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盗楚留香.正集读后感锦集
《侠盗楚留香.正集》是一本由古龙著作,群益堂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50,页数:1988年7月,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侠盗楚留香.正集》精选点评:
●(T)楚留香传奇大沙漠
●真留下了。。。管他香不香
●这版本才是啊!
●这套书和《陆小凤传奇》系列,都算是奇幻武侠推理小说吧。情节都特别引人入胜,结局都特别出人意料。看完这两套书,我感觉所有的悬疑都穷尽了,以后看所有的悬疑小说基本都没有悬疑的感觉了。。还是很不错滴~
●好像没看全
●我看的是大沙漠,一如既往的风格,楚留香,我喜欢~4分~
●楚留香武侠侦探系列
●自己看的不是这个版本。
●这本楚留香读下来。 竟觉疲乏。 想必也到了该放下的时候了!
●初读还不错,读多点就觉得好没劲,完全就是神话了的,没缺点,从来不会输。。靠。。还是金庸靠谱。话说,楚留香实在是没有神马武林外史多情剑客无情剑来的痛快。
《侠盗楚留香.正集》读后感(一):没找到自己看的那个版本
记得自己小时候看的武侠书很多都是父亲从单位的图书馆里借的。
所以对楚留香感兴趣后,自然央求父亲借回来看。
后来父亲拿回了一本,我奇怪怎么不是直接标注“楚留香”的名字,怀疑父亲借回的不是正宗的楚留香故事。
父亲告诉我说楚留香系列实际是由《血海飘香》、《大沙漠》、《画眉鸟》组成的,没有专门直标“楚留香”名字的。
我将信将疑地看了,却被书籍深深吸引,直至后来又看了《蝙蝠传奇》等楚留香系列(不过好看的还是最初的3部)。
楚留香系列简直就是古龙武侠系列的经典,一种传奇!
《侠盗楚留香.正集》读后感(二):可惜啊可惜
楚留香系列很有风格,但不知怎么,大沙漠和画眉鸟两部居然把血海飘香里很精彩的一个黑珍珠给写得不知到哪里去了,简直败笔。
古龙刻画人物,看似简洁,其实啰嗦——除了白描就是让人说话,话太多,这简直就是西洋戏剧初转折为小说的摹本,倒是适合拍电视剧。无论侠客还是美女,一个话唠总是很难真正可爱的。
而楚留香系列的女人,简直没一个是迷人的——要不然就是少女系,毫无风情,以蓉蓉、红袖、甜儿为首;要不然就过了头成了风骚,石观音、宫南燕之类满篇皆是;好不容易有个秋灵素风情万种韵味十足,却又让人家徐娘半老而且毁了容。真不知古龙安的是什么心。唉,我要是楚留香,也宁可风流一生不娶一个了。
《侠盗楚留香.正集》读后感(三):读书也是需要缘分的
也许自己已经过了这个年纪了,再来看楚留香系列,初始还挺新鲜的,楚留香的潇洒,浪荡不羁,确实很有个人的魅力,但是第二部,第三部看下去,多少会有些审美的疲劳,有一种招式用老,故弄玄虚的感觉,并没有太多的新鲜感和突破。本来计划之后会看一下陆小凤系列,如今看来,还需往后搁置。
不过看这书也让人不得不感慨,对的时间看对的书,也是很重要的。过了一定的时间,心境就自然也就不同,对书的看法和认识也就不同。如果是在高中或者大学来看,指不定还会被这些情节吸引,将这两个系列认真完整的读下去。然而现在,却不可能了。
《侠盗楚留香.正集》读后感(四):古龙的酒,陈烈醉人
说起来,金庸的武侠虽然“称王封圣”,随着网络普及才发迹的玄幻小说,走的却是古龙的路子。此话,略含贬义。 古龙的故事洒脱无拘,像是酒后走路一样,虽然有明确的目的地,但是沿途总有些曲折;甚至干脆就没有目的,遇见什么扶什么,两条腿想怎么划拉就怎么划拉,走到哪里算哪里。按说这本是一件挺自然的事,喝多了,哪还会淡定如常,但古龙偏不,不仅让你不淡定,还要给你更多不淡定:一出门就让你踩屎,马路过一半给你红灯,离家尚远给你骤雨,让你凳子刮破裤裆、抽烟点着过滤嘴、喝酒开破瓶嘴……难受吗?没事,再难受一点就更难受了。若不是古龙说楚留香是个洒脱人物,这些癞蛤蟆趴脚面上不咬人但是埋汰人的事,可能真的会埋汰死人。 楚留香三部顺着看下来,第一部里明明他的“台词”并不多,可是三五句话,简直要让人爱死他。续集便有些气力不逮,奇遇突增。再续,胜在其妙处颇多,然而如置之死地时突然把植物人气活了来搭救的情节,真是妙哉怪哉又烂哉。倒是和金庸的射雕三部曲颇有些应和,倚天里张无忌所遇之险虽不及楚留香,但论其奇遇,实在不分高下。想来古龙是不服的,硬是把武侠搞成了推理,最后给人来一个“当当当当~惊不惊喜?”“可是……你前头做了那么多伏笔……不都告诉我们了吗?有什么惊喜?”“那……我改一下啊。”…… 吐槽完情节,话归正传:我是爱古龙的。可能真的如旁人所说,到了岁数了吧。古龙的“情”,年少读时,亲朋环聚,很是不以为然,甚至觉得有些矫情。如今越来越往“中年”靠近,个中滋味,才突然像震荡后的啤酒沫,一开瓶盖,翻然涌了上来。楚留香虽然绝不像个真实存在的人物,但却让人无法不向往之,不信之、爱之,只因为古龙写的这个人,是活的。情、爱、恨、思、欲……别有一番滋味惹人愁。虽然奇遇不断,惊险连连,但是整个过程,情仇爱恨,都让人腌在坛子里,慢慢渗透心中,像喝酒时慢慢醉下去,酒到心头,自然不自然地长叹起来。
《侠盗楚留香.正集》读后感(五):楚留香的前世今生
楚留香的前世今生
记得看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其主人公的师承来历写得清清楚楚,名门之后必定也是一代高手,呵呵,也就是那种俗称的民间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梁羽生笔下的天山剑派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梁羽生的小说里,天山派代出英侠,从晦明禅师(岳鸣珂)创立天山派之后,又有凌未风、易兰珠、唐晓澜、唐经天、杨炎等一代又一代的武林领袖。按政治学术语来说,领袖属于那种克里斯玛型的人物,富有神圣性、远创性和感召力。梁羽生小说中的武林盟主基本上可以说是这种克里斯玛型的人物。
然而在古龙的小说横空出世后,他的大部分杰作的主人公一般都没有明显的师承来历,譬如李寻欢、陆小凤、楚留香等等。“没有明显的师承来历”意味着他们的出身与高干子弟无缘,与世袭的传统无缘。这里可以看出古龙与梁羽生在精神立场上的明显不同,梁羽生尊崇传统及权威,而古龙蔑视这一切,颠覆了传统所具有的规范作用与道德感召力。从这种角度来说,古龙作品已经具有了去魅的现代价值。在这一点上古龙作品里的主角已经开始部分脱离克里斯玛型人物的特征,预示了现代克里斯玛典型的普遍性的崩溃趋势,与西方现代文学之精神内核不谋而合。
在《楚留香之画眉鸟》一书中,古龙借小说中的神水宫宫女宫南燕的口中道出:“昔年铁中棠重振铁血大旗门后,‘夜帝’父子和大旗门中的一位叫赤足汉的前辈远游海外。他们曾经经过北人的故乡,以弟子推测,楚留香的武功也许是夜帝的传授,赤足汉却收了胡铁花做弟子。”当时胡铁花听了此言,喃喃道;“这次你猜的虽不中亦不远矣。”从古龙隐约的曲笔中可以知道,楚留香的师承大概与夜帝有些关系;但古龙硬是不明写,留下种种悬念让读者去猜测与想象。
从表面上看,古龙的写法似乎是在故弄玄虚;但仔细分析古龙的小说文本,却可以看出这样一个事实:浪子心态。浪子心态表现为无根、无家的飘泊与孤独,所以古龙笔下的主人公大部分都没有师承来历,他们在江湖中飘泊,虽有朋友,但内心的寂寞却非朋友所知。于是你可以看到楚留香虽有胡铁花这样的好朋友,但楚留香却从未向胡铁花道出自己的心事。两人之间的关系虽非酒肉朋友的庸俗化,但确实不是心心相印的神交。这个例子可以说——精英始终与平民有着不可逾越的价值(或精神)鸿沟。
师承来历象征着传统,而古龙的“新武侠”则抛弃传统的模式,也突破了金庸写作的模式,他是唯一在武侠创作上可以与金庸相提并论的大师级人物。在天马行空的自由写作中,古龙的小说表达了“人类的情感与人性的冲突”。尽管古龙雄心勃勃想要创作“大武侠系列”,但因为过度商业化的写作及自身才力及性情的局限,使得他未能在武侠创作上更上一层楼,与金庸相比,颇有不足之处,真是可惜。仅仅以商业角度考察古龙的创作,未必准确,其作品有自身学识的局限痕迹。
古龙去世后,台湾作家乔奇有挽联云:小李飞刀成绝响,人世不见楚留香。但读者心中的楚留香却永远存在。另外可以说说的是尽管古龙想突破传统的规范(事实上他已经部分突破了传统的局限),但其笔下的人物仍然具有传统所需要的克里斯玛人物的某些特征,楚留香就是这样一个矛盾混合的人物,他的身上完全具有克里斯玛人物的特征,但古龙又想有所突破,所以最后这个人物写不下去了,于是安排了楚留香的死亡结局。如此,完全抛弃传统,建空中七宝楼台决非易事也。况且大众还需要那种克里斯玛人物作为我们的精神鸦片呢。帝王将相的故事能够走红于影视,也基本上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