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可儿之旅》影评100字
《蓝可儿之旅》影评(一):不错的一部国产恐怖网络微电影
虽然女主演技跟《探灵》里的冠希哥有的一拼,但不错的创意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着实有吓到我,超出预期,改变了近年来对国产电影逢恐必烂的看法。后来发现只是一部网络平台上映微电影,有这些优势也就不足为其了。最后,对于那些拿英文口音说事和能看着睡着的人,我只想说,你们逼格已经高到另一个次元了。
《蓝可儿之旅》影评(二):惊悚恐怖
恐怖微电影《蓝可儿之旅》以真实的蓝可儿事件为蓝本,讲述李漫荻饰演的旅社女老板Mandy为拉拢客源,策划了一场入住蓝可儿案发的Cecil酒店的惊悚之旅,结果“如愿”遭遇了种种恐怖事件。主演李漫荻表示,电影的主旨十分清晰,那就是借Mandy警醒世人,一定要尊重死者、尊重生命,倡导人文精神!
《蓝可儿之旅》影评(三):特效不行,就别刻意上了。
如果不是后边的僵尸厉鬼,我还能打高点分,因为前边没过度的惊悚,还是让我觉得有点新鲜,加上国产鬼片长期都是精神病片,我觉得这个不提精神病已经很高科了,但是后边各种“厉鬼”、“僵尸”,我就想着,我要是在那,带个棍子,非得把他们挨个揍了,太次了。所以,您特效不行,点到为止就挺好了,小孩拍照变个脸那程度就行,后边真是过犹不及,画蛇添足啊。
《蓝可儿之旅》影评(四):其实还是很不错的微电影啊
虽然主题是说不以生命来进行炒作
可实际上,这个电影不也在消费生命么- -
这个新闻是我今年才开始关注的,之前只是听过部分
也确实是有这种情况,就是拿真实的死亡案例来进行翻炒
虽然在外人眼中,只是一个和自己无关的遥远故事
但是他们确实是生命,和我们一样,能够感受光和热,能够有喜怒哀乐,有思维判断,也会感受悲伤的真实生命啊
无论蓝可儿的事情,是他杀还是自杀,是药物作用还是鬼怪作祟,2年了,美国只采取不了了之淡化的态度,这和中国的不作为有什么区别?
只愿死者安息,也希望以后更少这种事情的发生
《蓝可儿之旅》影评(五):诡异的雷同感
我其实不怎么看恐怖片,因为晚上比较害怕。这部也是无意当中看完的,幸好是微电影啊,太长的我也坚持不住。
蓝可儿事件已经过去了,但是事实好像仍然是个迷,每年神秘死亡的人很多,之所以觉得奇怪大部分还是蓝可儿生前在电梯视频里做出的那些非常神奇的动作吧。
如果把这部电影介绍给老看恐怖片的人,估计他们觉得没什么意思,因为恐怖元素没有什么新奇的地方,不过有一些地方觉得还是很精彩的。
比如那个小孩,我第一次发现可爱和恐怖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小孩子身上,尤其是那个小孩子刚开始拍照总是爱摆出可爱的姿势,但是瞬间转换的那个眼神真的很无敌了。
最让人觉得有点惊悚的应该是女主角遇鬼后的反应,她的一系列动作和真实的蓝可儿在视频里留下的是一样的动作,让人看了觉得蓝可儿也许真的就和女主角一样遇鬼了,只是我们看不到鬼而已,尤其影片开头重新播出蓝可儿的真实视频,更有一种诡异的雷同感。
毕竟这个酒店有着很多死亡的信息,而且是真实的历史信息。
不算完美的电影,但是有一点点戳中敏感的神经
《蓝可儿之旅》影评(六):真实,让恐怖更恐怖
受到国内大环境的约束,国产恐怖片一直受到颇多诟病。最为典型的就是“无鬼”,情节俗套,内容空洞,演员演技不忍直视等,于是纷纷沦为惊悚悬疑之类,极少真正称得上恐怖灵异。当然,至于究竟是否有惊悚悬疑色彩,能不能吸引观众,便又得另当别论了。《蓝可儿之旅》却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常规,拿出了一些视觉特效来制造恐怖气氛,虽简单粗暴,却让人眼前一亮。
在常规的音效、画面以及故事三个制造恐怖气氛的方面,故事无疑是本片最大的亮点与惊喜,这一点与电影本身无关,却必须感谢这样一个团队选择了这样一个很好的题材,并作出了迎合观众的解释。在题材方面,本片采用的是2013年初比较引人注目的社会事件——“华裔女孩蓝可儿的离奇死亡事件”,该事件引发了诸多猜测,一时间众说纷纭,而影片恰恰选择了最能满足大众猎奇心理的解释对影片以“灵异事件”来作处理。这同时也是在“中国特色”的背景与普通观众的观影效果之间作出的艰难抉择,在这一个角度,我们应该庆幸它没有全盘妥协,没有完全服从于那些模式化的条条框框,于是,走出了自己的一条道路。
最后,回归影片的主题,这部电影究竟要表达什么?主演李漫荻表示,电影的主旨十分清晰,那就是借Mandy警醒世人,一定要尊重死者、尊重生命,切实倡导人文精神。可是,也许这里就出现了一组道德矛盾,蓝可儿之死在当初引起巨大反响,大家津津乐道于谈论其死因,可是却给其家人带来无尽的痛苦。这其中固然有着一定的人文关怀的情感,但更多的却是对死者的不尊重。而此番以电影的方式将其拍摄出来,甚至冠以灵异事件的解释,更加是对死者的不敬。但是,另一方面,影片又从一个较高的层次宣扬“尊重死者”的价值观,这又与明知故犯而又警示他人不要犯有何区别呢?影片究竟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还是另一种别有用心的艺术,便只能见仁见智了。
“可怕?你不觉得他们可怜吗?他们是受害者,死后更需要得到同情与尊重,亲爱的,他们可怕不正是你这样的人打造的吗?是活人愚蠢的行为,把他们变成恶灵,邪恶的力量不断壮大,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死于非命,死去的人得不到安息,这就是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的事。”本片的宗旨借由黑色大丽花说出,凡事有因必有果,贪婪与好奇最终都是会害死猫的。
《蓝可儿之旅》影评(七):又看了几遍电梯视频,应该可以排除他杀可能!
排除一些猜测:
1.蓝可儿在走廊和别人有过交流视频后半段,蓝可儿站在电梯外面“手舞足蹈”,其中有几个手势很特别,好像是右手在掰左手,所以,可以排除蓝可儿在走廊外面和某个被“惊扰”的房客或者工作人员交流的可能,而且那个时间点,还在酒店活动的人应该只剩下房客了,而房客都是有登记的,很好查的。
2.蓝在等人/和某些人在开玩笑、捉迷藏
这个就更不可能了,蓝可儿在整个视频中,一会往左看,一会往右看,如果是和认识的人开玩笑,怎么会来回看呢,这么晚了在15楼,如果是有认识的人,那她肯定是从人家房间里出来的,一定知道那人的房间在哪边,不会左右来回看。
3.遇见鬼了
如果真是遇见鬼了,蓝的正常反应应该是抱着头躲在电梯里,捂着耳朵之类的,怎么可能在电梯门口手舞足蹈的,一会进一会出?
下面是一些个人看法(事发过程的分析):
1.蓝可儿在搞恶作剧
一进电梯就挨个楼层按亮,唯一的解释就是她在调皮,不存在其他更合理的解释。
什么让杀手猜不到她去几楼,你挨个楼层按,杀手走楼梯都跟上你了好吧,有点脑子好吗,真是让别人猜不到,她按两三个跨度比较大的就好了呀,干嘛按那么多,而且还是有规律的。。。
综合她的年龄和照片上微笑的感觉,应该是一个活泼的女孩子。
2.电梯让蓝按出故障了
电梯半天不走,其实就是蓝按的太快,而且按的太随意,导致电梯出现临时故障,动不了了。
当然,这里也有另一个猜测,就是酒店的夜班保安发现蓝在电梯里调皮(或者是蓝误按了报警之类的按钮),就直接把电梯暂停了(这个纯属额外的猜测,本人对电梯控制不是很了解)
3.蓝自己以为遇见鬼了
视频中,蓝特意走到电梯的角落,就是为了让电梯尽快的关闭,而电梯并没有如她所愿。
蓝在确认电梯外面没有人之后,开始以为自己遇见鬼了,鬼让电梯关不上门。
4.蓝认为自己误按了某一个按键导致电梯关不上
蓝后来又按了一遍电梯按钮,其实就是想取消之前按亮的那些按键,不过并没有成功。
5.(纯属额外猜测,视频清晰度太低,看不清)蓝在笔划驱魔的手势
6.蓝实在是不愿意等下去了,离开电梯
7.(纯属猜测)蓝想走楼梯回房间,发现楼道没灯,或者楼道门打不开,于是走到了天台。
8.到了天台发现水箱,蓝可能觉着口渴了,或者又开始调皮了,于是打开了水箱。
9.蓝正把脸靠近水箱,忽然脚没站稳(凉鞋踩在金属上面比较滑),一头栽进水箱里,因为水箱口特别窄,蓝根本退不出来,于是越挣扎,滑进去的越深,最后溺死。
10.溺死的蓝身体彻底放松,于是整个的滑进了水箱里面。
11.第二天,酒店工作人员发现顶楼的门开着,于是去天台查看,发现水箱盖子没盖,于是拿着盖子去盖。
12.工作人员大致往水箱里瞅了一眼,因为水箱太深,下面太黑,也没看到任何异样,就直接把盖子盖回去了。
13.事发后,盖盖子那个吓的半死,又怕担责任,就没说,或者工作人员说了,警察还在调查中,没有公开更多的信息。
总结,
可以排除他杀、 精神失常、 灵异的因素,整个事件的起因就是蓝可儿自己太调皮,乱按电梯按钮导致电梯故障不走。
《蓝可儿之旅》影评(八):《蓝可儿之旅》:太真实所以更恐怖
蓝可儿案改编电影?想一想都觉得要吓尿了好吗?听说索尼公司重金买下了蓝可儿案的剧本,准备在2014年将其拍成恐怖片。不过在索尼的大制作降临之前,已经有中国团队抢先一步做了这件事,并且恐怖更真实、意义更深远,这就是刚刚在网络上热映的微电影《蓝可儿之旅》。
2013年蓝可儿离奇死亡的新闻,因为案发前蓝可儿在电梯内的离奇举动、和案发酒店惊人的“百年凶杀传统”而陷入无法化开的迷雾之中。事发后一年,依然经常看到有人会在微博上蹦出一句“坐电梯吓死了,想到蓝可儿”,“住酒店吓死了,想到蓝可儿”,“去洛杉矶玩吓死了,想到蓝可儿”……总之,被吓的不轻的少女们,在2013年后的人生道路上,动不动就会想到蓝可儿,给生活留下巨大阴影,当然也有一些胆大的,他们不但不害怕,还非要去恐怖的案发地Cecil酒店一游,《蓝可儿之旅》的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
李漫荻扮演的旅社女老板Mandy,因为生意陷入低谷,而想到了一个拉拢客源“下策”。她设计了一条入住蓝可儿案发地Cecil酒店的惊悚之旅,来吸引那些对灵异事件好奇的游客。为了增加该路线的吸引力,Mandy决定亲自赴Cecil拍摄恐怖短片,结果却在一进酒店就遭到了一位神秘女子的催眠,并如愿遭遇了蓝可儿所遭遇的一切。影片几乎真实的还原了蓝可儿案所有离奇的细节,并通过剧情对Cecil旅店里发生过的所有恐怖凶杀案做了系统的介绍。
要说整部电影的风格,就是两个字“真实”!按电梯、划水动作、躲进电梯角落、电梯关不上的门等等与蓝可儿一模一样的诡异动作,同样用电梯监控的视角展现,成功烘托出巨大的惊悚效果。而对通往楼顶水箱的门,和水中与蓝可儿遭遇的设想,到最后黑色大丽花的神秘现身,则深化了整个影片的主题。为了不剧透,我只能告诉大家,这部电影,对于不知道蓝可儿案的观众来说,是一个科普案件知识的好机会。而对于熟悉蓝可儿离奇死亡案始末的观众来说,影片则给了案件一个很大胆的解答,尤其是李漫荻在电梯前被诡异小女孩控制,做出和蓝可儿一模一样的系列诡异动作的段落,真的能撂倒一片人,包括那些自称爱看恐怖片的也禁不住点赞称被吓的不轻,更有天真少女认为,真实的蓝可儿一定就是经历了片中所演的各种情节!
然而,这样一部成功的纪实恐怖片,其结尾却有着引人深思的主题。导演拍摄这样一部电影,其终极目的并非只为吓人,而是让那些津津乐道的研究着蓝可儿事件的网友,那些为了体验惊吓之旅而奔赴Cecil酒店的游客,还有那些不断逼问各方人士蓝可儿事件调查进展的媒体,在想要知道真相的同时,更要学会尊重亡灵,尊重死者,在生命中的任何时刻,都要尊重那些不幸遭到迫害而死去的人们。
除了影片因为“过度真实”而带来的“恐怖惊喜”之外,另一处惊喜就是女主角的扮演者李漫荻的表演。李漫荻是那种刚开始看觉得“太锐利”,看久了却觉得很喜欢的“挥洒自如”路线的女演员。片中她饰演了一个要为自己的公司而辛苦打拼的姑娘,既有为了生意独闯凶宅的勇敢,也有与“小女鬼”“机智互骗”时的孩子气。既有与黑人司机插诨打科的御姐风范,也有结尾对灵魂、对人性的深沉反思。
而影片中,李漫荻的全英文表演,更堪称惊艳。要说华语女明星里,能全英文出演一部电影的,除了《金陵十三钗》里的倪妮,《云图》里的朱珠,另一个应该就要算是李漫荻了。这位有着海外留学背景的新人演员,在掌握了娴熟英语表演的同时,也继承了美国人开朗、泼辣的性格特点。尤其她举着DV自拍,介绍旅馆每个门内发生过的恐怖事件的段落尤为精彩,表情夸张、不忘幽默的背诵的那一段超长凶杀案台词,让观众“吓中带笑”,非常过瘾。
除了李漫荻之外,影片还有一位演员让人非常震撼:因为他们竟然找了一位和历史上的“黑色大丽花”几乎一模一样的演员,实在太特么恐怖了!一部微电影而已,要不要做的这么良心,要不要搞到这么吓人!
《蓝可儿之旅》影评(九):【蓝可儿迷案真相猜想】【刑侦学心理学跨学科论文】蓝可儿悬案中的悖论手势与心理探究
【刑侦学心理学跨学科论文】蓝可儿悬案中的悖论手势(圆型心理)与心理探究(直型逻辑)——蓝可儿悬案中行为模式与心理模式对应关系
作者 火柴人
核心内容 本文试图通过整合视角破解蓝可儿迷案,将所有貌似不符合常理的时间断点和空间碎片通过发散性思维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作者认为的完整逻辑链条,尝试解释清楚蓝可儿迷案的发生过程。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猜测,纯粹是一个推理爱好者的个人猜想。
关键词 蓝可儿 手势 悖论 视角整合 未关的电梯 数手指 活泼 疯狂 右向脸 蹦蹦跳跳 外向型性格 淘气 捉迷藏 恋爱状态 娇嗔 伪装变态杀人 逻辑链条 动作夸张 外向 内向
蓝可儿案件是发生在2013年的一起迷案,引起世界新闻受众轰动的是警方公布的一段诡异视频。在这部视频里,蓝可儿一系列怪异、令人匪夷所思的举止引起全世界观众的心理震颤,产生轰动效应,造成案件极大的影响力。
笔者最先看见这段视频,引发我思考的是受害人的一系列奇怪举止。我发现这些举止极为夸张,譬如蹦蹦跳跳,站在电梯外打手势,手势动作幅度极大、 迈大步、东张西望,数手指。第二,我发现矛盾点(悖论点)。蓝可儿在电梯内的举止,譬如躲藏在电梯角落,东张西望,迈大步小心翼翼出电梯,四处张望,貌似属于抑制性举止,似乎是恐惧的表现,但是,我又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我在看视频时,发现其走出电梯口,脸向右方,其手势夸张,手舞足蹈,似乎又像是非常开心,属于活泼性(释放性)举止。这是一对矛盾点。最初,我以为蓝可儿是不是有心理疾病,情绪失调,切换模式速度极快,后来感觉这个推理不太合理,归因过于偷懒。我在思考其中的合理逻辑。在思考到她在电梯外的举止,似乎在和人说话,联系电梯内蹦蹦跳跳的举止,突然想到蓝可儿是一个性格外向活泼的女孩,而且动作幅度大,举止幼稚,属于傻白甜、性格顽皮的女孩。这样性格外向的女孩不太像是一个有心理疾病的女孩。我思考其蹦蹦跳跳,站在电梯角落背靠电梯墙壁的躲避人的动作,很像是女人恋爱时的状态。因为女人在恋爱时,喜欢逗自己的异性恋人,表达亲呢。所以,我脑海里突然闪现出整个逻辑链条。蓝可儿做的一切貌似悖反举动是围绕一个圆心(恋爱圆心)的圆型心理举动。
以下是我对案件的个人主观解读,尝试还原案件的可能的全过程。
蓝可儿是一个性格活泼开朗,思维天真,心思简单的一个女孩,因为某种因缘,和某名异性有一种亲密关系,可能是网友,相约在美国某饭店第一次约会。也许是之前在网络认识许久,所以一见面格外亲切。但是因为某种因缘,可能是意外事件或主观故意,两人发生了一些事件,导致异性想伤害蓝可儿。但是蓝可儿懵懂不知。当晚,蓝可儿可能约异性去天台看月亮,诉说衷肠。两人相约进入电梯楼顶。此时,性格外向、内心甜蜜的蓝可儿先蹦蹦跳跳的来到电梯,躲藏在电梯角落,想和亲密异性捉迷藏,挑逗吓唬一下异性,不料异性按住电梯按钮,迟迟不松手。蓝可儿迈大步小心翼翼到电梯口,探头探脑,发现是异性亲密伙伴,于是走出电梯,右转脸,一边做手势一边和异性亲密友人交流,埋怨他为什么不进来。之后,蓝可儿生气的走进电梯,开始掰手指数数,可能是和异性的某种游戏约定或者是计算他进来的时间或其他东西,或者仅仅是下意识的激动举动。之后,她离开电梯。
此后,可能是因意外(情侣吵架或其他事件)导致蓝可儿死亡,异性恋人为了干扰警方视线,故意剥光蓝可儿衣服,背着她的遗体爬上水塔,丢弃到水塔里,干扰警方调查方向。还有一种可能,蓝可儿自己意外坠入水塔死亡。(警方调查结果是排除他杀,可能是其身上没有伤口和打斗痕迹)。我的推理是蓝可儿和异性恋人一起爬到水塔上看月亮,之后在水塔上一丝不挂发生关系,不料意外出现,蓝可儿的头不慎撞开水塔上门(我猜测水塔上端可能有门),蓝可儿迅速头朝下滑入水塔,所以造成水塔内以倒立姿势,头朝下的溺死死亡状态。异性恋人大惊失色,落荒而逃,再也不露面,甚至可能当天就离开酒店甚至整座城市。(这个恋人可能是网友,和蓝可儿在网上认识,不曾出现在蓝可儿的现实人际关系网内,蓝可儿亲友也不认识)。
以上就是我的推理,可以串联起全部逻辑点。
不过这仅是我的主观判断,没有实际证据,仅供参考。
火柴人写于2019年8月19日,值江汉风月,楚天大海,世间迷乱,背后平常。
《蓝可儿之旅》影评(十):我褒奖但不忘吐槽
刷内涵段子动图才引起关注,找了一下本想消遣晚上的时光。打开时才知道是微电影,竟然还是国产,顿时兴致没了一半。反正打发时间索性还是看了,却觉得超出预期。
《蓝可儿之旅》以真实的蓝可儿事件为蓝本,讲述李漫荻饰演的旅社女老板Mandy为拉拢客源,策划了一场入住蓝可儿案发的Cecil酒店的惊悚之旅,结果“如愿”遭遇了种种恐怖事件。除了女主角的表演虚夸稚嫩之外,短片在场景的选择上还是进行了诸多的设立,开篇废弃的大楼里女主拍摄丧失咬人的开场虽然沿袭了一贯的丧失片布景服化道和主观镜头,但是作为国产微电影已让人眼前一亮,且作为与影片主题不沾边的插曲已经颇有诚意了。第二个有意思的场景是塞西尔酒店与吧台女郎谋面的一幕,这一幕使人联想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经典恐怖片《闪灵》,同样空旷的酒吧,同样的色调,同样神秘的邂逅。其实当画外音响起的时候就已经表明她是个有故事的人身份人物。我一直觉得这个人物设定如果最后一次出场再露脸也许会更好。当两人关于价值观的讨论时,酒吧女郎的态度就说明她要么是个智者的引路人身份,要么就是已故的过来人身份,我一度认为她是类似天使负责镇压酒店恶灵或者平衡正邪力量平衡,引导人物命运走向的某种存在。
随后的电梯拍摄视角落入俗套,在顶角俯拍是以摄像机的视角拍摄的,电影《电梯里的恶魔》是完全可以拿来主义的,我只能说好好地场景导演没有利用起来,灯光声音特效不说,镜头切换也没跟上节奏。进入房间以后关于”圣经如果开着就立刻离开"的噱头本可以延伸信仰选择和宗教亵渎之类的云云,竟然没了下文。随后楼梯里水箱的桥段明知道要来料了,可侍者的出现还是让人着实吓了一跳,我甚至怀疑面无表情的侍者也是非人类,女主在见到所有恶灵是也见到了侍者化身恶灵的样子,要么侍者本身早已经是恶灵,要么侍者就是掌管引领恶灵回房间的通灵人。
随后金发小女孩在走廊里的出现,则完完全全联想到的就是《闪灵》,其实走廊的布置和构图也很像《闪灵》,都有些过了,酒店走廊竟然连画框花瓶都没有,是要倒闭的节奏吗。而且画面后期调色也有点过,女主的衣服蓝色都要扎眼了。小女孩指定是恶灵,但到底是恶灵化作的形态还是本身就是小孩儿的恶灵本来是可以在故事里展开拉锯战的,怎么说也算是女二号了,然而人物性格却如此常规化,使得故事的起伏走势可预料,甚至连兴奋点都可以预判的到。小女孩在所有的鬼片里出现都会引起的我恐惧,小孩纯真善良的代表,萝莉亲和可爱,如此爱怜的外表下注入未知的扭曲灵魂,当你牵着她的手或者背着她,在你耳际响起厚重沉闷的男人的不怀好意的笑,或者它能四肢在地上快速的爬向你,熟睡时她坐起来面部表情全神贯注的看你......想到这些我连孩子也不敢要。洗澡时的浴室喷头的人头造型和房间里红衣女鬼的瞬移靠近,怎么看都有《咒怨》的影子,而且红衣女鬼对应不上谁的恶灵,为何要帮女主劝她离开。紧接的逃跑就是回归电梯和楼梯,我只想说:导演去看看《厉鬼将映》吧。恶灵小女孩牵女主手的时候,我一度以为女主被附体了呢,唉,让人着急的演技啊。到了水箱里,终于见到了长相像小日本子的蓝可儿了,所有的动机因她而起,而我们除了知道她是溺水而死之外一无所知,全篇出场十几秒,无力吐槽。
其实这不鬼片比国内拍的其他鬼片在视觉和心理恐怖层面还是有所建树的。尤其是开头那段丧失撕喉,镜头布光化妆音效都可以和国外丧尸片平分秋色了。恶灵女孩的手爬上肩膀和红衣女鬼在床上说:go home.也足以令人毛骨悚然。评分低我个人觉得是剧情还是俗套了,许多有场景的地方要么点到为止要么就是其他电影的影子,反而少了自己的烙印。人物不光演技差,就人物性格也过于扁平,尤其是恶灵们,片尾口口声声说要可怜死者,影片却从未真正站在死者角度开展心理戏,致使观众没有对死者产生认可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怜悯之情,在这一点上韩国的泰国的一类鬼片做的很好,鬼曾为人,曾为弱者,可怜可叹。另外节奏方面也缺少主次,所有大场景的用时基本都差不多,兴奋点仿佛都被平均在时间点上了一样。不过最最致命的还是主题,主题过于单一:尊重死者。简单明了,绝对正确的选择和倡导,有待升华一下。个人喜欢有探讨性的主题。另外顺带一提,影片的故事灵感源于真实事件:一个华裔姑娘在一家酒店消失了,警方未能找到失踪女孩,唯一的线索就是她失踪那天在电梯里的监控录像,动作很诡异,后来被发现死在酒店天台的蓄水池里了。那段视频能在网上搜到,一年前的新闻。