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读后感1000字

2020-10-23 04:47: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读后感1000字

  《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是一本由曹文轩著作,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22.00,页数:3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精选点评:

  ●整部书中都带着苦难的忧伤。

  ●很感动

  ●12月20日,一个学生一脸兴奋地把这本书递到了我的眼前。我一看,书名叫做《蜻蜓眼》。孩子说,这本书特别好看,她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看完了,把她看哭了。直到今天,我在办公室里看完了这本书,没有流泪,却很感伤。我知道孩子很受感动,但不知道孩子能不能理解,其中隐晦的时间点。不知道孩子能不能理解这些陌生的疯狂的人为何会变得如此疯狂。但这些都不重要。一本书,能让孩子觉得好,能让我也受感动,为之唏嘘。我觉得这就是一本好书。好书就一定要给它最好的分数。

  ●在人民文学上看到的 残酷的现实里需要暖心故事

  ●我觉得很好看

  ●一本儿童小说让我读得眼泪下来了,忍不住哭了。

  ●妹妹推荐给我看的,虽然主要面向的是青少年群体,但是故事背景的选择非常大胆。情节上,后半段明显比前半段紧凑和吸引人。总体而言,非常适合小朋友看。

  ●把我读哭的第一本书。

  ●2017.09.長篇小說選刊 我欣賞曹文軒對語言要保持莊重的那種端著的態度,但這幾年我越發覺得他不適合……不是穿了西裝就叫優雅的,他寫的孩子,是大人再造的孩子,這是中國當代作家的通病,寫的孩子不像孩子,包括冰心也有這毛病,文字很做作,兒童作家裏點名批評楊紅櫻。 這是他們和林海音的差距

  ●一直不喜欢触碰那个年代 每次看完有关的东西都心情沉重的无以言表 以前对文革没有概念 毕竟没有亲身经历 但是后来慢慢懂得漫长而可怕的十年究竟摧毁了些什么

  《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读后感(一):完美的人物不动人

  故事里的人物很完美,现实世界无情愚昧,可是,这种完美的人物让人觉得有读不下去的欲望。

  也许,这称不上一个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品,一个真正儿童文学作品不仅是可以给儿童看,而且可以给成人看。但是,老太太内心的描绘,人物品性的描写都过于完美,反而让人并不喜欢

  剩下的字,必须写 否则低于140不能发 我就打啊了

  …………………………

  《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读后感(二):何来象牙塔?

  曹文轩老师以“儿童文学”出名,记得他说自己要做“让孩子踮踮脚才能够到的文字”,“以一种很端庄的姿态在写作”,“谐趣是较少的”。 因此在读《蜻蜓眼》之前,既做好了这是一本“儿童文学”的轻松阅读准备,又有穿越时空,以身为小孩子的自己读到这本书的反应来对曹文轩老师的文字稍做评价,也同时探讨所谓“儿童文学”标准的问题。 曹文轩老师笔力惊人,《蜻蜓眼》一书着眼新中国成立之后私营企业改造和文革前后一家中法婚姻家庭的经历——在风雨飘摇中见人性,见温柔,见善良。 我想,或许小孩还不能对政治事件,国际事件等重要但与自己不甚相关的大事有所认知,但亲情,友情之间的微弱变化都在孩子感知的范围内。 亲情友情总是完美无缺的吗?必然不是,友情偶尔掺有杂质,亲情偶尔会有冷战和不体谅等等,相信大家都有所经历,因此不再赘述。因此,很多人说“是大人心里虚构的阿梅”,我觉得是不太恰当的。 我想,“走出象牙塔”不必,也不应该是对于进去大学,乃至求职的同学来说,因为世间本就没有“象牙塔”。

  《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读后感(三):拿红油纸伞的女子——《蜻蜓眼》读后感

  一直以来,都非常喜欢曹文轩的文字,他将人性里面的真善美写的那样的动情,在他的每个文字里都饱含了浓浓的情感,非常的细腻,蜻蜓眼描写的是二战时期,一个叫奥莎妮的法国女人,在马赛与一个叫杜梅溪的中国男人相遇,后来追随他回到中国,扎根在了上海。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里,在黑暗扭曲的时代中,他们的故事像一道光,划破死寂的夜空,带来生机和活力…

  故事是以她孙女的视角来展开,所描述的都是奶奶的故事,爷爷在马赛的海港做水手漂泊了多年,当在马赛一家咖啡馆遇见奶奶之后,他漂泊的生命终于找到停靠的港口,作者对这段的描述我非常喜欢,他说她是他的码头,他终于可以靠岸了,他把他心爱的奥莎妮带到太爷爷面前的时候,太爷爷非常的喜欢,并将他最心爱的蜻蜓眼作为结婚礼物送给了她,从此这个蜻蜓眼成为了一个祝福和托付的象征,在他们婚姻里表达了父辈对下一代的美好盼望。 回到上海的生活并不容易,战争让生活越来越艰难,生活状况越来越差,但奶奶却给每个人带来希望,她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在艰苦的日子里,回味着爱情起初的美好,一次一次的回想与爷爷相遇的时刻,在艰难的岁月中,她用自己的智慧为每一个孙辈的孩子,一人织出一件漂亮的毛衣,她最爱红油纸伞,最爱在下雨天接她的孙女阿梅下课,这一大一小的红油纸伞在雨中,像一幅美丽的水彩画,定格在了我的脑海中。

  奥莎妮是奶奶的身份,她的里面却是一个少女的心,她非常爱美,尽管没有办法买新衣服,依然穿的精致得体,香水是她的一部分,可当时的香水已经很难买到了,当描述爷爷跟阿梅一起冒险,为了给奶奶弄到一瓶香水,差点被红卫兵抓到,最终有惊无险的将香水放到了奶奶手中时,这份爱让我想到圣经中的一个故事,大卫对他的勇士感慨说,要是能喝一口伯利恒的井水就满足了,于是他那几个大能的勇士,不顾生命危险,连夜去到伯利恒带回了这一桶井水,可是大卫不肯喝,因为他说这是勇士们的血,但这种情谊却被大卫永远的纪念。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这样付出的爱非常令人动容。

  越往后看就越享受在作者描述的时光里,就像进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不能自拔,可是也越快到结尾的时候,就又舍不得看完,于是我留了五分之一,在这一个星期里没再翻开,只是一有空就在心里慢慢回味之前的内容,想到了法国的马赛,里昂,想到了雨中的红油纸伞和嬉笑中的一大一小,又想到了蓝屋里的杏树,还有淡淡的香水,似乎能闻到味道一般,也会在脑海里构想混血的阿梅长什么样子,还有那架古色古香的钢琴,弹出来的曲子会是多么的曼妙,时常在心里回味,每一个场景就像电影片段在头脑里不断的回放。

  最后的部分终于在一周后的今天翻开了,结尾充满了悲伤,在红卫兵各种折磨中,蓝屋 在暴风雨中开始支离破碎,爷爷过世了,悲伤似乎到了窒息的程度,就像文中借着外公的口说的:“这老头子呀,是个放风筝的人。你奶奶呢,就是那个漂漂亮亮的风筝。那条项链呢,就是风筝线。线一旦断了,风筝就会掉下来,掉到尘土里。” 那个放风筝的人没有了,风筝也就没有了方向,仅靠亲情和家庭使命这根线,也没办法让风筝飞的更好,一旦风筝本身受到了伤害,线就再也拉不住风筝了,所以奶奶在最后被红卫兵剃阴阳头,彻底失去了心底的那个对生的盼望时,这个风筝就开始掉落了下来,当阿梅看着奶奶的灵车慢慢离去,她跑进屋里把奶奶的小皮箱和一大一小的红油纸伞拿出来,都放在了奶奶的身旁时,我的眼泪也情不自禁的开始流,心想着奥莎妮没有了奥莎妮没有了,心里非常的难过,就像是自己极亲近的人离开了一样…

  我们会情不自禁的向往真善美,会深深的被一种叫爱的东西吸引,超越时空,超越自身的极限,就为能够沐浴在爱的光中,我常想这样美好的东西是不是就是天堂,或者说天堂比这个更美好,因为天堂里没有邪恶,没有罪,没有死亡,只有永恒的爱和欢乐,这就是我们将来要去到的天家,真是好的无比!

  但愿奥莎妮和她的杜梅溪在天堂里能再次相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