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Doing Philosophy》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Doing Philosophy》读后感锦集

2020-10-20 03:39: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Doing Philosophy》读后感锦集

  《Doing Philosophy》是一本由Timothy Williamson著作,OUP Oxford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GBP 12.99,页数:1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Doing Philosophy》精选点评:

  ●前几章可以算作the philosophy of philosophy的通俗版;最revolutionary的是讲哲学建模那一章;最有意思的是讲哲学史那一章,代表了分析传统的一种开明观点。

  ●旨在澄清常人与哲学工作者对哲学的一些偏见

  ●轻松、简明而又很具创见的一本小书。 虽然是导论,但又比导论更多一点:Timothy很乐意给出自己的方案,他们一眼看上去也都很是不错,值得加以挖掘。

  ●分哲入门+元哲学私货

  ●必先利其器。

  ●需要常常读这种书端正一下态度,不然浮了

  ●把很多东西串起来讲了,不难懂。但是感觉还需要更多知识才能理解其中的insight吧

  ●深入浅出的典范,极佳的分析哲学导论

  ●答辩的时候偷空读的,主要是想看哲学建模那章,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make sense哲学理论的方法,但是写得太浅尝辄止了,有点失望。

  ●作者对很多领域都很了解,跨学科合作、直觉和建模的章节很启发人,逻辑学的思维方式在解决哲学问题上也很有帮助啊。不说了我要去看The Philosophy of Philosophy 去了

  《Doing Philosophy》读后感(一):很好的進入當代英美哲學的著作

  半學期看完了英文本,每週讀一章。英美分析哲學入門書,完全 problem-oriented,非常好的一本進入英美體系的著作。 對 layman 而言,從常識的進入完全打破了和日常生活的界限,絲毫沒有那種從柏拉圖/康德/黑格爾進入哲學的那種 WTF 之感,聽說很多人因此和哲學擦肩而過23333。對中國大學哲學本科學生(哲學史導向的本科培養)而言,可能需要一個思維方式的轉換,了解什麼是問題導向的哲學導論。這一點頗像西方比較流行的所羅門那本《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論》的氣質,不像王德峰《哲學導論》,後者要傳統得多。 對更習慣大陸氣質的哲學工作者而言,它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環環相扣的模式,從常識、澄清概念、做思想實驗等基礎工作開始講起,到六七章理論與推理開始已經輕車熟路,第八章對哲學史作用的闡述有很強的當代色彩,九十兩章寫哲學跨學科交互、哲學建模,或許已經從基礎工作走到了當今分析哲學前沿。作者還有一個很好的習慣,他把許多哲學史上的經典理論揉進了每一章的問題意識裡,讓人讀起來更加流暢,身體力行拒斥「哲學就是文本分析」的態度。

  還有,Beautiful English writing, most importantly. Timothy’s making it an excellent choice for beginners practicing fluent reading in the original. First philosophy survives post-modernity when it ascertains its future.

  《Doing Philosophy》读后感(二):一本不错的哲学导论

  TimothyWilliamson是个很有名的哲学家,据说也很厉害,但我只是几年前读过一点儿他的《philosophy of philosophy》,也没有读明白,所以对他的哲学思想没什么了解。这本书是介绍如何搞哲学研究的,语言比较平实,并不难读。但是这本书还不能算作是哲学入门之类的书,因为作者明显更偏向于介绍怎么研究哲学,而非学习哲学,虽然两者还是挺相关的。作者是个分析哲学家,还是分析哲学家中十分注重逻辑学的那一种,这从这本书里对逻辑方法的有些偏重的介绍可以看出来;另外,作者明显也对哲学持一种很强的进步主义观点,希望哲学可以获得像科学一样的成就——虽然他也承认哲学和科学还是很不同的,所以最后一章引入了建模的研究方法,并对流行的思想实验举反例的方法提出了批评。据说分析哲学研究问题,大陆哲学才研究人物,作者在讲哲学史那一章也是类似的观点,只是他的态度更开放包容一些(但也只是一些而已,他自己明确说的确有两种风格,他就是分析风格的,至于大陆的他也不了解,所以这书也不涉及)。

  作者提到的两件事很有意思。一件是,上世纪后半叶挺有影响力的“实验哲学“或用实证方法研究哲学的一些成果现在又被推翻了。比如,很有名的对亚洲和欧洲人进行盖梯尔式问题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对于知识这一概念的理解其实是严重依赖于文化背景的,在欧洲人那里不算是知识的东西,在亚洲人那里就算。作者说类似的这些结论已经被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所推翻了。我很喜欢这一新进展,这一进展表明了关于这一主题的某些问题已经完全纳入到实证研究中了,也就是对某种实证结果的反驳只能是新的实证研究。这就意味着,哲学研究可以去除一些本来是实证问题但却掺和在哲学思考中的部分了,这无疑给哲学家减少了一些麻烦。当然,作者的意思更主要是在说,有些一度以为可以通过实证方法来解决的哲学问题其实还是哲学问题,还是只能由哲学来处理。这个结论我当然是相当认同的。另一件是,虽然作者很强烈的认为哲学可以做出和科学相媲美的进步,但他又持一种常识态度。他认为我们的哲学思考只能从常识开始,并且检验哲学理论的也是常识。但他区分了常识信念(commonsensebelief),和常识知识(commonsenseknowledge),认为后者才是评判哲学理论的依据。我很喜欢这种维护常识的态度,但是也许是篇幅的原因,作者没有具体讨论常识信念和常识知识的关系。人们五百年前相信太阳围着地球转,这是常识信念;人们一般认为两个不同群体的人在接触时会进行交流,这是常识知识。但五百年前做哲学的人并不知道前者只是常识信念,他们把它看成是知识,那么他们在做哲学时岂不就要依靠很多这样的假知识来检验自己的哲学理论?常识和知识间的关系很复杂,作者也许在别处还有更细致的分析。不管怎样,作者强调常识的重要性还是很有洞见的。

  学习哲学时常会迷茫,总是陷入那些问题文本讨论思辨甚至文字和外语中无法脱身,具体说来就是不知道自己在干嘛。做一点研究性的工作,更会有此感受,仿佛都是无用功,都是在说废话。虽然作者强调哲学工作要取得进步,但是哲学中的进步毕竟不多或者不那么容易成为共识。因此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不太容易,更多的时候是不得不面对很多哲学上的巨人,然后丧失信心,被碾压打倒。这一处境的原因也许在于哲学不仅要求进步,也要求理解。而理解这一心智活动更多的是需要理解者对相关问题的敏感和耐心,这需要理解者独自来克服很多对理解者自身来说才是困难的困难,也就是说,这些困难或多或少更内在一些,只有去思考它们才会遇到它们。所以,很多时候巨人们并不仅仅是梯子一般的雕像,只要爬上去就可以看得更远;很多时候巨人们是对话者,做哲学就需要不停地和他们说话,理解他们的话并在可疑处进行反驳,这样自然就很累。

  但作者用这本不厚的小书表明,其实做哲学就是这么几个方法和步骤而已,他自己作为一个当代大哲学家也就是这么做的,所以至少不要在工作框架和方式上怀疑自己。如果感觉还是很无力,还是做得很差劲,那只是说明自己做得还不够好,需要继续做而已。毕竟,哲学更像是某种技艺,无他,唯手熟尔。

  《Doing Philosophy》读后感(三):摘抄

  2. Starting from Common Sense

  We have no choice but to start from the knowledge and beliefs we already have, and the methods we already have for getting new knowledge and beliefs. In a phrase, we have to start from common sense. Of course, that doesn’t mean we have to end at common sense.

  All common-sense knowledge may be common-sense belief, but not all common-sense belief is common-sense knowledge. For if a belief is false, it isn’t knowledge.

  I’ll apply the phrase ‘common sense’ not only to common sense knowledge and common-sense belief in a society, but also to the usual ways of thinking which produce that knowledge and belief.

  Any theory inconsistent with common-sense knowledge is false. For whatever is known is the case, so whatever it is inconsistent with is not the case.

  What if we Starting from Common Sense are mistaking a false common-sense belief for common-sense knowledge?

  The worry is that appeals to common sense are just a disguise for reliance on popular prejudice in judging philosophical theories.

  ome philosophers regard common sense as pre-scientific.

  If saving the appearances suffices for fitting the evidence, then ultimately, the only evidence you have to go on right now is how things appear to you right now.

  othscience and philosophymust therefore develop strategies for responding to the danger that what we have treated as knowledge is in fact false.

  In practice, therefore, we must allow a right of appeal against supposed evidence.

  对于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人而言,共识总比分歧更多,甚至可以考察动物的行为以确认这一点。

  3. Disputing

  哲学争论的胜负并不像象棋的胜负一样明显,因为后者有明确的规则。但Perceptions can depend on prior theoretical commitments. Indeed, the exchange may itself have been partly or wholly on the legitimacy of moves in the lecture.

  “讨论应该要有建设性,而不要搞破坏”这样的口号是错误的,因为坏的观点会和好的观点争夺注意力。

  ometimes each side regards the other’s theory as nonsense, rather than false. Thus one can’t expound the theories from a neutral standpoint, for expounding a theory presupposes that it makes sense. In such cases, it’s best to let each side speak for itself, which is in effect the dialogue form.

  4. Clarifying Terms

  If we have to decide what to mean by a word, one definition may be more useful than another, but not more true.

  将哲学视为澄清概念的工作In that picture, philosophers put concepts into good working order, while others actually put them to work.

  If we switch from describing how words are currently used to saying how it might be helpful to use them in the future, things are just as controversial, because people disagree about what the effects would be, and whether they would be improvements.

  消除概念的歧义对于物理学家或历史学家来说只是他们工作的第一步,但却是哲学工作的主要部分,这是真的吗?

  Where is the need for philosophers’clarifications supposed to come from, if all they do is clarify?

  Fans of philosophy as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sometimes suggest that it gives us understanding rather than knowledge. But thatis a false dichotomy

  A distinction is sometimes drawn between concepts and conceptions. A concept is more like a dictionary definition. The concept vixen just is the concept female fox (my dictionary also gives another definition for ‘vixen’, as ‘quarrelsome woman’, which would be another concept). By contrast, your conception of a vixen includes all the beliefs you would express using that word (in a given sense).

  Conception是整体论的,concept是字典定义,通过区分这两者来解释交流何以可能。但这真的

  As a model for philosophy, basic mathematics is far more helpful than the dictionary. What we need for clear reasoning are not trivial ‘truths by definition’ but a strong, explicitly articulated theory.

  《Doing Philosophy》读后感(四):7,8,10章摘抄&笔记

  

Chapter 7 推理和论证

P.82

  有些哲学家会自信地说他们不教条地断言,而是去论证。

  演绎论证的结论是逻辑地基于假设的前提。

  First premise: Either there is no suffering or there is no god.

  econd premise: There is suffering.

  Conclusion: There is no god.

  无神论的这种论证在演绎上是正确的:如果前提成立,那么从逻辑上得出结论也成立。 因此,因为第一个前提提供了两个选择,第二个前提消除了一个,所以只剩下另一个选择。 这种特定形式的论点称为分离三段论。 它是论证的许多演绎有效形式之一。

  .84

  十九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人工语言大大促进了演绎逻辑的发展,因为人工语言的公式的逻辑结构比人类语言的句子更清晰(英语汉语)。数学逻辑是数学下的一个分支,它也大大促进了计算机科学的发展。

  哲学家经常使用现代逻辑使它们的论点更加精确,有时通过将它们翻译成一种人工语言,从而可以更容易,更可靠地检查其有效性。但是,现代逻辑的所有力量和洞察力最终都来自于普通人的简单推理能力。

  .84 有效和健全

  有效(valid):在论证有效时,人们不判断前提和结论是否正确,仅排除前提为真且结论为假的情况。

  健全(sound):一个具有前提为真的有效论据,因此得到一个真的结论,被称为健全。

  如果两个论证得出的结论相互矛盾,那么两个论证就不可能都是健全的,但它们都可以是有效的。

  因此,当遇到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的有效论证时,我们就必须重估它们的前提。

  .88 逻辑与数学的归纳(abductive)

  给与已经被说过的前提,这一点使得哲学和自然科学非常相似。甚至让哲学在方法论上比数学更接近自然科学因为数学中每个定理都必须具有演绎证明。即使在数学中,每个证明都取决于第一原理,这些第一原理被接受而没有对它们的进一步证明。

  .90

  是什么使我们在拒绝某些逻辑和数学原理的同时又拒绝其他原理? 它们并非都是显而易见的或不言而喻的。 特别是,存在无限集并不明显或不言而喻。 一个更具前景的替代方法是对逻辑和数学基础理论使用相同的归纳方法(第六章应用于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的一种对最佳解释的一种推论)

  .90

  因此,我们接受无限性公理,是因为我们需要通过从一个新的和更多的基础逻辑数学理论中衍生出许多已经被接受的数学理论来统一数学。

  .91

  将自然科学和哲学描述为归纳的,将逻辑和数学描述为演绎的是错误的对比。归纳在逻辑和数学中也起着谨慎而根本的作用。

  哲学处于数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某个地方:在归纳方面,哲学更接近于自然科学;在真实生活的实验中,哲学更接近于数学。

  归纳在逻辑和数学中的基本作用表明,尽管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对成功非常重要,但在真实生活中的实验对归纳方法并不重要。

  所以不能因为归纳在哲学中的作用就把哲学等同于自然科学。

  哲学是一种系统的、有条理的探究形式,哲学是科学,而不一门自然科学。

  【很多人认为,哲学家的说法,没法判断谁对谁错,不像科学家。但是这里的问题是,还是因为刚才说的两点,一个是概念的澄清,一个是论证前提的澄清。两个澄清做好之后,哲学也是高度“检测公共化”的事业。】

Chapter 8 哲学和哲学史

  .99

  博学多才的哲学史学家通常清楚地知道两者之间的区别:他们在问哲学家持有什么理论,而不是什么理论是正确的。

  .100

  哲学就是哲学史:根本不同的系统在它们之间做出决定时没有共同的基础。所以,我们不能有意义地询问其中哪一个理论是客观的。即使我们试图从内部颠覆它,我们也只能在一个历史上给定的系统中进行思考。

  哲学只能是哲学史上的自欺欺人的思想,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哲学选择,我们没有义务接受。

  .101

  用哲学史来鉴定哲学是一种深深的非历史态度,因为它对那个历史本身是不忠实的。 学习哲学史可以以不带任何掌控整个哲学的帝国主义野心的方式学习。

  可以把哲学史当作一种智力的游览探索。人们可以阅读伟大的哲学纪念碑,而拒绝他们所表达的理论。(就像无神论者可以在一座伟大的寺庙,大教堂或清真寺中赞叹和敬畏般漫步一样)

  但是,不了解其结构的话,会损失掉其中的很多价值。

  【因此,学习哲学史就是对哲学的学习很必要的了】

  .102

  A great work of philosophy tells a new story about how things are, of a very general, abstract kind

  【还要学习错误的理论的原因:

  作者都希望他们的哲学作品讲的故事都是正确的。但:

  1)即使理论是错误的,也可能是仍然是一个好故事,读者可能会喜欢这种讲新的、普遍化的、抽象的事物的故事,而不会产生(不好的)幻想;即使是错误理论也可能是精巧、优雅而强劲的,能够带给人通过哲学理论来观看事物的美妙体验;

  2)错误思想的历史还是人类历史的关键之一,并能体现宗教与科学世界观之间的思想之争;

  3)错误的理论和真实的理论都会产生影响。(如苏联官方的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就是植根于19世纪的德国哲学)并且这种历史影响可能取决于确切的内容,而不仅仅取决于其总体趋势(如图灵机)。

  4)避免自我对话,自己瞎想,闭门造车,不管已经有人说过了。

  5)哲学玩梗很有趣(不是),要懂得前人有哪些经典例子。

  6)有助于对哲学概念的澄清。了解前面人都是怎么说的很重要:不然你很有可能理解错误,你批判的其实不是作者的原意。】

  .105

  Williamson认为,哪怕你忽视了过去30年的哲学,你也得从头做起了。重头做哲学将比尝试从头开始重做数学或物理学,而忽略了先前的所有发现 更 不 明 智!因为对于后者,运气好的话,你或许可以重新发明轮子或方形齿轮——那对你个人没有影响。 但在所有这些领域中,我们是经过几千年的数百位杰出思想家的共同努力,才已达到现在的状态的。 没有人能够在一生中共同实现自己的成就。

  【所以了解哲学史,可以避免踩坑;以为自己的idea很厉害,其实不然,人家早说过了】【 分析哲学家历史包袱就不大,不用那么关注哲学史,可以专注于论证。相对而言的。】

  有伟大成就的原创性思想也需要熟悉他当代人的其他作品。

  除非一个人遇到过去没有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哲学,否则很难知道目前的哲学所理所当然的假设是什么。 这是将它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价值的一部分:为了不浪费时间考虑它们。 但是,哲学家通常想发现他们的假设,而不是让他们“屈服”。

  【要以同情的眼光来看前人的工作,不能一上来就说“你不懂康德”,“谁谁错了,谁谁又是垃圾”这和泼妇骂街没啥区别。。】

  .109

  哲学也许比任何其他学科都更愿意质疑自己的假设,以及其他假设。当数学家对基本数学假设提出质疑,或者物理学家对基本物理假设提出质疑时,它们往往被重新归类为哲学家。 但是,当哲学家质疑基本的哲学假设时,他们仍然算作哲学家。 由于他们继续回归基础,因此与遥远的前辈有更多共同之处:因此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作用。

  当常规科学遇到怀疑、质疑基础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科学革命。(库恩)

Chapter 10 哲学模型

  .127

  科学进步(的刻板印象)就是要发现新规律,而这种新规律很容易成为对自然世界的普遍概括,为了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存在的必然性。

  .128

  与其去寻找关于复杂系统的普遍规律,倒不如构建简单化的模型。

  这些模型有时候是物理模型(如DNA分子模型),更多的时候是数学模型(可以随时间变化的),但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模拟出现实系统中表现出的复杂而令人不解的方面,从而为解决提供启发。

  一旦拥有成功的模型,我们可以尝试逐步建立更多的现实生活复杂性,但是模型总是比现实本身简单得多,否则它们将过于复杂而无法分析。

  也有的模型的目的不是为了预测观察到的数量,而是解释(缺失的)原因。(比如两性生殖,可以假设出三性或无性来看哪种更适应演化或基因多样性。。。)

  .130哲学建模

  逻辑和形而上学是部分例外,因为它们倾向于处理如此基本的问题,以致于混乱的复杂性不太重要,并且可以制定内容丰富,精确,无例外的定律。

  1.为什么科学研究需要建模?

  ①W认为是为了找到普遍规律,但事实上找到毫无例外的普遍规律是不可能的,只能使得理论太空洞没有信息量。

  ②做科学,有时候除了建模,没别的办法。只能在建了以后再证明模型或理论的错误。

  ③科学模型还有预测功能。自下而上的模型(如今天大多数的建模方式)则是抽象了世界中的事实属性。

  ④科学模型可以容错。

  2.科学模型的本质特征是数学

  3.哲学模型是什么?

  ①也需要一定的预测性。

  ②即使对数学的要求少也不等于不需要数学。

  ③也是为了论证的清晰性服务的。

  虽然现在哲学家还多不习惯哲学建模,但W希望多来一些……并且哲学模型也可以对理论容错。

  哲学模型的例子:

  洞穴说、五行说、周易卦象、黑格尔正反合辩证法、库恩的科学革命、真值表;或者某精美理论(如康德的先天知识演绎)等等。

  【当然了,也有的思想是不太能做出体系模型的,因为它的思想就是追求变易的,也有时候不用刻意去追求建一个模型,因为对理解思想真不是那么的必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