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红高粱家族》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红高粱家族》读后感100字

2022-03-29 03:07: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红高粱家族》读后感100字

  《红高粱家族》是一本由莫言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4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高粱家族》精选点评:

  ●看了电视剧之后看的小说 大师不愧是大师 写的好 每个细节都生动到我一天吃不下饭

  ●这部小说很有色彩,不论是鲜明的红色还是令人作呕的绿色,都让我更加了解血腥给人们带来的快意与憎恶!

  ●莫言的大悲悯。汪洋恣肆,豪壮奔腾。种的退化

  ●先看红高粱,再读红高粱。余占鳌和他老婆真是传奇人物,不像许多红色抗日小说。红高粱描述的抗日,或许表现了当时真正的状况,江小脚和冷麻子这两只队伍,一个共产党,一个国民党,还不是一个样。

  ●好生猛浓烈的文字!剥皮那段太震撼了!不太习惯这种不断插叙的文章结构。只喜欢第一章《红高粱》和第二章《高粱酒》。

  ●这无疑是最辛辣、最狂野、最大胆、最超脱、最真实、最无羁……的一部小说,它毫无吝啬地歌颂一切该歌颂的,也毫无顾忌地讽刺一切该讽刺的。大众熟悉的可能只是我爷爷和我奶奶野合的一段,这缘于张艺谋只拍了第一章 红高粱。而后面的第二章 高粱酒、第三章 狗道、第四章 高粱殡、第五章 奇死同样精彩,整个故事前后贯穿,波澜壮阔,看后令人血脉喷张,犹如喝了浓浓烈酒……

  ●“他们杀人越货,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感到种的退化。”小说比电影精彩,四处弥漫着超越理性的生命力。

  ●“最英雄最好汉最王八蛋”

  ●很奇怪的阅读体验,欲罢不能欲说还休,这不是一部能用好与坏评价的小说,但必然是本值得一读的书

  ●莫言一定非常自傲于自己通感得没谱儿的抒情手法以至于一段好好的叙事常常发展成离题万里的rambling也舍不得删减分毫。。看得心好累=。。=

  《红高粱家族》读后感(一):有些闹眼子的语句需要删减

  看了第一章 红高粱 里面的几句类似于“封建社会的恶习真可怕”的话,衷实得把我雷到。其实,没必要这么点明一下啦,我们读者都懂都懂哈。

  想继续看下去的激情减少了点。先锋小说的弊病展现

  《红高粱家族》读后感(二):超越时代局限的自然馈赠

  我觉得,一本好的小说,虽然带有一些当时的局限,例如意识形态、政治观念什么的,但是它却能够让它的读者超越它本身,去感受一种放在任何时代都能触动人心的精神。

  我觉得这本小说应该做到了这一点。抛开对它的一些解读,例如封建思想毒害,人性解放,甚至爱国主义,都不能抹杀它的光辉。红高粱,代表大自然赐给人类的高拔健迈的精神,原始的生命力。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如此的震撼人心,反而让我不太在意其他的内容了。

  《红高粱家族》读后感(三):跟莫老缅怀那些20世纪初中期既英雄又王八蛋的高密岁月

  断断续续读完了,可谓荡气回肠。想起自己读这本书的显著心理活动,大概是刚拿起时感到扑面而来的直愣愣像糙硕的烘杂粮面饼样的粗犷笔触气息;读到中部时,愈来愈嗅到浓重且厚重的狂野和原始气息,我不禁表面上前所未有地屏气凝神、紧蹙眉头,心海里则大口喘气、热汗淋淋;读到尾部后,回荡在我周围空气里的是借莫老所形容的——笛膜般持续震荡的感动,这种感动,不同于以往的细腻精致的绵绵触动,而是喷着热火的热涨的炽热感动,同时小说的魔幻现实写法着实让我惊叫精彩,毕竟以我浅薄的阅读经历,这样的写法以及所营造出来的艺术效果和故事情节配合得太美太贴合了,太让我耳目一新和惊喜自欣了!以上是我个人的感性层面的对于自己阅读过程意识流情态的大略回忆。

  小说的叙述手法显而易见,就是分镜头。分镜头把平铺的线性叙事传统完全打破和切碎,表面上十分凌乱地被安插和归属到《红高粱》、《高粱酒》、《狗道》、《高粱殡》、《奇死》五章里,而实际塑造出来的小说画面非常清晰和震撼人心——《红高粱》,我爷爷和我奶奶不顾一切地在高粱地里媾和了,在盛夏翠绿茂密的高粱丛中,我的属于高密东北乡的红高粱家族从历史展开了;《高粱酒》里,我爷爷和我奶奶有了我父亲,我的稳重血性罗汉大爷忠心耿耿地帮持,单扁郎、单廷秀、曹梦九、花脖子等人被我奶奶和我爷爷开创的红高粱家族强硬挤压,红高粱家族开始发迹并红火,我那痞气冲天的爷爷和我那聪明刚强的奶奶强硬地在种满红高粱的乡野里一步步建立起日后鼎立高密东北乡的轰轰烈烈的红高粱家族;《狗道》里,我的红高粱家族在高密东北乡表现出刚劲的民族气节,扫荡日寇、铲除恶犬,画面波澜壮阔,平民土匪热烈顽强,我父亲开始茁壮了,但是在我看来我父亲是红高粱家族里承上不启下的转折点;《高粱殡》里,我的红高粱家族在国共内战时期以雄踞一方的土匪姿态骄傲地盘踞屹立在高密东北乡,铁板会与我爷爷的关系印证着我的土匪爷爷从未消逝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奇死》里,我为高密东北乡包括我桀骜不驯的纯真的二奶奶在内的那些正常死亡、冤死、折磨至死、饿死、自杀等各种乡亲的魂灵唱起一首满怀高亢讴歌的壮美挽歌……

  尾声——挽歌——笔记:

  我逃离家乡十年,带着机智的上流社会传染给我的虚情假意,带着被肮脏的都市生活臭水浸泡得每个毛孔都散发着扑鼻恶臭的肉体,又一次站在二奶奶的坟头前,我是参拜了众多坟头之后才来参拜二奶奶的坟头的。二奶奶短促的绚丽多彩的一生,在我的故乡的“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的历史上,涂抹了醒目的一笔。

  我在二奶奶的铜镜中看到了我自己。我的眼睛里的确有聪明伶俐的家兔气。……我的身上盖满了名人的印章。 我惶恐得要死。

  杂种高粱好像永远都不会成熟。它永远半闭着那些灰绿色的眼睛。我站在二奶奶坟墓前,看着这些丑陋的杂种,七长八短地占据了红高粱的地盘。它们空有高粱的名称,但没有高粱辉煌的颜色。它们真正缺少的,是高粱的灵魂和风度。它们用它们晦暗不清、模棱两可的狭长脸庞污染着高密东北乡纯净的空气。

  这时,一个苍凉的声音从莽莽的大地深处传来,这声音既熟悉又陌生,像我爷爷的声音,又像我父亲的声音,也像罗汉大爷的声音,也像奶奶、二奶奶、三奶奶的嘹唳的歌喉。我的整个家族的亡灵,对我发出了指点迷津的启示:可怜的、孱弱的、猜忌的、偏执的、被毒酒迷幻了灵魂的孩子,你到墨水河里去浸泡三天三夜——记住,一天也不能多,一天也不能少,洗净了你的肉体和灵魂,你就回到你的世界里去。在白马山之阳,墨水河之阴,还有一株纯种的红高粱,你要不惜一切努力找到它。你高举着它去闯荡你的荆棘丛生、虎狼横行的世界,它是你的护身符,也是我们家族的光荣的图腾和我们高密东北乡传统精神的象征!

  《红高粱家族》读后感(四):《红高粱家族》简介及书摘

  全书共五章,一章一个故事。《红高粱》讲的是爷爷余占鳌带着父亲豆官和大伙一块去打鬼子,但情报失误,奶奶及其他人惨死;《高粱酒》回忆奶奶九儿与爷爷的爱情奇遇及奶奶独挑大梁经营烧酒铺;《狗道》回到现在,乱世狗吃人尸成精了,父亲和母亲倩儿一块打狗,父亲在与狗的战斗中不幸被狗咬掉了一只睾丸,但男性能力还在;《高粱殡》重振雄风的爷爷为奶奶出大殡,却被仇人报复袭击,葬礼变战斗;《奇死》主要讲二奶奶恋儿及小姑姑香官被鬼子害死,及耿十八刀、成麻子的死法。应该还有一篇《野种》,讲父亲在解放战争期间身先士卒,和大伙一块过河送物资的故事。但鉴于本书主要是讲抗日战争时的爱恨情仇,这篇不加也罢。

  《红高粱家族》书摘

  奶奶像岸愈离愈远,雾像海水愈近愈汹涌,父亲抓住余司令,就像抓住一条船舷。

  夜色灰葡萄,金风串河道,宝蓝色的天空深邃无边,蓝色的星辰格外明亮。

  它压倒了薄荷的清香,压倒了高粱的甘苦,它唤醒了父亲那越来越迫近的记忆,一线串珠般地把墨水河淤泥、把高粱下黑土、把永远死不了的过去和永远留不住的现在联系在一起,有时候,万物都会吐出人血的味道。

  原来一切等待都会有结果的,这结果出现时,是那么普通平常,随便自然。

  在某种意义上,英雄是天生的,英雄气质是一种潜在的暗流,遇到外界的诱因,便转化为英雄的行为。

  人生一世,不过草木一秋,豁出去一条命,害怕什么?

  火势渐弱,但依然极亮,墙壁青幽幽的影子在地上瑟瑟地抖动。狗叫如潮,淹没了村庄。水桶的铁鼻子吱吱扭扭地响。水泼进火里被烧灼得滋滋啦啦乱叫。

  我们感情上的游击战首先把自己的心脏打得千疮百孔最后又把对方打得千疮百孔。

  尘土飞扬的街道上,停了几十辆卸掉了牲口的木轱辘车,树木上、车轩辕上,拴着毛驴和黄牛。夕阳照耀着牲畜褪尽肮脏的冬毛后露出的光滑皮肤,还没有完全长大的树叶子被阳光染成血红,叶影像一枚枚古老钱币印在牲畜的脊背上。

  残存的高粱苗在连绵的野草造成的荒芜中倔强地钻出利刃般的顶梢,高粱茎叶和野草造成的阴影遮蔽了一颗颗绿锈斑斑的黄铜弹壳。

  复仇、反复仇、反反复仇,这条无穷循环的残酷规律,把一个个善良懦弱的百姓变成了心黑手毒、艺高胆大的土匪。

  高密东北乡的土匪种子绵绵不绝,官府制造土匪,贫困制造土匪,通奸情杀制造土匪,,土匪制造土匪。

  窗外雨声如潮,瓦檐上水流如瀑。

  夕阳落照,流光晚霞,濡染着痛苦呻吟的黑色大地。土地上横躺竖卧着数不清的高密东北乡的吃着鲜红的高粱米长大的儿女们,他们的血流成了小溪,汇进了血的河流。吃尸成性的乌鸦们被血腥味吸引,忘记了归巢,在战场上盘旋。它们多半围着马的尸体盘旋,就像馋嘴的孩子吃东西,总是先捞大个的。

  太阳冲出雾霭的海洋,金光四顾,普天之下涂抹着血样的温柔和厚爱。冷支队的火头军正在利用铁板会昨天用过的锅灶熬高粱米稀饭,锅里粥声沸沸,粘稠有力,鱼鳔般的拳大粥泡在金光中凸起,又在金光中破碎。血腥味中,尸臭味中,又掺进了高粱米饭的香气。四个冷支队队员,抬着两扇门板,门板上放着大块的马肉、整条的马腿,来到湾子边。他们充满同情地打量着拴在柳树上的俘虏们。俘虏们有的在看昏厥在地的江小脚,有的在看村北土围子拖着大枪踱步的哨兵,哨兵的枪刺发出一道道弯弯曲曲的银蛇样的光芒。有的在看墨水河上空那些粉红色的轻薄鳔绡般袅袅飘摇的垂天雾霭。父亲在看那四个来到湾子边洗马肉的冷支队队员。

  洼地里丛生着半人高的枯瘦芦苇,秋天潴留的死水结成一层勉可行人的白色薄冰,黄褐色的小芦苇缨子在凌晨时分寒冽的空气中战栗着,遥远的东方天际上渐渐强烈的光明投在冰上,泛起鲤鱼鳞片般的润泽光彩。后来东天边辉煌起来,冰上、芦苇上都染上了寒冷的死血光辉。

  当一个雄性兽人单独在一起的时候,由于没有必要猴子戴帽,他会加倍疯狂,他会脱掉那些刺绣着美好文章的楚楚衣冠,像野兽一样扑上去。在一般情况下,强大的道德力量会威逼着生活在人群中的野兽用漂亮的衣服遮掩住它们遍身的硬毛,稳定和平的社会是人类的训练所,正如虎豹豺狼在笼子里关久了也会粘染上部分人性一样。

  那天早晨,我家的大黑骡子驮着爷爷,在弯弯曲曲的田间土路上飞跑,骡蹄翻滚,蹄铁闪烁,像轮残缺的月亮。

  乡间土路更加崎岖,大车颠簸得更加厉害,车轴凄惨地叫着。发出仿佛是灭亡前的最后嘶鸣。

  庞大的原野上,行走着这辆痛苦的车,车上的天空苍茫如海,黑土的大地坦荡如坻,稀疏的村庄如漂移的岛屿。

  死孩子夼里密布着黏腻腥气,柳树下黑得父亲双耳里秋蝉鸣叫,树上有稀疏的、铜钱大的雪白雨点轻飘飘地下落,把密不透风的黑暗划出一道道鲜明的痕迹。

  他上吊时也没把那张狗皮解下来,所以从后边看,树上好像吊着一条狗;从前边看,树上吊着一个人。

  在思维的漩涡里,我惶恐地发现,我在远离故乡的十年里所熟悉的那些美丽的眼睛,多半都安装在玲珑精致的家兔头颅上,无穷的欲望使这些眼睛像山楂果一样鲜红欲滴,并带着点点黑斑。

  我站在杂种高粱的严密阵营中,思念着不复存在的瑰丽情景:八月深秋,天高气爽,遍野高粱红成洸洋的血海。如果秋水泛滥,高粱地成了一片汪洋,暗红色的高粱头颅擎在混浊的黄水里,顽强地向苍天呼吁。如果太阳出来,照耀浩淼大水,天地间便充斥着异常丰富、异常壮丽的色彩。

  可怜的、孱弱的、猜忌的、被毒酒迷幻了灵魂的孩子,你到墨水河去浸泡三天三夜——记住,一天也不能多,一天也不能少,洗净了你的肉体和灵魂,你就回到你的世界去。在白马山之阳,墨水河之阴,还有一株纯种的红高粱,你要不惜一切努力找到它。你高举着它去闯荡你的荆棘丛生、虎狼横行的世界,它是你的护身符,也是我们家族的光荣的图腾和我们高密东北乡传统精神的象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