于徐思培养的好,培养的如意说走就能走,培养的如意靠自己活着,并不是因而二郎比他爹思想进步了,是因为他不得不。
第三想到的是男人到底需要不需要一个贤妻良母,我说的是现代男人。所谓“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如果只是一个漂亮的女人,毫无疑问会“能得几时好”,且不说年老色衰,再美丽的衣服再美丽的美人,天天穿也会腻。那假如是贴身穿的很舒服的内衣呢,我这么多年下来都会固定买一些牌子的内衣裤、秋衣裤和鞋子,有一些用了十年八年的秋衣裤和床单,虽然都破了还不舍得扔,因为越穿越舒服,反而是“衣不如故”了。所以大约贤妻良母也是被需要和不可取代的。
《如意娘》读后感(四):却道如意,顺我心意
《如意娘》是我看茂林修竹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论太子妃的倒掉》。不同作者有不同的风格,字里行间能透出一定的气性。读茂林修竹的书,如午后沐春风,闻软语道柔情。无论是什么都懵懂的女主,或是什么都通透的女主,都自有一段娓娓道来的故事,以婉转的唱腔浅吟低唱,余音萦绕绵绵不绝。
萧如意是李代桃僵的四公主。母妃徐思是世间少有的惊才绝艳之女子,却是三嫁之身。入宫为妃前曾被天子无奈指给北朝假意叛降的李斛为妻,李斛造反伏诛,天子将思慕多年的徐思接入宫中,徐思生下了李斛的儿子,被天子偷偷换成女孩,赐名如意,封舞阳公主。
如意自幼心思玲珑,能感知天子对她的不喜,从不任性取闹,永远乖巧忍让。
如意一生,通透却不改正直,谨慎却不掩风华。熟知她之人称她时时不忘锐意进取。年少时心无杂念全心向学,使得徐仪萌发“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之感。
她什么都明白,懂得人人的用意和苦衷。理解,却不认同。质疑,却不苛责。如意之道,是大道,坦荡之道。
徐仪是徐思兄长徐茂的三子,与如意自小约定婚约。少时同在国子学读书,青梅竹马,两心无间。男主徐仪姿容拔群,光风霁月,博学多通,是作者一贯青睐的魏晋风流才子的模样。可贵的是,徐仪不止才子风流,更有自由不拘的意识,与谦逊有度的方寸。
如意贵为公主,身边的人连钱都不肯给她看,怕堕了身份。而世家出身的徐仪却能与如意志同道合,不仅畅谈“懋迁有无”,更在行动上支持如意在民间行商贾贸易。
后李斛未死再次造反,天下战乱,人事飘零。徐仪和如意在两地的战场上辗转拼杀,聚少离多,无缘相处。但直至千帆过尽,两人能不改初衷,终究是因为他们相知,更珍惜这志同道合。
书中另有男二萧怀朔,天子与徐思与之子,小如意一岁。少时不知如意身世,将其视为亲姐,虽内心喜爱却未做它想。直到李斛攻占了皇庭,萧二郎与如意逃命,无意从投奔的人家听得真相,知自己与如意无半点血缘关系。自此,无法宣之于口的感情终于找到了出路。
战争结束,萧二郎荣登大典,使手段推波助澜揭露如意身世,不惜以伤害如意与母亲徐思的感情为代价,想要为自己创造可能,却未能得到回应。
萧怀朔对母亲袒露心声时,徐思以自身忍辱苟活经历作比,将心头伤疤缓缓揭开,假设如意可能面对的处境。萧怀朔却不能感同身受,问的是“可阿娘不依旧过得好好的吗?”。徐思难以置信,指着瓶中腊梅道,“你看这瓶中花,是不是也好好的?”
萧怀朔是天子亲自教出来的皇子,自幼目无他人,最擅长的是布局和驾驭棋子。他不是不爱母亲和如意,只是从来不懂女人的苦楚。他以为,活着,就是好好的。
如意为躲避萧二郎,远行前与母亲道别,站在院中看梅花,侍女问可要折一枝进屋,如意道:“好好地,折它回去做什么。”
徐思与如意虽非亲生母女,却胜似亲生,才情眼界一脉相传。
因为懂得,所以不忍。
所幸,萧怀朔没有以天子身份强留如意在身边。因为深爱她有“垂天之翼,逍遥而图南。”所以无法残忍的想象其在宫中困顿枯萎。
:这本书的番外“海上有仙山”是我觉得画蛇添足的部分,反倒成了全书的缺憾。世间安得两全法,不是所有的深情都能得到回应。我认为,即便是在梦中,如意也不会爱上萧二郎。作者心疼萧二郎,让他梦回一场,与如意互换身份,聊慰情伤。实在是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