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点遇见线读后感精选
《当点遇见线》是一本由(美)杰斯特著作,吉林出版社出版的33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007-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点遇见线》精选点评:
●那个画真好看~~
●“大家都一样,为什么就你不能找根直线,谈个恋爱,然后安顿下来?”——其实他们注定要在一起..两个都不喜欢被束缚..
●这本书是我初三时看的,开始看的时候没想到十分钟不到的内容一直影响我至今。其实平庸和成功,只是一线之间,书中直线和曲线用不同的方式对待自己身体的“自由变化”起到了不同的化学作用,也决定了他们之间的成就,而我们遇见的事情可能都是一样的,只是我们对待的方式有所偏差而导致结果就不一样了。书中最令我启发一句是“自由不是混乱的通行证”。当得到自由,你到底是“混乱”还是“自由”,如今的网络舆论令我对这句话有更深刻的体会,网络的平台让我们有更广的空间和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但这到底是“自由言论”还是“混乱言论”,舆论的自由带来讽刺,评击,甚至诋毁他人,借由网络扩大,而引发舆论的往往是毫无根据的起因。我们应该重视自由,而不是用混乱的方式去对待,如同书中的直线一样,在自由中得到的应该是创造,而不是混乱。
●一段relationship,是要讲实力的 到底是感情还是征服欲其实没那么重要 愿打愿挨就行了
●有点意思,能想想……
●12/04/02 于五道口中国图书网书店~一个关于执着追求并为了爱情不惜改变的并最终修成正果的故事。
●可爱的数学,小朋友看会不错
●画很好看,改编的短片获奥斯卡和戛纳金棕榈最佳短片,可是,可是那个圆点配不上这样的爱呢。
●最后直线赢得了圆的爱情,而曲线依然乱糟糟..................让人无言。
●站着翻完,觉得很搞笑诶。为什么呢...
《当点遇见线》读后感(一):站着看完
在书店里用了不到一刻钟站着看完。
感觉此书形式不错,内涵也颇深,难怪顶着头衔译过来。可是内容与书的装帧和价格相比着实也太少了一点吧,须知这又不是买给孩子的玩具书,那个咱不嫌贵,至于这个……大家都站着翻翻就好啦
《当点遇见线》读后感(二):一本数学家出的绘本书《当点遇见线》
出版有五十年了,一直畅销不衰,用一条线和一个点演绎了一个爱情故事。看了以后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有点简单。但是故事的后面让人思考的是,作者的创意,用最简单的东西去表达最微妙的情感。作品排成了电影以后获奥斯卡最佳短片、嘎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最佳短片。作者不仅仅是一个数学家,也是一个建筑师,还爱好写作,写过童话,也成为了儿童文学经典。我们的数学家呢?再过五十年也许能写出童话、出版绘本吧!
《当点遇见线》读后感(三):只是摘抄
“你呢,却像一根冷硬无趣的木棍儿,守旧压抑,倦怠拘束,个性沉闷,死气沉沉!”
-------------------------------
直线沉溺于对性情无常的圆点的爱恋中,幻想着,有一天,她会视他为——
一个著名的冒险家
风云世界的领导人
敢作敢为的执法者
艺术世界里骁勇善战的骑士
蜚声国际的运动员
-------------------------------
那一夜,他依次展现了:
神秘莫测
聪明睿智
绚丽多姿
深邃精妙
复杂精深
博学多才
雄辩滔滔
变幻多端
诡谲难测
卓尔不群
-------------------------------
最喜欢“神秘莫测”那张图,OVER~
《当点遇见线》读后感(四):自由的意义
这本书是我初三时看的,开始看的时候没想到十分钟不到的内容一直影响我至今。其实平庸和成功,只是一线之间,书中直线和曲线用不同的方式对待自己身体产生的“自由变化”起到了不同的化学作用,也决定了他们之间的成就,而我们遇见的事情可能都是一样的,只是我们对待的方式有所偏差而导致结果就不一样了。
书中有一句这样的话“自由不是混乱的通行证”这句话让人深思,我是第一次明白到在自由中应该有的意义,当得到自由,你到底是“混乱”还是“自由”?
我们应该重视自由,而不是用混乱的方式去对待,如同书中的直线一样,在自由中得到的应该是自由中创造价值,而不是在自由中慵懒混乱。
《当点遇见线》读后感(五):遇到
我可不可以自恋地认为,这本书畅销五十多年再版那么多次,是为了在如此之久后被我看到。
呵呵,纯属YY。但其中确实有一点辗转的经历,当时朋友告诉我在网上买到《当点遇到线》,据说讲述的是“初等数学的爱情故事”,我表示出了鄙视至极的面部表情,什么嘛,小儿科。
事实是,该鄙视的人应该是我自己。
事实是,很痛快地翻完,却咂咂嘴意未尽,特别是看到豆瓣上还没有什么关于它的评论,竟有些愤愤然非得为它写点什么。
扯那么些废话,确实说,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叙述。一百多点字的书,如果评论多了,赤裸裸的也没什么看头了,评论含糊,那写书评做什么?
借助一些数学和建筑的知识讲述几何图形之间的爱情故事,来阐释哲学领域的道理,我不敢说是什么伟大创意,但可以肯定,读这样的小故事有时候比一本厚厚的有许多注脚的论述集,更令人愉快,所吸收的养分也不见得会少多少。
我相当佩服杰斯特,他现在也是个不小的老头了。一是因为书中那些玄之又玄的几何图形,似乎比麦田怪圈要赏心悦目得多,可以说,这种理念的书一定得是出自从事理工科人士之手,没有这些推进情节说明意图的图形,这本小说就没那么多精彩和意味了;二是非常欣赏其本人,不卖字为生,也不沉溺于科学世界独自玩味,兴趣广泛,生活务实,童心未泯,不那么咄咄逼人,却睿智深刻。
刚查到一段关于他的介绍:
诺顿·杰斯特,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是一名建筑师,被美国新罕布什尔学院聘为名誉教授;他还是一名策划人和专业美食家;但其更为卓越的才华展现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他的许多作品都受到高度赞扬,其中包括改编为动画片后获得奥斯卡大奖的《点与线》。《收费亭里的小米洛》出版以来,畅销不衰,连续印刷了40多年,为各国小朋友所喜爱,据此改编成的电影《幻象天堂》被评为“全球100部最佳动画片”。
我在网上一直没查到《当点遇到线》改编的动画片,倒是搜出一些根据松本清张推理小说拍摄的《点与线》的预告片,似乎还值得一看。
当点遇到线,当此书遇到我,都是一种际遇,线因点意识到自己的潜力去改变自我,这本小册子书,遇到我,我会因此改变些什么呢?至少,总会有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