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尖子生》读后感1000字
《如何成为尖子生》是一本由卡尔•纽波特 (Cal Newport)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1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成为尖子生》精选点评:
●“实用” ——来源于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操作性极强,提高效率 “目的性”——从标题就可以看出其功利性了 “原则”——最重要的不是具体的做法,而是学习时应遵循的原则 军训期间碎片化阅读 但是要达成目标 除了掌握适当方法 还有不懈的实践和努力
●感谢这本书令我非常出色完成高三的历程。我的很多学习方法受益于这本书。
●适合北美地区的大学生
●具体详实,不过中文少了原来英语的精准
●如果早一点读到这本书,会不会成为学霸
●《优秀到…》作者
●很好的书,但是读来总不如英文原版到位。
●很不错。但是有一点不要被误导,就是尖子生其实也都很忙的,有好的学习方法也不能忘了勤奋。这一点在《高考状元的屠龙宝刀》后面部分写的很好。这本书的作者那么写也是为了卖书而已。
●初中的时候就看过,但当时基本没留下什么印象。。ORZ。。。现在又看了一遍,觉得有很多地方正应我的一些学习心得~哈哈,学霸必备~
●五分钟制定计划,克服拖延症,如何写论文
《如何成为尖子生》读后感(一):假用功
书中对那些假用功的书呆子们的描写真是一阵见血。嗯,我高中就是这种人。
印象特别深的是高中时候我搞了本错题本(别人都有,我也搞了本),然后凡是错的题目都减下来贴上去。但是问题是别人的错题本目的在于收集错题并弄懂错题,我的错题本目的在于赶上别人的潮流,别人有的我也应该有不能落后,根本没发挥作用。错题本上的题目几乎一道都不会。那时候我压根不明白形式与实质的区别。不是有了错题本就会做错题,而是花了时间在错题上,真正搞懂了错的原因才会做。
哈哈。我的高中真是人生的一大污点,但是也是人生教训的大宝库。
书中有句话很喜欢,刻苦用功,尽情快乐。共勉。
《如何成为尖子生》读后感(二):《如何成为尖子生》读后感
在《学习之道》和《如何高效学习》中都提到卡尔~纽波特这个人的名字。
网上百度一搜,他是位学神,写了不少关于如何高效学习的书籍。
这本书是他12年所写,但是我现在一阅还是大有收获。文中虽然写的是学生时代应该如何学习的秘籍,但是哪怕我参加工作多年还是受益匪浅。
每天都列计划,将小计划合并在一起做;每天多喝水,三餐固定,吃粗纤维的食物,保持血糖稳定;;强调白天精力管理,晚上尽量不学习;考前做详细的复习计划;巧做笔记等等。
文中提到了一系列尖子生如何高效利用时间,学习时全情投入,放松时如何玩得开心的案例。
我觉得可能尖子生智商上比一般的学生高一点。但是,这不是决定他们学习成绩是否优秀的最主要原因。TED演讲中有一篇文章,提到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一大因素是:毅力。文章作者提到的很多方法也是有毅力的学生才可以做到的。例如:每天列计划;吃粗纤维食物;巧做笔记等。这些习惯的养成是耗时耗力的事情,而坚持这些习惯更加是要有毅力的事情。
每位家里有读书娃的家长都应该仔细看一下此书,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从书籍中获得别人的经验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如何成为尖子生》读后感(三):你不知道的事。
第一次读关于学习方法之类的书。讲的一些实例很符合现代的学生。许多建议很实用也很中肯,实施起来也并不困难。像提前计划,不要等到最后期限临近了,才别无选择只好倾尽全力。书中的一些若是自己的强项可以跳着不看,全然改变自己的习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事。有些建议也不是很好,觉得与拖沓战斗计划1:坚持做课业进展日志这一条就没什么用。先有选择的改变一两处自己薄弱的不会的。书的结构很简单,理解起来也很容易,方便做到。
也许作者是外国的。外国学生很中国学生还有着很大的差距,每天每分钟规划时间听上去很棒,但书里全是针对那些课程并不那么紧,两次科之间有很长的时间足够做自己要做的事的学生,学生也较为自由。而现在中国的高中初中大多是在校老师已经把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的了,自己支配的无非也就一天中的短暂几小时,那还何来时间休息。
书的第三部分还没有看,仅仅作为一个高中生还不要写论文,我还是默默转向作文书了。
《如何成为尖子生》读后感(四):从深度学习到深度工作
卡尔・纽波特的第一本书,针对高中生的尖子生学习方法论。既要名列前茅,又要保持丰富的课外活动和休息时问,study less,learn more.
根据卡尔对“尖子生俱乐部”的调查,既要学得好,又要学得少是可能的;在尖子生俱乐部内是普遍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疲劳战策略并不能让你跻身尖子生行列。
卡尔的尖子生养成计划分为三个部分:
一、时间管理
二、输入型学习
三、输出型文章
art 1 时间管理
1.每天五分中规划时间:
准备当日清单和待办事项清单。日清月结,掌握对日程的主动权。
2.向拖沓宣战
A 坚持用书面记录课业进展日志,没有完成的项目需要书面记录原因。
健康饮食,保证休息,注意管理精力。
C 把可怕的任务视为大事,集中精力解决。
D 形成工作常规,在有待完成的事项上稳步取得阶段性进展,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结构性目标,形成离散型挑战,不要对有限的动力资源期望过高。
E 提前选择刻骨用功的日子以尽量减小对你的影响,掌握对日程的主动权。
3.如何选择学习时间、地点和时长
A 充分利用时间,争取在晚饭前完成工作。
在僻静的地点学习。
C 保持每小时休息一次的节奏。
art 2 输入型学习
1.记好笔记。
抓住重点,用“问题-论据-结论”的结构记录笔记。(what/why/how)
2.给作业降格
A 每天定量完成任务,完成离散型挑战,避免临时抱佛脚。
在阅读材料上,抓住重点,不必面面俱到,切忌均匀用力。
C 用“问题-论据-结论”的结构对重点内容做好笔记。
提问记忆法。如果能自主复述或者向别人讲清楚,就说明确实掌握了。
重点关注疑难。
记忆依赖重复。
3.分类集中解决问题,争取工作一次完成。
art 3 输出型文章
1.目标锁定兴趣主题
及早动手,查找自己感兴趣的论题。
2.猎寻论点的征程
从一般性资料的参考文献中查找具体资料,形成并确定论点。
好的论点具体而深刻。
3.在早期阶段征询别人的意见,防止方向性跑偏。
4.扎实做好研究工作
查找资料,重视参考文献。
选取、复印相关的部分。
浏览、注释材料。
用框架检查:准备是否就绪?
5.构思强势论文
提前在头脑中酝酿思路。
分析模版文章。
制定提纲。
从材料中做适当的引证。
6.向智囊团求教
7.开始正式写作,逐步推进,不要一次性被压垮。
8.修改,但不要太纠结。
《如何成为尖子生》读后感(五):好的方法是形成习惯
这本书是应糖糖妈要求看完的书,就是代人看书写个总结,呵呵。书是几个月前看完了的,笔记一直拖到现在。我心里一直掂记,今天是五月的最后一天了,再不写笔记就六月了。其实一但决定要写,写完是很快的事。
这是本技术实操类书,介绍尖子生的学习方法。内容上写的也比较细致,比如讲到清单就会列个清单表样。和国内同类的书比较起来,每介绍一个方法,都是以具体的人物事例来进行示范,代入感比较强。这类书适合慢看,找到合适的就着手用起来最好。很多方法,不是1+1=2的问题,都是一种良好的习惯,通过习惯来训练思维。每个大章节后,都有一个备忘录,如果你只想看快速了解,看备忘录就行。摘抄或概括部分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 学习的基本原则
第一步 每天5分钟规划时间
需要的物品:一个可以记录事项的日历;一个清单。(使用它们)
清单内容:一列是按时间列出的当日计划事项,一列是备忘事项,如几号前要做什么。
每天早上制定一天的计划,需要做的安排好时间,没有时间的调整到其他日期。
在清单中列出需要做的事项,移到日历上。
第二步 向拖沓宣战 (如何应对)
方法一:坚持记课业进展日志,记录想完成的事,以及是否完成;(记录重要事项完成情况,及未完成原因,形成小结的习惯)
方法二:健康饮食,经常喝水不犯困、规律饮食,以保持精力。
方法三:把可怕的任务变成大事,有助于你集中精力开始。
方法四:每天固定1个小时养成好习惯,如每周一三五做阅读,二四做数学练习。
方法五:提前选择刻苦用功的日子以减少压力。
第三步 学习时间、地点、时长的选择
在上午和下午的课间和大事间,尽量多填充学习任务。
在僻静的地点学习,把自己隔离。
每小时休息一次。每次不超过5-10分钟。
第二部分 如何应对测试和考试
第一步 巧记笔记
不缺课,做好课堂笔记。
技术类课程,记录例题和答案;非技术类课程,记要点,按“问题-论据-结论”。
第二步 给作业降格
每天定量完成作业,避免“最后一刻综合症”(即集中到最后一天做作业)。
详读教材重要内容——论述性材料、事件或人物描述性材料、背景材料。
写阅读笔记按“问题-论据-结论”的形式来做。
分类解决问题,写出规范的答案。
第三步 整理复习资料
确定考试范围、整理非技术类笔记、建立技术类习题集。
第四步 征服复习资料
通过例题展开复习;准备几天的时间背资料,不贪多。
第五步 投资“考试事故险”
消灭课堂或阅读中遗留的问号。
第六步 写下最佳答卷
先浏览整个试卷;分配答题时间(留10分钟检查);按难易度逐个答题;
第三部分 如何上大学(如何写大学论文)
第一步目标锁定兴趣主题
第二步猎导论点的征程
第三步征求不同观点
第四步如同机器做研究
第五步构思强势论文
第六步向智囊团求救
第七步无痛感写作
第八步修改,但不要太过
糖糖妈如何用这本书呢?书里大部分内容适合初中生,如关于材料阅读分析,但好的习惯也不是到了初中才会养成。由于糖同学还在上小学,所以养成一些基本的习惯就好,比如使用日历、清单,养成安排事项的习惯。涉及难些的以后慢慢来。
糖糖妈可以把书中好的习惯列个清单,排个先后顺序,循序渐进的培养糖同学的习惯。学习方法是一种技能需要反复实践练习,不是买些书、讲讲方法就行,明白容易做到难。
糖糖妈,这本书可以买,也可以读,实践类的书可以多看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