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此乃广告书》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此乃广告书》读后感100字

2020-12-02 00:07: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此乃广告书》读后感100字

  《此乃广告书》是一本由林永强著作,华夏出版社 2007-1出版;龙媒选书;出版的48开;胶版纸;彩色印刷;平装;383页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07-1-23上架 简体中文,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此乃广告书》精选点评:

  ●在书城看完的,还满精彩。

  ●最喜欢其中的SUNDAY现象

  ●呵呵,小强的书,还是要支持的,还没看完。

  ●这是看的第一本关于广告的书。

  ●如果你想成為CD,就先要以CD的眼光去看問題。

  ●总监是咋样炼成的

  ●后期的制作还是要实践才明白的吧

  ●越发对这个行业感兴趣

  ●作者诚恳的广告从业经验谈,有启发,插图也很有趣。

  ●除了太专业,找不到什么缺点了。

  《此乃广告书》读后感(一):这是概念书

  从一位豆友那边淘来这本书,想学习专业知识来着。

  小强是个很厉害的人,与其这本书是想让看书人从中学到什么,而是作者在用自己的经历告诉读者,一些细节,一些关键。至于怎么去做,就要自己去领悟了。

  让我比较郁闷的事情是书中的插图,似乎和文字不是很搭,让我有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可能是我对图片不敏感的原因。

  对小强有兴趣的人可以一读这本书,轻松之余就可以翻完这本书,或许我们可以从这位广告人身上学到很多,看到很多想象不到的。

  《此乃广告书》读后感(二):此乃人文

  王小波出国,跟老外灌输礼仁、孝道。老外说:你说这些有球用,我没学过难道我就不爱国吗?我就不爱兄弟姐妹孝敬父母吗?

  王小波心想也是哈,国学整的都是绕绕的人之常情,显得有学问,灯泡电动机这些东西才高深呢,孔子老子的智慧脑壳皮想破都想不出来。

  广告这东西就是属于人文学科,就是讲人之常情,所以人人都来掺合一吧,说不全对,也说不全错,不象汽车电脑,有一个玩意不中你真的就傻逼。

  前两年跟一个项目想名字,想了一个“乡土中国”,客户说:这是啥名字,我的是地中海风格,你乡土中国怎么合适。坦率的说,我也就是随便想想我喜欢,不接受当我开玩笑。但客户的理由站不住脚,我忍不住就要反驳或者嘲笑一下。我心想:你把温榆河当地中海,不更扯蛋吗?允许你扯,就不许我扯啊,反正都是人文学科,对不对?

  《此乃广告书》读后感(三):不建议购买

  本书是小开本,作者名气很大,当初是想买来随身携带,在上下班的路上阅读的。可是买回来之后发现本书实在不值得花太多时间阅读。

  整体上说:

  1 本书才用全彩印,油墨质量很糟糕,散发的味道太重了,那在手里一个小时我就受不了了,更不用说在汽车这样的封闭空间里阅读了。

  2 本书“噱头”太重,华而不实,中间穿插很多“名人”的言论和事例,感觉就像是广告。

  3 本书写作很没有逻辑和层次感,感觉就像是作者的随笔。

  4 本书字体过小,而且是橙色的。阅读起来不舒服。

  5 原本以为书中的插图是案例,结果发现自己错了,都是作者的随兴之作。(就像那些明星写的东西)

  6 本书中作者对读者的讲义基本是格式化的,很笼统。像个说教者。

  7 定价很高

  对我个人而言:

  1 我买这本书是想看其中关于创意的学问,可是作者思维中基督教的色彩很重。我有时要花时间去分离二者。

  2 作者写作中英文混杂(比如他就没说过自己是个创意总监,而是一直自称是个CD),我本人很反感这种混杂行文的方法。感觉像小孩子标榜自己“和国际接轨”。

  3 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描写自己的经历(基本可以说贯穿全篇),甚至在封面中就把“创意伟人林永强”最为给读者的对于本书书名的备选(第一个选项是强调他工作艰辛的“CD不易为”)!他的自我感觉感觉已经超出了我能忍受的范畴。

  《此乃广告书》读后感(四):林永强《此乃广告书》

  文/黄大

  一看就是广告人写的书,首先在书名上就声明,这是本纯粹和广告有关的书,你是干这行的或者喜欢广告的就买本看看吧。而且作者还在封面上像调研一样,列了若干书名让你选择,如果用于本书你会更喜欢哪个。

  去年在龙之媒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翻了翻发现是一老鸟写的,以为又是那种自吹自擂的东西,就没了买的欲望。这主要是因为曾买过几本行业大佬写的书,和名气比起来书的水份实在多了点,看了让我有些失望。

  事实证明,我最初对此书的直观印象是有误的,这是一本好书。

  我认为,首先是因为这是位从业15年的广告老鸟在与同行们诚恳的交流。书里几乎没有大佬的那种自我表扬,或长篇累牍的广告理论,没有居高临下的浮躁,给我的感觉是一种很平和坦诚的叙述,虽然是本“广告书”,却没有搞什么噱头在里面。

  林永强没有在书里摆谱,虽然他曾历任奥美、达彼思、天高等国际公司的文案、CD、GCD等职,荣获过各种广告奖项200多个,但他讲的最多的却是15年来,他在CD任职、创意与执行、服务客户与电视广告制做等方面的切身感受、经验和观点,以及对同行后辈们的劝诫,这对我们这些非广告老鸟来说无疑是最有看点和最有启发帮助的。

  我对本书最感兴趣最喜欢读的部分是“SUNDAY现象”。一直以来SUNDAY的广告无论业内业外都堪称异类、反响强烈,对我来说不仅留下了极其独特的印象,而且我尤其想知道那些广告是怎么出街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策略和过程。终于在这本书里,林永强用他的文字揭示了“SUNDAY现象”里面的故事,从广告创意、TVC导演制做到向客户提案,让我很多心中的疑惑一下明晰起来。

  我想林永强一定深谙广告人平时太忙没时间读书,于是他把书设计成了小开本,可以很方便地把它装在口袋里,没事掏出来看两眼。我就是在上下班乘地铁的途中,一段段把书看完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