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汪曾祺精选集》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汪曾祺精选集》读后感100字

2020-12-13 03:40: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汪曾祺精选集》读后感100字

  《汪曾祺精选集》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页数:42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汪曾祺精选集》精选点评:

  ●不适合拍成电影

  ●汪老的文字是越读越有味的,真正做到了“平淡而有韵致”。他的知识面实在是广博,锻造、烹饪、书画都能讲得头头是道。他笔下的人物,大都是不那么平凡的凡夫俗子,乡村姑娘、小和尚、药店伙计、银匠车匠、卖唱艺人、落魄秀才……他的小说,情节倒在其次,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一幕幕生存状态才是最吸引人的。

  ●没有学生腔,没有文艺腔,没有翻译腔,纯正的汉语写作。

  ●喜欢呀!和孙犁一样的感觉,就是另一方水土!和我家乡不远。。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前言说,作家群体给汪打分是满分。。。总觉得是传统审美趣味的推崇,化繁为简,留白淡雅,诗意隽永这类的。。。反正有时我挺腻歪这种审美的。

  ●前几篇看得我昏昏欲睡,只觉得文字独到,比喻奇特。到了后面,小说的故事性增强,文字也更加熟稔,十分精妙。

  ●汪先生的文笔和感情,非常干净动人。

  ●新的版本条目缺?

  ●这本书从《受戒》开始,都是八十年代开始写的,早期的文章里有忧愁,晚年的是淡然, 如甘甜的水。太多风俗、美食、艺术介绍不是我们学得会的,一时也掌握理解不了,浏览而过。有些短故事看起来类似故事会,语言清新平淡,不类中长篇的厚重沉郁。

  《汪曾祺精选集》读后感(一):不评论是怎样因为我看不懂

  书中大多文章是以文革时期的背景 虽然了解一些但是无法真正深入去感受到作者的感受 于是选择读一些他比较偏现代一点的书籍 觉得他的文字特别是描写景物的文字有种茶的清新感 里面这部精选集里面还是有一些文章挺带有趣味性的 当然实则也许是为了反映当时的某些社会现实吧 一直是在学校读这本书 偶尔断断续续的看

  《汪曾祺精选集》读后感(二):2017.11.5

  喜欢这种充满烟火气的文字,汪老内心是怎样的清明,过这样的生活,写这样的故事。最喜欢的一篇是鹿井丹泉吧,有一篇聊斋新义,妓女瑞云那篇,“花开花落,春去秋来。一窗细雨,半床明月。少年夫妻,如鱼如水”初读美且漫,再读,细雨明月怎么兼得,又想日日夜夜,不是今日便是明日后日,日日是好景致好情致。

  补充一句看到的话:其人淡如菊,其文暖似粥。读的时候总有阳光和鸟叫。

  《汪曾祺精选集》读后感(三):伟大的传统作家

  汪曾祺,给人的印象是一位乡土作家,不论是用词,还是内容,抑或是主人公的选择和生活的范围,都是乡村市井里的小人物。而他也曾经被认为是中国文学中不被重视的一位作家,不过现在也恢复了声誉。

  我个人最喜欢《岁寒三友》一文。三位主人公经历了没钱,赚钱,又复而贫穷的经历,友谊又愈加深厚了,但三块砚却没有了,不呢公布说是一个遗憾。

  《汪曾祺精选集》读后感(四):因为一段青春,爱上一座城

  汪曾祺笔下的故事充满了人情味,《云致秋行状》、《鸡鸭名家》等等,随着生活经历的沉淀,品来越发让人觉得感叹。但最让我觉得亲切的还是关于西南联大的那些“翠湖西”、“浩然正气”的故事,一段青春岁月的回忆,让人读来悠然神往。现在物质富足,也许无法体会当年那种贫乏带来的生活体验,但没见事读来都没有隔阂,我想这也是因为“穷”是大部分现在大学生也有的生活感受吧。人无再少年,青春尤其珍贵,我们正在经历的何尝不是日后的精彩回忆?憧憬诗与远方的同时要多去发现生活中细碎点滴的美好。

  《汪曾祺精选集》读后感(五):汪老——人间送小温

  第一次读汪老的小说,真得非常喜欢,从此汪曾祺先生便成为我喜欢的作家之一。也读了小老头的人间草木,比起散文,还是更喜欢他的小说,没有很吸引人的故事情节,没有惊人的写作技巧,但文字朴实,散淡,平和,语言丰富有韵味,有大量方言,不会存在普通话统治之下的言语模化僵化。汪老的小说中对各种手艺人,普通人的描写真实,并且,非常有生命力,无半点造作,无丝毫虚情。读小老头的小说,慢慢读,愈觉温暖,愈觉知美。印象较深的有薛大娘,受戒,黄油烙饼,天鹅之死,八月娇阳(老舍之死),岁寒三友,露水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