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Slaughter House Five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Slaughter House Five读后感精选

2020-12-21 02:45: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Slaughter House Five读后感精选

  《Slaughter House Five》是一本由Kurt Vonnegut著作,Peter Smith Pub Inc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18.00,页数:1989-0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Slaughter House Five》精选点评:

  ●In the end,the depict that Billy wander in the bookstore is very impressive.I laught out loud in the airplane....

  ●重读之后发现我还是没法分清哪些是因为无法到达所以不得不写成的曲笔,哪些是作为小说家为了参与对话和传统而进行的表演,但是不管怎么样,元小说绝对不是理解Vonnegut写作的好概念。

  ●创伤视角之下的时间概念

  ●英文的还是有点难度啊。对战争双方的控诉。

  ●第一本反战

  ●时空穿梭的科幻因素丝毫没有减损它的严肃与伟大。作家,不管你要表达什么要尝试什么新方法,写得好看让人想看是第一步。真的好看。真的好笑。真的轻浮。真的悲伤。推荐

  ●So it goes.

  ●Dresden was like the moon now, nothing but minerals.... So it goes.

  ●这两天读 B-theory of Time,恰好对照比利 'unstuck in time' 的情节,一点都不觉得荒谬。

  ●好看!Tralfamadorians真是一群丧丧的aliens

  《Slaughter House Five》读后感(一):唯荒谬才是真实

  一本诉极哀伤的书,是不让人流泪的。还好,常人的耳朵听不见悲音,所以才能活的自得,心无畏惧。

  记得小时候有一度对生命的不可控性满怀忧怖。后来想开了,人既要享焚毁蚁穴之乐,必受自戮之苦。又有一个充满自我暗示功用的词语叫‘命运’,可为人生编织许多甜蜜的误会。

  o it goes,连哭号亦是多余,就是这样。

  《Slaughter House Five》读后感(二):对时间的概念

  刚看完这本中译本.等英语能力好了以后再重读

  Kurt很能让人哭笑不得.

  就像那段,bily 在停车场里寻找方向盘,足足让我笑破肚皮

  刚开始不是特别清楚这是真实的.

  然后到网上查Dresden这个城市,才发现是如此的真实

  然后不舍得读完,结局就这样完了.星球上没再发生什么了.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也让我重新对时间的概念怀疑了.

  我不确定现在科学能不能制造出时间机器.可是至少有可能吧,人类已经颠覆了.什么都可以做.

  就现在的意义而言,我更愿意相信时间旅行是存在的, 而且一个人所占据的时间和空间这个时空,可以是永恒的. 我宁愿相信这个人死了,他只是在这个状态下不好,而其他时间缺是完好无损的.

  这会对缓解人类对自己存在的意义的一种深刻安慰,也许是安慰,或许不是.

  不过不管是不是这样.我相信他是真的,因为世界上的未知太多,我宁愿选择对我有利的东西.可是并不说明这会使我懒惰,自以为是的说,啊我不在乎我死,因为我一直都在.只是那时候死了.我更愿意的是接受此时此刻,用心,follow your heart 自己不后悔的去做成自己想成就的事情.

  我宁愿相信时间旅行是真的,相信Kurt一直都在,或许在 那个541号大众星上泡着咖啡.也许,只是他无法在输出新的好玩的小说.也许不写才是真正的写吧.

  可是在生前一定得做出什么成就,或许,自己到自己满意的成就,不需要得到什么嘉奖.自己满意就够了.不愧队自己的内心.

  我还是相信时间的概念是永恒的,以前在, 现在在,以后还会在.

  不然当你想到宇宙的终极意义的时候,你想着他的出生, 想着他最终会毁灭.也感觉不力.我宁愿认为,宇宙一直会存在下去.至少现在这是我们共同大家的乐园.曾经来过.就一直都在.一直在.....

  《Slaughter House Five》读后感(三):时间都去哪儿了

  波士顿2014年大年初一的晚上,一家人盯着ipad看Youtube上的春晚录像。一个男歌手在唱“时间都哪儿去了”时,屏幕上慢慢飘过几十年父女合影的照片,在那个记忆不容易记录的时代,珍贵的照片成为回忆的留声机,女儿的成长和父亲的衰老,见证岁月的无情和沧桑,几分钟弹指之间,青春如梦般离你而去,而这梦,又将迎接新的青春。

  嘟嘟在一旁问我,爸爸,为什么有时间啊?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看着日渐衰老的父母,我真希望时间能停止,时间能倒流,能回到懵懂青涩的青春,回到天真灿烂的童年。

  孩子撅起来肉嘟嘟的小嘴巴,爸爸,为什么?

  我说,也许因为我们都在运动,如果都不动,就无所谓时间了。不过,这只是爸爸瞎猜的,以后你可以研究一下。

  嘟嘟似懂非懂,但仍在聚精会神地继续看。

  不到10寸的屏幕上,留了胡子却仍显稚嫩的男歌手在唱着:

  “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生儿养女一辈子

  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我怀疑他是否能真的明白歌词的意思,但确定的是,快到中年的我被感动了。

  在今天这个数字时代,记忆的存储变得越来越容易,也越来越廉价。我们忙着拍照,忙到没时间去看照片,忙到没时间去用自己的眼睛,双手来真实地体验身边的世界;我们忙着刷屏,忙着在手掌大的世界中聊得热火朝天,忙得没时间陪孩子玩,忙得没时间对身边的爱人说声晚安,忙得没时间和远方的亲人打个电话。

  手机照相的像素从几十万到近千万,分辨率越来越高,甚至能听懂人说话,但我经常觉得自己是在用几像素的眼睛看这世界,冰冷机械的金属外壳来感受生活, 头脑似乎也越来越迟钝。

  这个世界很奇怪,它让我焦虑,甚至恐惧,我害怕我老了,在一堆数字化的记忆中不知所措,我只希望,嘟嘟能经常来看我,或至少经常给我打电话, 我希望看到他当时的笑容,听到他当时的声音。

  时间都去哪儿了,我想,只有每时每刻过得真实,过得自然,它就在那里,它一直会在那里。就像“五号屠场”中Tralfamadore星人眼中的世界,每个人的每一秒就像一个坐标上的点,它就在那儿静止不动,璀璨或灰暗,幸福或痛苦,生存或死亡,生命,只不过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旅行而已。

  《Slaughter House Five》读后感(四):In between slaughter, people live

  像往常一样,看英文小说我容易忽略细节,所以说得不见得准确...

  For an anti-war novel, it is certainly unconventional to start with ' Listen: Billy Pilgrim has come unstuck in time' and end with 'Poo-tee-weet'.

  When trying to approach something as majorly catastrophic and overturning as the destruction of Dresden, the writer, instead of finding it easy for himself to write about it, was stuck, ' neither of us could come up with anything good'. All that they could come up with were stories concerning details, though in no way unimportant, were certainly trifle comparing with the whole picture. Thus, a story about a slaughter-house was wrapped up around a man named Billy Pilgrim, who became unstuck in time.

  Modern classics baffle me sometimes. They seem to share a tendency to avoid the big picture,the important, and focus instead on those daily details,the trifles,the absurd.

  在最应该充满戏剧冲突的地方,我们看到的是平静。当那一对innkeeper得知Dresden已经化为废墟,而面前的正是一些美国敌军俘虏时,他们难道不是有一切理由有各种情绪化的发泄和愤怒吗?他们没有,在巨大的悲剧面前,他们平静地开店,平静地接纳着那些美国战俘,在最后不忘说“Good night,Americans,sleep well"。另外那一对德国夫妇,在一片巨大的废墟中,仍在关心马受伤的蹄子。在面对巨大的伤痛时,人似乎呈现出避重就轻的趋向。

  但是,仔细想来,似乎又不仅仅是避重就轻那么简单。当历史铺天盖地地将你席卷时,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的感知方式是那么的局限,我们只能从个人微小的视角去切入。我们没有能力愤怒,我们只能疲倦地跋涉在路上,甚至累到恳求被生活落在后面,无知无觉地睡去。面对slaughter-house,面对刻意忽视我们的官方话语,我们只好坚持说,我曾经见证过,so it goes.

  《Slaughter House Five》读后感(五):蜗角里的屠杀

  “我在特拉法玛多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如果有某个人死了,他只不过看上去似乎死了。他依然活蹦乱跳地生活在过去,所以人们在他的葬礼上悲哭是十分愚蠢的事。所有片刻,过去,现在,将来,总是一直存在着,也将永远存在下去。”

  可能是我看书少,散乱和荒谬却又是这么正经的书还不多见。这个名字拗口的星球Tralfamadore距离地球446120000000000000英里,多写几个零我们也不会去数。我很多事,把这个作者可能是胡诌的数据换算一下,是大约七千五百光年。和前些天发现的类地行星的距离在一个数量级上。不一样的是人类根本发现不了它,因为它是四维的。

  看这本书,就如同这个星球上看三维的地球,一眼就看穿了。作者都不忘交待好结局,还会唠叨地说几遍,生怕读者不知道。所有故事就像同时发生的,如置身于《星际穿越》的书架内,一边是主人公在俘虏营行尸走肉的生活,一边是他被囚禁在无数光年外的星球上供外星人参观,在眼前穿插播放。我猜读完后没有读者能轻松把主人的事情按时间排列吧,时间在这里已经被作者蓄意粉碎了。

  第一次知道德累斯顿是在高中看的一本足球杂志,它被称为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东西德合并后,德累斯顿迪纳摩这个足球队已不再当年的辉煌,在低级别联赛徘徊。却没想过这个城市有过广岛式的经历。主人公Billy Pilgrim,或者说作者自己,作为德国的俘虏,像书里所的那样,关在了屠宰场的地下室,躲过了这次大轰炸,这是真实的。荒谬的是,他打开了时间的任意门。文艺点的说法是,他挣脱了时间的羁绊。别人的时间流逝方向是一个箭头,他的是布朗运动。每次闭上眼睛,自己也不知道将要去到哪个时间点。小学的时候,我写过一篇科幻作文,写的是自己穿越的故事(或许是受到了哆啦A梦动画片的影响),一闭眼就来到一亿年前的恐龙世界,被恐龙追着跑。再一闭眼又来到未来世界,和外星人飙飞船。也许是写得太天马行空了,被当作范文被膜拜。写作中想象力比文笔更重要,这是我最早的发现。可是那时候我们年轻啊,想尽一切堆砌辞藻,写最美的文章,最浮华的诗,然而思想却是浅薄如草芥蔓延。

  可是这本小说只是披着科幻的外皮而已,一点不天马行空。它也不打算和你赘述特拉法玛多星人是个怎样的存在,除了作者想象的外表和他们对人类强烈的好奇心。也许有人会问,这也是有寓意的吧,提供一个上帝视角来嘲讽人类?可能对他们来说,人类就像《庄子》里说的,在蜗牛角上打仗,伏尸数万,从左边的角上追杀到右边的角。外星人只是知道离家很远的地方有个蜗牛的存在。毁灭宇宙和踩死一只蜗牛一样,就是这样。

  虽然时间很乱,但好歹作者良心,把高潮放在最后两章,德累斯顿的被毁和Billy的死亡。但笔调也很平静,因为故事的结局,在一开头就已经告诉读者了。书写到一半的时候,提到了越南战争。一个小男孩的父亲死在越南战场,作为医生的Billy告诉他自己的外星奇遇,说他父亲仍健在。Billy一点不在意死亡,如果在这个时间点死了,那就活在另一个时间点不会是很好。

  说到底它的主旨是战争。人们热衷于提起伦敦大轰炸,东京大轰炸和广岛长崎,贯穿于二战的殊死搏斗中。却忘了德累斯顿,因为和前者比,实在不是什么重要转折点。在很多人看来,这是毫无意义的以杀戮震慑为目的的行动。既不是为了摧毁德军有生力量,也不能直接逼迫他们投降。官方文件说,大轰炸旨在“破坏通讯”,于是顺带烧死了数万平民。战争结束,鸟儿在叽叽喳喳谈话,"Poo-tee-weet?"它们对Billy说。虽然这是拟声词,我瞎翻译一下吧,就是“关我鸟事?”哦不对,是“关鸟什么事?”几十年后的人确实可以置身度外,战争、轰炸、屠杀,和自己有个"Poo-tee-weet"关系。大概反战是无力的反抗吧,靠暴力解决争端不只是人类自身的问题,大概在我们的维度中是无法被消灭了。可是以前的罪,它一直存在着,且永远存在下去。被人遗忘是必然的结果,毕竟启示录的降临对很多人来说是说不准的,反正你愿意相信它是说不准的。也许吧,作为一个人,你不需要知道这么多,就像一条虫子一样,好好啃苹果就对了。

  我们喜欢在周年纪念日提起那些往事,总有人不买账,“都七十年了,怎么还像怨妇一样!”我不知道这句话重点是七十年还是怨妇,可能是七十年吧。有人说得对,这世上没有感同身受,当你头顶残肢挂满树枝时,你还会去考虑宽容,友爱的命题吗?重庆大轰炸民间索赔案,如果放在七十年前的话,可能就不会败诉了。就如同东京审判推迟到今天的话,即使战犯活着,谁知道会发生什么。毕竟,一个社会的历史观是那么容易歪曲。

  于是把时间比作一架轰炸机,掠过天空,满目苍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