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指纹》读后感100字
《怪指纹》是一本由[日] 江户川乱步著作,时事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00元,页数:1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怪指纹》精选点评:
●这本书捐给学校图书馆了
●不是很喜欢这本
●明智。宗像博士。下一代复仇。三个漩涡的指纹。陷害被害人。
●读到镜子那儿的时候就知道凶手是博士,只是第一个助手断气前为什么不直接说呢
●觉得非常好看。主要是最后结局是让我没想到的,非常意外和震撼。
●猎奇恐怖多于推理侦探
●以前看得我狠惊悚、、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江户川乱步的书,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过早的就猜出来凶手肯定是博士,写的太明显了,刚开始读起来觉得很囧,差点就放弃读下去,幸好作者的名声拯救了这本书,直到小五郎的出现这本书才拉上了可以读下去的正轨
●任何文字的推理小说 都无法立体呈现在面前 让人推出书中的结果。
《怪指纹》读后感(一):不值得读
是冲着作者的名头读的,以前也读过江户的书,可是这本却让我感觉非常差。
日本的推理小说如果只求推理,怪异,不求表现人性,那还有什么意思?
最近看的两本日本推理小说,都不喜欢,以后不看了,浪费时间。
《怪指纹》读后感(二):这么大的纰漏,作者是不愿动脑筋用心设计trick吗?
由于老早前就在无意中“被剧透”了核心诡计,以至于我在看到一半不到的时候,就基本知道了真相,这多少影响了本书的阅读。但结尾的时候,对小五郎的推理还是感到佩服,当然,由于早就知道了真相所以也没有太多的震撼感。
但不得不吐槽的是:宗象博士做得也太实在啦!!!他盯到哪里哪里就出现指纹,凶手消失在哪里他就紧接着冒出来,这也太显形了吧。这么大的纰漏,作者是不愿动脑筋用心设计trick吗?
《怪指纹》读后感(三):经典套路
冲着作者的名声去的。当然,江户的创作时代里现今将近一个世纪,对作品创意的“陈旧”也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客观的说,这个作品算是发挥的中规中矩吧。不知道是不是作者文笔描述的功力颇深,把悬疑惊悚气氛营造得格外真实,还是我看得过于投入,置身其中,以致于即使是白天阅读作品,也不时被惊吓的环看四周。诡计的重点不在每次作案手法的设计上,而是隐藏凶手真正身份上。虽然要猜出真正的凶手是谁并不难,但作者借揭示真相设计的小高潮也倒还给情节增添了一些波折趣味。走的套路比较经典,或者说,是老式的,不会出彩,但是也不会犯错。虽然,推理小说本身的性质就决定了作者要不断创新,但作者创作的年代较早,也就可以理解。
《怪指纹》读后感(四):华丽的悲剧
一连看了两本乱步的明智小五郎系列长篇(女妖,怪指纹)。终于把我由于看《黄金假面人》而对乱步产生的“短篇真推理,长篇伪推理”映像完全抹杀了。原来乱步的推理小说不仅仅是短篇优秀。长篇的功力也是十分了得的。不愧为日本推理鼻祖啊。
本书的开篇以一名侦探的死亡开始,讲述了一个惊悚恐怖的复仇连环杀人案件。凶手在每次杀人之前,都会留下一个有三个漩涡的奇怪指纹作警告。然后无论警方和侦探守护的多么严密,凶手都能像用魔法一般,凭空将受害者掳走。然后受害者的尸体都会以极为血腥、残忍而又华丽的姿态出现在大家眼前。这让与明智小五郎齐名的犯罪专家宗象博士连连失利,连两个助手都死于凶手的手上...最后宗像博士总算挽回一些面子,抓到了凶手。然而,明智小五郎却有了不同的答案...
从上述的情节中,大家可以看到,本书包含了不可能犯罪,连环杀人,多重解答等元素。再加上乱步一贯的恐怖气氛营造。使得在阅读时,时常都会感到一阵战栗。尤其是书中有一段对侦探宗像博士与助手进入一座恐怖迷宫游戏的描写。对迷宫中一幕幕的恐怖景象,乱步描写的惟妙惟肖。而对于宗像博士与小池助手的心理描写,生动地突出了两人心中恐怖的感觉一层层加强的情景。直到最后发现尸体的时候,恐怖感达到极致。之后笔锋一转,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眼看已经将凶手逼迫至无路可走的境地时,故事似乎已经进入了高潮。然而就在下一幕,凶手忽然消失的无影无踪,仿佛绚烂的烟火最终归于平静一样。让人在惊心动魄之余,又长长出了一口气。那种阅读的爽快感,真是笔墨难以形容。
本书的推理十分严谨。之前宗像博士的第一重解答似乎已经完美无缺了。而仅仅几段之后,明智小五郎又用更加严谨的推理完全推翻了宗像博士的解答,并且说出了整个事件的真相。乱步擅长的心理推理依旧精彩绝伦。
对于凶手,就像书中所说,是一个被仇恨扭曲了心灵的变态天才。这个案件只是凶手的一件艺术品。而当其看似妖艳的外壳被剥去后,留下的却是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无奈,是对宿命的臣服,是人性的软弱。不得不说凶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从小就背负了来自家庭的血海深仇。导致他的一生都在为一个指令而活。我想,即使他最终完成了报仇的重任,他的人生也已经失去了活下去的目标。最终的结局依然是悲惨的。
不过,本书毕竟是年代久远的作品了。其中的一些诡计也早就被利用过无数次了。以至于我在看到一半的时候,便猜到了真相。这多少影响了本书的阅读。比如结尾的时候,我虽然对小五郎的推理感到佩服,可是却没有太多的震撼感,可谓是个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