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缠足史》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缠足史》读后感1000字

2022-05-17 02:06: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缠足史》读后感1000字

  《缠足史》是一本由高洪兴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45图书,本书定价:47.00元,页数:2007-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缠足史》精选点评:

  ●这种畸形审美实在匪夷所思,为何它从上层社会流行开来?闲的?清朝皇帝一再重申禁止缠足却无济于事,何以如此强烈?本书的解答我不是很满意。

  ●书中引述一个观点,缠足的被不缠足的征服统治,这个看法跟我不谋而合,清朝衰败不只是因为闭关锁国,吸食鸦片,缠足妇女失去劳动能力,文人耽于恋物,沉疴日盛,不亡也难。恋足心理再引入一些性学研究更充分一些。

  ●科普读物。

  ●哎 畸形的时代

  ●阐述记录的很全面。

  ●哎……

  ●在读这本书之前从未想象过缠足的文化竟然如此丰厚,悠久和牢固。中国古代确实不是我们幻想中那个古代,审美不同,女孩的缠足和束乳让我惊叹社会文化力量的强大。

  ●插图足够惊悚...

  ●现在的女人真啊真幸福!!

  ●重搜集,少考证

  《缠足史》读后感(一):近代最早的禁戒缠足组织诞生于厦门

  1874年,在厦门宣教的英国伦敦会麦高温牧师看到广大妇女饱受缠足之苦,出于对罪的义愤以及对妇女的同情。发起了中国第一个禁戒缠足组织——厦门戒缠足会。尽管遭到重重拦阻,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事业。当年就有十余人同意不给女儿缠足。1877年,在上海召开的来华宣教士第一次全国性会议上,反缠足被作为重要议题进行讨论,得到大多数宣教士的支持。到1894年,厦门加入戒缠足会已有800余人。次年,英国立德夫人在上海发起“天足会”,麦高温在会上作了重要演讲,将这场运动推广到中国各地,教会信徒以及维新派人士纷纷响应。面对社会上不断高涨的反缠足运动,清政府于1902年颁布法令,废除缠足。摧残妇女的陋习,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除了麦高温,厦门教会不少人也参与禁戒缠足的运动。叶汉章牧师著有《戒缠足论》痛斥缠足的危害。在书中他写到:“爱人之道,莫先于爱己子女,奈何将己之子女,自五六岁时,则苦其足,牢束紧扎,俨似烙逼,气阻不行,若同压踝?……或观缠足之时,紧扎呼痛,母即酷打其女,强使之痛楚难堪。”

  摘自拙作《教会与近代厦门妇女解放》曾载于《福建宗教》

  《缠足史》读后感(二):庆幸偶不用成为小脚一员

  缠足史的发展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但是几乎所有的都是和所谓的美女有关,比如妲己,比如西施。为什么我要说所谓的美女,因为如果真的是在小脚兴盛的年代,一个女子的美丑的说法已经不单单是我们现代人所依据的容貌等一般为标准。旧时所谓“天下美女出扬州”的说法,扬州美女之美在那个时候不在容貌上,也不在身材上,而是一双“黄鱼脚”的瘦削。这个“黄鱼脚”便是小脚的一种类型。

  由此可以看出,缠足的兴起和人们的审美观念的确有很大的关系。我的确不能体会到那时候的男子为什么会喜欢小脚的女子,被裹得小脚在成形之后真的已经不再是女子原先所拥有的了。我们说女为悦己者容,在以前,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一旦男子以脚小择偶为标准,这就成了了女子的悲剧。就如喜欢瘦女子的朝代,“身轻如燕”的宫里的嫔妃们因为瘦身所付出的代价可能不必缠足少。

  女子通过不断委屈自己,不断地付出来取悦男子,何必?只因社会的现实。

  好不容易看到清朝有皇帝宣布禁止缠足,没想到原来皇帝虽然宣布如此,但是自己的在自己的妃嫔中依旧是喜欢小脚女子,连陪葬的女子中也是小脚的女子。如此看来,这样的宣布禁止缠足所产生的效果必定长久不了。

  小脚一双,眼泪一缸。

  女子缠足,坐卧不能安,行立不能稳。夜则痛不成寐,昼则悲无已时,历尽季度煎熬,方才求一双虽被吹得天花乱坠,实属畸形残废、丑陋怪恶的所谓金莲

  看完了缠足的过程,真的很庆幸自己没有生在那个年代。我想即使我穿越到了那个年代,我也不会去做这样的事情,这是用自己的痛苦来换取不必要的幸福。如果一个男子只在乎你的小脚,那么他也变不值得你把自己交给他。就如现在的社会中,那话说的,没有人值得让你流泪,值得让你流泪的不会让你流泪。

  《缠足史》读后感(三):瘦小尖弯香软正

  看完了书特地搜了现存的小脚照片,各种恶形恶状,万难与几百年对小脚的痴狂联系起来。

  当然原因之一是后世能拍到的小脚都是老太太的脚了,不是当年让男人们迷恋的“瘦小尖弯香软正”;其次据书中说,在当年一双满足以上七字诀的“妙莲”也是可遇不可求,普通缠得粗歪的往往被目为“猪蹄”“驴蹄”,所以当年上品好脚到底什么样,我们已经无从得知。

  缠成的成品是拇趾前伸,四趾反折到脚底,脚背向脚后跟对折到形成个大槽。唔,还有重口味的把这大槽当作。。。唔。。。你懂的。

  当年的男人们大多痴迷小脚,各地还有赛脚会,姑娘们不露脸,把穿着弓鞋的伶仃小脚从门帘子下伸出来,供人品评。一人夺冠,全家光荣,以至于脸漂亮身材好但天足的姑娘被会讥为半截观音。咱们李渔不还四处给人相姑娘看脚吗?

  说起来缠足倒是和福柯说过的“泛性化”有点像,就是不仅把性局限于性器官,全身各处都可以形成兴奋点。这个脚就是人为形成的一大兴奋点。

  书里还写了唐寅一首黄诗:

  第一娇娃,金莲最佳,看凤头一对堪夸;新荷脱瓣月生芽,尖瘦帮柔满面花。从别后不见她,双凫何日再交加?腰边搂,肩上架,背儿擎住手儿拿。

  想来这些喜欢伶仃感的逼人们是不懂得欣赏有生命力的健康的身体的。看看昆汀,同样是恋足,喜欢的都是那种五趾伸张的有活力还会使五雷摧心掌的。

  弓鞋倒是挺美,给几个图片链接:

  《缠足史》读后感(四):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说道这本《缠足史》。借的原因很简单,当时着急着借书,随手一翻觉得会有趣,就借了。 回家看时,真感觉应了那句“王大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借助笔记,对缠足史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缠足始于北宋,盛行于明朝,登峰造极于清朝,习俗由南及北。 北宋之后主要是贵族缠足,南宋时期,妓女缠足之风始盛行,称“杭州脚”。宋代缠足尺码大于往后,称“快上马”。自宣和之后穿一种叫“错到底”的鞋。 元朝萨都喇《咏绣鞋》“罗裙习习春风轻,莲花帖帖秋水擎。双尖不露行复顾,犹恐人窥针线情。” 明代河北宣德府为全国著名缠足地区。胡适把“八股文,鸦片,缠足”列为明朝三大弊病。 缠足要求:小、瘦、尖、弯、香、软、正。轻如莲瓣,窄如和弓,弯如新月,瘦如竹萌,尖如棱角,白如寒霜。 清朝初期数次禁缠足,及至光绪中叶出现一种折中的缠足叫“刀条儿”。清代缠足以山西大同为最。所谓“从来脚小说山西”。陕西,甘肃仅次于山西,南方则以湖南益阳为盛“龙阳女子益阳脚”。 金莲一词的由来众说纷一,古代传说鹿女足迹所至都出现莲花,故人们把莲花与女子之足联系起来成为其美称。而中国最喜在贵重事物前面饰金,比如金口,金言,金睛等,故叫金莲也就比较顺其自然吧。这算是本书里比较认可的一种来源。不过我私下还是以为莲花含苞待放的样子很象缠裹的小脚,故为莲,对“金”的释义倒也默认。 “古今天下的妇女,全是爱美成性。全是时髦的奴隶。她们只有获得美的赞誉,纵然伤皮破肤,断骨伤筋,在所不辞”。看书中的图片,那样一双双畸形的脚简直叫人发呕,怎么还会有那么多男人追捧,真叫人百思不得其解。 犹记得奶奶的一双解放脚,缠了一半又放开的。就算我从不嫌弃,那双脚真的始终有股腐臭的味道。奶奶一生没有穿过皮鞋,那双变形的脚是根本无法装进皮鞋里的,所以终其一生都与布鞋为伴。记忆犹新的,是奶奶每次剪脚茧的血腥场面。奶奶的小脚很容易长茧疤,隔段时间就要隆重地修剪一次。先是用热水长时间侵泡,然后用尖头很尖的剪刀一点一点地修剪。在童年的我看来,那是在剪肉,因而先就觉得痛起来。但奶奶的目的是要剪到底,往往剪到鲜血长流,看得我心惊肉跳。奶奶一边痛得哟哟哟轻声呻吟,一边仍是不遗余力地对自己狠下毒手。我不知道怎样的状态才可以收手,尤其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都剪成这样了,过段时间它们又会固执地重新萌发,让奶奶象咯着一脚的小石头般疼痛难忍,于是重新演绎流血场面。我心疼奶奶的心,化成对缠足无尽地厌恶与仇恨。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城中爱高髻,四方高一尺。”时尚就是当世潮流,不与时俱进,那就是OUT了。所幸现在的社会对人们都宽容很多。要受虐的,必是小部分人的时尚标志,自己给自己树立的苛刻标杆。说到底,女人对自己身体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取悦男人或者广义一点,取悦别人。在这个两性世界里,女人追求女权,追求男女平等很多年,但她们的天性注定了她们的从属性。我这么说也许会招致骂声一片。但,要不是为了穿衣好看,穿衣好看为了博人青睐,博人青睐为了吸引多多益善的追求,哪个不愿意多吃点好吃的,又何苦为了减肥把自己搞成食欲的奴隶?当然,有超越男性之上的女性,但她们肯定需要成倍付出,才能勉强平手,要超越更是要牺牲更多。 现在流行的是瘦,时髦语是“我要减肥”。但你要胖了,感受好坏全在于你自身。也没人非拿着小码衣服把你缠成肉粽子硬往里塞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