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的读后感大全
《荒原》是一本由[美]斯蒂芬·金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4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荒原》精选点评:
●幸好我坚持看完了第一卷,才发现之后的波澜壮阔
●又长剧情又不够精彩~弃了~
●DT里面最喜欢的一部。
●斯蒂芬·金的想象力是不可多得的。奇幻文学的当代大家。
●下一本再这样,我就放弃了。过于意识流了,松散又没有章法。
●好像没什么印象了,也许因为故事不是特别精彩吧
●系列中最好的一部
●荒原是七部里我最爱的一部
●精彩精彩。爱死了。
●我受够了,猜个谜语都能写那么多,我承认我欣赏不了,剩下的五部,有缘再度吧
《荒原》读后感(一):翻译纠错
19
他在《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过的东岛上的一尊巨石神像。
这里的“东岛”应该是“复活节岛”,算是常见翻译错误了。←_←
順便說譯者其實還算是認真的,但是某些用詞和固定搭配的翻譯也太土了……
《荒原》读后感(二):镜头感太强了
《荒原》给我的总体感觉比前两本好太多了!当然也可能因为前两本为这本做的大量铺垫。剧情构架一气呵成,情节扣人心悬,尤其是将杰克带出现实世界那一段,水银泻地般的流畅和暴风骤雨式的交替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镜头感十足,金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和对情节推进的把控也许无出其右。
《荒原》读后感(三):老外的设定,总是看起来有点神经病
虽然老外拍科幻片可以,但是玄幻的玩意,还是没有中国人的强.
哪怕指环王也不过如此.
荒原就更加不知所谓,复杂的双重人格设定,除了把人绕晕,看不出什么有意思的地方.
再加上翻译的原因,我真的觉得金写恐怖小说,写的比玄幻要好.
因为玄幻需要了解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荒原》读后感(四):恐惧在一把尘土里
(不算书评的书评)
在家里收拾东西时突然翻到《枪侠》,关于《黑暗塔》的记忆继而排山倒海地涌回脑海。犹记得那年高三,被昏天暗地的考试和复习压得喘不过气的我,唯一解脱便是在熄灯睡觉前,手捧一本《三张牌》或《荒原》,让脑袋超脱惨淡的现实,放纵在斯蒂芬金笔下的另一个诡秘世界。
那时候,《黑暗塔》系列中我最喜欢的一本便是《荒原》,尤其是那句”恐惧在一把尘土里”,第一眼看见,便像着了魔似的,深深烙印在脑中。其实老金是借用了英国诗人艾略特的句子。英文原文我不记得了,只觉得这翻译也很有味道。并非纯正的中国句子,却有种诡谲的意境,让我说不清道不明地喜欢。
正是这种诡谲,奠定了《荒原》的整个基调吧。亦梦亦真、亦虚亦实之间,你分不清哪些是真实、哪些是幻境。原本铁一般存在的、不容置疑的现实生活,转眼却发现不过是众多平行世界中的一个。脑中的声音是真的,梦中的幻象真的,生活,则是假的。
《荒原》的世界是一个错乱的世界,由错乱而生的悸怖感,发酵成了无边无际的绝望,抽空了一切看似可靠的假象。身处书中,你突然感到只有此时此刻的自己和自己身边的同伴,才是唯一可以依赖的。其余一切皆虚无。艾略特用一首长诗描绘出了虚无主义的意象,而老金则用了一整本的奇幻故事具现化了虚无主义的精神世界。
可叹,在《荒原》之后的第4、第5本都只是质量上乘奇幻小说,不再有如此错乱迷离的氛围了。不知道是否有翻译的缘故?若是,日后定得抽出空来读读英文原版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