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恩仇录(上下)》读后感1000字
《书剑恩仇录(上下)》是一本由金庸著作,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页数:98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书剑恩仇录(上下)》精选点评:
●越看越生气。。不错的是还是看完了
●哇,这个貌似就是初一借的点评版啊。我想说我讨厌陈家洛到极致于是再也不想读这本书。
●推进还是偏慢啊
●Absorbing.
●叙事很完整,江湖很有道义,却难免迂腐。 形象渲染的都很好,不喜欢陈家洛,但也不能说他错,其实自己何尝不是如此,为了所谓的对的东西,牺牲了多少自己和自己心爱的人、事……
●金庸大侠本文的脉络稍有点乱,像是上帝的视角,却没有把每个人的故事都写的淋漓尽致。尤其是李沅芷和余鱼同。
●主角太挫了 不过很喜欢金笛书生那对
●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此诗大爱啊!!!!
●有点像好莱坞大片,英雄和政治,爱情的结合
《书剑恩仇录(上下)》读后感(一):陈家洛 狗熊
以前没看过整部书 还以为是个大英雄 现在看完了 才发现他是只狗熊,居然能让香香公主 最爱自己的女人去顺从乾隆 这种根本不是男人所为。连自己的小家都顾不了怎么能顾大家 。历来中国的教育都是要人们先顾大家后顾小家,但是没有小家的安康 如何有大家的繁荣昌盛。看看哪些个奥运运动员 看看那些所谓在关键岗位坚持工作的人 没了亲人 没了你挚爱或者挚爱你的人 你算个什么 !!
《书剑恩仇录(上下)》读后感(二):书评:《书剑恩仇录》简评
第二次读《书剑恩仇录》了,仍感叹金大侠制造误会的能力。80后一代从小受港剧影响较大,港剧之所以吸引人在于矛盾冲突和制造误会,前者让人兴奋,后者让人气愤。港剧中的误会想必起源于金庸。这本书最可恨的两个地方:一是陈家洛误以为霍青桐喜欢女扮男装的李阮芷;二是张召重如此作恶多端却又屡次得救。此书对乾隆皇帝有些过分丑化,似乎跟我们平日中了解的乾隆相差甚远,虽然作者后记中有如此做法的解释,但未免让人感觉“感情用事”。但吾甚爱此书,尤其后20%的情节总是让我泪流满面。古人的诸多行为今人费解,但并不代表这是脱离事实的。强烈推荐此书!
《书剑恩仇录(上下)》读后感(三):其实这本书倒也不算很差
这本书是金庸的处女座,现在想来,毛病甚多,但对比普通的武侠小说来讲,这本可算得上是上上之作。
这本书是群像戏,总舵主陈家洛实在是一个很烦味的人物,以武功而言,比不上张无忌,以英雄气概而言,比不上乔峰,比痴情而言,比不上百胜刀王胡逸之。但是书中妙用春秋笔法,把乾隆讽刺了干净,读起来倒也是津津有味的很,这本书的情节不错,乾隆被囚禁六和塔那段,真是神来之笔。人物塑造差了点倒也不算什么。
很多人讨厌香香公主,不过此等佳人,也许是男人的最爱吧,又美,对你又痴情一片。只是此等佳人,沦落江湖,甚是可惜,我倒觉得她入了皇宫,也好得很,本来这种钻石花,就得用金瓶银瓶供起来,才更加的光彩耀人。皇宫是天底下最大的妓院,香香公主倒也可以算是头牌中的头牌了,不去接客,岂不可惜?
《书剑恩仇录(上下)》读后感(四):重读书剑,甄嬛惊现
用手机下载了全套的金庸小说连载版,半年时间陆陆续续看完,最后看的是书剑恩仇录。连载版和看过更多次数的三联版差别还是蛮大的,特别是那些熟悉的作品,每当看到被删减,或者是被更改的内容,都觉得很兴奋。原先只看过书剑恩仇录一遍,记得好像是上大学时的某个暑假,看过一遍就没再想重复看,不像笑傲江湖和天龙八部,看了一遍又一遍。
这次重看连载版,也是最后才看书剑恩仇录。这么看来,虽说不如后期作品那么精彩,但是其实也很好看了,因为是金庸的头炮,所以看得出来,他花了很大的心思,故事是金庸家乡的故事,他从小就知道,特别关于钱江潮的描写,真是很精彩。出场人物也很多,虽说陈家洛有些不让人喜欢,但是红花会诸位当家都很有特色的,情节也比较跌宕起伏,故事也纵观大江南北,而且武功也更为写实,显得更为“合理”一点。
最后是一个重读的小感触,乾隆本来在六和塔出于种种原因答应陈家洛要反满兴汉,做赵匡胤,但是最后还是临阵退缩,而且致命一击是来自太后,太后先是用“孝”,制住了乾隆人,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八旗兵权从乾隆手中剥离,逼迫乾隆放弃和陈家洛的约定,倒向满清贵族一方,制住了乾隆的权。从政治斗争角度来说,一击致命,大获全胜。红花会这些黑社会废了那么多劲,又是美人计,又是安排布置,又是绑架勒索,又是闯少林抢夺证据,所有努力瞬间化为乌有。可见太后的政治斗争手段是多么的强,后来一想,这么厉害的太后,按照甄嬛传来推算,岂不是就是甄嬛吗,(虽说甄嬛传原著是架空朝代,但是按照电视剧,皇上是雍正)怪不得,人家老太太斗争一辈子了,这几个江湖帮派小瘪三,尽管外号起的威风凛凛,岂在话下。
《书剑恩仇录(上下)》读后感(五):简谈陈大舵主的感情于书剑江山
刚开始的时候,我对霍青桐是没什么好感的。因为她的出场,也不过是一个身怀武艺的回族女子,长得好看了点,但并不比周绮,李浣芷出色到哪里去。而陈家洛太风流倜傥,白马王子形象了,总觉得看上她是走了眼的。
后来因为误会陈家洛转而喜欢上了美丽无双的香香公主,又不觉的为霍青桐抱不平;甚至看到她父亲哥哥都怀疑她的时候有些替她着急。况且她指挥大军打赢了清兵后,陈家洛反而表示对它可敬可感,而对她妹妹可爱可亲的时候,我就感叹原来金庸是想通过这个来告诉我们女人能力太强的悲哀来着。 陈家洛喜欢美若天仙,天真烂漫的喀丝丽,而只是敬佩霍的才略强干吗?
结果却证明我又错了。《飞狐外传》中我们知道,陈家洛娶了霍青桐----而他的仙女升天了,比《百年孤独》里的美人黛蕾丝差不了多少。到最后陈大舵主娶了才貌双全的霍,天造地设的一对。即使在大漠中他和白衣喀丝丽就像一对璧人,或者说香香公主角色的设定就是来找一个真正配得上陈家洛的仙女,千军万马在她面前都忘记厮杀,我不禁想到无极里面的倾城。
关于陈家洛的感情我看下去是一路纠结。唯一平静的一段竟是他想开了摒除儿女私情一心光复大业的时候,就连香香公主的死讯传来他还能故作镇定地跟赵半山比武。tmd非要这么婆婆妈妈,优柔寡断;还把自己的女人送给别人去完成拯救天下苍生的大业----你是脑筋坏掉了吧。
而给陈提供的两个女生选项我都不中意。霍青桐的确太能干了,像他姐而不是他老婆,并且他们的感情随着香香公主的出现而逐渐降温。一想到陈家洛娶她的原因中三分为了有后,五分为了她的才干能够助自己一臂之力,我就忍不住吐槽的冲动。
再说喀丝丽,用现代话说,她就是一萝莉小清新,花瓶,不会武功,处处要人保护,什么都不会做(虽然她在交兵前当过使者,但是陈家洛陪着去的)。靠你漂亮,靠你身上有香味就能打胜仗,就能天下太平了吗?!所得好听:为什么你们男人非要打仗,大家在一起开心地唱歌跳舞不好吗──她还真是仙女!
依我的看法,陈家洛不应该找个道上的女子,反而应该娶一个大家闺秀,就像胡斐娶苗若兰那样。贤良淑德,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不要会武功,也不要来战场搅和。聪慧有余,像史上蒙古女子孝庄皇后那样,一辈子不出皇宫,却为了三朝皇帝守住了半边江山。要武功才略,红花会是在有无尘,徐启宏等足矣。而她和陈家洛的感情,最好找顺顺利利,情投意合,没有误会,没有阻拦,淡淡的,最后的结局。因为看金庸给陈家洛设定的两个美女在身旁,一个太强势,一个太柔弱,实在是一路都觉得有种缺憾的感觉。
当然了,以上都是在复习周翻翻小说的一点浅见,不能算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