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桂花》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桂花》读后感摘抄

2020-10-16 19: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桂花》读后感摘抄

  《桂花》是一本由[叙利亚] 阿多尼斯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桂花》精选点评:

  ●皮摸着舒服

  ●“去读书,就仿佛你永远在开始生命,或者永远不会死去。去写作,就仿佛你在书写最后的遗嘱。”

  ●譬如余华的书我觉得写的最好是《活着》。并非否定其他作品,只是纯粹个人观点罢了。 一面之缘,觉得阿老人很不错,可是这本诗集以中国文化、中阿友谊、语言的意义等展开,似乎带些自矜的腔调和呼告口吻,又是他作品里的老生常谈,才气便不足了,陈词滥调容易变成无病呻吟,或是勉强为之。 但搜肠刮肚仍念念不忘的也必定是肺腑之言了。

  ●拿到了赶着印刷出来的新鲜图书,金桂底色的封面上有桂花和黄山,内容比装帧还要美丽,最喜欢《请告诉我,黄山!》和《想象力之家》 “向孔子提出几个思索已久的问题:/市场的法则、原子科学和诗歌之间是什么关系?”

  ●读过,但感觉不是很好。

  ●人说写作其实是有“纪律”的,酒精和毒品中浸淫出来的作品可以有,但真正的作者的诞生应该产生于长久的、专注的写作活动中。阿多尼斯就是这样的人。十月份在杭州见到阿老,谦逊有礼,才思敏捷,就是那个“永远的美男子”;他喝酒,但从不把酒写进诗里。阿老如今写诗,风云清淡,意象凝练,收放自如;好像老农夫对他数十年熟悉的土地之耕耘那样得心应手,又知道定会在收获的季节收获,种诗得诗。阿老是诗人中的恒星。

  ●(2019.156)阿多尼斯的人生履历真的好丰富,母亲文盲,没有上学,还是后来自己向总统推荐自己的诗幸而得到赏识被送到法国读书。九十岁的高龄却还笔耕不辍,如此高产,真的太佩服了。感谢他来过我们安徽,来过我们的黄山,留下了如星辰般可爱闪耀的诗篇。

  ●诗无感。附录那篇文章不错,通过他的文字,我看到了几十年前的上海。

  ●装帧实在太美,手感也好。

  ●#阿多尼斯# “友谊是否可以声称:唯有自己才是世界的珍宝?再见了,孔子,再见了,黄山——男主人!再见了,桂花树——女主人!太阳在追随诗人们。”

  《桂花》读后感(一):每一个词语,都长出一簇有声的花儿——读阿多尼斯《桂花》

  年届九旬的阿多尼斯,创作出的中国题材长诗《桂花》,可看作中国文明与阿拉伯文明一次亲切的握手。这些优美的诗句,如同悠悠丝绸古道的驼铃,回响着文明交融的足音,充溢着远方友谊的温度,也表露出诗人对现实与未来的隐忧。

  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是当代阿拉伯文学的巨擘,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候选人,2009年出版的中文版诗集《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广受诗歌爱好者好评。2018年,曾多次到访中国的阿多尼斯,受鲁迅文学院之邀,到中国参加文学活动,并走访了北京、上海、广州、安徽等多地,随即写出了这部由50首诗歌组成的中国题材长诗《桂花》。由北京外国语学院薛庆国教授翻译后,于2019年11月由译林出版社推出。

悟空:里面有阿拉丁神灯吗?

  《桂花》读后感(二):阿多尼斯为何会被称为阿拉伯的“鲁迅”? | 文化客厅

  在阿多尼斯的诗中,天空为何有着敌意的形式?阿多尼斯为何被称为阿拉伯的“鲁迅”?阿多尼斯爱喝酒,为何他的诗歌中没有“酒”?11月1日,在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的《桂花》新书分享会,阿多尼斯、江弱水、薛庆国和舒羽与大家谈了谈阿多尼斯的诗歌。

  撰文 | 徐悦东

  阿多尼斯的新作《桂花》记述了他去年的一次黄山之行。主持人舒羽问,“我想请问阿多尼斯先生,阿拉伯半岛最高的山海拔有多少?” “阿拉伯世界最高的山是‘人’。”阿多尼斯说。

  在阿多尼斯的诗中,山到底意味着什么?天空又意味着什么?阿多尼斯为何被称为阿拉伯的“鲁迅”?阿多尼斯的诗歌又是如何对阿拉伯传统有着继承和反思?阿多尼斯爱喝酒,为何他的诗歌中没有“酒”?11月1日,在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的《桂花》新书分享会,诗人阿多尼斯,浙江大学教授江弱水,诗人、作家舒羽和其诗歌中文译者、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教授薛庆国,就《桂花》一书展开对话。

《桂花》, [叙利亚] 阿多尼斯,薛庆国译译林出版社,2019年11月版

  01 阿多尼斯为何被称为阿拉伯的“鲁迅”?

  江弱水认为,阿拉伯半岛没什么高峰,上面都是平坦的沙漠、浩瀚无垠的地平线。不知道阿多尼斯从小感觉到的天空离他更远还是更近。在李白的诗里,人登上高处后会觉得与天空更接近,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不过,江弱水感觉阿多尼斯对天空的感情非常复杂。也许这是因为阿拉伯世界充满着动荡,人所居住的大地是一个被损害得非常严重的地方。所以,在阿多尼斯的诗歌中,天空经常以一种充满敌意的形式出现在他的诗中。

江弱水

  阿多尼斯回应道,黄山之行让他印象非常深的是,中国文化对于黄山非常尊敬,以至于把黄山拟人化了。阿多尼斯对黄山是非常欣赏的。而天空在阿多尼斯的诗歌中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种是与宗教观相连的天空,另一种是大地的延伸,是无穷无尽的一种标志。

  宗教意义上的天空甚至会歪曲了人的意义。所以,在此层面上阿多尼斯是反对、拒绝并批判这一层面的天空。不过,在阿多尼斯的诗歌中,第二层面意义的天空是为了唤醒在人的心灵中对无止境和无穷的意识。

  江弱水说,他在读诗的时候也体验到了这种感觉。在阿多尼斯第一层意义上的天空中,有一种宗教天堂的感觉,这种力量对人产生了压迫。这包含了阿多尼斯对阿拉伯现状以及某种传统的批判。他对阿拉伯文化爱恨交织的态度,以及他对传统的强烈批判,与中国的鲁迅非常相似。

  薛庆国表示赞同。他说,有很多中国的作家朋友在了解阿多尼斯的思想以后,也称阿多尼斯为阿拉伯的“鲁迅”。这个称呼薛庆国也曾翻译给阿多尼斯听,阿多尼斯对这个称呼感到非常荣幸。

  薛庆国认为,阿多尼斯与鲁迅之间确实有相似的地方,他和鲁迅都对本民族的文化有非常深刻的认识。阿多尼斯是阿拉伯知识分子中,屈指可数对本民族文化有非常精深认识的大师,他曾编选过四大卷的阿拉伯古代散文选,并以现代的眼光重新去看待这些阿拉伯传统。而且,阿多尼斯的博士论文《稳定与变化》就有着重新书写阿拉伯文化史的雄心。

  在阿多尼斯对传统文化非常了解的同时,他又对传统持有一种深刻的批判意识,就如鲁迅一样。他既爱阿拉伯文化,又对它做出了深刻的批判。此外,阿多尼斯和鲁迅一样,他们都非常精通西方文化。鲁迅是通过日语了解西方。阿多尼斯长期生活在法国,他对法国的文学、哲学、思想传统有非常深刻的理解。

  鲁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在于不触犯人心、让人心安理得,所以鲁迅的诗要沿着人心走。阿多尼斯也类似,他用了同样的词来形容阿拉伯文化的弊端,英文为“Transgression”,中文翻译成“过犯”。薛庆国认为,这个词让阿多尼斯和鲁迅的思想之间找到了连接。

  阿多尼斯和鲁迅还都是多重批判者。鲁迅不仅仅批判中国文化,他对西方帝国主义的政治也是持批判的态度,阿多尼斯亦如此。阿多尼斯既批判阿拉伯传统,也批判西方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传统。同时,他们对大众也保持一种深刻的审视意识。

  02

  阿多尼斯试图通过《桂花》的书名

  赋予世界一些阴柔和女性气息

  舒羽问阿多尼斯,是什么样的一种气味感觉让他书写以桂花为主题的诗歌?这是与永恒的女性有关还是只与植物有关?

  阿多尼斯回答道,在阿拉伯文化乃至于一神教的文化里,树是罪恶之源。因为人偷吃了苹果树的苹果而犯下了原罪。而且,女人也是罪恶之源,因为是夏娃唆使亚当去偷食禁果。

  在阿多尼斯写中国题材的诗时,之所以要用“桂花”为书名,是因为阿多尼斯想表达与阿拉伯传统文化中树文化和男女文化完全相反的意义:树是自由的象征,因为它是女性的象征。阿拉伯文化里也有高度评价女性地位的诗人,比如伟大的中世纪苏菲主义诗人伊本·阿拉比曾写过:“一切没有阴柔意味的空间都是没有价值的,一切地方要有阴柔气味才有意义和价值。”阿多尼斯试图通过《桂花》的书名,赋予世界一些阴柔和女性气息。

  江弱水认为,在《桂花》这本诗集里,读者能看到阿多尼斯对中国皖南这一带风物,有着非常精彩的意象。这种意象除了歌颂与赞美平常的生活和对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由衷的赞叹之外,还随时镶嵌着对他遥远的故土的现实反照与对照。

阿多尼斯

  因此,作为主体的桂花,是同阿拉伯的没药树、橄榄树形成了一定的关系。在中国安详宁静的,散发着阴柔之美的桂花,都与阿多尼斯的另外一个世界形成了张力。

  阿多尼斯诗歌语言给江弱水最大的感觉,是阿多尼斯有一个非常精粹的压缩型书写,其语言跳跃性很大。阿多尼斯经常采用一种警句格言式的写作方法,其归纳性特别强。这使得他的《桂花》在中国的现实层面、阿拉伯世界的现实层面和眼前一花一草的层面上,同时对阿拉伯的现实和历史以及传统进行深刻的反思,进行着不断来回跳跃与映照。

  这也使得阿多尼斯的诗歌不像但丁的《神曲》,或我们熟悉的结构特别严谨的诗歌,而是更像俳句、绝句连缀的、带有跳跃性的片断性的写法。当然,在各个方面,阿多尼斯的诗歌都布满了闪光的语言光辉。

  03

  阿多尼斯爱喝酒,但他的诗歌中为何没有“酒”这个字眼?

  舒羽提到,已经89岁高龄的阿多尼斯,那天中午“随随便便”就喝了三到四两四十度的白酒,一个如此善酒的人,却没有把“酒”这个字放入他的诗中。

  江弱水赞同道,诗歌与酒的关系太密切了,李白、杜甫、陶渊明,这三位诗人几乎篇篇有。根据统计数据,李白、杜甫的诗歌中出现酒的比例,在全集当中占40%。李白、杜甫也能喝,陶渊明更能喝。阿多尼斯也能喝酒。所以酒就是诗人的一个标志。

  但是,为什么阿多尼斯的诗中没有酒?古代阿拉伯诗人是经常写酒的。虽然在伊斯兰世界里,真主不允许喝酒,但江弱水在仲跻昆先生翻译的《阿拉伯古代诗选》里看到,阿拔斯王朝时期有一个叫艾布·努瓦斯的诗人就说,他一边看经书一边喝酒。看经书是真主所喜欢的,喝酒是真主所禁绝的,那样的话,真主和他就扯平了。后面他又讲,他尽快地把自己喝醉,到时候真主会宽恕他的,人为何要犯错呢?就是因为等待着宽恕。

阿多尼斯

  所以,阿拉伯古代世界对酒的态度也是比较松的,阿多尼斯为什么自己喝酒,但不写酒呢?阿多尼斯回答道,在他看来,艾布·努瓦斯是阿拉伯的文学世界当中写咏酒诗写得最好的诗人。而且,他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创造了象征意义上的酒,但他没有为他所创造的象征意义上的酒命名。在阿多尼斯看来,无名比一切有名更有价值。

  为什么艾布·努瓦斯要创造无名的东西?因为他要让自己与真主有所不同。真主为一切事物都取了名,命名了一切。他要有别于真主,因此创造的是无名的事物。

  对于阿多尼斯来说,他爱喝酒,但他更爱喝无名的酒。正如阿多尼斯爱女性,但他最爱无名的女性。他所爱喝的酒,所爱的女性,他们的精神存在于万物之中,是万物之中的奥秘。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阿多尼斯的诗中不是没有酒,而是到处都有无名的酒。

  作者 | 徐悦东

  内容编辑 | 杨司奇

  值班编辑 | 崔健豪

  校对 | 翟永军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桂花》读后感(三):阿多尼斯×江弱水×薛庆国×舒羽:阿多尼斯的中国与世界 | 文化客厅NO.19

  享誉当代世界诗坛的阿拉伯诗人阿多尼斯,自1980年以来,每次访华,都加深了他对中国这个国家的了解,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热爱。2018年的访华,更是让阿多尼斯萌发了写一首中国题材长诗的想法,长诗的题目就叫“桂花”。

  2019年3月,长诗《桂花》写就,整部长诗由50首相对独立的诗作构成,记述了2018年中国行,尤其是黄山之行的印象、感受和思考。全诗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他对中国自然景观和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语言瑰丽而奇峻,意象丰满而密集,叙述、想象与沉思美妙交融。中国之行的所见所闻,都让他反观自我,审视阿拉伯世界的传统与现实。作为一位思想家诗人,阿多尼斯不仅以富有诗意的笔触写景状物,而且触景生思,在诗中屡屡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现实与未来的深刻思考。

  文化客厅第十九场,新京报·文化客厅联合译林出版社、单向空间、钱江晚报,邀请到诗人阿多尼斯、浙江大学教授江弱水,阿多尼斯指定的其诗歌中文译者、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教授薛庆国,诗人、作家舒羽将围绕阿多尼斯的长诗《桂花》,对话阿多尼斯眼中的中国和世界。

阿多尼斯的中国与世界——《桂花》新书杭州分享会

  本场活动时间:

  2019年11月01日(周五) 19:00-21:00

  本场活动地点:

  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1F

  (杭州市远洋乐堤港文化体验区 B103)

  本场活动主办:

  译林出版社、新京报·文化客厅

  凤凰网文化、单向空间、钱江晚报

  本场活动嘉宾:

  阿多尼斯、江弱水、薛庆国

  嘉宾主持:舒羽

  活动免费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报名

*场地所限,报名仅限100位。

  【本场活动介绍】

  2018年九、十月间,享誉当代世界诗坛的阿拉伯诗人阿多尼斯来华参加鲁迅文学院举行的国际作家写作计划活动。这是2009年他的第一部中文版诗集《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问世后他第七次访华。

  期间,阿多尼斯前往广州、成都、南京、皖南等多地,出席了多项文化活动。金秋十月,正值我国南方桂花盛开的季节,所到之处,都有桂花飘香,这给阿多尼斯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在广州,他和当地多位诗人一起,种下了一棵以“阿多尼斯”命名的桂花树。在安徽,皖南的徽派民居,尤其是黄山挺拔秀美的自然景观,让他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并引发了他对中国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深入思考。

  2019年11月1 晚,正值长诗《桂花》中文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之际,又是桂花飘香季节,我们邀请阿多尼斯做客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举办《桂花》新书分享会暨读者见面会。

  浙江大学教授江弱水,阿多尼斯指定的其诗歌中文译者、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教授薛庆国,诗人、作家舒羽和阿多尼斯将围绕阿多尼斯的长诗《桂花》,对话阿多尼斯眼中的中国和世界。

  活动将设有朗读环节,欢迎到场的读者朋友现场朗读阿多尼斯新书片段。

  【本场嘉宾介绍】

  阿多尼斯,阿里·艾哈迈德·赛义德·伊斯比尔(Ali Ahmad Said Esber)于1930年出生于叙利亚的一个农村,对于他的读者来说,更熟悉的名字是阿多尼斯。从大马士革大学获得哲学学位后,他继续在贝鲁特的圣约瑟夫大学攻读阿拉伯文学的博士学位。

  阿多尼斯撰写了超过50本诗集、文学批评、散文以及作为其母语的阿拉伯语译作。阿多尼斯被公认为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诗人以及文学理论家,同时也是其他语言或语境中最为重要的当代诗人和思想者之一。

  他对于阿拉伯诗歌的影响力,可与庞德或艾略特之于英国诗歌媲美,或者说两人相加的影响力,不同的是,他的诗歌中体现了他对于社会激烈而世俗的批判。

  阿多尼斯获得过多个大奖,包括希克梅特奖(土耳其)、全国诗歌奖(黎巴嫩)、金花环奖(马其顿)、诺尼诺国际文学奖(意大利)、让·马里奥外国文学奖(法国)、比昂松奖(挪威),歌德奖(德国)、笔会/纳博科夫文学奖(美国)、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中国)等等。1997年,法国政府授予阿多尼斯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江弱水,1963年生,安徽青阳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浙江大学教授。著有《中西同步与位移》《从王熙凤到波托西》《古典诗的现代性》《湖上吹水录》《诗的八堂课》等。曾获“十五届华语传媒大奖”年度文学批评家奖;《诗的八堂课》曾获2017年度“中国好书”。薛庆国,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阿拉伯现代文学、文化与思想、中阿文化交流的研究与翻译,有《阿拉伯语修辞》《阿拉伯文学大花园》等五部著作,《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阿多尼斯诗选》《意义天际的书写:阿多尼斯文选》《时光的皱纹》《纪伯伦

  【本场主持介绍】

舒羽,诗人、作家,舒羽咖啡馆创办人。浙江杭州人,七十年代末出生于桐庐。音乐专业出身,曾做过电视主持人,2011年创办舒羽咖啡馆,2012年始创办一年一度在杭州举行的“大运河国际诗歌节”。著有《舒羽诗集》、随笔集《流水》、诗文集《做一只充满细节的蜗牛》等。

  【本场活动相关图书】

《桂花》[叙利亚] 阿多尼斯著薛庆国译译林出版社,2019年10月

  长诗《桂花》记述了阿多尼斯二〇一八年九、十月间中国之行的印象、感受和思考。他笔下的风光景物,更多的是想象、意念和思索的结晶。全诗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他对中国自然景观和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语言瑰丽而奇峻,意象丰满而密集,叙述、想象与沉思美妙交融。

  “献给薛庆国”这一献词,在阿多尼斯的坚持、中文版译者的婉拒及编辑的力劝之下,经过几个月反复交流和沟通终于保留下来。作者把自己的作品献给译者,可能是世界文坛上的第一次。

《我的焦虑是一束火花:阿多尼斯诗歌短章选》 [叙利亚] 阿多尼斯著薛庆国译译林出版社,2018年10月

  这是享誉世界诗坛的阿拉伯大诗人阿多尼斯的诗歌短章选集。

  阿多尼斯擅写长诗,也珍视自己的短章:“短章是闪烁的星星,燃烧的蜡烛;长诗是尽情流溢的光明,是史诗的灯盏。两者只在形式上存在差异,本质上是密不可分的一体,共同构成了我的诗歌实践。”在创作短章时的诗人,总是带着能听见“蓓蕾绽放时的喘息声”的耳朵,能看见“天际的睫毛”、“光的舟楫”的眼睛,怀着“试图为手里摆弄的石头装上两只翅膀”的童心。

  阿多尼斯的短章,与其长诗一样,也体现出了一位大诗人的功力和境界,因为他总是以人的自由、尊严和解放为起点和指归,像儿童那样感受世界,像青年那样爱恋世界,像老者那样审视世界。本书中的短章,有的清新隽永,令人读完唇齿留香;有的掷地有声,让人受到思想的震撼和精神的启迪。

《时光的皱纹》[叙利亚] 阿多尼斯著薛庆国译译林出版社,2017年10月

  《时光的皱纹》收录的大多是阿多尼斯的短诗,所选诗篇时间跨度很大,远自诗人1958年发表的第一部诗集,近自2012年在报刊上发表的部分短章。全书阿拉伯语与汉语对照,并附有译者薛庆国的译序和诗人创作年表。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阿多尼斯诗选》[叙利亚] 阿多尼斯著薛庆国译译林出版社,2017年4月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是闻名于世界诗坛的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的第一部中文版诗集,经阿多尼斯亲笔授权,由译者薛庆国从诗人踏入诗坛至今近五十年的十七部诗集中精选并译出。

  阿多尼斯素以“精神上的流放者”自居。然而,只有诗歌才是他真正的流放地。在他眼里,诗歌至高无上,而“诗歌终结的时代,不过是另一种死亡”。

  他的诗歌,是了解阿拉伯社会现状的一个窗口。他为祖国蒙受的苦难而伤怀,为自身不被祖国所容而喟叹,为整个阿拉伯民族的落伍而悲愤。他往往超越阿拉伯的时空,站在全人类的高度俯瞰人生万象。他对那些诗歌永恒主题的咏唱,达到超凡脱俗、深长隽永的境界。

  编辑:高贵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