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佛陀的智慧》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佛陀的智慧》读后感摘抄

2020-12-13 01:04:5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佛陀的智慧》读后感摘抄

  《佛陀的智慧》是一本由陈兵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0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佛陀的智慧》精选点评:

  ●佛理的入门佳作,作者也就写得这本好书

  ●觉得很不错的一本佛学入门书

  ●值得推荐的一本佛学通论,只是编校质量实在不怎么样

  ●嗯,作为入门书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觉得不如我们老师讲得好,都点小小小小的失望。。。

  ●佛法智慧如海!

  ●有点难……

  ●断断续续过了一遍。并非通俗佛学入门书,实在是对各经中佛陀之精神的提萃总结,读时须不断补充许多佛教知识。书中摘录的各佛经段落,还没一览,待补。

  ●就是印刷质量差了点 里面是佛经的摘选

  ●看完忘了

  ●缘起,性空......

  《佛陀的智慧》读后感(一):想看看

  前久在一位师兄的书架上看到这本书

  留意了一下

  书店没发现

  师兄是陈老师的学生

  一再说应该听听陈老师的课

  另外一位师兄也再三说,要多亲近陈老师

  虽未曾谋面,闻名也是有缘了

  今天看到这本书,以后更要留心了

  《佛陀的智慧》读后感(二):舍杂见真

  作者在书中很大一部分过于明显的为大乘正名,我觉得作为佛陀的智慧这一题目,不应该把自己对佛教南北之争论过分代入书籍,难免有误导新入佛学爱好者之嫌。

  另外作者对心理学引入,包括轮回说的科学证明引入非常的随意,并且缺乏reference,这种不严谨也许是和作者中文系背景有关。

  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但是我不推荐作为佛学入门的第一本书。我更推荐罗睺罗大师的佛陀的启示作为第一本入门。

  《佛陀的智慧》读后感(三):推荐所有人都来读,都来了解佛教

  这本书的作者好像也是一位佛教徒,所以加上其学者身份,对于佛教的研究是其他非佛教徒的学者不能比的。

  当然,在宗教学理论里有观点认为,研究宗教就必须不是这一宗教的信仰者,这样才能客观的评价。但是另外一种针锋相对的观点缺认为对于宗教徒的心理和宗教作为文化现象的研究以及宗教心理学的所有研究,又只能是有切身的宗教体验才能完整的呈现的。所以在理论上的这种分歧导致了很多的学者无法真切的完美的研究宗教。

  陈兵先生早年也写过其他的书,都是像这本书一样,没有空洞的理论,尽是实在的经文引用,及自己的体悟。

  所以,一旦拿起这书,就会忍不住要看完了才能罢手。

  《佛陀的智慧》读后感(四):佛教需要它的马丁路德

  佛说不立文字,佛说不拜偶像,都被不肖辈推翻了。

  苦心孤诣,窟内结集,洋洋洒洒,窟外结集,再加上后辈添增附会,弄得几大教里面头绪最多,最不利于让智识平平的大众了解法的真谛。作者开头就在澄清这些纷繁的典籍故事,南传与大乘的纠葛。

  佛的正法还是可以做到令大众心灵有所依托的,然而不是进庙烧高香这种低俗迷信的方式。所以我说这个宗教,真的需要一个马丁路德似的人物,能开山立派最好。那些譬喻,便宜法门都是路径,不应该执着。三皈依我都觉得以文害意,什么佛法僧啊?直接依法,依律就算皈依。用四依四不依正念,用三法印正识。坚持不拜偶像,持善心,行善事。就挺好的了。还有,别跟量子力学蹭,一心一意解决你的生死苦乐问题就好了。

  《佛陀的智慧》读后感(五):给三大宗教做个比较:似乎还是佛教最为可信

  国庆七天,荒废在某个课题的写作上,这让我越来越感觉到所谓的科研纯属是浪费生命,在现在的环境下,知识的获取具有了相当的功利性色彩,而当科研成为挣钱的工具时,神圣的与世俗的也就没有了区分。现在,国庆长假终于结束,而这七天宝贵的时光换回的仅仅是七千多字的垃圾,美其名曰《研究报告》,想想真是可笑,然而也很可悲。

  十月二号那天,趁着休息的空档,到万达广场请了一尊释迦摩尼的睡佛像,放在书案,觉得心安。晚上回家,和一位陌生的网友谈到了宗教的比较,感觉在三大宗教里,还是佛教最有深度,想想比较有趣,还是把三大宗教做个比较吧。

  一、基督教。基督教的教义很简单:人生而有罪(原罪),因此必须赎罪,如何赎?信耶稣啊。所以一部圣经,从头到尾都是写犹太人如何违反耶和华的旨意,然后受到惩罚,揭示出的道理很简单,只有遵从上帝的意志,才是获得解脱的唯一正途。因此,整部圣经,告诉我们的就是一个道理:面对上帝,你必须服从、服从再服从(具体而言就是要服从“摩西十诫”)。但犹太人在服从上帝旨意上似乎过于刻板,比如,“摩西十诫”说安息日不得工作,犹太人就绝不工作,甚至敌人在利用安息日进攻以色列的时候,犹太人竟然也毫不抵抗,好好地一个国家,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攻克,犹太人不流亡才怪啊。

  二、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更是通俗:默罕默德原来只是一个老老实实安守本分的商人,有一个好老婆和七个儿子,过着快乐的生活。某天突然遇到天使迦百利,告诉他目前(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已经背离了上帝的本意,因此需要默罕默德做一个先知,重新引领人们认识上帝(在伊斯兰教里面称为“安拉”,在基督教里面称为“耶和华”,默罕默德说两者指同一个人)。于是乎,伊斯兰教从诞生开始似乎就是为了反对基督教,从这里也不难看出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冲突一直难以缓和(从十字军东征到现在的中东冲突)的原因所在。如此,《古兰经》和《旧约》有许多类似之处也就不难理解了。伊斯兰教对于《旧约》教义的遵从比犹太人更为严格。比如吃猪肉方面,《旧约》里面认为猪肉比较脏,所以要求犹太人不吃猪肉(洁净的兽类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反刍和分蹄。有猪分蹄不反刍,为非洁净),《古兰经》对于猪肉也持有同样的观点(奇怪的是,我身边一直有人认为回族人之所以不吃猪,是因为猪是回族人的祖先。这个观点不知从何而来,其实回族人之所以不吃猪肉,是觉得猪肉不干净,和《旧约》对犹太人的告诫是一样的。《古兰经》里说:“只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动物。”),结果过了几百年,最初不吃猪肉的犹太人反而有些开始吃猪肉了,唯独伊斯兰教民,即便饿死也是不会吃猪肉的。

  三、佛教。只有佛教才是最博大精深的:佛说“万物皆空”,这符合量子力学对亚原子的认识;佛说,“相信轮回”,这被现代心理学以及流行于欧美的濒死实验所证实;佛说“业力果报”,这乃是辩证法最为精髓的思想。释迦摩尼不允许偶像崇拜,这是所有宗教里面唯一一个无偶像崇拜的教义(不过后来的佛教徒违背了释迦摩尼的初衷,搞了许多雕像,让人磕头烧香,佛教也变得功利化了,许多所谓信佛的人并不懂得佛的真谛,烧香拜佛的目的在于让佛满足自己的愿望)。相比而言,似乎只有佛教才是最为可信的,相比佛教而言,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不仅让人变得盲目(盲从),而且过于具有侵略性,只允许信自己的神,否则便是异教徒,对于异教徒,必须统统消灭。这样看来,唯有佛教,才是“以理服人”,强调通过内心的反省,真正挖掘出生命的意义和宇宙万物的真谛。

  2011年10月7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