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荆棘鸟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荆棘鸟读后感锦集

2020-12-01 02:33:5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荆棘鸟读后感锦集

  《荆棘鸟》是一本由[澳] 科林·麦卡洛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5元,页数:77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荆棘鸟》精选点评:

  ●家里一个版本的,图书馆平时看一个版本的,没想昨天我看的那个版没了,又有本新出的版本的。。。真是乱。

  ●很老的书,是爸妈以前买的,有一股久远的书香,摸起来也很有质感

  ●已赠予瑶瑶

  ●宿命!

  ●我看的是这个封面=。=

  ●描述了三代女人的不同生活轨迹与思想,他们对生活、婚姻、两性的观念与态度的变迁也正是导致他们不同人生的根本。虽然很宏大,叙述跨越了几十年的故事,我还是感受得到除了主线人物外作者对人物塑造的无力。比如女主的几个哥哥都是同一个性格也太敷衍了。而且,人物的性格似乎全都是天生形成的,没有丝毫环境的影响,十分不科学。可能是文化差异,我很不能理解书中人们的情感纠葛,但是可能外国人就是这个脑回路,我也没有办法。

  ●无需多言

  ●当时先读的是译林的译本,虽觉得好,犹有隔靴搔痒之不痛快感。于是找了很久找到漓江的版本,终于畅快淋漓地沉浸于小说宏伟的命运之轮,和细腻哀鸣的女性情感。

  ●不喜欢苦B剧情,看着难受

  ●当时还是小学吧...爱得不行 书里神父的插画像费翔

  《荆棘鸟》读后感(一):荆棘鸟

  早在高中时我就读过这本书,那时是从一个同学那里借的,呆呆的看了一个周末,意犹未净,坐在窗台上不断回想书中的场景。读了大学后,又找来英文版重头看了一遍,把喜欢的段落译成汉语。

  《荆棘鸟》读后感(二):小时候的幻想

  世界上有一种鸟,一生只歌唱一次,一旦它离巢去找荆棘树就要找到才肯罢休。它把自己钉在最尖最长的荆棘上,一次绝唱竟以生命为代价。它的歌声胜过百灵和夜莺,就连天堂里的上帝也屏息聆听……

  那是很久以前,很小很小。某一次帮着整理“大人的藏书”时见着的,就这个版本。这一段话竟有种让人泪水不禁涌出的感觉。我懵然地将其放好。这于是又过了很久……

  想来我真正读的第一本外国小说就是这个,怀念。

  小说不是最好的,但这段话却永远映在心里。

  《荆棘鸟》读后感(三):唱的哀伤接近死亡才接近真实

  我看的是83年的版本,当时候和别人谈论起的时候,有个男生说这是本黄书,我差点激动的没有把他扔出窗外,好吧,我还是忍住了没有那样做,因为我竭力告诉自己是淑女。废话多了,言归正传。

  83年的版本很多方面是删减的,但并不影响对于这本书的理解。作者都是当时候很不错的译人。虽然可以大概的说这是一个关于为了寻求感情的女人和教会争夺心爱的男人的书,但是我依然把它理解为,这是一个女人和她心爱男人的自私,虚伪做着斗争的一本书,并且结果是惨烈的,但是这个女人是无悔的,尽管她一开始便知道这个悲惨的结局。

  如书中所言:荆棘鸟知道荆棘刺入胸膛便会死亡,但是它还要插进去,唱出动听的歌。

  或许我们也一样,明知道爱就会有伤害,但是我们还是要爱,并且勇敢的去爱。

  《荆棘鸟》读后感(四):令人向往的大洋洲

  高中时班里订阅了《北京青年报》,似乎那时北京的高中都有订。某日,头版报道了一个患绝症的女孩乐观抗癌的故事,她说自己最喜欢的书是《荆棘鸟》。

  几天后,我用同学的借书卡,从隔壁破败的图书馆里借到了一本《荆棘鸟》,封面破旧不堪。我不知道是否就是图片中的这个版本,但无疑是我国最初的版本,因为那本书把女主人公翻译成“麦琪”,而后来的新版则翻译为“梅吉”。

  我用了大约两个礼拜的时间读完了它。白天上课读,晚上在家也读。书中对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风景的描写深深地吸引了我,广袤的牧场,神奇的天火,世俗的悉尼港口,湿热的甘蔗林,一切的一切全部深深地吸引着我,以至于直到现在我还做着移民大洋洲的迷梦。

  这是我读到的第一本外国小说,它对我的影响极为深刻,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荆棘鸟》读后感(五):荆棘鸟

  2020.3.13 周五 阴 18:28

  去年在二手书店淘来的上下两本《荆棘鸟》,1983年漓江出版社,封面不是豆瓣上这个版本的封面,但没找到这个版本。

  真是太喜欢这个故事了,不是一个悲剧,传递出来的是这么几十年的爱。菲的帕迪,麦琪和拉尔夫,贾斯丁和雷纳,以及到最后没有提及的麦琪合法丈夫卢克。每一个鲜活的人似乎都在眼前了,这个家族似乎都跃然眼前,今天大半天的时间一口气就读完了整部下部。为丹尼的死难过,为贾斯丁最后的幸福高兴,也为这样一个庞大温馨的家庭感到开心。

  从新西兰到澳大利亚再到罗马、伦敦,故事紧凑,情节也很真实。看到麦琪在北昆士兰的小镇分娩,卢克对她不管不顾,都不愿回来,而是放心不下她第一次来看她的拉尔夫陪着她,后来两人在岛上第一次像夫妻一样生活。之后麦琪便决定带着两个孩子回到澳大利亚自己生活。很多部分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亲情更胜一筹。全书只有两次出现了荆棘鸟的情节,没有觉得书中人是自私的,反而因为这种真实让书里的人都像每一个身边的人。书里也描绘了澳大利亚在那个年代的环境情况,人们的劳动史,以及二战的影响,现在都能想像出被大干旱影响龟裂的土地,到处的野兔成灾,还有那一场带走了帕迪的绵延数天的大火…一部普通但是传奇的家族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荆棘鸟读后感锦集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