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鸟读后感锦集
《荆棘鸟》是一本由考琳·麦卡洛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57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有一天,我boss跟我说,这是她最喜欢的书,每年要看至少两遍,家中好几个版本,都翻烂了。我为我没看过而羞耻……她十分惊讶:你们上大学时没有一窝蜂去读嘛?事实上,我们一窝蜂看台剧,一窝蜂看漫画,就是没一窝蜂读《荆棘鸟》……小说很厚,但读起来并不煎熬,合上书,不禁思忖,澳大利亚那干燥广袤的大地上,造就了多少深沉内向的人,又包容了多少爱与宿命。
●去年十月底开始读,读不下去,读不下去,读不下去……
●戴恩死时,我以为那便是荆棘鸟了,然而,不到最后那一刻,谁能明白真正的荆棘鸟
●这些大部头说来说去都一个套路:一个家族,一片土地,一段虐恋,一场战争。不过别家没有这么禁欲的拉尔夫大主教,我要跪舔啊!
●鉴于剩下的部分我完全记得且不想重温,我就在此写点评了。这个一星是扣的翻译,译林译出这个质量本子真是让人难以忍受,晦涩生硬,让人每看一句都忍不住在脑海里重新排序使其自然。 我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大概高一,彼时情窦初开,被其中的爱情线深深震撼,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如今6年过去,也谈过几段镜花水月的恋爱,对这本书不由地产生了嫌弃,阅读过程中总觉得拉尔夫是一个渣男,梅吉空有美貌没有头脑被男人占据所有神志。 突然意识到,其实是我变得不再浪漫,我潜意识里要求,一段感情必须严格达到这个社会所有的道德期待才是正确的。然而带着极其端正的三观来看名著总是有点可笑,毕竟人的不可控的感性有时就是命运改变的不可抗力。又毕竟爱情,是包装成蜜糖的核弹。
●就是母亲对女儿的冷漠让我觉得挺可怕的,另一个翻版的自己?……有一种宿命的无奈地悲哀的感觉
●“我们各自的心中都有某些不愿摒弃的东西,即使这东西使我们痛苦得要死。我们就是我们,就是这样。就像古老的凯尔特传说中那胸前带着棘刺的鸟,泣血而啼,呕出了血淋淋的心而死去。因为它不得不如此,它是被迫的。有些事谧明知道行不通,可是咱们还是要做。但是,有自知之明并不能影响或改变事情的结局,对吗? 每个人都在唱着自己那支小小的曲子,相信这是世界从未聆听过的最动听的声音。”
●考琳·麦卡洛借了一个荆棘鸟的传说融入该剧,寓言般揭晓了我们一个不可改变的命运法则——“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深痛巨创来换取”——并以之冲击了一个古老的命题:宿命! 鸟儿胸前带着荆棘,他遵循着一个不可改变的法则。她被不知其名的东西刺穿身体,被驱赶着,歌唱着死去。在那荆棘刺进的一瞬,她没有意识到死之将临。她只是唱着、唱着,直到生命耗尽,再也唱不出一个音符。但是,当我们把荆棘刺进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们却依然要这么做。我们依然把荆棘刺进胸膛。
●合上书的那一刻,真是有点不舍.断断续续读了好久,故事,终究是故事,或者假想从头到尾的真实也不错.
《荆棘鸟》读后感(一):我还是看电影去吧
经典译林,精装,含堵头布。忘记是谁推荐的了,借了翻了看了忘了……我真的最近越来越看不进书的样子,哎……大部头的世界名著,一看就头大……真心佩服那些能够静下心来读进去的人!我好想看完之后,能用140个字说完这个故事,但我现在真心做不到啊……
110418下外公家
《荆棘鸟》读后感(二):相遇的那一刻就注定了结局
在梅吉与拉尔夫相遇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两人爱情的悲剧,一个是风华正茂的教士,一个是11岁可爱的小女孩,她们相爱但又被教义束缚。为了这段爱情,最后放弃了自己的幸福,正如庄园里每代的女性一样,不,应该是整个家族,都是悲剧。纯朴的人终将受到伤害,在苦难中获得生活的真谛,为什么要这么多字呢
《荆棘鸟》读后感(三):来自澳大利亚的故事
是在冬天读的这本书。被远方的故事所吸引。。。很好的一本书。
梅吉和拉尔夫的故事,有美好有可惜;菲是个很有韧性的女人;鲍勃他们几兄弟为什么不结婚,这是我一直想不明白和感到惋惜的;戴恩的死让我很难过;朱丝婷和雷恩两人太有意思了!德罗海达上发生的事令人印象深刻,向往那样的大牧场和大家庭!
《荆棘鸟》读后感(四):我所选择的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为了这个选择我们不息放弃所有,其实不管值不值或者结果是什么,我们都得慢慢煎熬,或许这才是生活交给我们最大的道理吧。这本书内容很厚,但是我读起来的过程中完全没有问题,可读性很强,读完之后我还看了当年的电视剧,各有千秋,但是个人觉得还是书比较好看,因为书满足了你所有的想象。
《荆棘鸟》读后感(五):爱情到底是什么
一个曼妙的少女,花季的美丽,情窦初开,遇见自己的所爱,遭遇冷酷和自私的丈夫,失去最爱的儿子,女儿也离开了去追逐自己的人生,到头来,一场空
有点苦涩的故事,为她的把感情嫁接于他人,为她无法放下又不断期望的爱情火花而叹息,为她醒悟一个女人追逐自己的梦想才是最重要的
荆棘鸟,满身伤痛,感知痛,感受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