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兰多》读后感锦集
《奥兰多》是一本由(英)弗吉尼亚﹒吴尔夫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00元,页数:1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奥兰多》精选点评:
●奥兰多当然喜欢无人的地方和广阔的景观,并且希望永远永远永远是孑然一身。
●陈信宏t一定看过奥兰多 雌雄同体诶..
●啊哈莎士比亚了不起的妹妹诶。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她用传统叙事方式一点嗯。用流动的盛宴来形容奥兰多再恰当不过了:)
●上高中了
●看完电影读小说,感觉小说要游刃有余些,电影太莫名其妙了。不过倒是整本书都在飘……
●好销魂
●情节跌宕起伏 流行元素一样都不少 高富帅 热恋 私奔 被抛弃 文青 爱诗 穿越 变性 白富美 一见钟情 闪婚 信息量好大
●口味很怪的东西。不甚喜欢。看到一个评论说“伍尔芙自己戏称这部作品只不过是一个“玩笑”,因对同性恋女友维塔的思念而著”,这一点我看的时候居然推测出来了。
●想读英文版的 没有时间啊啊
●仿佛触手可及似的……
《奥兰多》读后感(一):好玩的性别游戏
这本书两年前就放在书架上了
还有伍尔芙其他的小说
早就在那儿了
却一直没有去读
我甚至反省过自己对伍尔芙本身的兴趣
超过了她的书
这是不对的
现在我开始读这本书
昨天我看它看到了清晨
这是少有的现象
更何况是这样一本奇特的书
它放在那里
本身就是一个悬念
《奥兰多》读后感(二):情诗
不同于伍尔夫的其他小说,奥兰多十分流畅好读天马行空,沸腾的想象力和伍尔夫式的妙语如珠(或者毒舌吐槽)无处不在。这个作品是献给作者的情人薇塔的一首激情长诗。奥兰多出身传奇高贵原型来自薇塔,身上有着伍尔夫的敏锐感知力和创作力,可以说是薇塔伍尔夫百合生的娃了。奥兰多穿越300年的时空,伍尔夫借由无拘无束的想象探索生活、诗歌、爱情的意义,探索两性的身份赋予的一切。奥兰多是游戏之作更是天才灵感泉涌之作。
《奥兰多》读后感(三):摩尔人带我走入奥兰多
那颗悬挂在大屋天花板下被奥兰多劈开的摩尔人头颅,
领我进入了伍尔芙-奥兰多的地域。
从书屋里补课得来的关于唐吉柯德里的背景摩尔人信息,
促使我买下奥兰多。
本以为伍尔芙会带给我更多关于摩尔人的故事,
却只收获了一颗人头而已。
看来还是我太浅薄,看了一页就想给全书定性。^_^
正在读奥兰多先生被俄罗斯小姐抛弃段落ing……
《奥兰多》读后感(四):玩笑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还是在一部小说里,小说的男主送了女配这本书,借以告诉她:我不喜欢女孩子。于是作为一个同人女,我像被打了鸡血似得去百度了这本书,看见了那句“世界上最长,最动人的情书”,看见了一个美丽的高傲的,智慧的童真的,矛盾的抑郁的伍尔夫。
其实我一直都很雷长生穿越女体化什么的……(剧透自重啊喂)
可是这本书踩到了我那么多的雷点,我依然爱它透过白纸黑字传达给我的那些沉静忧郁和分崩离析的迷茫与痛苦。
曾经看过一个朋友,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角度剖析《奥兰多》和伍尔夫,长篇大论,看得我眼睛酸涩……其实我觉得,也许就如伍尔夫所说,《奥兰多》,一个玩笑而已
《奥兰多》读后感(五):"I am dead, Sir!"
关于两性,更关于对写作的追求,意识流的文字啊,也可以把一个故事讲的流畅动人,仿佛优美的诗歌一般。奥兰多以男人和女人的身份活了几百年,他/她的经历可以发展得很长,很深,可是伍尔夫很聪明,没必要多说的情节便狡猾地辩解几句,迅速带过——绚丽的文字动人心魄,可华丽词藻看多了便会失去它的韵味。在钟声响起的时候故事嘎然而止,莫嫌短暂,莫求更多,想说的都说了,没有任何重复,没有任何矫情纠缠,令人思绪万千,回味无穷。由此,顿时豁然开朗。
中文翻译似乎遗漏了一些英文原版的魅力,不过那令人豁然心动的两句话还是保留了下来——“你受伤了,夫人!”“我死了,先生!”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奇特的对话我印象最深刻,觉得它有一种暗夜的迷人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